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FANTAST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2348 注册: 2003-05-31 来自: 昆明/厦门/香港 编号: 16 |
京又开了一家豪华高端商场,卖的全是国外奢侈品牌,号称所有品牌上货均和全球同步。一时间,逛该商场成了一种时尚,拎一个该商场的手袋也是一件挺有面子的事。
自己做过一个比较:中国的商场里买的国际奢侈品牌普遍比美国贵50%以上。同样一个名牌的水晶花瓶,在北京买1400元人民币,而在芝加哥只卖90美元,同样一条名牌领带,在北京买1300块钱,而在纽约,已经被打折出售——50美元,等等等等。汽车就更是这样,进口豪华轿车在中国的价格也常常是贵至少 50%以上。 价格如此昂贵(这其中当然有关税的因素),但买的中国人却趋之若鹜。很多法国服装奢侈品牌在法国全国的专卖店数量远远少于在中国或其他亚洲国家专卖店的数量。这些奢侈品牌在欧洲是一家接一家的关门,但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却是一家接一家的开。这些奢侈品牌大都是为欧美人的皮肤/身材/比例/传统和习惯设计的,亚洲人买回来不仅需要改这儿该那儿,而且穿上未必就一定好看。 也许是我们以前没有富裕过,需要经过这个阶段。也许是我们还不够自信,还需要堆砌些品牌来证明自己。也许是有些人的财富实在是来得太容易。 奢侈品的需求是创造出来的。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它们,但是铺天盖地的广告和其他种种关乎生活方式的营销手段,让我们认为我们没有钱就应该向往它们,而有了钱就一定要拥有它们。那些时尚杂志里的广告,那些街头的灯箱和背板,其实也是一种洗脑,而我们这些New Money或是Nouveau Riche们,对它们的免疫力最差,说接招,就接招。 短短的几年里,从手表到汽车,眼看着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各大奢侈品牌的最大或是第二大市场。 我于是想起那据说是某位按摩女给老家的妹妹汇款时的留言——钱多,人傻,速来… 文/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 -------------------- 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是好人
|
![]() |
![]() ![]()
链接:
#2
|
|
普通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803 注册: 2005-08-24 编号: 970 |
转一个关于汽车消费的访谈,说的虽然是香港,同样能折射出大陆人的心态。受访者是陶杰,香港很红的专栏作家。
香港满街都是名车,奔驰比的士(出租车)还要多,在这个大环境之下,你怎么看待汽车这个产物呢? “香港人对汽车的观念极其扭曲,很多名车其实不应该在香港驾驶,例如林宝坚尼、保时捷,甚至奔驰的跑车。把这些车放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就好像把一头纯种大狗哈士奇放在十来平米的宠物店中,很不人道。这类车其实应该放进广阔的大型公路之中,比方说从瑞典驾车去芬兰,车程有几小时的高速公路。在香港,人们都不认识不同品牌背后的意义。在德国,奔驰、宝马和大众就各有不同象征:奔驰代表华贵;宝马则代表中产;大众则是有品味的草根。买车时必须注意自己的学养和身份,不是光有钱就可以的。” “打个比方,一个在屠房工作的猪肉贩子,中了六合彩,难道他会去买台劳斯莱斯?有钱都千万别这么干!汽车跟人的衣着、五官分布、气质等等,都要合适才行。好比你带个女明星逛街,女明星的身高比你高三寸,就好像陈宝莲那么高,但你却像个矮冬瓜……你是有消费力,你是有包养女明星的能力,但走到街上就会给人笑!”“就算我发了大财,我也不会买奔驰,VOLVO最适合我,够低调,靠得住,是穷人的奔驰’。买那么漂亮的车干嘛?给别人看?我不需要别人看我的车。以前我都是开二手车,没有一台车的价值高于三万块,把车开烂开坏了才换。这部VOLVO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台新车。03年非典期间,经济环境差,代理商搞特价,我花了16万买回来的,划算!我认为在香港开超过20万的车都不值得,有钱我宁愿买汇丰(银行)的股票。最恰当就是买台新VOLVO或者丰田,anything above this,就是傻瓜!金庸是作家中的劳斯莱斯,但他不会买劳斯莱斯,他用的只是一台老款奔驰,这些就是Class、就是修养。吴宇森拍戏那么厉害,但他不会开车,但后来他怕给人看扁,就马上去学开车,还买了台林宝坚尼,这些就叫好样的!” “我最讨厌那些人坐奔驰!人坐你也坐,有新型号你又盲目跟风。奔驰根本就是一边掩着嘴巴笑,一边在抢你的钱,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奔驰这个符号代表什么。奔驰本来很有性格的,都给这些XX搞到没有性格。