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 从生态哲学视角看环东海域建设(ZT)
燕鸥
发表 2007-12-05 17:23
链接: #1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http://www.xmnn.cn/dzbk/xmrb/20071203/2007...1203_392737.htm

剑啸东海

——写在“科学发展观在厦门之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建设工程篇”推出之际
作者:江曙曜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12-03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科学发展观在厦门的十七大精神

东进,东进,东进。
历史的指向,在2006年把关注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目光,引向了一片连通台湾海峡、走向太平洋的日夜涌动着暖流的海域岸线。
当一场以海上养殖清退、海底清淤吹填、道路桥梁施工、产业园区建设和滨海新城建设为主体的综合整治建设工程在厦门环东海域启动的时候,此间的观察家意识到,厦门经济特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已经找到撬动社会与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的支点,正在成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的成功例证。


【厦门环东海域,从一个组合的新词,迅速跃升为年度热词,它成了厦门干部群众践行“四谋发展”实践主题的形象观照,生动地诠释了这座城市关于发展与生态的思辨。】|


到过环东海域的人无不被那壮阔的建设场景所震撼。
千军结集、万马奔腾、百舸逐浪、十面开花,各路建设大军,追风踏浪,稳中求进,以雷霆之力、破竹之势,掀起建设热潮,工程起步区36.7平方公里计划投资181亿元,已经完成87.7亿元,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壮观场面催人奋进,感人至深,以至于海内外媒体再现建设场面时不约而同动用了描写战争的词句,在他们看来,这是厦门经济建设史上的“淮海战役”,是打造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伟大科学创举。
天宽,地阔,万里潮来,八方雁过,世纪蓝图又一卷。
我们采访调研的车队卷起扬尘犹如耕波犁浪的船艇,在吹填夯实如坦的工地上疾驰,节能光源制造基地,一幢幢专业厂房连云排列;滨海岸线景观路网,一座座连线大桥长虹飞架;工业邻里中心,一排排店面库房灯火通明。33岁的李志钦从工程整治建设一开始就在指挥部任职,他对这里的一切充满兴趣。“产业的集聚度和环境的生态化在开发建设中几乎是齐头并进”,他引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的话说,“只有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才是完整意义的发展”。热血在沸腾,思绪在飞扬,现时与往昔叠印重现,热火朝天的景象与被采访者的肺腑之言混音回响。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建设工程不是形象工程,也不是拍脑袋工程,它是为民工程、科学工程、后劲工程、生态工程、造福工程、财智工程。厦门经济特区以开放、创新作为城市性质定位和城市发展主要动力之一。当我们与市委党校的专家教授一起,用党的十七大精神要义,回视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兴起的轨迹,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清晰可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当市委决策高层完成跨越发展第一阶段的加快港口物流建设、现代产业集聚、中心城市壮大一体化战略布局后,当全市上下呼应海西战略思考,扎实推进经济特区二次创业蔚为成风时,市委决策高层对厦门“海西重要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决策思考,表现得格外坚定、深透和敏锐。
也许巧合,何立峰履职厦门一周年的基层调研活动,是关乎这座城市空间的扩展——一种维持城市经济增长与国际化水平的需要。勤政善政的何立峰亲自构想谋划,多次带队“沉底”展开前期工作,在专业团队高效有序的实地调查、反复论证、科学评估后,市委、市政府把城市战略跃进的标向,对准了山海生态元素和谐交融的环东海域。
摊开城际地图,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建设工程位于厦门中部,跨集美、同安、翔安三区,陆域规划面积有114平方公里,规划海域面积约91平方公里,岸线58.5公里。如果以它为圆点,以1小时生活圈为半径,这里当然是最佳城区中心的概念范畴。
更重要的是,沿着在建翔安隧道和集美大桥,顺着城市快速交通路网,这里成了连接翔安火炬高新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和集美机械工业园区的产业互动承接点,再往东北方向越过地界,南安、石狮、晋江、泉州城市群连体成线,区域经济互动互补关系紧密,产业转移、企业投资对接频繁,不言而喻,环东海域新城区建设后对厦门发挥“重要中心城市”作用,对周边产生更大的“财富牵引力”,制造更多共同发展机会将会有乘数效应。
选择环东海域,看似偶然,其实,孕育着必然。


