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新学期的观鸟课又上了六周了。托了观鸟赛的福,很多同学都参加过一些实践了,可以在这里交作业了。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
![]() ![]()
链接:
#2
|
|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 注册: 2009-03-06 编号: 4303 |
蒋丽娟 财政0891 诚毅学院 2008891011
![]() 刚上大学的第一门选修课 -- 《野鸟观赏》 ,对选修课了解的不多,总想着应该能学到些什么,但是在选选修的时候挺没方向的,想要选择比较有趣的,生动的,因为第一学期大学生活的沉闷让我有很深的压迫感,参加再多的学生活动都觉缺少什么,似乎在大学中就体会了社会生活中那神秘的压力,感觉很空虚很不充实,要真这样过真觉大学太没劲了。。。当我的目光落在屏幕上“野鸟观赏”几个字的时候,不由自主地点了进去,觉得有这样一个课程挺有创意的,不会像平时那样乏味,我想我找到兴趣了,当看到有实践活动的时候,我欣喜若狂!我想,我找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了,充满了期待。。。 第一堂课,有点兴奋,因为有所期待吧,到教室的时候燕鸥老师已经在播放一些关于鸟类的视频片段,我迟到了一小会,但是一小会就觉自己似乎错过很多精彩的画面,有点恨老师都不等我,哈。。。开始上课了,发现燕鸥老师是位很平易近人的老师(论文写在论坛上,不用去用很沉闷的语气,绝对是大学论文中最特别的一篇,太过死气的论文很容易让人去抄袭吧),视频之后,老师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课了,我开始了解到了鸟学的博大精深,老师俗称我们鸟蛋,她等我们破壳,进入一个新的国度吧。觉得老师有许许多多关于鸟类的知识,她的生活中融入了许多鸟所带来的欢乐,我希望自己的生活也能那样精彩,那样欢乐。。。 新的问题来了,鸟?虽然经常出现在身边,但是自己了解得并不多,记得比较深的是小学的课文有讲到乌鸦,讲到它们喝水的故事,那时感觉鸟类好聪明,至少当时我听到那故事觉相当钦佩,觉自己都没那智商呢,呵呵。。但是小时候最羡慕还是它们有翅膀,可以在蓝天里潇洒,当我跑步的时候都喜欢张开双手,希望能像它们一样自由自在的飞,相信那绝对是一种超凡的感觉。。。长大后知道飞翔是触不到的梦,也知道了鸟在学会飞翔之前的痛苦,它们并不是出生就会飞的,飞翔的代价--它们要的不仅是耐心地练习怎么去飞,更需要有坚强毅力,有执着决心,我想这是更值得我们人类钦佩的!鸟类实现了我们不能完成的梦,所以它们在我们的头上更加自由地看我们。 说说一学期的心得吧,老师这学期一上课的时候讲了很多,不知道是我比较懒还是没做笔记的习惯,记得的不是很多,但还好,老师讲了鸟的初步介绍,到鸟的仔细特征跟分类,从生态系统湿地等到城市森林鸟类的介绍,以及最后鸟类保护的讲解,一周一周地讲下来,由于初涉,我也只能记得大概,但是算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鸟有很多种类,知道了一种鸟又有很多分类,知道了季节,气候,环境对鸟类的影响,知道了厦门鸟类的大概种类,虽然说不出许多名字,但也能认一些了,而且通过视频,总算看清了鸟是怎么飞的,翅膀的摆动,脚的伸缩,在生活中都是很难仔细看清的画面,还知道了怎样去“亲近”鸟类,去做些保护鸟类的事情,原来生活中的细节都会影响到鸟类可爱的世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介绍的,我最敢兴趣的鸟就是“棕背伯劳”了,我也刻意去找了些关于棕背伯劳的资料,做下简单的介绍跟大家分享下吧: 中文学名:棕背伯劳 中文目名:雀形目 中文科名:伯劳科 文属名:伯劳属 物种信息:体长达24厘米左右,体重70~90克。成鸟:额、眼纹、两翼及尾黑色,翼有一白色斑;头顶及颈背灰色或灰黑色;背、腰及体侧红褐;颏、喉、胸及腹中心部位白色。