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 2006年湿地日主题: 湿地是减贫的一种工具
蓝色
发表 2006-02-05 10:01
链接: #1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2006年湿地日主题: 湿地是减贫的一种工具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2 月1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网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huanjing/1109760.htm
明天是第十个“世界湿地日”。2006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是减贫的一种工具”,该主题与COP9的主题“湿地与水—支持着生命、维系着生计”紧密相连,旨在合理管理湿地在减贫中的作用,探讨湿地可能并应该在减贫中发挥作用的多种方式。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Start new topic
回复 (1 - 16)
蓝色
发表 2006-02-05 10:04
链接: #2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2月02日 00:00:09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

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 2月2日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这是国际湿地组织于1996年3月确定的,从1997年开始,世界各国在这一天都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宣传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1971年2月2日,历时8年之久,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1907年2月2日,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逝世,享年73岁。门捷列夫1834年2月8日出生于西伯利亚多波尔斯克。他对化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了元素周期分类法。这是自18世纪科学化学开始以来,继拉瓦锡、道耳顿之后的又一功绩。

1943年2月2日,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将包围的德军全部歼灭。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德军不甘心1942年初在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于1942年7月放弃全面进攻苏联的计划,主攻南线,以占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斯大林格勒为主要作战目标。7月17日,德国法西斯集中100多万优势兵力猛攻斯大林格勒,9月中旬德军攻入市内,苏联军民与德国法西斯展开激烈巷战,德军损失惨重。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形成“钳形攻势”,被包围的德军达30多万,1943年2月2日被全部歼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是苏联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根本转折点。

1949年2月2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51年3月,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并沿用至今。

1970年2月2日,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逝世,享年92岁。在其漫长的一生中,完成了40余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和政治等各个方面。他的主要著作有《数学纲要》《数学原理》《物的分析》《心的分析》《意义与真理的探究》《人类的知识:它的范围和界限》等。

(新华社记者李晓建)(完)


http://www.cctv.com/news/world/20060201/100137.shtml

世界湿地日

央视国际 (2006年02月01日 11:58)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新华社记者王雪梅)2月2日是第十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减贫”。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于1975年12月正式生效,目前共有缔约方147个。

  为了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维持碳循环和保护海岸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多年来,全球湿地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遭到破坏。因此,保护湿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目前《湿地公约》已成为国际重要的自然保护公约之一,1000多块在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湖沼学或水文学方面具有独特意义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中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保护湿地,目前已有4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许多湿地恢复了生态功能。(完)

责编:王云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2/02...ent_4129788.htm

科普:保护湿地 挑战贫困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2月02日 18:31:15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

新华网北京2月2日电(记者李雪梅)环境保护与消除贫困从来都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难“啃”却又必须“啃”的“硬骨头”。正因为二者间既矛盾又相辅相成的微妙关系,使得各国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寻找着它们之间的平衡点。作为一类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的保护同样牵动着人类减贫的步伐。

今年是第十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减贫”。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和池塘等。由于兼具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点,湿地也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生态类型,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2005年11月召开的第九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公布的评估报告显示,全球湿地的退化和减小比其他生态系统快得多,以湿地为栖息地的生物物种数量正在急剧减少。这些变化将对人类健康、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阶层产生不利影响。人们在过度、无序、无限制开发湿地资源的同时,也在迅速失去赖以生存的宝贵物质资源,将自己进一步推向贫困。

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状况恶化和自然灾害多发的大背景下,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破坏行为,作为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生态平衡也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环保知识的全面普及;保护湿地及附近植被措施的广泛实施;通过推广无公害养殖法保护水源、净化水质;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让人们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并将由此产生的经济回报投入到湿地保护中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还“水乡泽国”以本来面貌,更为人类挑战贫困创造条件。(完)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6-02-05 20:00
链接: #3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首页 >> 国际频道 >> 国际扫描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2/02...ent_4128064.htm



科普:湿地——阻击禽流感的前沿阵地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2月02日 09:32:27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

新华网北京2月2日电 湿地是阻击禽流感的一个主要前沿阵地。世界湿地日的来临,再次提醒人们重视湿地。加强湿地保护,将有助于使人类抵御禽流感的防线更加坚固。

湿地是禽鸟栖息和迁徙的重要“驿站”,也是避免人与禽鸟接触的缓冲带和隔离带。但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力,一些湿地功能受到破坏,面积不断缩减。原本充当人类阻击禽流感屏障的湿地,却成为禽流感逞凶的突破口和疫情的高发区。

