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 厦门常见的野生植物
杜鹃
发表 2013-08-16 08:18
链接: #1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大青,马鞭草科
上传的图片
EXIF: 1/50, F4.5, 0/1EV, ISO100, 29mm, @ 2013:07:23 15:25:42, Canon EOS 60D




上传的图片
EXIF: 1/125, F5.6, 0/1EV, ISO400, 92mm, @ 2013:07:23 15:25:49, Canon EOS 60D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2 页 V   1 2 >  
Start new topic
回复 (1 - 37)
杜鹃
发表 2013-08-16 08:25
链接: #2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大青(名医别录)路边青(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土地骨皮(浙江、福建),山靛青(江苏、浙江),鸭公青(江西、广东),臭冲柴(湖南、江西),青心草(浙江),淡婆婆(湖南),山尾花(福建),山漆(台湾),牛耳青(江苏),野靛青(浙江),臭叶树(湖南),猪屎青(广东)、鸡屎青(广西)

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Turcz. in Pull. Soc. Nat. Mosc. 36 (1): 222. 1863; Maxim. in Bull. Acad. Sci. St. Petersb. 31: 86. 1886; Forbes et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6: 259. 1890; Matsuda in Bot. Mag. Tokyo 25 (290): 94. 1911 et 27 (324): 274. 1913; Dunn et Tutch. in Kew Bull. Add. Ser. 10: 205. 1912; Behd. in Sarg. Pl. Wils. 3: 377. 1916; Chung in Mem. Sci. Soc. China 1 (1): 227. 1924; Rehd. et Wils. in Journ. Arn. Arb. 8: 194. 1927; Merr. in Lingn. Sci. Journ. 5: 158. 1927; P'ei in Sinensia 2: 75. 1931; Rehd. in Journ. Arn. Arb. 12: 76. 1931; P'ei in Mem. Sci. Soc. 1 (3): 147. 1932; P. Dop in Lecomte, Fl. Gen. L' Indo-Chine 4: 875. 1935: Hand. -Mazz. Symb. Sin. 7: 908. 1936; 陈嵘, 中国树木分类学1099. 图978. 1937; 裴鉴、周太炎, 中国药用植物志3: 图134. 1953; Merr. in Journ. Arn. Arb. 35 (2): 154. 1954; 裴鉴等; 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629. 图1019. 1959;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598. 图5149. 1974; 海南植物志4: 24. 图955. 1977; 云南植物志1: 460. 图版110, 1-3. 1977.——Clerodendron amplius Hance in Ann. Sci. Nat. Ser. 5, 5: 233. 1866; Franch. in Nouv. Arch. Mus. Paris, Ser. 2, 6: 111. 1883. ——Clerodendron formosanum Maxim. in Bull. Acad. Sci. St. Petersb. 31: 85. 1886 et in Mel. Biol. 12: 519. 1886.——Cordia venosa li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6: 143. 1890.

灌木或小乔木,高1-10米;幼枝被短柔毛,枝黄褐色,髓坚实;冬芽圆锥状,芽鳞褐色,被毛。叶片纸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20厘米,宽3-9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通常全缘,两面无毛或沿脉疏生短柔毛,背面常有腺点,侧脉6-10对;叶柄长1-8厘米。伞房状聚伞花序,生于枝顶或叶腋,长10-16厘米,宽20-25厘米;苞片线形,长3-7毫米;花小,有桔香味;萼杯状,外面被黄褐色短绒毛和不明显的腺点,长3-4毫米,顶端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长约1毫米;花冠白色,外面疏生细毛和腺点,花冠管细长,长约1厘米,顶端5裂,裂片卵形,长约5毫米;雄蕊4,花丝长约1.6厘米,与花柱同伸出花冠外;子房4室,每室1胚珠,常不完全发育;柱头2浅裂。果实球形或倒卵形,径5-10毫米,绿色,成熟时蓝紫色,为红色的宿萼所托。花果期6月至次年2月。

产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四川除外)各省区。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山地林下或溪谷旁。朝鲜、越南和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江声浩荡
发表 2013-08-16 09:31
链接: #3


