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 宁德霞蒲观鸟记
丫丫
发表 2003-11-27 17:57
链接: #1


看鸟去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4016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2
宁德霞蒲观鸟之焦城东湖塘
11月22日 星期六 晴

好久没有出远门了,一看到去宁德观鸟的帖子,想都没想就报了名,也许是因为10年前在飞鸾呆过的缘故吧。

参加野外活动多了,收拾行装就变得不慌不忙,总是临行的当夜准备,除了必备的武器:鸟谱、KOWA单筒、双筒,还准备了一些救急的药品:蛇药、酒精碘酒棉球、创口贴、氟哌酸、感冒药等药物。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脚,还是准备充分一些的好。

清晨的鼓浪屿静悄悄的,除了几个晨练的老人和送货的工人,就没几个行人,拖着行李箱,背着背包,我匆匆赶6:30的轮渡。

我喜欢这个时候的鼓浪屿,喜欢这个时候的鹭江,站在稀稀松松的渡轮上,扶着冰冷的栏杆,迎着沁凉的海风,我尽情地享受这个暂时宁静的世界,想着今天所要到达的目的地——我阔别多年的宁德,想着观鸟,想着回家,我就象是一只归巢的倦鸟。

还是老时间:7:00,还是老地点:火车站银河大厦。

出发人员:斑鱼狗、岩鹭、上尉、伯劳、机灵、野鸟、猫头鹰、六六,当然还有本人丫丫。北极鸥同志将从永泰直接到宁德和我们会合。

今日观鸟有两个酷哥:斑竹同志的鸡窝头不见了,剃了一个很酷的小平头,两瞥绍兴师爷般的胡须也没了,一来就让大家品头论足一番。上尉同志的帽子上缝了一面红彤彤的五星红旗,若是他把那辆车头贴着国旗、车门贴着观鸟会徽的酷车也开来的话,就让人想着他那是要去保钓。还有我们的岩鹭姐姐越来越时髦:她那个10块钱挎包上别着的一副小小的、可爱的眼镜,让上尉同志眼红不已。除此外还有两个严重超载的小姐:机灵人小小的,东西带得不少!还有那个丫丫比机灵还过分!不好意思本人观完鸟就回老家。

说是到宁德观鸟,实际上从上车伊始,大家就开始东张西望,福厦高速公路是我每次回家必经之路,目前两边的环境还算绿色自然,有不少鸟儿,坐在车里经常能看见白鹭、白胸翡翠、鸬鹚、黑翅鸢、八哥、椋鸟、斑鸠、伯劳、甚至白胸苦恶鸟。至于高高盘旋的猛禽类和一瞬间飞入丛林的小小鸟自然是肉眼无法看清的。


车子在平坦蜿蜒的高速路上飞驰着,机灵、猫头鹰、伯劳已经趴下了,我和六六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正聊着高兴时,又让上尉老师给逮个正着,于是想起我那可怜的小外甥——狗子,在给老师批评后很沮丧地问他妈(我姐):“妈妈,我为什么这么爱说话?!”


厦门到宁德行程大约340KM,车子由上尉和斑鱼狗两老大驾驶,福建山多,一路也不知穿过多少山洞隧道,最长的超过千米,在经过福清后,我终于趴下了,等我醒来,已经是丹阳境内了,再一回神,罗源两字映入眼帘,这高速路真是快捷便利啊!车子只要穿过公路尽头的隧道就到了飞鸾,离宁德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了。想当年,17岁的我背着被包,挎着水壶、绿书包、从宁波坐火车一路晃到福州,又从福州经新店国家森林公园沿着旧的盘山柏油公路,坐着骊山大巴(如果是男的,还只能坐大卡),一路颠簸到飞鸾。路上时不时能看见四脚朝天的车子横在路中央,看到一半挂在桥上,一半吊在悬崖边上的卡车。听90年老兵说,有一年俺那个海上救人的英雄老乡林春霖追悼会在福州举行,这里的部队也派车去福州参加,结果路上翻了车,据说死了几个年轻的战士。今天我们穿过的罗源到飞鸾的隧道听说是我们离开后,西藏调来的工程兵修筑的,据说也牺牲了几个年轻的兵。不管真的假的,我都默默地祝福他们——在这里奉献过青春和生命的每一个兵。