【顺应海峡西岸气贯长虹的发展大势、致力于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厦门经济特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视野下,显然有了“国际居住观”的时代启示,必定把“城市更新”的创新性探索,引向更加广阔的现代化生态型的“湾居生活”,展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的风采。】


剑啸东方,巅峰随心。
“城市更新”,是21世纪“后现代”国际大都会的一种思潮,一种方向,一种宣言、一种运作,目的是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提升城市管理功能,实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均衡供给,推动城市地位再上一个新阶梯。
由此看来,“城市更新”是解决城市社会经济总量过小的一种文明选择。顺着这个思路,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建设工程就被定义为“改变厦门城市空间结构”的必然延伸了。
一个宏大的城市发展之梦浮出水面。
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建设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面向未来,坚持好字优先,利用和创造条件适应国际经济结构变化,寻求重要中心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城市发展实现以新增用地为主向改造用地为主的模式转变的动力机制和路径方向,是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加快岛外农村城市化、实施引领城市双中心结构的战略举措。审势,顺势,成势。厦门在世界性“城市更新”的浪潮中抢得先机,厦门在坚持改革开放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新突破。
车子绕过森林般的工业飞地,停在T5生产基地,主人邀我们登上44米的观光塔。解读环东海域的建设奇迹,高度是最好的角度。
热风吹面,心潮澎湃。脱口吟诵的是苏东坡的词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而此时身边站立的又是厦门工业战线的“一代名将”杨景成,那份激越更是浓得化不开。他像巡检战场的虎将,略显疲惫的脸庞不时有豪迈的神情闪烁,环视厂区的眼神更像一位恋家的孩子,那么专注,那么纯真。他有理由自豪——他带领的轻工集团的产业工人逆风穿云只用10个月,就让世界照明产业的领头羊美国GE公司与厦门通士达公司携手合作,就让一个世界顶级的光源制造基地在这里顺利投产。
中国的城市专家倪鹏飞在假定城市竞争力与城市价值收益的完全正相关关系后,把城市的竞争力归结为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他甚至把城市产业比作弓弦中的箭。
我们没有机会把这段话转述给杨景成,但是他独特的表述方式却与知名学者有着异曲同工的效应。
“与世界经济巨人联手,打造新的产业链,让我们在全球光源制造行业取得了重要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他说,“环东海域开发建设为我们赢得千载难逢的大跨越发展的机遇期,厦门之光,照亮世界正在成为家喻户晓的现实。”
海风把他的话拉扯得很长,使他铿锵的话语更有戏剧的张力。穿过云,再穿过云,我们领略感悟科学发展观在厦门,探寻镜鉴又好又快的环东海域建设的实践于这一刻点化,有了明晰的逻辑线条。


【一座高度集约城市资源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正在崛起,一道融入国际资本扩张和产业转移的工业走廊正在形成,一片串联闽南金三角城市群的能量高地正在放能。】


热力逼人。
再次走进环东海域,站在最高的塔云上,我们赋予自己一个更有挑战性的报道任务——试图以历史的眼光、理论的依据和全球的视野探究工程立意之高、决策之慎、规划之细、士气之足、干群之谐、建设之快、协调之周、环保之好的内在意蕴,在更广的平台上透视科学发展观对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引领作用,从宏观调控成效显现中找出特区社会经济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内在规律。
这对我市干部群众走科学发展之路思想认识的再提高,加快跨越进为取向的再坚定,是一次必要的过程,也是新闻媒体活学活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次创新实践。
蓄力张弓在风中。
环东海域,台湾海峡西岸最具魅力的国际湾居,厦门新世纪人居生活的制高点,领舞着城市中央海岸生活观念新流行。
环东海域,一颗光璞如玉的棋子,驰骋在海西产业集聚走向的大格局中,树起了厦门经济特区湾居时代的财富新地标。
阅读时代巨著,无论翻开哪一页,都能受到启迪和激励。
本报记者 江曙曜 (标题书法:谢荣仁)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Start new topic
回复
燕鸥
发表 2007-12-06 17:43
链接: #2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http://www.xmnn.cn/dzbk/xmrb/20071206/2007...1206_396248.htm