头及背部黑色的扩展随亚种而有不同。亚成鸟:色较暗,两胁及背具横斑,头及颈背灰色较重。深色型的“暗黑色伯劳”在香港及广东并不罕见,也偶见于分布区内其他地点。栖息于开阔的平原与低山一带,常在田园、果园及树丛间活动。性凶猛,嘴、爪均强健有力,喙的咬合力较大,善于捕食昆虫、鸟类及其他动物,甚至能袭击或击杀比它自己还大的鸟,如鹧鸪之类,体型较小的鹰常被它追逐。平时常栖止于芦苇梢处,东瞻西望,一见地上有食物,就直下捕杀。亦能在空中捕食飞行的昆虫和小鸟。好居于树冠、跨空电缆上鸣叫,鸣叫时常昂头翘尾,激健有力,并能仿效它鸟鸣声。4-7月间繁殖。巢呈杯形,以草茎、竹叶、嫩枝、蕨叶及其他杂屑等编成。每窝产5枚黄白色卵,上有疏密不等、浓淡大小各异的灰蓝和淡紫灰色斑,并缀以锈红以至红褐色细点。由雌鸟、孵卵,孵化期12~14天至21天雏鸟在巢期13~14天,离巢后5~7天仍需亲鸟饲喂,幼鸟在领域内活动达1~2个月。它主要还是捕食昆虫的,如蝗虫、步形虫、黑蜂等,此外兼食些野生果实。所残杀的小鸟在其所吃的食物中占的比重很低,因而对农林业是很有益的。分布于伊朗至中国、印度、东南亚、菲律宾及巽他群岛至新几内亚。常见留鸟,高可至海拔1600米,共有13种亚种。而且伯劳是一类算挺凶猛的小鸟。很多种伯劳都有黑色的眼罩,很有点强盗的味道。棕背伯劳是中国南方个头最大的伯劳,也是在人类居住地附近最容易见到的伯劳品种。云南的棕背伯劳有两种,一种就像照片上的这只,另外一种整个头顶都是黑色的。它们喜欢在庭园,农田附近和水滨的高草地上活动,最喜从突出的高处扑食地面的蚱蜢,有时候也会发狠捕食青蛙、蜥蜴、小鸟甚至老鼠这么大的动物。一旦抓获大的猎物,它们就将其叉到突出的尖树杈或者仙人掌刺上挂起来然后慢慢撕食。伯劳的叫声很嘹亮刺耳,偶尔也会模仿其他鸟发出婉转的鸣叫。它们会大胆地攻击小型猛禽或者乌鸦一类的大型鸟,很强大。。。 当我第一次听到棕背伯劳这个名字的时候,觉得叫伯劳好像是很老又很勤劳的鸟类,听完老师的介绍才知道那只是一个名字,而说到它能攻击其它动物时,就觉得它好厉害,是一种很勇敢的鸟类吧,并没有很粗壮的身体但却善于斗争,让我真的很佩服,小小的鸟类尚且知道为生存而战,我想我们更该知道怎么让自己更好的生活。于是,每次我去参加实践课我都会碰碰运气试着去寻找,可是没有看到,燕鸥老师还说厦门有棕背伯劳,我还真有点怀疑,唉。。。自己运气太差了。 再说说实践课,我觉得那是最生动的课,在野外可以自己拿着望远镜去寻找,每当找到一只鸟都有种自豪感,可是找到后面经常找不到鸟了,也找不到老师了,哈哈。。。 在厦大的后山那,我拼命地寻找着鸟,最后发现的并不多,看见有同学说看到好多,真的好佩服他们的观察力,也可能是不常用望远镜的原因吧,转移得不快,经常是眯着眼睛仔细看,所以特别难受,想起老师说的,观鸟是又腰酸又背痛的,可能还留下什么病,但又有什么呢?但对于鸟的热情并没褪去,难得有亲近大自然,亲近鸟类的机会,好好珍惜,也是对生活的另一种享受吧。 通过这门课程,不能说进入了鸟类的世界,但也算对鸟类世界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实践,更是体验到了生活中的另类乐趣,现在的我,会留意起身边不经意飞过的鸟了,每当从学校的白鹭园经过,我都会仔细看着对岸的白鹭在飞,看它们轻轻地掠过水面,在那边发出叫声,原来大自然离我们如此的近,借用一句经典的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我想,当我们静下心来,将自己融入大自然,倾听鸟的声音,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有另一番色彩,从鸟类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的很多很多。。。 (百度有许多伯劳的照片,推荐大家去看下)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9-02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