注册会员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49
注册: 2007-04-09
编号: 2187
支持杜鹃老师,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俺曾想写一篇《流落厦门的鸟媒植物》,主要内容把厦门岛范围内在老家以鸟为传粉媒介的引种植物介绍一遍,同时也尽力介绍一下它的传粉鸟类的品种。其次是介绍一下厦门乡土植物里少数几个鸟媒木本植物。
前一个比较好办,后一个鸟的品种难办。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19 08:46
链接: #4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乌蔹莓

上传的图片
EXIF: 1/250, F6.3, 0/1EV, ISO100, 135mm, @ 2013:07:22 08:15:46, Canon EOS 60D




上传的图片
EXIF: 1/200, F5.6, 0/1EV, ISO125, 135mm, @ 2013:07:22 08:15:18, Canon EOS 60D





上传的图片
EXIF: 1/200, F5.6, 0/1EV, ISO160, 135mm, @ 2013:07:22 08:15:07, Canon EOS 60D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19 16:35
链接: #5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乌蔹莓(唐本草)五爪龙(广东),虎葛(台湾植物志)

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 in Lecomte, Not. Syst. 1: 349. 1911 et in Lecomte, Fl. Gen. Indo-Chine. 1: 983. 1912; Hand.-Mazz. Symb. Sin. 7: 683. 1933; Cheng in Contr. Biol. Lab. Sci. Soc. China. 9 (2): 180. 1934; Rehd. Man. Cult. Trees & Shrubs 621. 1940;广州植物志424. 1956;胡先骕, 经济植物手册下册964. 1957; 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479.图780. 1959;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782.图3294. 1972;海南植物志3: 28. 1974; 台湾植物志3: 668.图770. 1977; W. T. Wang in Acto Phytotax. Sin. 17 (3): 92. 1979 in clavi; Momiyama in Hara & Wiliams, Enum. Fl. Pl. Nep. 2: 93. 1979; 秦岭植物志1 (3): 274. 1981; 江苏植物志下册475.图1517. 1982; 北京植物志上册565.图715. 1984; 福建植物志3: 387. 1988; 河南植物志2: 608.图1567. 1988; 河北植物志2: 119.图1021. 1988.——Vitis japonica Thunb. Fl. Jap. 104. 1784.——Cissus japonica (Thunb.) Willd. Sp. Pl. 1: 659. 1798; Planch. in DC. Monogr. Phan. 5: 561. 1887. ——Cissus leucocarpa Blume, Bijdr. Fl. Nederl. Ind. 189. 1825.——Causonia japonica Raf. Sylva Tellur. 87. 1838.——Vitis tenuifolia auct. non Wight & Arn. (1834): Laws. in Hook. f. Fl. Brit. Ind. 1: 660. 1875 p. p.——Vitis leucocarpa (Bl.) Hayata, Icon. Pl. Formes. 3: 63. 1913.——Columella japonica (Thunb) Merr. in Philip. Journ. Sci. Bot. 13: 145. 1918.——Columella tenuifolia (Heyne) Gagnep. in Lecomte, Not. Syst. 1: 348. 1911 p. p.; Li, Woody Fl. Taiwan. 524. 1963.——Cayratia trifolia (L.) Domin var. quinquefolia W. T. W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17 (3) : 80 et 92. 1979; 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上册794. 1984.

草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微被疏柔毛。卷须2-3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鸟足状5小叶,中央小叶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2.5-4.5厘米,宽1.5-4.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侧生小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7厘米,宽0.5-3.5厘米,顶端急尖或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每侧有6-15个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微被毛;侧脉5-9对,网脉不明显;叶柄长1.5-10厘米,中央小叶柄长0.5-2.5厘米,侧生小叶无柄或有短柄,侧生小叶总柄长0.5-1.5厘米,无毛或微被毛;托叶早落。花序腋生,复二歧聚伞花序;花序梗长1-13厘米,无毛或微被毛;花梗长1-2毫米,几无毛;花蕾卵圆形,高1-2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或波状浅裂,外面被乳突状毛或几无毛;花瓣4,三角状卵圆形,高1-1.5毫米,外面被乳突状毛;雄蕊4,花药卵圆形,长宽近相等;花盘发达,4浅裂;子房下部与花盘合生,花柱短,柱头微扩大。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有种子2-4颗;种子三角状倒卵形,顶端微凹,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近中部呈带状椭圆形,上部种脊突出,表面有突出肋纹,腹部中棱脊突出,两侧洼穴呈半月形,从近基部向上达种子近顶端。花期3-8月,果期8-11月。

