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8911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2 |
奥运拉不拉得动房价 (2008-07-16 03:11:38)
标签:房产 杂谈 分类:我的杂文 有一些可爱的记者经常问我这样的问题:请问在奥运年来临之际,你对中国楼市走向怎么看? 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问得很奥晕,玄奥而头晕,即使干了18年体育经历了N多国外赛事,也没觉得一项运动会和房价有什么关系。如果奥运拉动楼市的命题成立,那么随之而来的世博会可不可以拉动菜市,花博会可不可以拉动花市,还有世界选美大赛可不可以拉动整容整形行市。 中国人可能文件看多了,会也开得太多了,所以碰到什么会就喜欢“拉动”,何况碰到从来没拉动过的奥运会。其实谁拉动谁啊,奥运来临会让酒店单价上涨会让租房价格上涨,可这和庙会时门票都涨是一个道理,会一结束自然回落,你要是以为一不沾边的体育赛事就拉动了中国楼市就很天真,其实,奥运会期间唯一拉得动的,是鸟巢外面几十个移动公厕…… 我报道及亲历现场过的奥运会有5届,只有我们才敢那么把奥运与一切都联系起来,新年钟声敲响时,最二的父母就是把新生儿取名为“奥运”的,其次分别为贝贝、晶晶、盼盼……我很想表白我无比热爱奥运,也无比热爱奥运在我们神州大地举行,可我觉得凡事玩过了就不好玩,俩口子除了搓麻将之外什么运动都不参加,把孩子取名叫“奥运”,其实是熬夜多了“熬晕”,也不怕萨马兰奇、罗格生气。 现在什么人一切事情都想和奥运沾边,这很不奥运,我在家乡看到过卖拉面的推出“五环拉面”,卖跳水兔的推出“冠军跳水兔”,卖醮水鱼的推出“花样醮水鱼”,侵犯知识产权不说,看着被煮得外焦内嫩张着大嘴的鱼与如花似玉的花游选手发生了联系,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我经常打车和司机聊天,北京司机一说起奥运就和这会是他们家开的一样,满脸写着自豪,还为开幕式那天会不会有暴雨万分焦急,这本身没什么错,错的是有些司机收了我的钱后摇开窗“啐”的一声就吐了口痰,还说“您走好喽”。 那天参加张艺谋主持的一个奥运开幕式研讨会,不知为什么请了一些优秀司机来,有师傅就建议开幕式上要拉北方煮面条的锅盖,“几千人排开来一起当响竹拉,那家伙可有气势了,那代表我们老北京的民俗”,张艺谋直抠脑门子,他不懂,而我很想打个圆场——几千人排开来一起把锅盖当响竹拉,就拉动了经济。 说跑题了?转入奥运拉不拉得动房价吧。 房子这东西之所以叫“不动产”是因为它不可以随便被拉动,你要想拉得动的就去炒股炒基金,房子存在的理由只有三个:一、在里面吃喝拉撒传宗接代;二、钱多而胆小,只能投资“拉不动”的;三、人体摄影爱好者关在屋里玩艳照门。 你指望它能一夜暴富真可笑,前段时间听说深圳炒房者跳楼我很开心,听说温州、山西炒房团大规模撤出北京我也很开心,全世界现在也只有中国炒房能赚那么疯狂,现在傻眼了,都只有像潘总那样假装“猪坚强”了,可猪听说后就不干了,听猪说:“我容易吗你还拿我说事,在地下被埋60天,那些生命探测仪那些天在我鼻子前扫来扫去就不亮灯,说我不是人类,机器也有种族歧视的啊,何况,我出去只消吃上三五天就会高大白壮,这是我们对人类做的贡献,你们开发商能吗”。 还有房地产商打着广告说:“房价不会跳水,只是在做俯卧撑”,听说瓮安人民不干了,人民说:“楼市崩盘不见得一定出人命,可做俯卧撑一定会出人命”。 不管是“猪坚强”还是“俯卧撑”反正中国楼市现在人气很低了,中国房地产只能调动语言智慧给自己打气,关于2008年中国房价是涨是跌我不知道,我认为凡说他知道的都可疑,比如潘石屹,你知道什么时候下雪什么时候地震吗,不知道就别说自己知道房子什么时候涨跌,你只要抱定一种想法,五十年后中国房价一定至少是现在的十倍,可你还活得了五十年吗,活不了就别想鹰脱那熊奶尔的事情。 为了让中国群众把房子当房子住而不是金库屯着,讲两个关于奥运房子的故事: 2000年悉尼奥运,我们住在一个据说是教会学校改建的记者媒体村里,环境超好,晚间还会有小白兔在草坪上跳来跳去,标准间一人一天八十美元(合当时人民币700元左右),不算贵,这是因为我们住在郊区,要是住在市中心四星级酒店的标准间里一人一天就得四百美元,五星就得一千美元,还不含税费(澳大利亚税费不低),这些都是平时的四、五倍。民居租金涨幅差不多也这样。 可是奥运一结束所有价格都下来了,更重要的是涨的只是酒店业价格和租房价格,在奥运期间所有商业楼盘的售价看不出比平时高多少,高的也只是临近主体育中心的那几幢楼盘,贵百分之三十左右吧。