中午11点多,车子到达宁德,很巧合就停在宁德报社的楼下。


由于时间急迫,明天一大早就要开拔去霞蒲。逗留宁德观鸟的时间,真正只有下午半天。所以大家一致决定,把行李托在物资饭店,就整装出发。

宁德位于福建北部,东面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属沿海多山地形,沿海一带夹滨海堆积平原,海岸线曲折漫长,港湾众多,海岛星罗棋布,风光优美秀丽,空气清新,也许因为从前总呆在飞鸾山林的缘故,只记得雨后阳光明媚的树林、天边绚丽的三道彩虹、清澈丰富的溪流瀑布和漫山遍野的红杜鹃,今天的观鸟活动让我领略了宁德辽阔的海域和一片片广袤肥沃的滩涂地。

林业局的同志把我们带到宁德焦城区东湖塘海堤,因为那里有许多鸭子——当然不是家养的。宁德晚报两位年轻的记者已经在堤上等候了,周末还这么麻烦人家,真有些不好意思。

东湖塘海堤,东经119°34.539',北纬26°38.866',从漳弯镇马山村到城南镇洋尾村,全长2.49公里,15个村,3.3万人口。在这里我们真的看到很多鸭子:绿头鸭、白眉鸭、赤膀鸭、赤颈鸭、针尾鸭、斑嘴鸭、绿翅鸭、凤头潜鸭、还有其他的水禽:白鹭、苍鹭、池鹭、夜鹭、大量的白骨顶、红骨顶、鸬鹚,还看到以前我没见过的猛禽鹗,可惜的是湖上的白色泡沫和鸭子一样多,湖边的垃圾非常多比较脏。让我奇怪的是厦门常见的麻雀、鹊鸲、八哥、白头鹎、家燕等这儿倒不多见。

还是因为时间的原因,观鸟显得有些匆忙急噪。走着走着,大伙儿就四下散开了,我、机灵、伯劳、斑竹钻进菜地果园来到海堤的对面,在这里我们听到白头鹎熟悉的叫声,看见了白颈鸦,去年2月份我曾在鼓浪屿见过一次,那时它“啊‘的一声,钻出木麻黄,从我头顶飞过,白色的颈部匆匆一闪看得不是很清楚,今天这家伙静静地停在枯枝上 ,让我看个够,看来什么都要讲缘份不能强求。


--------------------
童年的时光悄悄地流过,难忘那光着脚丫在田野里跑的日子----------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Start new topic
回复
丫丫
发表 2003-11-30 04:29
链接: #2


看鸟去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4016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2
宁德霞蒲观鸟记——之大京(2)

经过圣母龙宫,穿过摇山洞,车子进入山里,看不见大海,只看到晴朗的天空和连绵不断绿波涌动的群峰,以及溪流潺潺、幽深的峡谷。要是雨季不知该有多壮观!

峰回路转,不知是谁惊叫一声,一片白茫茫的大海突然闯入视野,海中漂浮的那座仙山竟然离我们这么的近。一时间感觉自己到了蓬莱仙岛、世外桃源。北极鸥激动地“吁”的一声,“白龙马”急急地停靠到路边。大家蜂拥而出,这回我可是把大炮扛出来了。

只见一条崎岖的山路从我们脚下一直延伸到深深的谷底,远方是茫茫的大海和那座清晰美丽突兀在眼前的仙山——这应该就是长春镇大京的笔架山了,海边陆地上则是一片远远望去非常平整广阔、泛着淡绿淡黄淡红淡灰等各种色泽的美丽和谐的田野。夹杂在其中的那段古城墙和密集的屋宇大慨就是大京行政村了,两只个头不小的普通狂在空中盘旋,不时隐入海边茂密的防护林中。至于村边那座小山包上的红色庙宇,今天看来是去不成了。


