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中级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411 注册: 2004-07-17 编号: 458 |
提到了埃及,你会想到什么?金字塔,尼罗河,神庙,木乃伊。提到了非洲,你会想到什么?贫穷,干旱,肮脏。这些混合在一起,就是我看到的埃及。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和蓝鹊只能选择沿着尼罗河由南至北的去了上埃及的卢克索和阿斯旺,然后到了开罗,最后去了地中海边的亚历山大,红海和西奈山都放弃了。短短的9天时间,我看到了无数的奇迹,无数的震撼留在我的脑海里,蓝鹊对于古埃及的兴趣远不如拍鸟,加上没有像我一样给自己恶补古埃及的历史和宗教知识,对这一堆堆的巨石不为所动,倒是对壁画和雕刻中的象形文字颇有研究,发现了有三种不同的鸟出现在不同的场合,后来找了一本书查了一下,原来真的是这样,侧脸的秃鹫是代表字母“A”, 猫头鹰代表”M”, 还有一种隼代表“W”,也算是不虚此行。 神庙篇 2006.12.08 Luxor, Egypt 序 Royal Thebes, Egyptian treasure-house of countless wealth, Who boasts her hundred gates, through each of which, With horse and car, two hundred warriors march. Homer, the lliad, book IX 底比斯的光辉 古希腊的诗人荷马在诗史《伊利亚特》里曾对她有这样的描述: “底比斯,那里的人们屋宇豪华,拥有无数珍宝; 底比斯有城门百座,门前是马行道; 两百名骑马拥甲的武士,日日巡城两遭……” 我和蓝鹊的埃及之行的第一站是是埃及中南部城市LUXOR(卢克索),在开罗以南约700多公里,在阿拉伯人统治埃及之前,他有一个更加古老而又辉煌的名字:Thebes (底比斯)。自11王朝法老定都底比斯作为都城之后,底比斯即成为了古埃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Temples of Karnak 卡纳克神殿----一个无法不仰视的地方 小贴示 [卡纳克神庙始建于埃及中王国时期第十二王朝(約公元前 1991 - 1783 年), 在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历代法老都不停的扩建这座古老的庙宇,现在庙宇的主体大部分已成了废墟。 卡纳克神庙被世人称为“露天博物馆”以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形象地说,卡纳克神殿的体量可以装下一个巴黎圣母院,占地超过半个曼哈顿城区。卡纳克神殿的大柱厅,宽102米,深53米,在这个厅中树有134棵13米至23米高的柱子。柱顶为开放的纸莎草花,周长为15米,可容纳50个人在上面站立。卡纳克神殿是底比斯最为古老的庙宇,由砖墙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间的部分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积最大的一部分,占地约有30公顷,也是献给太阳神阿蒙的(AmonTempleinKarnak);左侧的是献给Montu神的,占地2.5公顷;另一侧是献给阿蒙神的妻子——形为秃鹫的Mut女神,现尚未发掘。 卡纳克神殿因为其浩大的规模而扬名世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用柱子支撑的寺庙。形象地说,卡纳克神殿的体量可以装下一个巴黎圣母院,占地超过半个曼哈顿城区。卡纳克神殿的大柱厅,宽102米,深53米,在这个厅中树有134棵13米至23米高的柱子。柱顶为开放的纸莎草花,周长为15米,可容纳50个人在上面站立。] 飞机到卢克索是中午,很顺利的打车到了预定的旅馆,扔下行李,就和蓝鹊背着三角架去了卡纳克神庙,计划中的第一站。旅馆的门口,停有马车,价格也不贵,我们就晃晃悠悠的听着马蹄声,拍着路边的风景,吹着尼罗河的风,去寻找太阳神阿蒙的庙宇-卡纳克神庙。 ![]() EXIF: 1/160, F4, 0/10EV, ISO64, 6mm, @ 2006:12:08 14:01:54, C730UZ 下了马车,四处张望了一下,没有发现特别的建筑,倒是像中国北方农村的晒谷场,乱七八糟的停了些马车,远处像是一些庄稼院的破损的泥墙,脑子有点发蒙。跟着人群走,一个小坡,就看到了两排有着公羊头的狮神人面像的神道,还有一些只剩下破损的基座。古埃及人崇拜羊的繁殖能力,所以在卡纳克和卢克索神庙都可以看得到壮观的公羊大道。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再走近一点,就发现自己的眼前出现了一堵土黄色的高墙,大概有30多米高,10米多厚,用手摸一摸,都是非常坚硬的砂岩,从这一刻开始,我就只能仰着头,看着这历经几千年风风雨雨的城墙,园柱,方尖碑,所有的一切,都以超乎与人类想象的巨大存在着。任何的语言,图片都无法展示它的神奇,数代的法老为了表达自己对太阳神的敬意,都分别的修建大殿,还有许多为自己扬功颂德的记事墙,无数精美的壁画至今色彩依然。我在这里至少拍了上百张照片,也用了广角,可是我还是找不让我满意的,下面的这些图片,也只能是给各位一个大概的印象。 --------------------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
![]() |
![]() ![]()
链接:
#2
|
|
![]() 中级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411 注册: 2004-07-17 编号: 458 |
女王殿Hatshepsut
从帝王谷出来的时候,正是中午,顶着毒日头,我们又去了哈特舍普苏特(Hatshepsut)女王的享殿。作为埃及的唯一的一位女法老,她不仅容貌初众,而且胆识和才华过人,她将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后来的图特摩斯三世)关进阿蒙神庙,自己当上了女王。她在位的二十几年把生意一直做到了非洲中部,兵不血刃地让诸多国家俯首称臣。比起后来的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可是有作为多了。 女王的享殿背靠着巨大的半环形山崖,在远处看气势宏大。享殿的建筑师是女王的宠臣塞姆特,据说还和女王发生过恋情,他把对女王所有的爱都灌注到设计中。与同时期其它法老的享殿比起来,女王殿的风格更细腻,柔和。整个建筑分三层,最高的一层的大厅立柱完全是在山壁间凿出的。每一层之间都有宽阔的坡道连接,既干净利落又气势恢宏。在建筑的第一层有一个柱廊,当初前排每根柱子上都有一个女王的雕像,而神殿中雕像的总数则在200以上。然而这些精美的雕像都没能留存下来,就连这个壮丽的享殿本身也难逃厄运。因为女王死后,当初被她囚禁在神庙里的图特摩斯三世登基后开始了疯狂的报复和破坏。她的享殿也被严重破坏,甚至全国各地建筑、纪念物上的女王名字都被去除掉。导游攻略上说女王殿后有一条小路,可以爬到山顶,一览卢克索的全貌,可是蓝鹊和我已经热得半死,谁也没有力气去爬光秃秃的石山了 ![]() EXIF: 1/250, F16, 0/2EV, ISO200, 16mm, @ 2006:12:09 13:43:31, Canon EOS 20D ![]() EXIF: 1/250, F16, 0/2EV, ISO200, 14mm, @ 2006:12:09 13:45:22, Canon EOS 20D ![]() EXIF: 1/320, F16, 0/2EV, ISO200, 10mm, @ 2006:12:09 13:51:36, Canon EOS 20D ![]() EXIF: 1/250, F16, 0/2EV, ISO200, 17mm, @ 2006:12:09 13:53:38, Canon EOS 20D --------------------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9-08 0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