产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生山谷林中或山坡灌丛,海拔300-2500米。日本,菲律宾、越南、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全草入药,有凉血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19 16:37
链接: #6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我会不定期更新。江声如需要我做什么,请提出来。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19 16:46
链接: #7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最近,鹭江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鹭屿芳草》,杨迎芳主编。收集176种乡土野生植物。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凌飞鹤
发表 2013-08-19 18:11
链接: #8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3675
注册: 2009-03-26
来自: 福建厦门市
编号: 4354
引用 (杜鹃 @ 2013-08-19 16:46) *
最近,鹭江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鹭屿芳草》,杨迎芳主编。收集176种乡土野生植物。



杜鹃大师要记得推荐一下下,到时候买一本。很想了解常见花草的名字。


--------------------
随心随性随天意...

http://blog.xmnn.cn/?2829/

QQ:504401942
MP:13400621555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凌飞鹤
发表 2013-08-19 18:12
链接: #9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3675
注册: 2009-03-26
来自: 福建厦门市
编号: 4354
引用 (江声浩荡 @ 2013-08-16 09:31) *
支持杜鹃老师,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俺曾想写一篇《流落厦门的鸟媒植物》,主要内容把厦门岛范围内在老家以鸟为传粉媒介的引种植物介绍一遍,同时也尽力介绍一下它的传粉鸟类的品种。其次是介绍一下厦门乡土植物里少数几个鸟媒木本植物。
前一个比较好办,后一个鸟的品种难办。



好好好!


--------------------
随心随性随天意...

http://blog.xmnn.cn/?2829/

QQ:504401942
MP:13400621555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江声浩荡
发表 2013-08-19 18:53
链接: #10


注册会员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49
注册: 2007-04-09
编号: 2187
引用 (杜鹃 @ 2013-08-19 16:37) *
我会不定期更新。江声如需要我做什么,请提出来。

主要想把厦门岛内外来引种植物里属于鸟媒的列出来,比如叉叶树、鹤望兰、旅人蕉、某些龙舌兰科、来自澳洲的山龙眼科、桃金娘科、木棉科吉贝属,这些植物的照片我前几年收集得差不多。。。。。。。
但这些植物在南美、马达加斯加、非洲大陆的传粉鸟种不是很清楚,大致只知道有蜂鸟、太阳鸟、鹦鹉、绣眼,具体种还得慢慢查国外网站的资料。
只是一个想法,不见得能实施。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江声浩荡
发表 2013-08-19 18:57
链接: #11


注册会员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49
注册: 2007-04-09
编号: 2187
大家观察岛内引种的有些外来植物,比如紫葳科植物叉叶树基本不育,原因是传粉动物没有一起来到。
植物园内的两大科吊瓜树,挂果寥寥,主要原因可能也是缺乏传粉的特定蝙蝠和鸟种,花期可见绣眼鸟吸食花蜜,传粉效果有限吧。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鹰will
发表 2013-08-19 20:25
链接: #12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03
注册: 2008-11-11
编号: 4086
谢谢老师,宝贵资源开始好好学习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Oxalis
发表 2013-08-19 20:44
链接: #13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6
注册: 2013-07-11
编号: 15124
引用 (江声浩荡 @ 2013-08-16 09:31) *
支持杜鹃老师,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俺曾想写一篇《流落厦门的鸟媒植物》,主要内容把厦门岛范围内在老家以鸟为传粉媒介的引种植物介绍一遍,同时也尽力介绍一下它的传粉鸟类的品种。其次是介绍一下厦门乡土植物里少数几个鸟媒木本植物。
前一个比较好办,后一个鸟的品种难办。