候鸟被认为是携带禽流感等病毒的重要媒介,近几年来世界各地暴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地点不少都在湿地附近。一些专家认为,湿地功能受损和面积减小,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候鸟的生存空间,使野生候鸟与家禽及人的接触机会增多,从而助长了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去年11月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召开的第九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为此专门通过决议,提出要通过保护湿地和水资源来应对禽流感。与会各缔约方代表指出,由于很多湿地是跨地区、跨国家的,因此有必要加强国际、区域等多层次的协调与合作,防控禽流感的大范围传播。

专家指出,要想真正发挥湿地在阻击禽流感方面的前沿阵地作用,关键是要改变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人们应该扭转把湿地当作“荒地”而无限制地开发利用的错误观念,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完)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6-02-05 20:04
链接: #4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http://www.gmw.cn/content/2006-01/30/content_366976.htm

首页 > 光明评论 > 评论




湿地是人类抵御禽流感的屏障




张田勘(北京媒体从业者) 发布时间: 2006-01-30 06:00 来源:新京报


  近日,土耳其3名禽流感患者死亡意味着这一全球性疾病终于敲开了欧洲大门,并有全球扩散的趋势。在禽流感的阴影下,人类理所当然地采用了莫菲法则:遇到功劳留给自己,碰到难题(灾难)归咎他人。

  但随着疫病的发展,流行病学及其他调查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湿地受到破坏并缩小,湿地受到污染,以及
人类的生活方式才是禽流感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

  近日的一项调查表明,2005年新疆发生的9起禽流感疫情发生地点无一例外都在水域湿地附近(《中国青年报》1月23日)。比如,乌鲁木齐市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公里的湿地,被称为“乌鲁木齐的肺”,这里也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

  2005年11月,这块湿地的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

  尽管目前还没有实验室的证据直接证明,候鸟在迁徙过程中通过湿地传播了禽流感,但目前,这种怀疑或间接证明已经有着越来越多的依据。

  首先,候鸟的迁徙离不开湿地和森林,它们需要在这些地方栖息、觅食,而这些地方实际上就是人与候鸟的隔离带。如果湿地减少,就会造成候鸟的栖息、觅食地相对集中,并与人、畜产生亲密接触。2000年以来,虽然中国天然湿地的保护有了成效,但也只保护了天然湿地总面积的40%.这就缩小了候鸟生存的空间,因此候鸟必然要与人类交叉接触,造成野生候鸟与家禽、家畜以及人的接触。因而使得候鸟容易把H5N1病毒传播给人。

  另一方面,我国是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一些地方之所以频频发生禽流感就因为当地农业过度开发,人和生物都缘水混居。本来人与候鸟以湿地为三八界,互不侵扰,相安无事。但如今,湿地被当地人逐渐蚕食,如国内某一淡水湖周围的湿地已经有5000多亩被开垦,而且没有围栏,成了周边村民的牧场,因而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这块湿地的周边发生禽流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重要的是,环境污染也可能造成了候鸟容易致病。

  我国各地的湿地都正在被人类的活动所侵吞,并且造成了湿地的污染,这才是候鸟首先染病的可能原因。

  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数字表明,我国有2/3的湖泊和湿地受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污染,20%的湖泊因污染丧失了基本使用功能。

  野生候鸟在这样的湿地中栖息和觅食难免不会患病。虽然准确地揭示禽流感病毒基因变异与致病机理需要更多的研究,包括分子实验和流行病学的调查,但从环境致病和环境导致基因突变的总体原则来看,应当说禽流感与环境恶化有关。

  最后,我国放养家禽的方式也有意无意在与野生动物争夺地盘和空间,因而造成了禽流感的流行。比如,我国的家禽饲养主要是以散养为主,我国水禽的饲养量达到37亿只,占世界水禽的70%,所有这些情况必然造成家禽与野生动物接触的机会增多。

  所以,在怪罪候鸟、家禽之时,我们首先得反思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我们要明确,湖泊、湿地等,这些是大自然在人类与候鸟之间架起的天然屏障,一旦这个屏障不复存在,人类的命运将岌岌可危。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6-02-05 20:06
链接: #5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频道 >> 滚动新闻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6-02/...ent_4124645.htm





我国湿地数量仍在减少 威胁来自五个方面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2月01日 08:44:24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



东北三江平原自然湿地景观

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记者董峻)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全国自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这位负责人说,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我国现存自然或半自然湿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77%(全球湿地约占陆地面积的6%)。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有五个方面:

——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一些地方仍在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地方出现了把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错误倾向。

——过度利用生物资源,导致重要的天然经济鱼类资源受到很大破坏,严重影响这些湿地的生态平衡,威胁其他水生物种的安全;对红树林的围垦和砍伐已造成红树林湿地大面积消失。

