![]() |
![]() |
![]() ![]()
链接:
#1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789 注册: 2003-06-04 编号: 38 |
相对于许多为人父者,父亲对我的成长是有些纵容的--他几乎从不干涉我对兴趣爱好甚至人生方向的选择。也因此,我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家庭的压力。只有一次,父亲以他独特的思维改变了我的选择,也因此改变了两个男孩的一生。
那一年,我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中考,而且超过了理想中的一所重点中专的分数线。这所中专在我所在的县的招生名额只有一名,上线的却有两名,这意味着我们中一定要有一人被淘汰。 就在正式体检的前几天,父亲通过多方打听,意外地了解到,我的“竞争对手”是我同村的伟。伟我是知道的,一个并不幸福的男孩,幼年丧父,是寡居的母亲艰难地将他拉扯上了初中。不幸的是,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虽然早熟的伟很努力,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是连续两次中考,伟不幸都失败了。而在那时,考上中专几乎是贫困的农村孩子最好的选择--这时的中专,不仅几乎不用学费,而且,还包分配。 伟不是个容易放弃的男孩,他准备再次补习。但伟的家庭的财力早已陷入绝望的境地,维持生活尚且困难,更遑论有能力供伟再次补习了。况且,伟业已超龄(当时有着严格的年龄限制)。伟没有别的选择,只有背井离乡,早早加入打工者的行列。 伟用半年的血汗换来了微薄的积蓄,也因此重燃了再次参加中考的希望之火。靠着他的执着,一所希望提高升学率的山区中学为他提供了再次冲刺的机会,并且违规为伟更改了学籍年龄。这一次,伟终于上了重点中专分数线,成绩还超出同一志愿的我一分。 父亲那时正是掌握户籍和印章“大权”的乡村干部,伟的“底细”,父亲自然一清二楚。在我和伟的这场竞争中,父亲只需举手之劳---把伟的情况如实提供给招生部门,竞争的胜利者必定是我。父亲是何等地需要这场胜利啊,我知道,当时他也并不宽裕。 一些知情的亲友力劝父亲向招生部门举报伟的情况,甚至我也有了这种念头。知道了情况的伟几乎陷入绝望。然而父亲终究有些犹豫,从未失眠的他竟然连续两个晚上无法合眼。体检前的那天晚上,父亲生平第一次用近乎恳求的口吻跟我作了一次长谈,末了,他异常坚定地对我说,儿子,把机会给伟吧,老爸还有能力供你上高中、上大学! 伟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那所重点中专,后来分配在市里一家效益不错的事业单位。而我在父亲的负累中,也顺利地读完了三年高中,升入江南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并且赁着那张响亮的文凭,在特区谋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成为了父亲的骄傲。 我偶然还跟父亲提起当年的那次抉择,父亲只是微笑不语。村里人却还每每记起,说到父亲,总是赞不绝口:好人哪…… -------------------- |
![]() |
![]() ![]()
链接:
#2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789 注册: 2003-06-04 编号: 38 |
还是旧作
生命的魂灵 生在山乡,在那个饥一顿饱一顿的年代。 第一次随父亲进城。在城里车站的候车厅内,我意外捡到一本别人丢弃或者遗落的、已经有点破损的小人书。父亲告诉我,这本小人书叫做《大闹天宫》,说的是一只叫做孙悟空的石猴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学得高强本领,大闹天宫的故事。 这故事立即强烈吸引了我。几许忐忑,几许好奇,我小心翼翼地翻开小人书,虽然大字不识一字,书页上鲜活的人物却一下子占据了我幼小的心灵,我忽然发现,除了城里的车水马龙和密密麻麻的房子外,原来在书里,还有更精彩的世界。 从此喜欢书本胜过一切。这一年,我六岁。 上学了。父母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却笃信“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们用自己的负累与节俭,换来我读书的机会。没有玩具,没有游戏,也没有零食,更没有漂亮的衣服,煤油灯下,黄牛背上,我用书香灌溉了我的童年和少年。 多少年了,我仍然难忘那段“追求”的岁月。我清楚地记得,我曾经宁愿穿着破鞋而把父亲准备给我买新鞋的钱拿去买了一套《三国演义》。我还记得,为了从一个富有的同学手中得到一本《山海经》,我帮他承担了一个学年的公共卫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书让我这个乡村少年忘却生活的苦难,也给了我最初最纯的梦想。 真的,没有理由不读好书。我终于一路读进江南一所国内外知名的高等学府,如愿以偿,与城里的孩子一样,同享大学浩瀚的藏书。 然而,大都市的繁华和现实的困惑,不免也让我迷失,有一段时间,我在大学校园里几乎有些无从适从了。偶然的一天,我在图书馆里读到了胡适先生在北大校长任上的演讲――《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先生依自己的经验,告诫学生: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多发展一点兴趣;总得有一点信心。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我牢牢记住先生的告诫,一边吮吸大学的丰富营养,一边积极改造自己。我参与了校园文学刊物的编辑工作,做了校报记者,甚至用勤工俭学的钱,不辞艰辛骑自行车深入到苏南、安徽等地农村搞社会调查。虽然清贫依旧,我却如沐春风。 然后,凭着用知识堆砌起来的自信和实力,我这个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农家子弟也得以顺利地特区谋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再然后,我拥有了属于自已的大房子,一步一步改善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且有能力对曾经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们有所回报。 