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新学期的观鸟课又上了六周了。托了观鸟赛的福,很多同学都参加过一些实践了,可以在这里交作业了。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
![]() ![]()
链接:
#2
|
|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2 注册: 2009-05-05 编号: 4489 |
航海技术0812班 李桂林 2008110039
这学期选修观鸟课,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些关于鸟的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美。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就是啊。 身边的鸟挺多的,至少在上这门课之前,当我当我看到鸟的时候,我会指着说那是一只鸟,说这是一只大鸟,那上一只黑色的鸟,那儿还有一只长着长长的嘴鸟,空中还有一只飞机。慢慢的选修课之后,虽然认识的鸟儿不多,当我再看到鸟儿们的时候 ,我会说 哦 那是一只白鹭,这是一只海鸥,还有一只bo lao,天空中还有一只铁鸟。 这学期的实践课,去白鹭林了,白鹭洲也去了。记得在这之前还去过园博苑了。但那次不是为了去观鸟,也还不知道园博苑可以观鸟。 话说白鹭林观鸟,也是第一次用望远镜这么近距离的去观察鸟,看得如此清晰刚开始认为那是白鹤, 仿佛伸手都能触摸到它们, 以致于我都不敢动一下, 担心会惊动它们。它们那么的活泼,在林子里面活蹦乱跳, 从一个树枝滑到另一个树枝, 偶尔盘旋一圈,啄一下羽毛, 偶尔叫几声。那是一种欣喜,最让人兴奋的是当我用望远镜一遍又一遍看的时候 突然发现了,一只小白鹭在树枝上都会在晃来晃去的 好可爱,我赶紧把望远镜传给小米,说那儿有只小鹭,当小米用望远镜把目光投向林子那边找了半天都不能没找到时,我急了。还好最后还是看到了那只小白鹭,。又飞过来了几只大的,它们轻盈的身子轻轻在树枝上一点就站在了树枝上,翅膀轻轻一扬又飞起来 了,还能在空中悬停一阵子,看了这样无懈可击的一场白鹭汇演之后,那会觉得《卧虎藏龙》里面 周润发跟章子怡在竹林上空的那场戏都很逊色。 从此我住了白鹭, 那洁白的羽毛,轻盈的身姿,长长的嘴,还有繁殖期头上会有一撮特别的毛,呵呵。 话说我还是很有鸟缘的。小时候就养过鸟,那是一只漂亮的猫头鹰,它不吃素,我每天都要去摸几个田螺给它吃,每次我用铁丝把田螺肉给串起来,递给它吃时,它都会一口吞下去 都不会嚼一下, 想那只鸟了,那是一只好鸟 不过让我心情沉重的是前不久在龙舟池,举行的龙舟赛的那两天,在机械学院门前,龙舟,龙舟池畔那条小道上那两天布满了小吃摊,其中有一个小摊子打着广告:麻雀——10元12只”, 我走近一看,哇,,你们敢吃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啊。一大堆的麻雀,被去了羽毛,去了头部,堆在铁板上,铁板烧啊。。不过细细一看那些麻雀长得还是挺肥大的,腿也特别粗,这么肥的麻雀能飞吗。看着路人一个个用竹笺挑着吃,挺脆的,连骨头都没喷出一根,还让老板,再加一点香料,再稍微烤一下。 上过这个课,至少会有一些了解,也看到过麻雀的图片,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鸟类的通称,亦叫北国鸟(个别地方方言又称呼为:家雀、户巴拉)。嘴短而强健,呈圆锥形,稍向下弯;初级飞羽 9 枚,外缘具两道淡色横斑。世界共有19种。中国产5种;其中树麻雀为习见种 ,雌雄相似。麻雀属晚成鸟。 麻雀因为其个头小,一直那么大,有的地方,如河南由称之为小虫 嘴短而强健,呈圆锥形,稍向下弯;初级飞羽 9 枚,外缘具两道淡色横斑。世界共有19种。中国产5种;其中树麻雀为习见种 ,雌雄相似。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 , 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出觅食,活动范围在2.5~3千米以内。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吃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在北方,3 ~4月开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2窝。在南方 ,几乎每月都可见麻雀繁殖雏鸟 。巢简陋 ,以草茎、羽毛等构成,大都建在屋檐下和墙洞中。每窝产卵 4 ~ 6枚。卵灰白色,满布褐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1~12天。雏鸟全身裸露,15天以后才能出飞自行寻食。 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又名家雀、琉麻雀。属鸟纲雀形目文鸟科山麻雀属。亚种极多,广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也广布于欧亚大陆见的雀类。 一般麻雀体长为14厘米左右,褐色。雌雄形、色非常接近。喙黑色,呈圆锥状;跗跖为浅褐色;头、颈处栗色较深,背部栗色较浅,饰以黑色条纹。脸颊部左右各一块黑色大斑,这是麻雀最易辨认的特征之一,肩羽有两条白色的带状纹。尾呈小叉状,浅褐色。幼鸟喉部为灰色,随着鸟龄的增大此处颜色会越来越深直到呈黑色。幼鸟雌雄极不易辨认,成鸟则可通过肩羽来加以辨别,雄鸟此处为褐红,雌鸟则为橄榄褐色。 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较强。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每次产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一个月左右离巢。 麻雀为杂食性鸟类,夏、秋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种子为食,育雏则主要以为害禾本科植物的昆虫为主,其中多为鳞翅目害虫。由于亲鸟对幼鸟的保护较成功,加上繁殖力极强,因此麻雀在数量上较许多种鸟要多,这样在庄稼收获季节容易形成雀害。冬季和早春,麻雀以杂草种子和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为食,也吃人类扔弃的各种食物。 除繁殖、育雏阶段外,麻雀是非常喜欢群居的鸟类。秋季时易形成数百只乃至数千只的大群,称为雀泛,而在冬季它们则多结成十几只或几十只一起活动的小群。这种小生灵非常聪明机警,有较强的记忆力,这和其它许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会对救助过它的人表现出一种亲近,而且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当有入侵鸟类时它们会表现得非常团结,直至将入侵者赶走为止。麻雀在育雏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勇敢,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在他的短篇小说《麻雀》中记载过一只亲鸟为保护不慎坠地的幼鸟以其弱小的身体面对一只大狗而不退缩的感人场面。如果你愿意对麻雀进行连续观测,你会发现它们是非常可爱的小生命,特别是它们的集体行为是研究鸟类行为学的重要素材。 鸟类最动人心弦的美便是它们捕击长空时的骄健,当其傲翔的翅膀被利诱所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可怜的爬行动物。 然而,麻雀不同了。这小小的生物在鸟类的种族里实在不起眼,“语”不惊人,“貌”不出众,却在以生命捍卫着自由、活泼的天性。 没有人可以养活一只麻雀,麻雀与被饲养的命运无缘! 而鸡呢, 不是这样 还好,,终于明白了,那哪里会是麻雀,分明只是一堆小鸡崽儿,,还好,,让人虚惊一场。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7-03 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