——不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使一些地区尤其是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的湿地严重退化;一些水利工程的修建,挖沟排水,导致湿地水文发生变化,湿地不断萎缩甚至消失。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给湿地水体带来了严重污染。

——由于大江、大河上游的森林砍伐影响了流域生态平衡,使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湖底淤积,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

这位负责人分析说,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规是制约当前湿地保护工作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导致许多对湿地的破坏和利用行为无法可依。由于没有鼓励合理利用的激励政策和限制无序开发的制约政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同时,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布局还很不完善,只有约40%的天然湿地在保护区内得到较有效的保护。(完)

相关报道:

贾治邦局长访谈“湿地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

2月2日是第10个“世界湿地日”。记者近日就我国湿地保护情况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以下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湿地当作荒滩、荒地、荒水,无度、无限制地开发利用,破坏了大量湿地资源。事实上,湿地是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有四项重点

国家林业局2月1日发布消息,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日前正式启动实施。今后5年国家将投资90亿元优先启动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等4项重点建设工程,使我国半数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6-02-05 20:12
链接: #6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您的位置: 首页 >> 社会频道 >> 滚动新闻





贾治邦局长访谈“湿地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2月01日 08:43:20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

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记者 董峻)2月2日是第10个“世界湿地日”。记者近日就我国湿地保护情况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以下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湿地当作荒滩、荒地、荒水,无度、无限制地开发利用,破坏了大量湿地资源。事实上,湿地是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

贾治邦解释说,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蓄滞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均属于湿地范畴。

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我国现有100公顷以上的各类湿地3848.55万公顷(不包括水稻田),现存自然或半自然湿地占国土总面积的3.77%。

贾治邦介绍说,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湿地保护工作。2000年国家17个有关部门共同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2001年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湿地保护被列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把湿地保护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2005年国务院又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标志着国家将以工程措施全面推进湿地保护。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种级别的湿地保护区473个,国际重要湿地30处,已有近45%的天然湿地纳入保护区范围得到了较好保护,黑龙江扎龙等30块湿地被列入《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达赉湖等4个湿地类型保护区还加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网络。我国在保护湿地的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与其它生态保护事业相比,湿地保护事业起步较晚,无论是在认识程度上还是在发展条件上都难以适应事业发展的要求。”贾治邦表示,我国湿地还面临着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情况,必须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树立保护为基础的思想,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抓紧建立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对不具备条件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采取建立湿地公园或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努力扩大湿地保护面积。

近期我国已正式实施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贾治邦说,今后将根据实施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建设重点,积极在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可持续利用示范、能力建设方面组织实施一批工程建设项目。抓住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有利契机,优先把红树林和滨海湿地纳入工程保护范围。

贾治邦说:“‘十一五’期间,我国湿地保护的目标已经确定——到2010年使我国50%的自然湿地、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

传统的湿地保护观念也要进一步改变。贾治邦最后表示,今后要把湿地保护工作纳入流域综合管理的全过程,将湿地保护与国家生态和经济重点工程建设相结合,积极围绕南水北调、京津水源保护、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黄河中下游湿地保护、高原湿地保护和滨海湿地保护等组织实施一批湿地保护重点示范项目,发挥湿地保护对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完)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6-02-05 20:13
链接: #7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有四项重点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2月01日 08:45:33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

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记者董峻)国家林业局2月1日发布消息,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日前正式启动实施。今后5年国家将投资90亿元优先启动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等4项重点建设工程,使我国半数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由国家林业局、科技部等8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将全国湿地保护按地域划分为8个湿地保护类型区域,安排4项重点建设工程:

——湿地保护工程。重点对我国已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要湿地范围及周边敏感区域内已建的地方级保护区及少量新建保护区进行建设,计划从现有的473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选择222个投资建设。

——湿地恢复工程。重点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要湿地区域内的退化湿地进行恢复。在吉林向海、黑龙江扎龙、黑龙江洪河、山东黄河河口、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段河滩、河北白洋淀、衡水湖、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内蒙古黑河下游居延海、太湖、滇池、山东南四湖等急需补水的重要湿地实施生态补水示范工程。

——以建立不同类型湿地开发和合理利用成功模式的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在典型地区建立国家级农牧渔业综合利用示范区、农(牧渔)业湿地管护区、南方人工湿地高效生态模式研究示范区。开展滨海湿地养殖优化和生态养殖工程示范建设。陆续建立红树林合理利用示范区、湿地公园示范区等。

——实施加强与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科技研究和宣传教育等有关机构的能力建设工程,完善我国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宣教培训体系。

