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 深秋,我们在钟宅湾与野鸟有个约会
快乐蜂
发表 2003-11-13 07:39
链接: #1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789
注册: 2003-06-04
编号: 38
(综合多次观鸟经历,未定稿)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深秋的厦门,气温适中,降水极少,能见度高,正是乍寒还暖时节,大量的候鸟往南迁徙路过厦门,更有许多冬候鸟纷纷飞来厦门越冬,鹭江之滨,云顶岩下,田间地头,鱼塘水池,甚至在生境较好的居住小区,飞羽处处,鸟鸣声声,端的是观察野鸟的大好时节。

  良机难求!长期追逐野鸟身影的爱好者们岂能放过?于是乎,忙不迭呼朋唤友,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日清晨,厦门观鸟会的一众“鸟人”们,或自驾车,或乘坐巴士,或骑自行车…….纷纷汇聚在钟宅湾,寄情飞羽,放飞那被城市喧嚣压抑的心情。
  钟宅湾,厦门岛最后一块较为完整的湿地生态,同时具备滨海湿地、鱼虾养殖塘人工湿地及农田生态系统,开阔的水域及沿线淡水的汇入,孕育了丰富的底栖生物,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水鸟在此停栖、过境或度冬,是冬候鸟迁徙的重要中继站,自然,也是岛内最佳的观鸟胜地了。

  这样的地方,怎不令人心驰神往呢?

 

番仔楼,上尉和眼镜蛇

  钟宅湾畔的五通村,处处弥漫泥土的芳香,清风徐来,悦耳的鸟鸣声颤动了“鸟人”们的心。
  大伙儿按照约定,早早地聚集到五通坂美社一幢“番仔楼”前。眼前的这幢“番仔楼”,庄重古朴,风格典雅,融汇了南洋建筑与闽南民居的精华。屋前的两株高大的樟树,枝叶繁盛,据说已经有七八十年树龄。一群白头鹎(闽南民间称为白头翁)、麻雀、八哥和绣眼鸟们雀跃枝头,鸣噪树
梢,并不畏惧我们的到来。
  突然之间,从屋后传来鸟友马克惊喜的叫喊:有蛇!一向对蛇“情有独钟”、有爬行类动物专家之称的鸟友上尉闻声而动,大步流星,率先冲了过去,果然,在屋后一株已经枯萎的老槐树下,一条长约80公分的棕褐色眼镜蛇昂着高傲的头向我们示威。眼明手疾的上尉熟练到捏到了眼镜蛇的七寸,安全地将蛇抓到手中,让我们观察个细。大伙儿一阵狂拍照片,随后,上尉就近将中蛇放归到村里一杂草丛生的绿地之中。

  想到连村庄内都能看到蛇,鸟人们不禁感叹,都说钟宅湾周边生态好,果然名不虚传!


钟宅湾,鸟人与鸟

  随后,我们走出村庄,沿着坂美至洪水头的钟宅湾海堤闲庭信步。眼前的钟宅湾,已经被一道道海堤分隔得支离破碎,到处是水库、鱼塘和林地,耳边传来阵阵鸟鸣声,恰如音乐声汇聚,鸟人们纷纷举起双筒望远镜,架上高倍单筒“大炮”,于是视野及处,此起彼伏的野鸟,便渐渐跃入眼界:普通鵟、黑翅鸢和鹗在高空翱翔,雄姿勃发;羽毛艳丽的栗喉蜂虎雀跃枝头,凶恶的黑卷尾追逐而过;蓝翡翠和普通翠鸟在池塘边窥视猎物;静立的大白鹭和小白鹭们如一尊尊雕塑,与华冠的戴胜(民间所谓的棺材鸟、臭咕咕)一道,始终谋杀着鸟人们的胶片。

  一只鸬鹚缓缓飞向远方,优雅的体态引起大家的一片赞叹。在一旁的鸟类专家岩鹭介绍说,在南方,空中排成人字形飞翔的,就是鸬鹚呀。

  正是退潮时间,招潮蟹们在滩涂上横行霸道,跳跳鱼在滩涂上的小水坑活蹦乱跳,罗非鱼和链鱼们在水塘中划出一道道动人的水波。成群的鹭在滩涂上漫步,矶鹬和青脚鹬们也来凑热闹,共同享受滩涂上的盛宴。

  三只难得一见的斑鱼狗突然出现在眼前,它们不停地振翅,在空中停留,晃动了鸟人们的双眼,突然,它们以迅不及防的速度,先后飞速冲向水中,等到浮出水面,嘴里已经各自多了一条小鱼。

  下边社附近的一个小水塘,一群鸡头鸭身的小鷿鷈(俗称水钻)悠闲地划着清波,我们正欲近前细看,却惊起了一只白胸苦恶鸟,伴随着凄苦的叫声急速远去,两只黑水鸡也随后匆匆钻入密密的灌丛中。

  这真是鸟类的天堂,不到三个小时,我们已经记录了40余种鸟!在厦门岛,这样的地方,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观鸟的五通少年,捕鸟网和逼近的环岛路

  两个在禾山中学读书的五通村少年加入了我们的观鸟行列,令我们欣喜不已。有了两少年的向导,我们更加轻车熟路了。

  一大群灰背椋鸟和丝光椋鸟鼓噪而过,落在了坂美社外的一片树林中。我们追踪而至,惊起的却是一群斑纹鸟。眼前的这片密林,长50多米、宽20米,生长着一二十棵已有几十年树龄的朴树,还有潺蒿树、土密树、苦楝等乡土树种,林下灌草更是郁郁葱葱,居然是一片原生树林。十数只黑嘴蜡嘴雀在高枝上跳跃,珠颈斑鸠则不失时机地在林间引吭高歌,“抗议”我们的到来。古谚说:班雄唤晴雌呼雨,今天丽日朗照,那站在枝头上啼唤的,想必是雄班鸠了。