一座城市“不能遗忘的角落”

作者:徐景明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12-06


--------------------------------------------------------------------------------
记者观察
▲退养渔民积极转变观念,主动转产转业。图为参加了厨师培训的丙洲村村民陈明娥在自家开的餐馆里忙得正欢。
(林世泽 摄)
同安西柯镇吕厝村村民何有权经营起棒球加工生意。(陈立新 摄)
本报记者 徐景明
当几万名渔民放下挽起的裤腿,将自家的网箱尽数收起时,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几十年靠海吃饭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
渔民们说:“家乡得到发展,这是好事,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能仍然一辈子靠出海打鱼生活。我们都将变成城里人。”在渔民身后,一个新城正在悄然崛起。
在这个由村变城的过程中,渔民仍是主角,单一的讨海打鱼生活,正在被城镇经济发展的大潮,慢慢融合。
这种融合,必定引起一种生活方式的完全消磨,但它却是一个城市所“不能遗忘的角落”。这个角落,正在变成一个新城高速发展的坐标。
迅速转产就业成为最大课题
西柯镇西柯村下柯社377号,一个不起眼的店面。西柯镇吕厝村村民何有权,正在招呼同乡们代工制作一批棒球。“全手工制作,质量是美国职棒大联盟标准。”何有权指着身后如小山般的麻袋说,“一个月,从我这里发到美国的棒球,超过10万个。”
一个棒球,代工费4毛5分钱。“一个人一天快的能做60多个。”工人们用手中的锥子,挑补着球上的瑕疵,“这样计算的话,每个月收入也不是很高,没法和下海捕鱼比。但是,总比每天在家赋闲要好很多。”
10万个球,何有权一家人做不过来,于是他把同村的乡亲们也叫到一起,现在一共有100多人参与进来。何有权说,这个生意只是刚开始做,将来这里发展了,赚钱的机会会更多。
像何有权这样因退养还海而上岸的渔民,在环东海域整治初期,6镇35个村庄共有5万多名,都面临转产就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何有权这样迅速转产就业。
“仅西柯镇就有近2万名渔民上岸,如何让他们迅速转产就业,是目前面临的最大课题。”西柯镇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几年后,新城建设完毕,上岸渔民们作为最早的创业者,自然会过上好日子。如何让他们现在过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退养渔民“八仙过海”
当新城耸立,产业集聚之时,有人将走入企业,有人将“下商海”,上岸渔民的生活将一片绚烂,但,先就业,是这个由村变城的过渡时期甚至是“阵痛期”所急需的。于是,职业培训补贴、免费培训专场、“订单”进村招人、劳务外派、“一村一业”……各级政府部门积极依托各种方式,推动转产就业的进程。
几个月前,经过村里推荐,新民镇禾山村的小伙子叶火碳进入厦门通士达新光源有限公司工作,在这里,像叶火碳这样来自环东海域周边村落的员工约占60%。
进厂三个月后,从节能灯焊接、组装、测试、包装等基本流程叶火碳全都学会了。“没进厂,什么技术也不会,也没收入。现在不仅能学到技术,每个月的工资也有近2000元,我很满意。”叶火碳说,“培训期一过,工资还会更高,我相信我能在这个企业中有所作为。”
为了能尽快适应乡村朝城市演变的过程,退养渔民们也“八仙过海”,纷纷在家门口开起了加工作坊、小炒店。
丙洲村民陈明娥经过免费技能培训,开了一家小炒店,自己是厨师,也是老板娘。每天晚上,附近的工人都会在她的店里小聚。“看看这些高楼。我们这里马上会变为城市,经商有很好的前景。”陈明娥说。
