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
红树林保护(关注)
2007年05月31日00:34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者按:20世纪60年代围海造田,七八十年代围垦滩涂和围塘养殖,90年代至今建设港口、码头以及城市化,这些经济活动,让被称为“海洋环境卫士”的红树林一次又一次遭受重创。 当人们为经济的发展喜上眉梢,自然却以自己的方式报复着人类——失去了护佑的堤岸被风浪不断侵蚀;物种破坏导致生态链条的不完整带来的是污染和灾害。 在走过弯路之后,厦门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红树林保护的举措令人欣慰。 本期,我们通过红树林保护的曲折故事,反映其艰苦历程和卓然成效,希望唤起更多的人们关心爱护自然,让家园更加美好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
![]() |
![]() ![]()
链接:
#2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
重造红树林 拱卫厦门湾(组图)
2007年05月31日00:34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屹立的“海上长城”——红树林。 志愿者们在滩涂上栽下红树林的幼苗。 厦门大学学生绿野协会“中国红树林保护项目”负责人刘毅最近忙碌着、快乐着。刘毅和他的同学们几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厦门市政府决定,从今年5月起,沿着254公里海岸线陆续种植2000亩红树林,以修复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让红树林重新护佑美丽的厦门海湾。这是厦门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人工种植红树林工程,投入资金近亿元。 军舰不能抵挡的风浪,红树林挡住了 凤林湾,位于集美区著名侨领陈嘉庚故居旁,3年前这里有一片空荡荡的滩涂,旁边是一座污水处理厂,附近村民在滩涂上搞网箱养殖,结果“鱼死网破”,养殖户与污水厂官司不断。 后来,集美区政府将这片滩涂规划为红树林保护小区,请厦大的红树林专家作技术指导。厦大教授、厦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和当地村民携手,在滩涂上种下了117多亩红树林。 如今,记者在凤林湾看到,这片人工红树林茁壮成长,发达的根系盘根错节,深深扎进滩涂,繁茂的枝叶在海风中轻轻摇曳。游人走近,惊起几只白鹭…… 红树林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红树林研究者、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王文卿讲了一个故事。上世纪30年代,福建省漳州市浮宫镇草埔头村一带的海堤保护着几千公顷的稻田,由于堤坝经常决口,给村民们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到了40年代,当地印尼华侨向海内外同乡筹款200多两黄金,购买了一艘日本旧军舰,用来保护堤坝,结果军舰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几年后反而陷入半流体状的河口滩涂淤泥中。1958年后,当地居民开始大量种植红树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今,这些红树林还在守护这些堤坝。 “红树林是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周期性遭受海水浸淹的‘海滩森林’,能保护堤坝,减轻风暴浪潮灾害,消除海洋河口污染,还具有景观生态、湿地系统营造等价值。”王文卿说,“难怪人们把红树林称为顶风击浪的‘海上绿色长城’。” 保护红树林,一批有识之士执着地追求 20世纪60年代围海造田,七八十年代围垦滩涂和围塘养殖,90年代至今建设港口、码头以及城市化,都让红树林的生长遭受重创。 据厦门大学湿地与生态工程研究中心的调查,上世纪50年代,厦门海湾分布着约4800亩的红树林,1979年还有1600亩红树林,如今90%以上的天然红树林已经消失,仅存不足200亩。红树林面积缩小甚至消失,造成海滨生态环境恶化、海岸国土被侵蚀、风暴潮损失加剧、海岸景观单调,生物多样性下降。 在推动厦门红树林保护和重建的事业中,一批有识之士信念执着,行动果决。 刚刚故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林鹏是我国著名的红树林专家、厦门大学教授,几十年来他一直为红树林的命运奔走呼吁。1996年,毗邻厦门的龙海市甘文尾围垦工程准备在九龙江口上马,林鹏经过实地考察论证,认为这个工程不仅会损害500多亩红树林,还会影响当地的防洪抗潮能力,危及厦门海沧码头和漳州码头的安全,明确反对围垦。当时有人指着鼻子骂他,也有人匿名写信无端指责他,扬言要召集100个人到林家静坐。最终,林鹏还是不畏恐吓,坚决建议有关部门取消这个工程,避免了2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2001年,厦门大学学生绿野协会的一群年轻学生设立了“中国红树林保护项目”,他们追随教授们参与凤林湾、大屿岛等重建红树林的行动,深入农村动员村民种植红树林,为小学生编写有关红树林的乡土教材,搭建全国性的保护红树林的民间合作平台,尝尽酸甜苦辣。 几年前,面对厦门红树林濒危的现实,郭允谋等几位市政协委员经过充分调研,提交提案,建议政府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民进厦门市委也相继提交提案,建议恢复厦门市红树林湿地。 政府强力推动种植,美景重现指日可待 保护和重建红树林形成社会广泛共识,进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2004年,“种植红树林、保护滩涂湿地”写入厦门市政府工作报告。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委托科研单位完成了红树林种植可行性调查,编制了厦门沿海红树林恢复种植规划。结合海域综合整治工程,厦门大面积禁止沿海养殖,腾出滩涂种植红树林。对于涉及征占红树林的工程,政府要求建设单位在开展环评工作前,先制定异地补种方案,按照规划要求选择合适地点补种好、管护好。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说,我们再不能走弯路了,红树林保护虽然投资不小,但是政府有决心把这件事做好。 据估算,近年来厦门市人工种植红树林成林面积已超过400亩。而根据《厦门市滨海湿地保护规划》,厦门将以生态修复和景观重构为目的,修建以红树林为主题的滨海湿地公园,集生态修复、旅游休闲和科普宣传为一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厦门又一处观光胜地,蓝天、碧海、沙滩、红树林相映成趣,构成让人流连忘返的如画美景。 政府对红树林保护的重视,让长期从事红树林保护的各方人士颇感欣慰。“近几年,市政府在重建红树林、修复生态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王文卿对记者说,“红树林虽然经历了3次大劫难,但以它旺盛的生命力,美景重现指日可待。” (图片均由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提供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9-28 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