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孵了N久的蛋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267 注册: 2003-07-12 编号: 106 |
第一期的培训营总共有四次集中培训,而平时营员们还要进行相关知识的自学。
5.25是第一次集体活动,看来大家都准备充分呀。 只可惜天空不作美,下午的观鸟活动被迫取消,只好由各个学校的成员各自回去实践了。 开班啦
附加图片
![]() EXIF: 1/500, F2.8, 0/3EV, ISO80, 6mm, @ 2008:05:25 09:54:33, Canon DIGITAL IXUS 70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 |
![]()
链接:
#2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带着有些担忧又有些期待的心情,漂洋过海到漳校去参加开营仪式。
没到八点我到旅游客运码头时,除了一位会迟到学生外,大斑、苇鹀、菲菲及其他9位学生都到了。想着同学们要赶6点过的公交车到轮渡,为孩子们的热情感动。候船时,学生们分成两拔:集大一拔、理工一拔,大斑独自在学生边坐车,我、菲菲和苇鹀聚在一起讨论些鸟的事情。这样的场景,让我不由得担心到了厦大,我们能否融在一起,形成一个好的团队呢?再问起来,同学们竟然以大一的学生为主,对自然对植物对鸟类对环教都不比大二的学生有经验,虽然知道同学们会有自我学习的过程,寡言而又各自为阵的同学们经过四次的集中培训,能在暑期担当起带营员体验自然的任务,带着孩子们享受自然之趣吗?不担心是难以想象的。 快艇很快,十几分钟便到了龙海。下船登车,到达漳校还不到九点,而我们的计划是9点半开始的。厦大的同学们还没有来,在校外聊了一会,进入厦大,集大和理工的同学们还被门卫堵在门外,经绿野的交涉后才入得门去,在宾馆大堂等待9点半的到来。等待的时间显得好漫长,各个协会的人们只和自己熟识的人在一起交谈。虽然偶尔也与坐在附近的同学聊几句,但不一会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只好继续沉默。绿野的同学拿来策划书与营员手册发放并签到,大家就开始研究策划书了。 九点十分后,绿野的同学陆续到达,终于到九点半了,大家离开宾馆向体育馆走去。大片的人工草坪上一棵繁茂的大榕树是我们的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先是非面对树干围成半圆,绿野推出主持人猪琪,开始了我们的开班仪式。老师、学员代表发言后合影。然后课程开始,主持人要求大家男女、协会分开围成一个圈子坐下来,佐为想到一个主意,绿野的先坐下,其他协会的同学再分插进去,简单易行。很快坐好了,做“想到了”游戏。一开始的自我介绍大家都记不清楚,于是再介绍一遍,可这一遍不够大,还是不能让大家熟悉,又有人出了好主意,每个人介绍完之后,全体人员一齐复述一次。然后来集体拍出的节奏下,由自己的名字想到别人的名字,通过游戏,熟悉了参加者的名字,即使不能全部对上号,至少名字上已经熟悉了很多。相互认识,是相互熟悉的第一步。 不懂给大家介绍观鸟的注意点,苇鹀的到来令不懂有压力,但他对鸟的那种感觉与热爱还是感染了大家。我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男生观鸟总会想到暗恋?这种表达至少从三个人那边了解到,真有意思。还有一个感觉,就是不懂很有些伯劳的样子,神情挺像的。然后就开始了每人一鸟的学习,每位正式营员准备了一种鸟,在学习PPT和查找网上资料后,把这种鸟介绍给大家。当时令我吃惊的是,许多的学员并没有接触过观鸟,这些知识都是从网上来的,甚至把池鹭说成是候鸟。而他们所介绍的方式,也是按书上的介绍把鸟的外貌、习性及分布介绍一遍。难以想象,如果这样去给小朋友们讲鸟,会是什么效果。于是我提出一个要求,希望营员们能够不看书,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种鸟介绍出来,但显然还是有难度的。 不过我的担心并没有持续太久。在介绍每一种鸟的过程中,都要求介绍鸟的趣事,在场的人员都可以帮助补充。于是我们几个看鸟看得比较多的也就有了很多介绍的机会,我也把自己鸟蛋过程中的一些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个活动显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后来的“我是谁”游戏中,同学们出的题目有很多都是从这些趣事中来的。而因了这些趣事,鸟儿在同学们的印象中不再只是文字与图片,而是生动活泼的了。而且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看到鸟的话,这些同学们看到自己负责的那只鸟时,一定会很亲切并印象深刻的。 其实对于入门者来说,认识多少种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注意到鸟儿是有不同的,注意到周边的自然,引起观察自然的兴趣。如果方法适当,在游戏中快乐地体验自然,是可以打开一扇通向自然的心门的。 突至的大雨打乱了原来的安排,尽管山鹰特地中午从厦门赶回漳校,却未能带领大家观鸟。于是移师体育馆下,一开始在水泥地上,后来还是觉得草地好,又转到草地上,与自然更为亲近。继续游戏,中间请苇鹀介绍了观鸟技巧。孩子们的游戏真是多,玩得很开心。分组游戏时特地把各协会的同学们分开了。18人分成3组,以理工的为首,绿野与集大环协再加入。快乐的游戏使大家很快熟识起来。最喜欢的是“心电感应”(或称传电游戏),大家手拉手,一个发动机发电,握左边或右边的手几下,然后把这个信号传递出去,参与者都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握着的手传来的信息。在这种安静中,可以听到周边各种的声音,在等待中把心安静下来,并感受着团队的信息。还有“小鸟飞”的游戏。与想到了不同,那只飞的小鸟还需要两旁的人用手帮它飞。我很惨,坐在白鹭和燕子中间,常常是飞完左边飞右边。因为这是同学们最熟悉的鸟名。不过过几轮飞下来之后,大部分参与者都记住了所要求的十八种鸟的名字,因为如果谁被暂时遗忘了,后面的大家会集中地让它飞的。这真是初学者熟悉鸟名的好办法。要说热闹,“青蛙跳水”可真够晕的。青蛙跳水大家都会玩,不同的是青蛙的数目被限制在+5到-5之间,跳水的一会儿顺时针一会儿逆时针,频频出错也不奇怪了。几轮游戏下来,年轻人的活力展现出来,而这些热闹与活力,让我有了充分的信心,只要放开腼腆,这些营员们一定能带好小朋友们。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9-09 1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