因为人人都是那部车、那种款!消费者根本不会去Study奔驰本身的形状、颜色、Style,胡乱去买,人家有他也有。” “另外,香港人用车真的很不环保。车子还未报废,就去买台新车,就好像换手机一样。有些人更是为了显示自己转了新工作、加了薪水,就整天换车。前殖民地政府就聪明,知道你们这些笨蛋喜欢玩靓车,所以就把import tax(入口税)定在100%!我在英国住了那么久,在那边一部奔驰再贵也不过三四十来万(港元),那里有过百万的,车子是越开就越贬值的。” “我在纽约和英国都居住过,有钱人超多,但谁会开奔驰呀?但也不是有钱人都会买劳斯莱斯,很多有钱人都不会买。第一,劳斯莱斯不是买来自己开的,要请司机开;第二,招聘司机都很有学问,在工地的那些湖南新移民,每月花个三四千,再让他穿套整齐的制服就可以了?司机起码要有1米8的身材,四十来岁,还要不多嘴,开口还要会说纯正发音的英语。就算给你找到这样的司机,岂不是司机的素质比自己还高?买劳斯莱斯干嘛?” 不知要到什么时候,香港的汽车消费才可以像欧洲那么成熟呢? “还早着呢!一个成熟市场要多元化。在欧洲有一种汽车消费,叫旧车买卖,collection Car,有很大market,香港就没有这类市场,他们嫌这些车老套,又没有维修,在英国你就可以随时买台老款Bentley。我在英国买过东欧车,很老套,但很便宜,400英镑一台。在那里,开车是可以开出性格来的。我不怕别人说我这部是穷人车,因为穷人车都有品味。香港又有多元化,开老款mini上街都会给别人笑,给人笑多了就会失去自信,没有办法确立自己的Identity,所以都一窝蜂地买奔驰。一台奔驰要一百多万,开三个月就贬值一半了。我有一百万,我宁愿去东莞买两层楼,再包养个二奶,起码对自己有益处呀!” 早年你曾经讲过“中国发展汽车的问题”,可否补充多一些? “中国有13亿人,假设10年后,有1亿人自驾车,那问题就大了!第一,石油不够。现在每年石油的需求量为23亿吨。如果中国那么多人自驾车,起码要花掉八千万吨,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未来,北京、青岛、上海和大连,这些所谓中产阶级城市,又要学西方国家人人有车,要浪费多少汽油?另外城市配套基建又能否满足?有没有足够的停车位呢?然后又可能要大兴土木建多层停车场,又要破坏多少古迹呢?又要拆多少旧屋呢?又要拆掉多少有特色和具历史性的building呢?还有,验车呢?现时大陆很多汽车的轮胎磨得连胎纹都没有了,要是以后人人有私家车,一定要有严格的验车标准。中国贪污的情况又严重,到时候随便塞几百块,又可以过关,怎么办?还有考驾照呢?考驾照最容易滋生腐败,香港60年代也出现过这些情况,学员一上车就给红包考官,那就肯定过关。到时候大陆肯定会重蹈覆轍,到那个时候,人人未考到牌就到处飙车。请不要忘记,自70年代开始,中国每个家庭都实行计划生育,每个孩子都在宠爱中长大,因为受到溺爱,他们的性格多是天不怕地不怕。一有钱,就一定买台车乱飙,到时候交通意外的数字一定很高!” “西方国家其实已经走过这条路,并证明这样对环境、对生态都没有好处,为什么中国还要走西方国家的旧路?现在跟美国佬的路子走,就算有很多钱都会被别人看扁。中国文化已经无法发挥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典范,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不需要开你那些名牌车,都可以过精神富足的生活。美国只有三亿人口,但占用了全世界70%的天然资源。他们可以这样,不要以为我们也可以。因为他们付出了极大代价,人家有很多发明、很多人才。他们在二战时用两颗原子弹摆平了小日本;越战、韩战死了那么多人,他们维持世界和平秩序,所以他们有资格享用资源,但中国就不行!所以不要学习人家的生活形态!” “假如中国有一个很有智慧和魅力的领袖,可以感化全国人民,像以前的印度甘地,他教印度人用手织布,弃用英国发明的机器,不要经过英国加工的贵价棉花,有这样的人便会成功。你现在去印度看看,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时今日,他们所消耗的能源少于中国,因为他们过着自己传统的简朴生活。印度很多有钱人,但不是每人都有私家车。一个国家要建立自己的philosophy,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不要一味追求物质。现在的人都喜欢炫耀攀比,买车不是为方便自己,而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炫耀给以前的老板看、炫耀给仇家看、炫耀给父母看、炫耀给老同学看……靠!我以前考试不及格,现在开名车,比你们牛多了!这算哪门子牛?!” --------------------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马太福音》第六章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9-14 18: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