这个感觉好可爱!!
的确印象中厦门有好多引进的树不结果~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21 11:11
链接: #14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江声观察细微,我倒是没在意是否结果的事。请江声继续,有时间可以交流交流。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21 11:24
链接: #15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引用 (凌飞鹤 @ 2013-08-19 18:11) *
杜鹃大师要记得推荐一下下,到时候买一本。很想了解常见花草的名字。


凌老师,应该在书店有售。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21 11:31
链接: #16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车桑子,无患子科。

上传的图片
EXIF: 1/125, F6.3, 0/1EV, ISO100, 18mm, @ 2013:01:16 09:47:53, Canon EOS 60D





上传的图片
EXIF: 1/200, F5.6, 0/1EV, ISO160, 135mm, @ 2013:01:16 09:46:46, Canon EOS 60D






上传的图片
EXIF: 1/200, F5.6, 0/1EV, ISO160, 135mm, @ 2013:01:16 09:46:55, Canon EOS 60D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21 11:33
链接: #17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车桑子 坡柳(海南),明油子(云南) 图版20

Dodonaea viscosa (Linn.) Jacq. Enum. Pl. Carib. 19. 1760; Radlk. in Engler, Pflanzenr 98 (IV. 165): 1363. 1933; Sherff in Amer. Jonrn. Bot. 32: 214. 1945 et in Publ. Field Mus. Bot. 23: 269-317. 1947; How et Ho in Acta Phtotax. Sinica: 3: 401. 1955;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712, 图3172. 1972; 云南植物志 1: 282, 图版66(7-8). 1977——Ptelea viscosa Linn. Sp. Pl. ed. 1, 118. 1753.

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或更高;小枝扁,有狭翅或棱角,覆有胶状粘液。单叶,纸质,形状和大小变异很大,线形、线状匙形、线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12厘米,宽0.5-4厘米,顶端短尖、钝或圆,全缘或不明显的浅波状,两面有粘液,无毛,干时光亮;侧脉多而密,甚纤细;叶柄短或近无柄。花序顶生或在小枝上部腋生,比叶短,密花,主轴和分枝均有棱角;花梗纤细,长2-5毫米,有时可达1厘米;萼片4,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钝;雄蕊7或8,花丝长不及1毫米,花药长2.5毫米,内屈,有腺点;子房椭圆形,外面有胶状粘液,2或3室,花柱长约6毫米,顶端2或3深裂。蒴果倒心形或扁球形,2或3翅,高1.5-2.2厘米,连翅宽1.8-2.5厘米,种皮膜质或纸质,有脉纹;种子每室1或2颗,透镜状,黑色。花期秋末,果期冬末春初。

我国分布于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常生于干旱山坡、旷地或海边的沙土上。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本种分布广,变异大,常根据叶和果的形状、大小分为多个变种和变型1)。由于这些性状缺乏相对的稳定,所以实际区分是很困难的,甚至有时同号标本可以分别定为不同的变种和变型,故本志不列种下各分类单位。

本种分布于我国台湾、福建和广东沿海岸地区的叶常为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蒴果较小,多属 var. linearis (Harv. et Sond.) Sherff f. linearis 和 var. linearis (Harv. et Sond.) Sherff f. angustifolia (Benth.) Sherff 这两个类型;分布在广西、云南、四川和海南岛较内陆地区的蒴果较大,叶多狭披针形或狭倒披针形,属 var. viscosa (vulgaris) f. burmanniana (Schum. et Thonn.) Radlk. 类型;在云南西北部金沙江河谷地区的旱坡上,则可见 var. viscosa f. repanda. (Schum. et Thonn.) Radlk. 类型,其叶为长椭圆形至近倒卵形,宽达4厘米。