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我国现有100公顷以上的各类湿地3848.55万公顷(不包括水稻田),其中滨海湿地594.17万公顷,河流湿地820.7万公顷,湖泊湿地835.16万公顷,沼泽湿地1370.03万公顷,库塘湿地228.5万公顷。(完)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6-02-05 20:21
链接: #8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第十个世界湿地日:盲目垦滩造田湿地面积锐减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3日09:52 南方都市报

  保护湿地,未来24年铸一剑

  相关规划编制完成,广东湿地保护面积届时将达90万公顷;《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即将出台

  2月2日,第十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减贫。


  仍沉浸在节日气氛中的珠三角地区的人们,似乎觉得湿地与自己身边的生活还太遥远,对湿地的认识也大多处于朦胧与清晰之间。其实,堪称国内湿地大省的广东,在其迈入21世纪的前后10年,围绕湿地,正悄然进行着一场毁与建的艰难涅槃。

  20世纪的最后10年,成片的近海红树林在广东迅速枯萎消失,中华白海豚、花鳗鲡、江豚、儒艮等珍稀物种急剧减少,这一切皆与湿地资源的大量被毁直接相关。2004年底的印尼大海啸,更是直接为人们重重敲响了一记警钟。

  于是,近年来,有了湛江、珠海、台山等地沿海红树林的重建与恢复,有了政府“南方二号行动”、“猎鹰行动”等对非法围垦湿地、乱征滥占红树林资源行为的集中打击行动,有了酝酿已久、亟待分娩的《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保护湿地行动,一切才刚刚开始。

  盲目垦滩造田 湿地面积锐减

  “广东湿地,特别是大面积的沿海滩涂湿地,大多常年生长着一些较低矮的红树林、芦苇、水莎草和水松等植物,不高也说不上茂密,有点稀拉”,2006年春节前一两天,广东省林业部门一相关负责人谨慎地形容着他眼里目前典型的广东湿地环境。

  据其介绍,正是这种貌不惊人的“长相”,使湿地环境多年以来,常常被人们误解成沿海荒滩,或被当作低价值土地盲目开发。尤其在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冲突时,更是理所当然地被填埋造地,或随便将之围垦为种养地,比如填滩造田、挖塘养鱼、种蕉种蔗乃至开发建设房地产等,导致省内湿地面积迅速减少。

  历史记载,广东台山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时,还有近海红树林面积61290亩,而最近的一项相关统计却表明,这一带的红树林面积已减少到5492亩,仅相当于其历史面积的1/11,并主要集中在台山镇海湾的出海口处。而这片红树林之所以能被侥幸保留下来,竟是因为台山和恩平两个相邻地区,在这一区域存在行政管辖权的争议,使其最终成为了“两不管”地段。

  同样,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沿海湿地,其原生湿地资源的破坏尤显突出。历史上,珠江广州黄埔出海口至狮子洋及伶仃洋沿岸,都分布着郁郁葱葱的连片天然红树林。但这一景观如今早已烟消云散,眼下仅在南沙坦头村残留着3公顷的一小片。而这片漫长红树林的消失,造成两岸水土大量流失,河道淤积日益严重,昔日水深可泊5000吨货轮的广州港,近年来,因航道不畅,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据2005年的广东湿地资源补充调查结果显示,对比上世纪50年代,广东现有湿地面积已减少近4万多公顷。其中,由于近30年来的不断围垦,广东原有红树林及宜林滩涂湿地已由近4.5万公顷,锐减至本世纪初的9084公顷,许多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已明显减少。红树林今天已成稀有保护之物。在目前全省已建成的湛江、深圳、珠海、茂名、江门、阳江等9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内,虽然保护面积已占到现有面积的90%,但其总面积已不足1万公顷。

  与红树林类似,省内一些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也不可避免地被围垦被侵占,位于粤西吴川的国内最大的天然香根草湿地,上世纪50年代时尚有6000多公顷,如今只剩下不到200公顷。惠州潼湖上世纪90年代还是省内最大的淡水湖泊,面积尚有1000多公顷,如今也已缩小一半多。

  五年资源清查 国内湿地大省

  一边是被经济发展挤占而大量消失的天然湿地,一边是人们日益觉醒的环保意识。“湿地并不就等于荒滩”,省林业部门介绍,为了遏制“自然之肾”湿地被盲目侵蚀的势头,相关部门决定对现有湿地资源进行一次彻底大清查。

  1996年至2001年期间,省林业部门负责主持全省湿地资源大清查,开始着手摸查广东省内整个湿地的分布、类型与保护现状。去年春天,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和华濒所等单位,还就省内湿地状况,再次进行了补充调查。

  经前后两次调查统计,目前全省现有湿地面积180.7059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1%,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库塘湿地共5大类22种类型,是国内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其中,由于省内海岸线漫长,近海与海岸湿地占到全省湿地面积的一半多,成为广东湿地的一大显著特色,近海红树林沼泽面积更是全国最大。