  这样的林地,钟宅湾畔还真颇有几处,鸟儿们生活在这里面,真算是住进天堂了。于是,我们的眼福,只好一饱再饱了。

  钟宅湾的鸟儿啊,确乎实在是太多了:那婉转的鸣啼呀,充塞了整个空间,仿佛每棵树上,甚至每片树叶下,都有鸟儿在鸣叫;每丛野草,甚至每粒小石头,都在啁啾。而当你在草地上行走,一只云雀会突然从你脚下的浅草中,边飞边叫地冲上蓝天,你又会感到;这里的云彩,也飘着鸟儿的啼叫,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行走间,在一片开阔的田地上,眼前赫然出现一张巨大的捕鸟网,数百米长、十余米高的捕鸟网就象一只“血盆大口”向空中张开,随时准备吞噬迷途的小鸟。大伙儿义愤填膺,纷纷冲上前去,割网的割网,拨杆的拨杆,毫不犹豫地将它拆除。

  眼中渐渐出现了一些被盗砍后留下的大树桩,据说砍掉的树都被拿去烧木炭卖给市区的烧烤摊。抬头处,环岛路钟宅湾纳潮口大桥已经雄姿在目,推土机的轰鸣声清晰可闻,大伙儿心中终于不免忐忑起来:这处鸟类的天堂,还有多少好日子可以期待呢?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http://blog.sina.com.cn/u/1232720322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Start new topic
回复
快乐蜂
发表 2003-11-13 07:41
链接: #2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789
注册: 2003-06-04
编号: 38
厦门观鸟入门(文:江航东)

  厦门具有观鸟的良好客观条件:鸟的种类多,常见的鸟类有160多种,尤其是湿地鸟类比较多,而湿地鸟类是比较容易寻找的;自然环境好,有山有水,有树林有湿地;活动方便,岛内以莲坂为中心半径15公里内就可以看到100多种鸟,避免了旅途的辛苦,节省了宝贵的时间,这是其他大中城市无法媲美的。如果你有观鸟的兴趣,那么我可以告诉你:生活在厦门是观鸟人的幸运。
初学观鸟,有些人不知从何处入门,我根据自己的经验,介绍一些基本的工具和方法:
  1、 首先要配备望远镜。由于鸟的体形小,又难以接近,望远镜是观鸟必不可少的工具,8X40或10X50就可以。鸟类鉴别的参考书也是必不可少的,相当于小学生离不开新华字典一样。比较好的有国内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香港的《香港及华南鸟类》等,不过在厦门这类书不容易买到,有一本介绍日本的鸟类的小册子《野鸟282种》,只要39.80元,虽然鸟的种类少,但是配的都是照片,还是有比较实用的。另外,纸和笔也是必备的用品,可以记录观察到的鸟的特征,特别是看到不认识的鸟时,记录下特征后,便于事后查找资料,确认鸟种。
  2、 必要的交通工具。观鸟应尽量到偏僻人少的郊区,那些地方一般交通都不方便,还好厦门岛不大,有一辆自行车就够了,有摩托车当然更方便了,汽车的活动范围大,可以到岛外或邻近县市去观鸟。
  3、 地点的选择。岛内观鸟可以先选择以下几个地方:各大公园,仙岳山、狐尾山森林公园,筼筜湖畔,湖边水库及周围,机场以东、围里村以北的鱼塘、水塘、树林,最理想的还是钟宅湾周边。如果你的居住地周围有比较多的树和灌木丛,你在那里就可以看到很多鸟。如瑞景新村周围就有喜鹊,在岛内其他地方还不容易看到。
  4、 时间的选择。观鸟的最佳时间是早晨,此时鸟儿最活跃,最不怕人的接近。傍晚也是鸟最活跃的时间,但是冬天的日落早,光线很快就暗了。
  5、 哪些鸟最容易看到?厦门鸟的种类至少有170多种,其中最容易在冬季看到的鸟有
(1)、鹭科的鸟类,有大白鹭、小白鹭、苍鹭、池鹭等。在元当湖畔、城郊的各类水塘、鱼塘、水库、湖泊、退潮后的滩涂上很容易找到它们的身影。
(2)、鹬鸻科的鸟类,有青脚鹬、环颈鸻、矶鹬等,它们最容易在退潮的滩涂上看到。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到海边滩涂观鸟,要在潮水退却,滩涂刚刚露出水面时做好观鸟准备,此时鸟儿飞来,急于觅食,离岸边最近,待潮水退尽,鸟离岸边很远,加上由于厦门岛周围的滩涂多有养殖海蛎,鸟儿会钻到养海蛎的石条中。鹬鸻科的种类很不容易分辨,离得近可以看的清楚一些。每年的3、4月份和9、10月份会有大量的湿地鸟类向北迁徙经过厦门,是观鸟的好机会。
(3)、水鸟中还有三种留鸟是最容易观察的:小鸊鷉(音:辟替)、黑水鸡、白胸苦恶鸟,在城郊的水塘、鱼塘、湖泊中都有活动。黑水鸡爱吃水浮莲等水草,白胸苦恶鸟比较会隐蔽,走在两侧长满杂草的田间小路上,经常会出其不意地遇到它。
(4)、绣眼鸟、白头鹎、白鶺鴒、棕背伯劳、鹊鸲是最容易在市内的公园、公共绿化带中见到的鸟。绣眼鸟和白头鹎爱吃榕树的果实,我市的很多地方的行道树是榕树,你找到有结果实的树,就容易看到它们。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http://blog.sina.com.cn/u/1232720322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篇帖子在这个主题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5-09-14 18:21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