时至今日,各部门已举办了70多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6万个次。职业培训补贴、免费培训专场、“订单”进村招人、劳务外派、“一村一业”等手段,均加速了上岸渔民培训就业的进程。
“金边工程”保障渔民生活
除了再就业,“金边工程”也保障渔民能过上好日子。据了解,环东海域同安片区“金边”工程共涉及西柯镇10个行政村及洪塘镇的4个行政村,人口多达4.3万余人。按照统一设计,将把14个村庄外围紧临工业区的农村发展用地规划用于“金边”工程建设,其中,人均规划面积达15平方米。
“金边”工程建设将由区政府统一融资,项目建成后,则按成本价返售、移交给村集体,再由各村结合本村情况,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确定具体的股份配售方案,最后配售给村民。
在官浔村,村民将住上6层的居民楼,还有一套出租屋,并且每家都有一份店面股份。官浔村的“金边工程”离T5地块、思明园、湖里园距离非常近,走路只需要10分钟。现在,这个被村民们称为“镶了金边”的工程已经进入尾声,明年上半年就能入住。明年初,这个工程就能完工,刚好那时候附近企业纷纷开业,“金边”效应马上就显现。
“政府没有忘了我们。你看这些新楼,盖得整齐漂亮,比村里人盖的小洋楼要好得多。”在“金边工程”旁,一位老人说,“我们原来盖个小洋楼,得花掉十几年的积蓄,现在,不仅有了好房子,还有出租屋、店面。”
他算了一笔账:出租屋一个月有1000元左右收入,店面股份收入也能有这个数目,也就是说,一个月起码有2000元左右。这看得到、摸得着的“惠民政策”,已经在环东海域所有村镇中推广开来,成为这片热土和谐发展的一个响亮音符。
结束语
连续四天“浓墨重彩”的报道之后,本报和市委党校联手推出的关于环东海域的观察与思考,今天已经是最后一篇。
然而,本报对于环东海域综合整治与建设的报道,远远没有结束。
几天来,市委党校的学者和我们的记者,对环东海域整治建设的全景以及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民生就业等各个方位,作了较为全面的观察与报道。环东海域,这个厦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验田,这个厦门未来的滨海新城区,这个厦门未来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已经在厦门这座城市发展的时空坐标上,留下了清晰的定位。
环东海域“史诗”般的宏大实践,刚刚翻开生动的“开篇”。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将持续注目这片关系厦门未来的“热土”,注目这片“热土”上的最新的进展,注目这片“热土”上的每一个传奇。
结束语
连续四天“浓墨重彩”的报道之后,本报和市委党校联手推出的关于环东海域的观察与思考,今天已经是最后一篇。
然而,本报对于环东海域综合整治与建设的报道,远远没有结束。
几天来,市委党校的学者和我们的记者,对环东海域整治建设的全景以及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民生就业等各个方位,作了较为全面的观察与报道。环东海域,这个厦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验田,这个厦门未来的滨海新城区,这个厦门未来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已经在厦门这座城市发展的时空坐标上,留下了清晰的定位。
环东海域“史诗”般的宏大实践,刚刚翻开生动的“开篇”。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将持续注目这片关系厦门未来的“热土”,注目这片“热土”上的最新的进展,注目这片“热土”上的每一个传奇。