我是如此深切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内涵。那句关于“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的说词,虽然陈旧与俗套,于我,却再也合适不过了。有所区别的是,我的新房子中没有黄金,却有着在我看来远比黄金还贵的千册藏书散发出的书香。 流年似水。回首往事,我暗中庆幸,我的生命里,有了书经的指引,才有了那么充足的阳光和雨露。境遇的改善,使我倍加珍惜读书的时光。 是的,因为有书香相伴,在尘世的纷扰和功利的包围中,无聊离我远去,颓废与消沉难以近身,而前行的脚步却不曾退却。因为有书香相伴,我在市井的喧嚣中得以固守着自己心中的净土,也因此收获了许多真诚的友谊,维系了不灭的梦想。 记得大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每每为此话折服。读书在我,虽然无法“治国、平天下”,至少,可以“修身、齐家”呢。 厚积而薄发。我在书中收获,也学会了用文字耕耘。我用良知针贬时幣,揭露假、恶、丑、奸,也用喜悦描绘美好的世界,呼唤真、善、美、诚。我在文字中看遍人世的风景,而文字也装饰了我的梦。几年来,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读书不停,笔耕不缀,并发表了四五十万文字――也许不免幼稚,却见证了我的人生,留给自己值得珍藏和回味的记忆。 呵,我在书香中走来,也必将在书香中远去。人生的路上,有书香相伴,我的脚步,坚实而快乐。 -------------------- |
![]() ![]()
链接:
#3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789 注册: 2003-06-04 编号: 38 |
看到遍地开的《无题》,忍不住把《父亲的抉择》一文旧作重贴。谢谢遍地开,让我又一次重拾宝贵的亲情。。。。。
-------------------- |
![]() ![]()
链接:
#4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
看着快乐蜂的贴子,想起好久没看老外婆了,老人最疼爱我了,今天去看看。闲着没事,说说外婆,她的一生绝对可以写一本书的。
我的外婆与民国同年,今年已是91高龄了,如果不是最近脚痛,她一定坐着公共汽车来看我了。外婆是广东梅县人,应该不是太穷,但父亲抽鸦片在她8岁那年卖给我妈家当丫鬟(所以她其实不是我外婆),因为勤快可人(老人90多岁还看起来很清楚)被我曾祖母收作干女儿,下嫁给一个小商人,结婚后难产再不能生育。她丈夫不知什么原因(忘了问了)逃到吕宋,得肺结核客死他乡,那时应该她只有30岁左右吧。 后经人撮合嫁给一个搬运工人(结过婚老婆不能忍受贫苦带着儿子跑了),好景不长,外公的前妻生活不下去又辗转来到厦门,要求与外公一起生活,外婆考虑到自己不能生育,又是丈夫的孩子就答应了,结果外婆成了小老婆。不幸的事似乎和她有缘,外工当搬运工人时被司机给碾断一只腿。为了维持生计外婆出外当女工,后来为人当保姆,所以外婆是我和我哥的保姆,她一生带过几十个孩子,我儿子是她带的最后一个小孩,儿子是她带的孩子里最乖的,我是她带的孩子最孝顺的。 尽管她不是我亲外婆,但我和她很亲,小时候从不找父母,3岁第一次出门去福清、福州、南平,外婆先回厦门,我哭得不吃不睡,搞得父母只好发电报叫她赶紧去,一直到我7岁上小学才离开外婆,但每年假期我都要去看她。在我懂事时就告诉自己,只要我有工作就一定孝顺她。因此从82年拿第一份工资至今,从没断过。叫她和我一起生活,每次她来几天看我工作忙,就回去了,现在还独自料理生活。 她收养一孩子,可非常不孝顺,成天骂她,从不给她钱,我很生气,叫外婆脱离母子关系,可外婆说他兄弟姐妹都对她很好,不能这么做。没有想到,真情也能打动人的。这次外婆脚外伤,没有医学知识又不识字,一直自己处理后来在私人诊所治疗,我们又不在身边,外伤变成骨膜炎,第一次去第一医院,医生说要节肢,把我吓了一跳,赶紧把她接去海沧医院。那一天从她家出来,大岩鹭背着老人下楼、上医院,我舅舅感动得大哭,他说他是他唯一的亲人都不管,我们却把事情都揽了。后来我出差,外婆回家,从此他为她买菜、做饭,我也放心许多。 外婆的一生非常坎坷、曲折,但非常勤快、乐观,待人很好,90几岁了到我家来还是不停的给我干家务。她爱听戏,我父亲的学生在歌仔剧团,送了一次票给她,她竟然牢记在心,一段时间就炖了银耳给他润喉。从我大学毕业那年,她就把她的寿衣准备好,前几年又去南普陀把骨灰位也买了,一个月一点点的生活费,还积攒了后事的钱,说不麻烦我们。 我有两个祖母、两个外婆,小时候叫“阿玛”是按地名叫的,她和我最没血缘关系,可她是我最亲的外婆。外婆的一生给了我很多启发,工作、生活不顺时,想想外婆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都没有过怨天尤人,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是太好过了,还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呢。 |
![]() ![]()
链接:
#5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5686 注册: 2003-05-30 编号: 5 |
在喧嚣的闹市中,这些文章让人感到特别亲切,亲情可以融化冰雪,也给人最大的动力。
-------------------- 电话:13600926150
|
![]() ![]()
链接:
#6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167 注册: 2003-06-01 编号: 25 |
唉,你们这些人啊,总爱让人掉泪。
|
![]() ![]()
链接:
#7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
@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10-01 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