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新学期的观鸟课又上了六周了。托了观鸟赛的福,很多同学都参加过一些实践了,可以在这里交作业了。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
![]() ![]()
链接:
#2
|
|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2 注册: 2009-06-12 编号: 4621 |
航海学院航海技术0717班 兰吉平 2007110187
学期以来观鸟课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观鸟的兴趣,而且了解到了之前从来都不曾接触的鸟类,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大开眼界,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下面我就自己通过网站或其他一些途径所了解到的一些关于鸟的知识与大家分享一下。 记得还小的时候,每天早早的就能够听到鸟儿们的欢声笑语。那时我总能感到世界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慢慢的长大了,不知不觉我已经上了大学了。来到厦门这个美丽的城市,在这个城市中,不能像我的家乡一样到处可以听到鸟儿们的欢声笑语。 由于出于对鸟儿们的喜爱,我选折了观鸟这门课程。这课程分为理论与实践课,在理论课上,燕鸥老师认真的为我们讲述很多关于鸟的知识。在这里我认识到了很多以前不认识的鸟儿,然而我们没有只停留在理论上,每隔几个星期我们有一次实践课,在与鸟儿近距离的情况下,做到真正的认识鸟儿。 在学校总部的池塘,经常有很多白鹭在那里逗留。我们一群人悄悄的来到白鹭嬉戏的树下,拿起望眼镜,小心奕奕的看起白鹭们。白鹭颈长,呈“S”形,眼黄色,嘴长而尖,腿长又细,都现黑色,全身纯白,夏季生殖,颈部垂有长翕二枚,状若双辫。背上和上胸均披以疏松的蓑羽,生殖期后,蓑羽失去。看着白鹭们的活泼的身影,我们嘴角露出了笑容。 我在网上收集了一些白鹭的资料: 白鹭在分类学上的位置为:鸟纲-鹳形目-鹭科-白鹭属,是珍稀物种。白鹭属又分五个种: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岩鹭。 大白鹭:体大羽长,体长约90cm,是白鹭属中体型较大者,夏羽的成鸟全身乳白色;嘴巴黑色;头有短小羽冠;肩及肩间着生成丛的长蓑羽,一直向后伸展,通常超过尾羽尖端10多厘米,有时不超过;蓑羽羽干基部强硬,至羽端渐小,羽支纤细分散;冬羽的成鸟背无蓑羽,头无羽冠,虹膜淡黄色。此鹭栖息于海滨、水田、湖泊、红树林及其他湿地。常见与其他鹭类及鸬鹚等混在一起。大白鹭只在白天活动,步行时颈劲收缩成 S形;飞时颈亦如此,脚向后伸直,超过尾部。繁殖时,眼圈的皮肤、眼先裸露部分和嘴黑色,嘴基绿黑色;胫裸露部分淡红灰色,脚和趾黑色。冬羽时期,嘴黄色,眼先裸露部分黄绿色。 中白鹭:体长60-70厘米;全身白色,眼先黄色,虹膜淡黄色,脚和址黑色;繁殖羽背部和前颈下部有蓑状饰羽,头后有不甚明显的冠羽,嘴黑色。栖息和活动于河流、湖泊、水稻田、海边和水塘岸边浅水处。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亦与其他鹭混群.生性胆小,很远见人即飞。飞行时颈缩成“S”形,两脚直伸向后,超出于尾外,两翅鼓动缓慢,飞行从容不迫,且成直线飞行。主要以小鱼、虾、蛙、蝗虫、蝼蛄等动物为食。中白鹭在我国南方为夏候鸟,亦有部分留下越冬。 小白鹭:体态纤瘦,乳白色:夏羽的成鸟繁殖时枕部着生两条狭长而软的矛状羽,状若双辫;肩和胸着生蓑羽,冬羽时蓑羽常全部脱落,虹膜黄色;脸的裸露部分黄绿色,嘴黑色,嘴裂处及下嘴基部淡角黄色;胫与脚部黑色,趾呈角黄绿色。通常简称为白鹭。小白鹭场栖息于稻田、沼泽、池塘间,以及海岸浅滩的红树林里。常曲缩一脚于腹下,仅以一脚独立。白天觅食,好食小鱼、蛙、虾及昆虫等。繁殖期3——7月。繁殖时成群,常和其他鹭类在一起,雌雄均参加营巢,次年常到旧巢处重新修葺使用。卵蓝绿色,壳面滑。雌雄共同抱卵。卵23天出雏。 黄嘴白鹭:黄嘴白鹭也叫白老、唐白鹭等,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为46—65厘米,体重320—650克,雌鸟略小。它的姿态十分优雅,身体纤瘦而修长,嘴、颈、脚均很长,身体轻盈,有利于飞翔。它披着一身乳白色的羽毛,一尘不染,显得高傲而文雅。但羽色在夏季和冬季也有很大的变化,夏季嘴为橙黄色,脚为黑色,趾为黄色,眼先为蓝色;枕部着生有多枚细长白羽组成的矛状长形冠羽,最长的2枚长达10多厘米,像一对细柔的辫子,迎风飘扬,美丽动人。背部、肩部和前颈的下部着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状的长饰羽,形若蓑衣,所以被称为“蓑羽”,向后延伸超出尾羽端部,前颈基部的蓑羽则垂至下胸,就像丝线一样。在胸部、腰侧和大腿的基部,还生有一种特殊的羽毛,成为粉,能不停地生长,先端不断地破碎为粉粒状,就像滑石粉一样可以将黏附在体羽上的鱼类黏液等污物清除掉,起着清洁羽毛的作用。冬季嘴变为暗褐色,下嘴的基部呈黄色,眼先为黄绿色,脚也是黄绿色,背部、肩部和前颈的蓑状饰羽也统统消失了。 岩鹭:全身黑色,故在台湾又称为黑鹭。有羽冠,胸部与背部有细长之蓑羽,腮白色,嘴黄色,前端暗褐色。脚暗绿色。嘴长约85毫米。本种南方产的为白色。在厦门东海岸(隔海与台湾的金门、澎湖岛相望)一带,近几年来所发现的岩鹭为灰黑羽色,与我国大陆其他地方及港台所见的岩鹭羽色相同,具有亚热带地区的代表性.过去在前埔的海边曾发现岩鹭的觅食活动。岩鹭习惯在岩石上栖立,在岩缝里繁殖。飞行时速度缓慢,常在海上及岩礁上低空飞翔。 白鹭春夏生活于湖沼和稻田中,缓慢步行在浅水滩;飞行时,颈曲缩在两肩之间,两条长腿在身后。性好群居,不甚畏人。五月间群集营巢于高大树上。秋季地迁时,多集大群。食物以水生动物和小鱼为主。它的同族在我国有10属20多种,鹭形态潇洒,代表闲雅。早在周朝,人们用其羽毛作饰物。西方妇女亦爱将其羽毛作饰物。杜甫有诗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相传,厦门是白鹭的故乡。人们常用“白鹭腾飞”来形容厦门经济的迅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给这个世界带来的越来越多的污染。鸟儿们那娇小的身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能够正常的生长,许多鸟儿不知不觉的在我们身边消失。为了保留我们可爱的鸟儿,为了我们未来的美好生活,我们一定要努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从自己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让我们可爱的生命再从我们身边消失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7-02 1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