  除了多种多样的湿地类型让人欣喜外,更让调查人员担忧的是,现有绝大多数湿地资源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或毁坏,比如过度围垦造成的滩涂和湖泊面积萎缩,比如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赤潮现象,以及湿地生物资源的剧减等。

  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广东沿海的渔业资源呈明显衰退趋势。目前,南海北部大陆架底层渔业资源密度,已不足原始资源密度的1/9,而北部湾海域的渔业资源密度,已不足原始资源密度的1/8。渔民的捕获物组成,也向小型、低龄和低值化转变。

  同时,一些依赖湿地生活的珍稀鸟类、水生动物等生物资源也数量锐减。珠江口的中华白海豚,上世纪60年代尚有1000多条,但目前已不足500条;原先省内共有70多种珊瑚、30多种名贵鱼类,这些特有的湿地资源近年由于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资源急剧减少,一些种类已绝迹多年。

  复建工程起步 底子薄进展慢

  要恢复近海重要湿地生物,首先必须恢复与其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因此,恢复红树林成为政府部门当务之急。

  省林业部门粗粗算了一下账,仅对比1990年至今的10多年间广东沿海红树林的毁坏与恢复重建难度,“其难度系数相差何止10倍”。电白、茂名等地,原本按300元/亩的建设标准来恢复重建红树林,结果其实际投入却达到了2000多元/亩。

  专家介绍,因为适合春夏种植的红树林,一般生长于咸淡交界的滩涂上,退潮时露出水面,涨潮时又为海水所淹。所以一般栽种下去,极难成活,容易被海水卷走。于是,当地人为了复建红树林,不得不在海滩上起垄留土,大大增加了重建成本。

  “即使是五六月间下海种树,淤泥一直淹到腰深,冬冷夏热,请当地农民来种,也大都不太愿意”,省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对红树林的复建艰辛印象深刻,日前感慨道:“真是毁树容易种树难啊”。

  在原为澙湖区的茂名茂港地区,上世纪80年代还生长着大片茂密的红树林,但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人开始在滩涂上筑堤,阻断海水进入堤内,使堤内被圈占的红树林渐渐枯死稀疏。然后这一片区域再被陆续开挖成鱼塘,最后被村里以每亩5元的价格,承包给了几名外地老板用来养鱼虾。世代生活在海边小村里的村妇孩童们,再也没法到滩涂上赶海,捕捞小鱼小虾贴补生活了。

  2002年冬天,当省林业部门工作人员来到这一区域,就村民意见,达成在这一片区域拆除养殖场,重新恢复红树林生态时,村民们竟自发地燃起了鞭炮,欢迎工作人员进村。“一连三年,如今茂港区已基本复种上红树林,但其成活成林,还得10—20年时间”,省林业部门称。

  在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001年,省林业部门积极争取到了荷兰政府无偿援助300万美元,在湛江实施“红树林综合管理和海岸保护项目”。4年来,在成功引进无瓣海桑、海桑等速生树种后,湛江沿海地区目前已恢复营造了960公顷红树林。全省则共恢复种植了3800公顷红树林。

  在国家没有投入一分钱湿地保护专项经费的情形下,1999年—2005年间,广东曾拟在粤东、粤西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14个市38个县(区),计划投资1亿元,营造红树林2万公顷。眼前这一计划进展缓慢。“要想省内近海湿地基本恢复原先3到4万亩的面貌,至少要到本世纪中叶以后”,省林业部门相关人士预计。

  湿地条例胎动 四分广东湿地

  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梁国昭研究员在谈及防御海啸时,曾讲到,广东等沿海地区除要加强防波堤建设外,最重要的就是恢复沿海红树林生态,使其发挥天然海岸卫士的作用,并同时打击破坏红树林及其他湿地资源的非法行为。

  但长期以来,如何遏制近海湿地以及内陆湖泊沼泽等湿地资源被大肆侵占,显然是林业部门一直头痛的一大难题。“宣传湿地保护和投入红树林复建,都可以由林业部门来主导推进,但管理和处罚相关破坏行为,却牵涉众多部门,比较难管”,省林业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在打击破坏湿地资源行为方面,政府部门还相当被动。

  “因为湿地,尤其是近海滩涂,涉及到林业、水利、海洋、国土、农业、环保等多个部门,而且各部门所依据的相关法规并不一致,难免在实际执法中彼此法规撞车”,省林业厅一负责人讲,一次,林业部门在某地对一处擅自毁掉红树林、改做养殖场的行为进行处罚时,就发现该养殖场其实已拿到了渔业部门批准的合法经营权。