我去看了看,发现买房子的人很少,因为澳大利亚地太大,想买房随时有得可买,而且他们对生活超有安全感,不会因奥运突然杀来强行把自个儿绑在运动会上一起创造某款世界纪录。 2004年去雅典住的是市中心,二星级酒店一人一天六十美金,比平时贵一倍,但附近酒吧餐馆的价格和平时毫无二致,出租车也便宜,我问过酒吧那个没事就坐在吧台看过街美女的老头,他用和我一样差劲的英语说了一通,我大致明白了,翻译成中国话就是:烦哪,这奥运来了,雅典城的人都烦透了,有的去土耳其找二大爷了,有的去意大利找表姑去了,城里人都跑了三分之一啦,来的外国人虽多,但贼能砍价,生意其实并不比平时更好做…… 老头紧赶慢赶盼着雅典奥运早点结束好让生意更好做,天天坐在吧台发呆盼望闭幕式后好拉动经济,那样子好望穿秋水,现在想来,他才应该取一个中国名,盼盼。 看一下李承鹏的首页 -------------------- 手持AK,深入丛林。乘风破浪,一如既往!......
Che! --- http://photo.qianlong.com/4505/2003-5-29/182@870066.htm |
![]() |
![]()
链接:
#2
|
|
中级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6162 注册: 2003-06-10 来自: 厦门 编号: 54 |
我佛慈悲,这个我爱看
-------------------- mail:yunlihe2004@163.com
电话: 15980809930 |
![]()
链接:
#3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8911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2 |
广告时代的语言暴力
中国人曾经历了“标语时代”,正在经历“广告语时代”。 “标语时代”缘于疯狂的革命热情,且不止于固定的文字,还要伸发出流动的口号。文革期间,一度流行起凡购买日常用品均得先呼一遍革命口号,像对江湖切口。譬如买猪肉,买肉者举起5角钱呼:“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猪肉师傅就得扬起刀儿呼:“为人民服务”,在那个困难年间猪肉师傅权力很大,经常公然揩顾客的油水,有买肉者隐晦地提醒:“要斗私批修”,猪肉师傅便促狭而押韵地回敬一句:“请多吃骨头”,立刻被“人保组”以反动口号抓将起来,引为市井笑谈。 中国的“标语时代”随时代呈现不同标语,后来就有了“抓革命,促生产”,“多拉快跑,大干快上”等符合初期改革开放色彩的标语,其特点是坚决有力甚至有点不管不顾,因为死了好多“大干快上”的人,翻了好多“多拉快跑”的车,就被迫改为“安全第一,质量为先”;再后来“计划生育”成为基本国策,此类标语在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我读大学那会儿曾在川东一山区看过村口岩石上写着鲜红斗大的标语——“通了就来,不通就抬,跑了就逮”,经村里文书细解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思想通了的人就来做节育手术,思想不通的人就要让人把他(她)抬架起来做手术,如果胆敢逃跑,就会派村民兵队把他(她)逮回来,按在医务室那张竹凉板上像煽猪一样煽掉。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语言智慧如此伟大,能把一切革命工作都弄得这么合辙押韵,又传神准确。 这是一种语言暴力,一种强制武断却极具效率的文字宣传。 但云南省最近对标语口号进行了清理行动,有3万多条被视为“有伤大雅、语句生硬、态度蛮横、狐假虎威、宣传效果适得其反”的标语被勒令从街头清除,比如“养子不读书,不如养头猪”,再比如“宁添一座坟,不添一口人”,前者太俗不可耐,后者几乎就是阴森可怕。中国人的标语不能说它们没有道理,其实它们往往是太有道理了,但就是这种有道理害了很多人,误了很多事,在撕破脸皮闹革命中让美好的革命变成了一种非理性的折磨。 沈宏非先生对轰动全国的云南清理标语口号的行动有如此感悟:口号有可能脱胎于人类巫术时代的咒语,道家至今仍在使用的“符”,很可能就是标语的前身,两者的共同目的,就是想使被施与者彻底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制地、命令地、不容置疑地让你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倒觉得沈先生批评得有些用力过猛,中国人的标语行动并非完全就是道德观作祟,其实这是因为长期格式化语言和思维习惯的教育已让中国人不知道该怎么像正常人一样说话,尤其是煽动的、宣传的、鼓舞的话,一张口就没什么人味,反而有种血盆大口的感觉。 