最近,P. W. Leenhouts 将车桑子种群复合体 (Dodonaea viscosa complex) 区分为3个种,我国产的均属一内陆类型 D. angustifolia Linn. f.(参阅 Blumea 28: 271-289. 1983)。

这种植物耐干旱,萌生力强,根系发达,又有丛生习性,是一种良好的固沙保土树种。种子油供照明和做肥皂。

全株含微量氢氰酸,叶尚含生物碱和皂苷,食之可引起腹泻等症状。


来源于《中国植物志》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21 11:35
链接: #18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我将中国植物志的形态描述转录,便于学习理解。
文献一大堆,便于知道原来的名称,在其他的什么书籍出现等。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岩鹭
发表 2013-08-22 06:00
链接: #19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引用 (江声浩荡 @ 2013-08-16 09:31) *
支持杜鹃老师,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俺曾想写一篇《流落厦门的鸟媒植物》,主要内容把厦门岛范围内在老家以鸟为传粉媒介的引种植物介绍一遍,同时也尽力介绍一下它的传粉鸟类的品种。其次是介绍一下厦门乡土植物里少数几个鸟媒木本植物。
前一个比较好办,后一个鸟的品种难办。


两位共同努力,一个持续而有意义的工程。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岩鹭
发表 2013-08-22 06:05
链接: #20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不过杜鹃老师的拍摄有待提高,整体清晰度有问题。

另外我觉得还可以另起一贴专门贴厦门的野花(栽培的不算)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23 09:55
链接: #21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引用 (岩鹭 @ 2013-08-22 06:05) *
不过杜鹃老师的拍摄有待提高,整体清晰度有问题。

另外我觉得还可以另起一贴专门贴厦门的野花(栽培的不算)

说的是!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23 09:59
链接: #22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亮叶猴耳环,含羞草科。

上传的图片
EXIF: 1/250, F5.6, 0/1EV, ISO800, 135mm, @ 2013:01:16 09:35:33, Canon EOS 60D




上传的图片
EXIF: 1/200, F5.6, 0/1EV, ISO800, 135mm, @ 2013:01:16 09:35:32, Canon EOS 60D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23 10:02
链接: #23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亮叶猴耳环(广州植物志)亮叶围诞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雷公凿(海南)图版19

Pithecellobium lucidum Benth. in London Journ. Bot. 3: 207. 1844, et Fl. Hongk. 102. 1861;陈焕镛等, 海南植物志2: 205. 1965;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320. 1972. ——Abarema lucida (Benth.) Kosterm. in Bull. Org. Sci. Res. Indonesia 20 (11): 38. 1954, et in Adansonia ser. 2, 6 (3): 356. 1966. ——Archidendron lucidum (Benth.) Nielsen in Adansonia ser. 2, 19 (1): 19. 1979, et in Aubrev. Camb. Laos Vietn. 19: 120. 1981, et in Acta Phytotax. Sin. 21: 168. 1983.

乔木,高2-10米;小枝无刺,嫩枝、叶柄和花序均被褐色短茸毛。羽片1-2对;总叶柄近基部、每对羽片下和小叶片下的叶轴上均有圆形而凹陷的腺体,下部羽片通常具2-3对小叶,上部羽片具4-5对小叶;小叶斜卵形或长圆形,长5-9(-11)厘米,宽2-4.5厘米,顶生的一对最大,对生,余互生且较小,先端渐尖而具钝小尖头,基部略偏斜,两面无毛或仅在叶脉上有微毛,上面光亮,深绿色。头状花序球形,有花10-20朵,总花梗长不超过1.5厘米,排成腋生或顶生的圆锥花序;花萼长不及2毫米,与花冠同被褐色短茸毛;花瓣白色,长4-5毫米,中部以下合生;子房具短柄,无毛。荚果旋卷成环状,宽2-3厘米,边缘在种子间缢缩;种子黑色,长约1.5厘米,宽约1厘米。花期4-6月;果期7-12月。

产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区。生于疏或密林中或林缘灌木丛中。印度和越南亦有分布。

