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
【星岛网讯】金庸小说里面,陪着郭靖、黄蓉行走江湖的金雕,在草原上翱翔的样子是何等威风凛凛。但现在金雕却被盗猎集团残忍猎杀,成了睁着大眼的标本,或是滋补养身的餐饮。金雕在悬崖绝壁间筑巢,又是翱翔于千尺高空,生得孔武有力,可以在草原上与狼搏斗,极难捕捉。但一些大盗用毒药将金雕毒死,或是用钢针从脑门刺入,凌迟至死。
穿脑割喉 盗猎者泯灭人性 据《南方周末》报道,盗猎者捉住了金雕的头,拿了钢针与铁锤,把钢针刺入金雕脑部后,用铁锤一槌一槌的把钢针打进去。但是,毕竟是草原上的神鸟,即使受到如此重创,仍可像个战神一样屹立不摇。 曾经有只勇猛的金雕,脑部受创后仍可苦撑一个晚上,盗猎者只好撬开金雕的嘴,塞近一大把毒药,才把金雕给毒死。盗猎者割开金雕喉管后,伸手近腹腔内第一个掏出来的就是胃,讽刺的是,充满毒药的金雕胃,却是非常名贵的中药材,一个可以上看一万元人民币,是治疗胃病的奇药。 《人民日报》指出,太行山一带的盗猎者,喜欢在冬天金雕羽毛最丰的时候进行补猎,才能卖得好价钱。但是冬天却也是金雕油脂最多的时候,并不适合做成标本,所以盗猎者就把金雕捉来,不给吃喝,让它们消耗完身上养分后活活饿死。但是为了避免金雕奋力挣扎后伤了皮毛,还事先用针把金雕的眼睛刺瞎。 猎杀野生动物,绝对是笔暴利,而且不愁没有贩卖的市场。广州地区,一只展翼可长达两米的金雕标本,售价高达38万元。而这样子的金雕在青海家乡,一只收购价仅仅五六百元,中间商获利高达七百倍以上。 不同于以往只有农户独立猎补,现在则是出现大型盗猎组织,以非常有效率的方式找到金雕和其它珍贵动物的栖息地,并进行大规模的猎杀。 合法保育机构 沦销赃管道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鸟类学家李来兴指出,知名盗猎集团张恩科旗下的猎人,会大量阅读高原生物所的研究论文,只要论文中提到在某个地区可以发现珍稀品种,盗猎者就会按图索骥,到当地去用毒药全面性捕杀。李来兴非常担心这种现象,会让研究报告沦为扼杀野生动物的重要工具。 更可恶的是,一些政府设立的保育机构,却成为掩饰非法盗猎的销赃管道。青海省高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西宁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就是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地方。 西宁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宣称,在该保护中心里展示的各种标本,像是金雕、藏羚、棕熊等等,私下都可以卖出。甚至,还可以开立科学研究用途证明,为这些标本取得身分证,让买家可以合法收藏。但是证件的价格可不比标本便宜,每打通一个关节,就要增加一倍的费用。 滥捕金雕 破坏食物链生态 盗猎金雕,不只是消灭一个物种而已,由于金雕消失,让草原上鼠辈横行。老鼠咬断了草根,让沙漠化的情形不断恶化;为了毒死老鼠,而让其它活着的金雕,因吃了有毒鼠肉而死。这样的循环,最后受伤的,还是人类自己。 |
![]() |
![]()
链接:
#2
|
|
![]() 猛禽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94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3 |
支持濒危鸟种的记录地点不宜公开
|
![]() ![]()
链接:
#3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5686 注册: 2003-05-30 编号: 5 |
支持濒危鸟种的记录地点不宜公开 如果不公布,那么记录如何确认和审核?濒危鸟种的种群数量如何评估? 也曾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靠近南极附近的一位观察了多年信天翁,发现信天翁的繁殖地一旦公布很容易被干扰,就决定把他知道的信天翁的繁殖地信息带进坟墓. -------------------- 电话:13600926150
|
![]() ![]()
链接:
#4
|
|
![]() 猛禽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94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3 |
如果不公布,那么记录如何确认和审核?濒危鸟种的种群数量如何评估? 也曾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靠近南极附近的一位观察了多年信天翁,发现信天翁的繁殖地一旦公布很容易被干扰,就决定把他知道的信天翁的繁殖地信息带进坟墓. 确实是很矛盾的一种状态。就算公布了也可以考虑设置浏览权限,就像多加上一档保险。 在福建观鸟网上注册了会员,有时候想看看他们在某地的观鸟记录,但时而会发现因权限不足而无法浏览。呵呵~虽然觉得有点可惜,但却觉得那是很好的一种做法,至少对鸟类比较负责。就像你不会把朋友的家告诉大街上的任何一个人一样。 曾经想过:当自己找到一个能够拍好猛禽照片的地点时,是告诉摄友并一起前往拍摄,从中体验拍摄与分享的快乐呢?或是深藏这个秘密,作为是对带给我乐趣的猛禽的一种报答,就算是背上自私的罪名。 互联网是个很透明的平台,任何信息都可被作为任何的用途,可能有悖于发表者的初衷。从整个社会环境出发,大家也从这位信天翁观察者身上找点启发吧。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9-06 1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