标语是革命时代的产物,广告语则是商品时代的产物,其实二者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从革命时代到商品时代,中国人一直在语言上犯下同样的谬误,既不注重语言本身的有趣性和逻辑性,也不注重美感和人本精神,整个就是“不准不准就不准”或者说“就是好就是好就是永远好”的路子。直观地看,现在中国式的广告语很像一个拦路抢劫的大盗,连面都不蒙的那种,上来就给你招呼:“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留下买路钱”的干活。 我所最痛苦的是面对中国广大范围内的房地产广告,且不说“xx花园,美好家园”“xx家园,成功者名片”“xx社区,上流聚居地”这样营造虚妄等级制度来引诱幼稚者的庸俗文字,也不说“首付5万,立马赚1万”的地摊业主式的吆喝,更不说“滨江河畔,世外桃源”的伪环保伪陶渊明宣言,我曾经在安徽某城看到一幅当街广告,赫然上书“今天你不买,明天你后悔,世上有后悔药吗?”,一排大字不像广告词,倒像黑帮的威胁语,一打听,“后悔药”的这家开发商果然是某医药公司。 中国的房地产广告虽然竭力制造了一些优雅、精致、婉约乃至奢华的表象,但由于开发商本身品位的低下,以及广告策划人想象力的匮乏,虚空的语言形式下却明显透出一股下层人群的底气不足,这情形恍若马季先生兜售“宇宙牌香烟”,或者钱钟书笔下那个鄙陋委琐的“亚洲大酒店”,越认真就越幽默,越夸大就越好笑,想象一大堆文学青年聚集在高中学历的房产老板身边摇头晃脑冥思苦想翻破万卷书的样子,想象某千万富翁为了这些酸不溜丢的扯淡名字就欣然入住以为自己已入大雅之堂,那必定是一出广告时代的悲剧,与标语时代那个“斗私批修,多吃骨头”的悲剧别无二致,天哪!在万里之遥的中国居然有无数的“曼哈顿”“雅典”“温哥华”“白金汉”“罗马”字样的房地产,有一天我惊异地发现,大多数想和巴黎扯上血亲关系的房地产,居然没有搞清到底应该是“香榭里舍”还是“香舍里榭”,拜托!法语的发音是很讲究小舌音的,“榭”和“舍”即使在汉语音中也不能混淆。 中国房地产广告和文革时期以及云南省清除的标语没什么不同,他们都在企图使用一种暴力性的语言强迫你完成它想让你完成的事情,究其实质是一种对环境的污染、对语言内在韵律的破坏,这是中国文化革命后遗的特色。我在法国看到过一个很优秀的房地产广告,写着“最好的选择是不做选择,最后的选择是别无选择”,那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诱惑,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语言震憾,在那里居住的人分别有著名演员贝尔蒙多、著名设计师圣罗朗,以及作家摩里斯·列维尔。 从“标语时代”到“广告时代”,中国人民秉承了粗暴简单的话语方式,不给你留一丝想象力,不让你闻到一丝人味,走在中国随便哪个城市的大街上,你喊:“谁家住在美好家园啊?”绝对有一万个人向你看过来,眼睁睁中有骄傲之色。 -------------------- 手持AK,深入丛林。乘风破浪,一如既往!......
Che! --- http://photo.qianlong.com/4505/2003-5-29/182@870066.htm |
![]()
链接:
#4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75 注册: 2007-02-16 编号: 1984 |
过瘾
|
![]()
链接:
#5
|
|
![]() 生命中的精灵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5335 注册: 2003-06-06 编号: 46 |
呵~阅了~~
-------------------- 森林里举行了一场音乐会,胖猫、鳄鱼、老鼠、青蛙,通通粉墨登场。
跳跃的指法、拨动的琴弦;低哑的呢喃、嘹亮的独唱,释放了麻涩的痛楚、焦噪的惊慌。 心田重生了绿芽,微笑如花朵绽放,树影与月光的合音耐人寻味,让我们一同在森林里唱游,享受共鸣的梦幻时光。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9-13 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