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76 注册: 2011-05-26 来自: 厦门 编号: 9385 |
从今天下午开始,自由马就要给延奎小学观鸟社团上课啦。受岩鹭姐的指导,我将这个学期的课设计为自然日记课,主要注重培养孩子观察自然和记录自然的能力。每次课前,我会将课堂设计贴出来,课后再跟帖总结一下实施效果。另外,每节课后我还会贴出两个孩子讲的鸟故事。这块园地希望得到孩子们,家长们,和各位鸟友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一起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2012年下学期上课大纲 (2月21日最后修改) [/size]l 上课志愿者:自由马 4点05 至4点35 2012年2月21日[/size] 30分钟/次 * 2次/周 * 15周[/size] 40[/size] [/size][/font]l 学生组成:一年级至五年级对观鸟有爱好的小朋友 [/font]l 本学期教学宗旨:通过一些具体的动手活动,培养孩子观察自然和记录自然的能力 [/font]l 期望的教学成果:可见的成果是每个孩子做出一本自然日记及植物拓片等其他成品, [/font]不可见的成果是孩子们提高了动手能力,并养成了记录自然日记的爱好和习惯;每节课都很开心也有收获 3年初中地理老师,厦门观鸟会的志愿者 30分钟时间很短,课前需做精心的准备。主要以符合孩子年龄和特点的方法进行分组活动和动手实践,每个孩子都有发言和分享的机会。重点不在于增加多少知识,那些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查到;关键在于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以及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得着的笔记和日记方法。[/size] ID。以松塔为信物,每堂课最开始的五分钟都是两个同学来讲自己的故事,这节课讲完的两个同学将松塔传递给他们指定的另外两个同学,以此延续。故事是自己编的,要讲好这个故事首先需要对这种鸟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发挥想象力。比如丑小鸭的故事就是范本,从那里面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知识,就是天鹅的幼鸟和成鸟有很大的外形差异。你的故事并不一定很精彩,可以加入你生活中的细节,也可以参考书籍或网络,但有几点要求:必须符合这种鸟的特点和习性;必须跟前面的故事有关联;长度不超过口述2分钟,文字一页纸(我们的课堂笔记本的一页纸)。一共40个同学,每节课2个人讲,也就是10节课之后全部讲完。每堂课2个同学讲完后我都会把本子收上来,把今天的故事发表到鸟会论坛上,每个同学都可以去看,并参考里面的内容构思自己的故事。等到最后我们把故事攒起来,就是一个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晶,不但增加了知识和乐趣,还很有纪念意义。[/size] [size="3"][/size][/font][/font]
附加文件
|
![]() |
![]() ![]()
链接:
#2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76 注册: 2011-05-26 来自: 厦门 编号: 9385 |
Mar1, Thu 第四次课总结
这节课刚一开始就经历了小失落。 我是怀着理所当然的心情等着白鹭和大白鹭今天讲故事的。 先是白鹭在课前就眼泪汪汪的跑过来说“老师,我忘了传qq”听这个一年级的小男孩怯生生的说了这句话,我马上就猜懂了他的意思,于是问“你是说你的故事吧,那你有没有写在本子上呢”他摇头,眼泪就要掉出来。我马上拍拍他的肩膀安慰说“不怕,没关系!那就下节课再讲吧,好吗?” 他点点头回了座位。 然后我看见大白鹭高高兴兴的拿了本子过来了,心想他一定是有备而来啦,就开始认真的听他读。看出来准备的很认真了,读的也很认真,就是声音太小,以至于好多同学举手说根本没听见他读什么。读了几句话我也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他没有领会“鸟事接龙”的含义,既没有编出小故事,也没有跟前面讲过的“小灰”的故事有衔接。但是孩子毕竟是认真准备了!我就让他把松塔传递出去,刚好乌鸫非常主动的举手,那么小松塔一组下周二讲故事的就是乌鸫,乌鸫又指定了牛背鹭接他的故事讲,也就是下周四。白鹭那边的大松塔组,因为周二还是白鹭讲,只需要选出周四的接班人,他选了绿翅鸭。 我在回家的路上好好反省了一下,是我太沉浸于自己幻想的浪漫情节了,不但活动要求没有普及到位,还自以为现在的孩子都是上网能手肯定自己都能去找论坛上的说明,却忽略了低年级同学只是七八岁的小孩。下次上课要单独给要讲故事的同学交流一下! 接下来是到教室门口观察虎刺梅和三角梅并当场记录一篇自然日记。 一共十几分钟的时间,有的孩子直奔主题或趴在花坛边或干脆趴在地上做记录;而有的孩子听说虎刺梅“茎上的乳白色液体有毒”却偏向虎山行,一会掰个刺下来一会揪一片叶子下来,还跑过来报告我谁谁谁的壮举;更有居高临下的竟然用手机一直在拍照,我说你怎么不做观察日记,他说拍下来回家观察,在这种时候只觉得手机怎么那么不受我欢迎呢;当然也有干脆不观察也不记录的说回家再做,我猜可能是不感兴趣。其间我还听见一个孩子说“观鸟课为什么要看花啊”,我虽然一再解释这些都是在为观鸟做准备,但心里也默默盘算着可能也该调整一下大纲,可以先把观鸟的内容挪过来,满足一下孩子们的兴趣需要吧。但是观鸟就不像看花那么有条件啦,这人来人往的校园怎么可能有那么多自由飞翔的鸟儿驻足让我们这么观呢,不可避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习抽象的知识。 不管怎样,应该还是会有孩子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也专门的停下来看看这两种一进校门就看得见的花。提醒孩子们关注身边的具体事物,就是自然日记课堂的一个收获吧。
附加图片
![]() EXIF: 1/14, F2.8, 0/100EV, ISO400, 6mm, @ 2012:03:01 16:23:36, FinePix S1000fd ![]() EXIF: 1/50, F2.8, 0/100EV, ISO400, 6mm, @ 2012:03:01 16:24:13, FinePix S1000fd ![]() EXIF: 1/200, F2.8, 0/100EV, ISO64, 6mm, @ 2012:03:01 16:34:56, FinePix S1000fd ![]() EXIF: 1/110, F2.8, 0/100EV, ISO64, 6mm, @ 2012:03:01 16:36:08, FinePix S1000fd ![]() EXIF: 1/120, F2.8, 0/100EV, ISO64, 6mm, @ 2012:03:01 16:36:12, FinePix S1000fd ![]() EXIF: 1/180, F2.8, 0/100EV, ISO64, 6mm, @ 2012:03:01 16:37:08, FinePix S1000fd ![]() EXIF: 1/140, F2.8, 0/100EV, ISO64, 6mm, @ 2012:03:01 16:37:13, FinePix S1000fd ![]() EXIF: 1/90, F2.8, 0/100EV, ISO64, 6mm, @ 2012:03:01 16:38:11, FinePix S1000fd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7-10 1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