木材用作薪炭;枝叶入药,能消肿祛湿;果有毒。

厦门岛内岛外有分布。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岩鹭
发表 2013-08-24 18:11
链接: #24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亮叶猴耳环在野外不是太多见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28 08:37
链接: #25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亮叶猴耳环在岛外较多,岛内山上也有分布。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28 08:39
链接: #26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乌桕
上传的图片
EXIF: 1/250, F6.3, 0/1EV, ISO100, 135mm, @ 2013:01:16 09:28:05, Canon EOS 60D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8-28 08:45
链接: #27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乌桕(唐本草)腊子树(浙江温州)、桕子树(四川)、木子树(湖北兴山、江西武宁)图版3:1-4

Triadica sebifera (Linnaeus) Small, Florida Trees. 59. 1913. ——Croton sebiferum Linn. Sp. Pl. 1004. 1753.——Sapium sebiferum (Linn.) Roxb. Fl. Ind. 3: 693. 1832; Hook. f. Fl. Brit. Ind. 5: 470. 1888; Forb. et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6: 445. 1894; Diels in Bot. Jahrb. 29: 430. 1900; Hayata in Journ. Coll. Sci. Tokyo. 20: 61. 1904; Pax et Hoffm. in Engl. Pflanzenr, 52: (IV. 147. U.): 237. fig. 44, 1912; Levl. Fl. Kouy-Tcheou 167. 1914; Gagnep. in Lecomte, Fl. Gen. Indo-Chine 5: 398. 1926; Merr. in Lingnan Sci. Journ. 5: 113. 1927; et in Trans. Amer. Philos. Soc. n. s. 24 (2): 241. 1935; Hand. -Mazz. Symb. Sin. 7: 212. 1931; H. Keng in Taiwania 6: 64. 1955; S. K. Lee in Acta Phytotax. Sin. 5: 178. 1956; Li, Woody Fl. Taiwan 438. 1963; 海南植物志2: 182.图395, 1965;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617.图2964, 1972; 台湾植物志3: 496, 1977. ——Triadica sinensis Lour. Fl. Cochinch, 610, 1790. ——Stillingia sebifera Michx. Fl. Bor. Amer. 2: 213. 1803; Benth. Fl. Hongk. 302. 1861. ——Excoecaria sebifera Muell. Arg. in DC. Prodr. 15: 1210. 1866.

乔木,高可达15米许,各部均无毛而具乳状汁液;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枝广展,具皮孔。叶互生,纸质,叶片菱形、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长3-8厘米,宽3-9厘米,顶端骤然紧缩具长短不等的尖头,基部阔楔形或钝,全缘;中脉两面微凸起,侧脉6-10对,纤细,斜上升,离缘2-5毫米弯拱网结,网状脉明显;叶柄纤细,长2.5-6厘米,顶端具2腺体;托叶顶端钝,长约1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聚集成顶生、长6-12厘米的总状花序,雌花通常生于花序轴最下部或罕有在雌花下部亦有少数雄花着生,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雄花:花梗纤细,长1-3毫米,向上渐粗;苞片阔卵形,长和宽近相等约2毫米,顶端略尖,基部两侧各具一近肾形的腺体,每一苞片内具10-15朵花;小苞片3,不等大,边缘撕裂状;花萼杯状,3浅裂,裂片钝,具不规则的细齿;雄蕊2枚,罕有3枚,伸出于花萼之外,花丝分离,与球状花药近等长。雌花;花梗粗壮,长3-3.5毫米;苞片深3裂,裂片渐尖,基部两侧的腺体与雄花的相同,每一苞片内仅1朵雌花,间有1雌花和数雄花同聚生于苞腋内;花萼3深裂,裂片卵形至卵头披针形,顶端短尖至渐尖;子房卵球形,平滑,3室,花柱3,基部合生,柱头外卷。蒴果梨状球形,成熟时黑色,直径1-1.5厘米。具3种子,分果爿脱落后而中轴宿存;种子扁球形,黑色,长约8毫米,宽6-7毫米,外被白色、蜡质的假种皮。花期4-8月。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甘肃。生于旷野、塘边或疏林中。日本、越南、印度也有;此外,欧洲、美洲和非洲亦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广州近郊。