  为避免这种多头管理情形,2005年3月,省林业部门提出建立全省湿地联席会议制度,并拟定半年召开一次,就湿地管理与保护方面的议题集中办理。该提议得到省政府的批准,并制定出台了相关细则,但由于其找不到相关法规支持,至今还没有如期召开。

  与此同时,寻求湿地保护的各种努力也一直在进行中。对湿地环境始终保持1高度关注的省人大、政协委员,近年来更是频频提出建珠江口湿地保护圈、恢复近海红树林等各种湿地的建议、议案。经统计,从2002年起,省人大、政协有关湿地保护的提案、建议,达10多件。

  2005年,省人大常委会还将《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列入了本年度立法计划。同年11月底,该条例草案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获得一审通过。目前,正进入地方立法的二审程序。有关人士预测,其出台已是指日可待。

  “从省内湿地资源大清查,到推动湿地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到湿地条例的酝酿及广东湿地的保护与重建,一切才刚刚开始”,省林业部门一负责人表示,尽管湿地保护底子较薄,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近期的印尼海啸、美国新奥尔良灾难,以及历史上仅汕头地区,就曾两次遭受特大风暴海潮袭击,造成万人死亡、几十万人流离失所……

  如今,为保护湿地这一自然生态屏障,新编制完成的《广东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6—2030年)》透露,未来24年内,全省将分三个阶段,建设各类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20多个,保护面积达到90万公顷,全省红树林恢复至3.7万公顷等。并根据省内湿地类型分布特点、行政区划等,划分为粤西沿海湿地区、珠江三角洲沿海湿地区、粤东湿地区和珠江流域湿地区四大片来保护建设。

  目前,以黑脸琵鹭、卷羽鹈鶘等珍稀鸟类聚群闻名的海丰公平大湖自然保护区,正在进行国际重要湿地项目申报。省林业部门称,若申报成功,它将成为继惠东海龟湾、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外的又一省内国际重要湿地。

  小资料 湿地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

  从地理分布上来看,湿地也大多分布于陆海交界地带、或者江河入海口以及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平原,在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等方面,默默发挥着巨大的生态作用。因此湿地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多年来,全球湿地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遭到破坏。因此,保护湿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世界湿地日

  为了保护湿地,10多个国家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重要的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这个公约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全球各国政府间的共同合作,以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水禽和它赖以生存的环境。

  1996年10月,《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公民可以采取大大小小的行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

  中国于1992年1月加入《湿地公约》。 文/本报记者 杨晓红 实习生 杨婷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6-02-05 20:21
链接: #9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广州三大工程保护湿地和滨海森林生态系统


时间:2006年02月02日11:24

【来源:金羊网】
  大学城湿地5年内建成

  新快报讯 (记者 陈志杰 通讯员 李涛 张永建)今天是世界湿地日。在湿地保护方面,广州市已经规划了大动作———记者从林业部门了解到,广州未来五年将通过红树林湿地、沿海防护林以及农田防护林的合理配置,保护和恢复湿地和滨海森林生态系统。


今年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攸关人类的生活———失去湿地我们将无法生存”。据了解,广东省湿地面积达186.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47%,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58.04%,红树林面积更是全国最大的。根据《广州市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广州五年内将进行沿海滩涂与红树林湿地恢复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保护与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重点工程。沿海滩涂与红树林建设主要集中在南沙区、番禺区沿海和部分河岸外滩涂,具体建设地点为新造至莲花山至南沙二十一涌的珠江沿岸滩涂(含广州新城和大学城濒水湿地,沙湾水道以南的部分零散河岸滩涂湿地);在南沙新垦湿地森林公园围垦堤内营造红树林。到2010年,广州将完成从莲花山经虎门至南沙南部(万顷沙二十一涌)一线的海岸(含岛屿海岸)的陆地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在农田林网建设方面,广州将重点抓好平原水网区的河涌(5米宽以上)两边、村道(5米宽以上)两旁建立农田防护林带、道路林带、河涌林带,使广州市平原林网区的林网成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快辞典:湿地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日京/编制)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6-02-05 20:22
链接: #10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大华网 >>> 本地新闻


汕头海岸湿地国际示范区进入实施阶段



  本报讯(记者魏盼生)今天是第十届“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与减贫”,宣传口号是———“湿地,攸关人类的生活———失去湿地我们将无法生存”,突出体现湿地在消除贫困、提高和改善人类生活方面的巨大作用。为此,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并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汕头海岸湿地。