长春镇大京坡城里离宁德大约130KM,东经120°05.793',北纬26°42.134', 居民一千多户,人口7000多人。——这就是我们今天行程的终点。

车子在海边的小镇上停了下来,村里的男女老少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出来久了大家似乎养成习惯,一下车,就先找老乡收集这里的人文地理、生态环境、动植物等资料状况,尽管建于明洪武20年(1387年)福宁大金守御千户所抗击倭寇的海疆城堡——大京城堡就在眼前。


今天主要是收集附近鸥类的活动分布状况,斑竹他们见着渔民就问,我马马乎乎记下他们的问答:四霜列岛上有很多鸥鸟,而且每年3、4月份较多。也许那里有我们所要寻找的黑嘴端凤头燕鸥。

一个叫郑锡用看上去知书答礼的中年老人,给我们留下了联系地址和电话。感谢信任——让我们彼此留有一份真诚和善良,感谢观鸟会的鸟友们让我学会了认真与执著。

此刻已是正午时分,大家一边吃着简单的干粮,一边四下里转悠,鸟不多,除了研究了半天才肯定的山麻雀外,就白腰文鸟,灰头鵐、树麻雀、大山雀等寥寥几种。不过却看了不少历史古迹。

大京城堡保存得还算可以,早已干涸的护城河还能清楚地辨别,护城河的桥保存完整。两个中间凿有四方孔、大约用来插旗杆的青石磨盘还整齐地躺在城门两侧,磨盘上纹路清晰。城门的上方还刻着当年守城御史的姓名等其他文字记载,时间匆忙我没能认真看,只记得此人姓郑。

走进城门,里面就一条短短的青石板古街,两边是整齐老旧的木屋店铺,还有鱼肉蔬菜瓜果草药等摊位货架,一口清代的大古井用铁框框罩了起来,里边还有幽深的井水,也许是清朝也许是明朝的木屋门楣上方,还残留着“总路线万岁”等等那个特殊年代的痕迹。连买肉的摊位还是用两条厚沉的、顶端钻着洞眼、上窄下宽的青石条架着,古井前一座古老的亭棚(据老乡说是清朝建的)的四根木拄也是用这种青石夹着并从石孔里打进一条木块固定的。后来我发现这种石条街道两边基本对称,也不知当年是用来做什么的。

古物虽多,卫生环境却实在不敢恭维,窄窄的街上拉着几块破破烂烂的黑色网棚,垃圾随处可见,鱼肉瓜果上苍蝇纷飞,店铺里也是乱七八糟,可是奇怪的是人们的穿着打扮气质却象城镇的居民。真是不可思议,太可惜了这么一座古老的城堡。

说归说爬上高高的城墙,环视着城墙上大约十步一隔的大榕树,还是满心喜欢。写到城墙,也让我想起返回途中经过并登上的传胪村那段残留的古城墙,还有城墙上和城墙一起延伸的杂乱无章、虬枝盘结、树根粗壮、穿墙包石的那些不知名的茂密的树林。


这些城墙和北京的长城不一样,城墙的外围是用整齐的青石方块垒成的,传胪的那段则是用大小不等的乱石修筑的,显得更自然古朴。城墙的内里是用泥土填充的,所以可以长那么多那么高大的树,为了弄清是先有树还是先有墙,机灵转了一大圈,考证一番回来得意地告诉我们是先有树再有墙。


不管是先有树还是先有墙,这两段古城墙以及城墙上的树都是我今天最喜欢最深刻的风景。

城和树连成一体显得那么和谐悠远古朴。黄昏、清晨、还是午后抱着一本喜欢的书,在墙根、树下静静地看着,书在眼里,景在心中。


好罢,就以大京的那块碑铭为结束吧。

大京村,位于霞蒲县东南部,东临东海,相传客人旅宿遗金追还。客曰:“城南方优秀人物”,古称南京。又改大金。后谐音为今名。


--------------------
童年的时光悄悄地流过,难忘那光着脚丫在田野里跑的日子----------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篇帖子在这个主题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5-09-12 18:47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