木材白色,坚硬,纹理细致,用途广。叶为黑色染料,可染衣物。根皮治毒蛇咬伤。白色之蜡质层(假种皮)溶解后可制肥皂、蜡烛;种子油适于涂料,可涂油纸、油伞等。


学名在Flora of China 中作了修订,本条目引用时作了相关的变化。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9-02 10:54
链接: #28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牛筋草

上传的图片
EXIF: 1/160, F7.1, 0/1EV, ISO100, 32mm, @ 2013:08:27 10:49:54, Canon EOS 60D




上传的图片
EXIF: 1/125, F5.6, 0/1EV, ISO200, 92mm, @ 2013:08:27 10:49:50, Canon EOS 60D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9-02 10:55
链接: #29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牛筋草(植物华名录)蟋蟀草(嘉兴府志)图版18:1-9

Eleusine indica (L.) Gaertn. Fruct. Sem. Pl. 1:8. 1788; Merr. in Lingn. Sci. Journ. 5: 34. 1927; Hitchc. in Lingn. Sci. Journ. 7:208. 1931; 广州植物志 791. 图397. 1956;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56. 图81. 1959;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禾本科457. 图388. 1959; Bor, Grass. Burma Ceyl. Ind. Pakist. 493. 1960;华东禾本科植物志125.图73. 1962: 台湾的禾草389. 图98. 1975, 台湾植物志5: 475. 图1401. 1978;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 139. 图7107. 1976;江苏植物志 (上册): 192. 图321. 1977; 海南植物志4: 383. 图1191. 1977; 秦岭植物志1(1): 117. 图92. 1976. ——Cynosurus indicus L. Sp. Pl. 72. 1753.

一年生草本。根系极发达。秆丛生,基部倾斜,高10-90厘米。叶鞘两侧压扁而具脊,松弛,无毛或疏生疣毛;叶舌长约1毫米;叶片平展,线形,长10-15厘米,宽3-5毫米,无毛或上面被疣基柔毛。穗状花序2-7个指状着生于秆顶,很少单生,长3-10厘米,宽3-5毫米;小穗长4-7毫米,宽2-3毫米,含3-6小花;颖披针形,具脊,脊粗糙;第一颖长1.5-2毫米;第二颖长2-3毫米;第一外稃长3-4毫米,卵形,膜质,具脊,脊上有狭翼,内稃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狭翼。囊果卵形,长约1.5毫米,基部下凹,具明显的波状皱纹。鳞被2,折叠,具5脉。染色体2n=18 (Авдулов, 1931等;Moffett, Hurcomoe,1949)。花果期6-10月。

产我国南北各省区;多生于荒芜之地及道路旁。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模式标本采自印度。

本种根系极发达,秆叶强韧,全株可作饲料,又为优良保土植物。全草煎水服,可防治乙型脑炎。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9-02 10:58
链接: #30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小时候我们多喝过的,加上甘草,甜甜的。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候鸟
发表 2013-09-03 10:08
链接: #31


普通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970
注册: 2004-10-17
编号: 545
引用 (杜鹃 @ 2013-09-02 10:58) *
小时候我们多喝过的,加上甘草,甜甜的。



9494~貌似用来预防脑膜炎还是啥流行病(是不是啊?嘿嘿 em09.gif

不过,记得土话叫“牛顿草”,不是脑筋草呀~~ tongue.gif


--------------------
生命就在于折腾~
--鸟会最外行-就是我的专长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9-10 08:18
链接: #32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9494牛顿草!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9-10 08:27
链接: #33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饭包草,鸭跖草科。
附加图片
上传的图片
EXIF: 1/200, F7.1, 0/1EV, ISO100, 79mm, @ 2013:08:27 10:40:03, Canon EOS 60D