我市地处粤东地区韩江、榕江和练江三江出海口,湿地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湿地类型多样,有浅海水域、河口水域、沙石滩、泥滩、三角洲低积平原10个类型湿地,总面积为47891.6公顷。其中有湿地植物共268种,属国家I级保护植物2种,II级保护植物9种。位于濠江苏埃湾的10.7公顷桐花树群落,为我国红树林分布最北、面积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大面积的芦苇、水葱、茳芏、香蒲等湿地植物群落与成片的红树林群落,给成千上万的鸟类、鱼虾、蟹、贝类等提供了栖息、觅食、繁衍的生息场所。“古有杏帘招客饮,今朝湿地引水禽”。汕头是我国第三候鸟迁徙区,每年来来往往的候鸟数量达10万只以上。其中水鸟64种,占鸟类总数的51.2%。属国家I、II级重点保护的有鸢、红隼等12种,属广东省省级保护的有苍鹭、大白鹭等23种,列入中国濒危物种有5种,世界濒危物种有2种。汕头江河海域咸淡水交汇,水质肥沃,水温和盐度适宜水生动物的栖息生长,是多种鱼类和底栖动物的产卵场和繁育场。主要底栖动物有198种,其中中华白海豚、巨蜥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虎纹蛙、水獭和铅色白海豚等15种动物为II级保护动物。

我市自2001年成立了“汕头湿地自然保护区”,并成立了管理站,开展了有效的湿地及其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2004年,经联合国环境署/全球基金会和南中国海周边7个国家的专家严格评审,汕头海岸湿地在7个国家43个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被列为中国首个联合国环境署湿地国际示范区,经过一年来有关专家和我市相关部门的调研、论证和多次修改,形成了《中尺度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汕头海岸湿地国际示范区位于规划建设的汕头海岸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与汕头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三大经济带”等规划相衔接,面积3186.87公顷。国际示范区拟设计并实施一套完整的、跨部门管理汕头海岸湿地国际示范区的机制,改进汕头湿地的管理,并着力促进汕头市环境保护以及改善候鸟栖息地,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改善水产养殖排放废水和净化城市生活污染;通过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利用模式,开发生态旅游,提高城市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周边的生活环境;通过发展和实施一套湿地保护教育与增进公众意识的计划,增强市民对湿地的保护意识。去年联合国环境署在泰国曼谷召开了南中国海项目第二次科学大会,该项目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受到良好评价,将进入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湿地的动植物也一样得到了重视和保护。去年我市加大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市林业局组织保护办(湿地站)和森林公安分局对全市各大市场流动摊档专门贩卖野生动植物及鸟类进行了全面清查和打击。组织打击贩运、销售、加工和养殖果子狸等野生动物的专项行动。查获非法贩卖野生蛇、野生鸟一批。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还开展“冬季行动”,加强湿地滩涂的巡查,对全市的酒楼、养殖场全面清查,有力地打击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责任编辑:黄幼华)
您是本新闻第 155 个读者
摘自《汕头日报》
发表你的看法                                   2006-2-2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6-02-05 20:23
链接: #11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东北地区湿地面临大幅退缩威胁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6-02/04/content_4133714.htm


www.XINHUANET.com  2006年02月04日 10:19:40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

新华网北京2月4日电(记者李斌、吴晶晶)东北地区是我国湿地的重要分布区,但目前却面临着湿地面积大幅度萎缩、功能退化的威胁。



黑龙江三江平原湿地(资料图)

东北地区湿地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下游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等。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东北地区有关水土资源配置、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研究”报告显示,东北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11.4万平方公里减少到6.57万平方公里,减少了42.4%。嫩江下游湿地包括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龙、向海和莫莫格湿地,都不同程度萎缩和富营养化。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由建国初期的5.3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3万平方公里。辽东湾河口湿地也呈严重退化趋势。

中国工程院有关专家指出,造成东北湿地面积大幅度萎缩退化的因素中,人为因素占主导,主要是直接开垦湿地,并抽取地下水灌溉,使周边湿地萎缩退化。在西部地区,由于一些水利工程的蓄水、引水,下游来水量减少,甚至河流断流,使湿地失去水源补给而萎缩。自然因素主要是1998年松嫩大水后,东北地区连续6年干旱,水资源偏少。



大兴安岭湿地(资料图)

专家建议,为了拯救濒危中的湿地,应禁止开垦天然湿地,对不合理的开荒实行退耕还湿。应建立湿地生态用水的保障机制,合理进行湿地补水、配水,如对分布相对集中、水深较大的扎龙、连环湖湿地可采取集中调水,对地处半干旱区、周边沙化严重、分布广泛的湿地如霍林河下游,应合理调整上游水库的拦洪,保证一定量的洪水下泄等。同时,在湿地保护的前提下,应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增强湿地的经济活力。对于天然湿地,可进行芦苇高产培育、鱼蟹养殖、经济植物的合理采集与加工、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等。此外应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的管理体制,完善湿地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湿地保护投入机制。(完)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6-02-05 20:24
链接: #12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福建沿海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据福建省林业厅提供的资料表明,福建“十五”期间营造红树林1.5万亩,目前沿海地区已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39处,面积281万亩,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红树林是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是重要的湿地资源和近海海洋生态资源。目前福建省红树林面积已恢复到2.1万亩,沿海地区涉及红树林的自然保护区有21处,面积达83万亩。

