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会员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2724 注册: 2004-11-08 编号: 587 |
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ref=sr_1...NSV2&sr=8-1
内容简介 《野果》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值得等待一百五十年的书,自然文学大师梭罗的最终作品,是研究自然,理解自然的桂冠之作。梭罗以文学家的优美、科学家的精准来描述植物生命的根源——野果完美呈现了自然生命的艺术魅力 --------------------------------------------------------------------------------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亨利.大卫.梭罗 译者:石定乐 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十九世纪美国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哲学家、自然主义先驱。他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含思想,在美国十九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时至今天,仍是抚慰人类心灵的伟大作品。 散文代表作有《瓦尔登湖》、《种子的信仰》和《野果》;论文有《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 -------------------- 观鸟会-我们的精神家园
|
![]() |
![]()
链接:
#2
|
|
![]() 会员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2724 注册: 2004-11-08 编号: 587 |
榆树果
五月十日之前(大约在七日到九日之间吧),翼果形状的榆树种子里开始伸出嫩叶样的东西。这一来,还没发芽长出新叶的榆树上就像密密麻麻落了一大批小蚂蚱。在所有的乔木和灌木中,当数榆树结籽最早吧。它们未免也太性急了,以致没有落到地上时总被人当做真的新叶呢。我们这些大街上最早的树荫就是它们的功劳吧。 蒲公英 约莫就在这个时间,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还有土壤含水多的河岸边,人们还发现那些地方不仅草长得更绿了,而且到处都可以看到蒲公英的种子。也许我们还没来得及多看,它们就早早捧出那些嫩黄的小花盘了——蒲公英种子就这样长成并包裹在可爱的球里。男孩儿总忍不住要使劲对着这些小毛球吹气,据说这样做可以预测自己的妈妈是不是需要自己去帮个忙,搭个手——如果能一口气把小毛球吹得一下全部飘散开,那就是说还不用赶着去帮忙。第一次看到这些绒毛毛在空中轻盈自在地飘呀飘呀,渐渐落下,真是开心呀。这正是大自然对我们撮早发出的提示,即人生是有义务承担的;大自然还用这种形式把这道理告知我们。这一招真是棒,又快又确定,造化神功啊,人望尘莫及。到了六月四日,蒲公英已经把种子播撒在茂密的草丛中了。放眼望去,无数毛茸茸的小球点缀着草地,孩子们则开心地拔下蒲公英多汁的梗子做指环玩。 柳絮 到了五月十三日,树林外围暖和的地方,垂柳醒得最早,积极地抽出了一条条嫩枝,每条约莫一到两英尺。柳条上挂着三英寸长左右的柳絮,乍看上去还以为是些虫呢。和榆树的果实一样,柳絮的颜色也是绿得浓浓的,会被人当做柳叶。柳絮散开后纷纷飘下,如果说最先播种的是榆树,那柳树就是第二。 又过了三四天,金丝柳和柳树中最袖珍的高地矮柳又开始飘柳絮了,这些树往往比白杨和岑树更喜欢干燥,所以总长在地势高的地方。矮柳的柳絮通常在六月七日前就飘尽了,即把自己的种子播下了。 菖蒲 才不过是五月十四日呢,河畔的菖蒲在支干上长出叶子的分叉处就长出了一些细细的小东西,这些小东西绿绿的,是菖蒲的果实也是花苞。我常拔出菖蒲,吃它的嫩叶。早年的植物学家杰拉尔德曾这样描述菖蒲:“菖蒲之花形狭长,极像香蒲之花,色泽浅褐;粗细与普通芦苇相仿,长约一寸半,绿中带黄,深浅斑点交织,犹如用绿、黄两色丝线精心穿插绣成,令人称奇。” 五月二十五日这天,花苞虽已怒放,但花蕾仍然柔嫩,十分可口,足以让我这样饥肠辘辘的行人解馋果腹。这时的菖蒲刚刚长得露出水面,我就常常移舟靠近菖蒲 -------------------- 观鸟会-我们的精神家园
|
![]() ![]()
链接:
#3
|
|
![]() 注册会员 ![]()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49 注册: 2007-04-09 编号: 2187 |
不大喜欢梭罗这种小资散文式写法,也不喜欢《卫报》女编辑安娜·帕福德《植物的故事》那种散乱的史证体系,还是喜欢植物学家执笔的科普书籍。
去年买了一本伯恩哈特(PeterBetnhardt)的《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那才是真正的植物人的作品。 |
![]() ![]()
链接:
#4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283 注册: 2009-10-23 来自: 厦门 编号: 4873 |
不大喜欢梭罗这种小资散文式写法,也不喜欢《卫报》女编辑安娜·帕福德《植物的故事》那种散乱的史证体系,还是喜欢植物学家执笔的科普书籍。 去年买了一本伯恩哈特(PeterBetnhardt)的《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那才是真正的植物人的作品。 其实应该看原版,翻译尽管追求原滋原味,但原来的语境还是还是很大程度上被破坏了。就跟周星驰本人声音和他的电影配音一样的道理。 -------------------- 依然期待~~(2012/01/22)
2009/7 sony a200 &sal1870 &sal75300 2010/11 teleplus1.6x 2010/12 鲁比纳儿500f5.6re 开拓新视野 赶上军备竞赛的脚步! QQ: 810687775 (QQ空间相册收录松山观鸟图片) 新浪微博http://www.weibo.com/loveaza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9-12 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