学者点评
滨海新城建设
体现以人为本
●周明伟(中共厦门市委党校教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正在火热推进的环东海域整治建设工程已经将一个现代滨海新城区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个现代滨海新城区的建设正成为厦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试验区,牢牢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新特点。
一是保障农渔民的劳动权益,重视他们的切身利益。环东海域的建设是工业先行,通过工业集聚人气,带动农渔民就业,增加收入。首先,在工业布局上,通过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项目,有利于增强对当地普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其次,面对环东海域整治建设引起的被征地农民、退养渔民转产转业问题,各部门通过进厂务工、职业培训补贴等多种手段,加快农渔民的培训就业进程。同时,继续实施“金边工程”,让农渔民享受到环东海域综合整治的建设成果。
二是按照宜居城区的要求强化以海岸线为重点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人才是城市的主角,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应该是城市家园的理想品质。现代滨海新城区的建设规划了滨海旅游大道以及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滨海旅游景区;建设多片较为集中的红树林区域、长约4.4公里的人造沙滩以及埭头溪景观工程等。更为重要的是,在打造宜居城区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重视市民的参与,做到市政决策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科学决策。
三是重视人文因素。城市建设必须注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整个环东海域建设不仅速度快,而且现代滨海新城区以及工业园的设计规划都充满了崭新的人文关怀理念。在整个洪塘片区“金边”项目的规划设计中,保留了原有的历史古迹及自然生态景观;规划中的环东海域马拉松赛道沿线将以马拉松历史为主题建“马拉松历史长廊”等;工业邻里中心的一切都是按照高标准进行建设,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能直接入住,还设有步行街,工人在邻里中心就可享受到城市的繁华。
四是建设以道路交通工程为重点的高水准基础设施。在这片现代滨海新城区,美山路、滨海大道等18条主干道和片区72条次干道,加上同安大桥、丙洲大桥等5座大桥以及滨海BRT快速干道,构造出便捷快速高水准的交通体系。发达的交通让住在这里的人们,出行比岛内更加方便。同时,还加快供水、排污、变电站等其他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园、学校、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做到合理分布,体现人性化特点。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篇帖子在这个主题
- 燕鸥   从生态哲学视角看环东海域建设(ZT)   2007-12-05 17:23
- - 燕鸥   http://www.xmnn.cn/dzbk/xmrb/20071205/2007...1205_...   2007-12-05 17:24
- - 燕鸥   一湾碧水入海来 环东海域展新颜 —...   2007-12-05 17:25
- - 燕鸥   http://www.xmnn.cn/dzbk/xmrb/20071205/2007...1205_...   2007-12-05 17:26
- - 燕鸥   http://www.xmnn.cn/dzbk/xmrb/20071204/2007...1204_...   2007-12-05 17:51
- - 燕鸥   http://www.xmnn.cn/dzbk/xmrb/20071203/2007...1203_...   2007-12-05 17:58
- - 燕鸥   http://www.xmnn.cn/dzbk/xmrb/20071205/2007...1205_...   2007-12-05 18:00
- - 燕鸥   http://www.xmnn.cn/dzbk/xmrb/20071205/2007...1205_...   2007-12-05 18:00
- - 蓝色   嘿嘿嘿   2007-12-05 18:20
- - 云鹤   工程结束千海鸟飞绝鹭岛鸟无踪   2007-12-05 18:35
- - 岩鹭   今年是水鸟大年,到处都传来喜讯,...   2007-12-05 22:26
- - 林鸮   中国经济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但由...   2007-12-05 23:03
- - 燕鸥   http://www.xmnn.cn/dzbk/xmwb/20071205/2007...1205_...   2007-12-06 03:53
- - captain   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啊.....   2007-12-06 05:00
- - 杜鹃   若干年以后,有人写厦门市发展史时,一...   2007-12-06 05:19
- - 燕鸥   http://www.xmnn.cn/dzbk/xmrb/20071206/2007...1206_...   2007-12-06 17:43
- - 燕鸥    “环东海域改造做出了响亮回答:...   2007-12-06 17:52
- - 燕鸥   http://www.xmnn.cn/xwzx/jrjd/200712/t20071206_3963...   2007-12-06 19:01
- - 护鸟使者   哦, 想不到你还兼通哲学!   2007-12-19 08:37
- - 山鹰   党校的教授冒充什么生态专家的言论...   2007-12-19 09:54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5-10-05 16:04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