据悉,“十一五”期间,福建将红树林营造和滨海湿地保护纳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规划到2010年,全省红树林面积达到3.7万亩,湿地恢复面积为6.2万亩。

(巫奕龙)(6-01104-KYB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6-02-10 23:44
链接: #13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引用 (蓝色 @ 2006-02-05 12:24 )
福建沿海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福建“十五”期间营造红树林1.5万亩,目前沿海地区已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39处,面积281万亩,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据悉,“十一五”期间,福建将红树林营造和滨海湿地保护纳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规划到2010年,全省红树林面积达到3.7万亩,湿地恢复面积为6.2万亩。

                                (巫奕龙)(6-01104-KYB
*


我国湿地数量仍在减少 质量下降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2 月9 日 | 文章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据新华社报道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全国自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这位负责人说,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我国现存自然或半自然湿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77%(全球湿地约占陆地面积的6%)。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有5个方面:

——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一些地方仍在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地方出现了把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错误倾向。

——过度利用生物资源,导致重要的天然经济鱼类资源受到很大破坏,严重影响这些湿地的生态平衡,威胁其他水生物种的安全;对红树林的围垦和砍伐已造成红树林湿地大面积消失。

——不合理利用湿地水资源,使一些地区尤其是西北和华北部分地区的湿地严重退化;一些水利工程的修建,挖沟排水,导致湿地水文发生变化,湿地不断萎缩甚至消失。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给湿地水体带来了严重污染。

——由于大江、大河上游的森林砍伐影响了流域生态平衡,使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湖底淤积,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

这位负责人分析说,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规是制约当前湿地保护工作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导致许多对湿地的破坏和利用行为无法可依。由于没有鼓励合理利用的激励政策和限制无序开发的制约政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同时,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布局还很不完善,只有约40%的天然湿地在保护区内得到较有效的保护。(董峻)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7-01-30 04:20
链接: #14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马上到了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候鸟
发表 2007-01-30 16:45
链接: #15


普通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970
注册: 2004-10-17
编号: 545
引用 (蓝色 @ 2007-01-29 20:20 )
马上到了
*


好,每年至少“提醒”一次~
cool.gif

2月2日为国际湿地日。根据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RAMSAR)签定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禽类的生息和迁徙有重要的作用。
--百度百科


--------------------
生命就在于折腾~
--鸟会最外行-就是我的专长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玉米高粱
发表 2007-01-30 17:51
链接: #16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535
注册: 2006-04-12
编号: 1287
湿地公园的对话:

公园:你好!可爱的湿地姑娘。
湿地:公园先生,你好!
公园:很好,湿地。公园打算花大钱,费大力气来建设湿地的生态。
湿地:谢谢先生。湿地是自然的,是天生的,就不用先生费心费力了。
公园:不,不,为了表示对湿地的一点敬意,请允许公园来为湿地效劳。
湿地:先生一建设,湿地就不是湿地了。
公园:湿地姑娘请放心,我们会谨慎行事,最大程度地保护湿地的。
湿地:先生,谢谢你的好心,还是让湿地保持原来的安宁恬静,就是湿地的最大满足。
公园:不,湿地姑娘,你如此的幽雅美丽,如果公园不参与进来,如何让世人知道湿地的天生丽质?
湿地:先生的好意,湿地心领就是了。还是请先生三思而行,不要大兴土木。
公园:不,湿地是宝贝啊,公园把湿地开发成生态旅游区,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公园是一定不会放弃的。
湿地:先生,这样一来,湿地就要失去最美好的状态了,先生你忍心吗?
公园:有什么忍心不忍心的呢?湿地姑娘。让公园来包装、吵作你,湿地的美丽一定名扬天下的。
湿地:但是,先生,湿地还是喜欢从前的样子。
公园:那可不行,湿地是公园目前最看好的,最有投资前景的时尚项目,公园不把你湿地推销出去,就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湿地:公园先生,原来你是要出卖湿地呀?


--------------------
......生态......生命态度............
............生态......生活态度......
......生态......生存态度............


自然是环保
环保是自然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岩鹭
发表 2007-01-30 18:47
链接: #17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嘿嘿。发现鹫的笑很管用。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5-09-02 23:27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