上传的图片
EXIF: 1/250, F5.6, 0/1EV, ISO100, 135mm, @ 2013:08:27 10:40:08, Canon EOS 60D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9-10 08:28
链接: #34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路旁水边常见,拍到的叶片有点卷。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9-10 08:30
链接: #35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饭包草(广州植物志)火柴头(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竹叶菜,卵叶鸭跖草,圆叶鸭跖草 图版31: 3-4

Commelina bengalensis Linn., Sp. Pl. 1: 41. 1753; C. B. Clarke, Commel. et Cyrt. Beng. tab. 4. 1874; idem in DC. Monogr. Phanerog. 3: 159. 1881; 广州植物志656. 1956; Hong in Act. Phytotax. Sin. 12 (4): 481. 1974;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 403. 图6535. 1975. ——C. covaleriei Levl. in Mem. Soc. Nat. Math. Cherb. 35: 387. 1906.

多年生披散草本。茎大部分匍匐,节上生根,上部及分枝上部上升,长可达70厘米,被疏柔毛。叶有明显的叶柄;叶片卵形,长3-7厘米,宽1.5-3.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近无毛;叶鞘口沿有疏而长的睫毛。总苞片漏斗状,与叶对生,常数个集于枝顶,下部边缘合生,长8-12毫米,被疏毛,顶端短急尖或钝,柄极短;花序下面一枝具细长梗,具1-3朵不孕的花,伸出佛焰苞,上面一枝有花数朵,结实,不伸出佛焰苞;萼片膜质,披针形,长2毫米,无毛;花瓣蓝色,圆形,长3-5毫米;内面2枚具长爪。蒴果椭圆状,长4-6毫米,3室,腹面2室每室具两颗种子,开裂,后面一室仅有1颗种子,或无种子,不裂。种子长近2毫米,多皱并有不规则网纹,黑色。花期夏秋。

产山东(泰山)、河北(房山、易县、邢台)、河南(太行山)、陕西(山阳、略阳)、四川(沪定、绵阳、资阳)、云南(贡山、腾冲、福贡、鹤庆、丽江、西双版纳、蒙自)、广西(龙州、靖西、天峨、合浦、贵县、玉林、梧州、兴安)、海南(崖县、海口)、广东(罗浮山、和平)、湖南(保靖)、湖北(巴东、房县)、江西(遂川、上犹、黎川)、安徽(舒城、全椒)、江苏(淮安、高邮、扬州、镇江、南京)、浙江(杭州、镇海)、福建(无具体地点)和台湾。生于海拔2 300米以下的湿地。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亚热带广布。模式标本采自孟加拉。

这个种的叶子具有明显的叶柄,叶片短而宽,很容易和别的种区别。除正常的上升分枝生花结果外,有时在植株基部产生纤细、匍匐、仅有叶鞘而无叶片的分枝,这种分枝也有较小的漏斗状总苞,其花行闭花受精,结出的果实贴于地面或位于地下,仅1-2室发育,每室有种子1-2颗,种子较大。

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之效。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13-09-11 21:28
链接: #36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引用 (杜鹃 @ 2013-08-28 08:39) *
乌桕
上传的图片
EXIF: 1/250, F6.3, 0/1EV, ISO100, 135mm, @ 2013:01:16 09:28:05, Canon EOS 60D



今天拍的乌桕果实。

上传的图片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MARS-信天翁
发表 2013-09-12 16:37
链接: #37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708
注册: 2005-03-05
编号: 715
引用 (岩鹭 @ 2013-08-22 06:05) *
不过杜鹃老师的拍摄有待提高,整体清晰度有问题。

另外我觉得还可以另起一贴专门贴厦门的野花(栽培的不算)

支持杜鹃老师,很帅的科普帖,可以认识很多在爬山时会见到的植物


--------------------
佳能50D+佳能300mmF4.0+佳能1.4X增倍镜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不会跑到猫
发表 2013-09-26 15:32
链接: #38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6
注册: 2009-07-28
编号: 4742
这块石头好像厦大后山思源谷(原来的情人谷)和石井宿舍间的小山头的那块石头。边上我曾经见过即可紫芝。呵呵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2 页 V   1 2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5-11-10 03:07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