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http://www.xmnn.cn/dzbk/xmrb/20071206/2007...1206_396241.htm
厦门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 ●专家提醒这将加剧风暴潮灾害 ●近年来厦门警戒水位从6.8米提高到7米 作者:若胜 姚凡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12-06 -------------------------------------------------------------------------------- 厦门沿海警戒水位不断提高。 文/本报记者 若胜 图 姚凡 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到205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还将比2000年上升13至22厘米……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的重大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海平面上升是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效应的体现之一。对于沿海城市厦门而言,将如何应对海平面上升这一趋势性的问题?海平面的持续上升对厦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昨日,本报记者就这些共同关注的话题,采访了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专家学者。 我国近海海面地形南高北低 “海平面并不是平坦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动力中心研究员吴培木说,尽管风、海底地震和潮汐总是引起海面的涨落,但很多人还是认为海面是平坦的,“这并不科学”。吴培木说,海平面其实具有和地形一样的起伏状态,称为“海面地形”。 “我国近海海面地形呈南高北低”,吴培木说,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我国海平面30年上升9厘米,其中,天津沿岸上升最快,为20厘米,上海次之,为12厘米,辽宁、山东、浙江都超过了10厘米,福建、广东较低,为5到6厘米……上述数据指的是海平面上升的速率,而就海平面的本身高度而言,福建、广东要比天津沿岸更高,“因此,海平面上升的空间也就相应小一些”。海平面的上升和下降对人类的生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影响海平面上升的因素很多,比如,温室效应和区域性的陆地沉降,以及河口水位趋势改变等。 厦门海平面上升速率加快 “预计未来数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吴培木说,据权威预测,2013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比2000年平均海平面高出28毫米,其中福建沿海海平面将高出26毫米。厦门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海平面变化同样呈上升趋势。“不过,近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有所加快”,他援引《200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说,2004年—2006年,福建沿海海平面都高于常年,其中,2006年比常年高68毫米,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2毫米。 吴培木说,如果结合温室效应,并以年平均上升速率2.2毫米来预测厦门的海平面变化,厦门站海平面上升预测范围估计为:如气温上升1.5摄氏度,2025年厦门海平面将上升19.7厘米,2030年将上升22.6厘米,2050年将上升33.8厘米;如气温上升3.0摄氏度,2025年厦门海平面将上升36.2厘米,2030年将上升41.4厘米,2050年将上升62.1厘米。 厦门沿海堤防警戒水位提高 “近年来厦门警戒水位从6.8米提高到7米”,吴培木说,着眼于防范海洋灾害,近年来厦门普遍提高了沿海工程的标高,多按百年一遇的标高进行规划建设。 “但海平面上升,使得风暴潮灾害更加严重”,吴培木说,仅以1996年8号台风为例,当时台风还未在正面登陆厦门,但由于正值天文大潮,使得潮位高达7.69米,超过厦门警戒水位69厘米,直接导致鹭江道、厦港、厦门大学操场等地严重受淹。他认为,海平面上升是一种长期的、缓发性的海洋灾害,其威胁将长期存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潜在威胁,才能保障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权威声音 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动力中心研究员吴培木:全球气候变化可引起海平面升降变化,而海平面变化又与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休戚相关。世界约有一半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线50公里以内的沿岸地区,人口密度平均较内陆高出10倍。20世纪末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业已引发沿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沿海城市的海拔高度一般在1.0米—4.0米,最低的还不到1.0米。海平面长期缓慢上升会加剧这些地区的风暴潮和海岸侵蚀等灾害。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海平面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影响了沿海部分低洼地区的城市建设,加剧了潮灾的发生。对此,应给予高度的关注。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
![]()
链接:
#2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http://news.sohu.com/20071122/n253409671.shtml
最新报告: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2007年11月22日10:13 [我来说两句(3)]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人民网 全球变暖对生活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步显现。将在下个月的比利时会议上发布的气候变化报告显示,几十亿人的饮用水短缺问题将在几十年内出现。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起草的这份有关全球变暖的影响的文件是今年将发表的一系列报告中的第二份,根据计划,今年总共会发表四份报告。 这份报告由来自几十个国家的一千多名科学家起草并修订,而且,该报告的撰写还必须有政府官员的参与。 同时,美联社从一份国际科学报告的草稿中获取的信息指出,由于气温和海平面的升高,每年将有成千上万的人会遭受洪灾失去家园。 疟疾这样的热带传染病将会泛滥。到2050年北极熊只能在动物园中见到,而且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会完全消失。火蚂蚁这样的害虫也会横行。 在一段时间内由于北方的生长期变长,食物会变得充足。但据这份修订中的报告,到2080年会有几十亿人面临饥荒。 最近,欧盟领导人也在布鲁塞尔表示,2020年之前要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欧盟国家的这一计划将在六月份的峰会上提给美国总统布什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 报告中提到“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到各个大洲的物理和生物系统,”而2001年这个机构发表的报告中说气候变化仅影响到部分地区。 新报的作者之一,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帕特丽夏·罗摩洛·兰考(Patricia Romero Lankao)说:“这些现象确实正在发生,而且比我们预想的更快。”报告草稿指出,科学家确信诸如物种的习性和栖息环境的改变、海水酸化、湿地消失、珊瑚礁退色、导致过敏的花粉量增加等都归罪于全球变暖。比如,报告中提到,由于最近的极端气候现象,北美已经经历了生态系统、社会和文化的破坏,比如飓风和山火等。但是,这与将来可能发生的现象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 罗摩洛·兰考说,全球变暖很快将影响每个人的生活,贫穷的地方受到的影响会更大。同为本报告作者的,斯坦福大学的特里·鲁特(Terry Root)说:“我们已经处在灭绝的边缘。” 该报告指出,全球变暖会带来如下的后果: ――几亿非洲居民和几千万拉美居民将在不到20年内饮用水出现短缺。到2050年超过十亿的亚洲居民将面临水源短缺。根据汽车和工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多少,到2080年水源短缺将威胁11亿到32亿人。 ――到2030年,由于全球变暖所造成的穷人死亡率将升高。疟疾和登革热以及食用污染海产品所造成疾病的发生率上升。 ――到2050年,欧洲的小冰川将会消失,陆地大冰川将会显著缩小。到2100年欧洲超过一半的植物物种将会濒临灭亡。 ――到2080年,由于全球变暖而遭受饥荒的人数将在2-6亿。 ――到2080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每年遭洪灾的人数约有一亿。 ――美国城市的烟霾现象将会严重。本世纪中期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臭氧污染将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4.5%,使健康问题恶化。 ――野生北极熊以及其他动物将会消失。 ――初期会有更多粮食,比如,在开始的几十年,拉美的大豆和水稻产量将会增加。热带以外区域,尤其是北纬地区将出现植物生长期延长和更茂盛的森林。 一方面,气候变化会给极地地区的森林、农业和交通带来正面的效果,而另一方面,危害则更可能发生在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地区将会是非洲、亚洲、一些小岛和两极附近的一些区域。预计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所受到的影响最小。报告草稿中写道,“世界大部分地区和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将由于气候变化而改变。” 这份报告的着重点在于全球变暖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地球和我们的生活。维多利亚大学的气候科学家安德鲁·维夫(Andrew Weaver)说:“这就是这个故事的全部情节。这就是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人类。科学是一方面,这是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你我他。” 很多――但不是全部――这些影响可以被阻止,报告指出,如果我们这一代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温室气体的水平能够稳定下来,如果这些都能做到的话,报告说,“对人类福利的主要影响可以避免,但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可能要发生”。(王淏) (责任编辑:郑小霞)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7-12 1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