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789 注册: 2003-06-04 编号: 38 |
[几次考察之杂烩版]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将厦门岛吹拂得繁花似锦,特区建设的步伐在厦门岛东海域之滨的五通村,却似乎总是有些停滞。二十余年间,五通村的平静和困惑,与厦门岛的繁华与喧嚣,形成了两个世界。 随着东部开发的消息不断传来,行走五通的愿望忽然强烈起来。不错,再不及时记录昨日和今天的五通村,也许五通村就会象厦门许多已经消失的村庄一样,它的真实面目,终将无人知晓,湮没在流逝的岁月中。 主意已定,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约上厦门观鸟会一班热衷人文、生态科考的爱好者――岩鹭、斑鱼狗、上尉、拓比、蓝色鬼等人,开始我们的五通村考察之行。 -------------------- |
![]() |
![]() ![]()
链接:
#2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818 注册: 2003-05-30 编号: 7 |
在厦门晚报上又读到蜂兄熟悉的文字,不过文章的落款却很不熟悉。嘿嘿嘿......
4月21日厦门晚报9版 五通西滨盈盈一水梦相连 五通西滨盈盈一水梦相连(图) 东通道建设注定将打破两个村庄多年的寂寞—— (2005-04-21 本报记者 赵馨 王蔚然 摄影 黄晓珍) 未来畅想曲:从招商引资到休闲旅游 ...... 五通,借历史开发旅游 ...... 八百多年前的一天,风急浪高,一艘木船从对岸颠簸而来,匆匆靠上五通渡头。几位风尘仆仆、身着官袍的男子跳下船来,小心翼翼地躬身将两个年约十岁的小孩迎上台阶。其中一名大官模样的男子临走还不忘提笔在渡头附近的两块巨石上写下“龙门”两字。这就是五通“龙门”古渡的传说。 散落在坂美村中的百年名宅“大夫第”。屋脊上“联登甲第”四个大字烘托出大厝的雍容气度,大厝建筑构件中的石雕、木雕上的故事人物、花鸟虫鱼,至今栩栩如生。 毗邻“大夫第”的99间闽南大厝,占地3000多平方米。登上附近楼房,方形结构的古宅共呈三进,每进有4个院落。每进、各院落之间既错落有致,相互独立,又通过廊道相连成整体。虽然年久失修但依然气势不凡。留守家中的老太是大厝建造者石日华第四代媳妇。她说,当年石家有99条船往来于厦门与南洋之间,获利颇丰,故建房99间。 还有早期华侨兴建的番洋楼、古驿道和当年日军屠杀我大量同胞的“万人坑”……只有通过大规模的整理和修复,五通绚丽而沧桑的人文才能抖落历史的尘埃再度绽放。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9-08 1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