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 厦门最高峰征服记(旧帖)
江南
发表 2003-06-07 05:19
链接: #1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7946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7
厦门最高峰征服记

----7.21野战排战斗纪实


战前动员与准备

话说那日,TOBY与野马登上同安吊鼓岭,坐在山顶喝着小酒,意犹未尽,望着北边不远处的厦门第一高峰云顶山忽发奇想,何不组织一次网上直播攀登厦门最高峰云顶山的活动呢?TOBY一拍大腿,说干就干,回来后立马上网发布英雄帖。一时间,振臂响应者呼啸而至。这云顶山,海拔1175米,乃厦门市第一高峰,位于同安汀溪荇后村与安溪、南安交界处。

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战。于是,TOBY、野马与众野们分头行动、分工负责,成立了野店大本营、汀溪支援营地、荇后村前进营地、登顶特勤组、登顶突击队、登顶观光组,连中国移动GPRS、厦门电视台、厦门晚报也都前来助阵。召开了二次预备会,会上众野们献计献策,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么多的诸葛亮在开会啊。会后,还开上车,演习了一遍移动上网,演习大获成功;并到海滩上飚车以检验车辆的性能,事实证明人车处于最完美的结合状态。

经过两周紧锣密鼓的战前动员与准备,万事俱备,只待良辰了!这是野战排成立五年以来开展的最为复杂、组织最为严密、参战兵种最多、准备得最充分的一次战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这是在准备攀登珠穆朗玛峰呢,但我们杀鸡偏用牛刀,要的就是这种职业精神与专业素质, 因为户外活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战前多流汗,战时就可不流血、少流血了。


越野与推车

厦门的7月份是多雨季节,大战前夕时断时续下着雨,我心里也随着天雨天晴起起落落。终于盼来了7月21日,一早起来,天空中祥云朵朵,老天很给面子,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打车来到集结地点,已有些战友和“战车”了。六点四十五分,车队准时开拔,九辆插着红色、橙色、黄色、兰色等各色野战排旗帜的车在晨曦中鱼贯而行,车辚辚,马啸啸,令我顿生汉家儿郎出征塞外的豪迈与悲壮!

车队到了同安小西门,又有行者驾驶的雪佛兰开拓者加入。我们在此举行了誓师大会并照了全家福,然后重新分组乘车,开始向战场进发。车出汀溪不远,就向左拐上一条进山的便道。车队经过一个小村庄,惊得鸡鸭四处逃窜,初战告捷,我由衷地为野战排的战果自豪。

过了山村,就开始沿着盘山公路上山。这只是一条简易的机耕路,由于前些天的雨水而有些泥泞,路面上碎石嶙峋,坑坑洼洼,坐在车里,随车颠上落下,可以免费享受“全身按摩”,只是记得要抓好扶手,不然脑袋会因按摩过度而起包的。有些路段狭窄得只容一辆小车通行,路两旁的夹逼的树木时不时热情地把枝条伸进车窗与你肌肤相亲。越往高处,路面越发陡峭,急弯也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不少的回头弯,我们的车队只好拉开距离,小心翼翼地似蜗牛一般匍匐前进。爬了一阵山路,通过对讲机询问海拔高度,野妞妞看完GPS报曰185米,@$%^&^#*,众皆晕倒,怎么越爬越低了?看来这MM已经有了“高原反应”了。

山羊的皮卡是两轮驱动,轮胎也不是越野轮胎,几次打滑,于是我们两辆车的六七个野们下车护驾。先是在一段泥泞的上坡路,路面上还长着些湿漉漉的小草,又松又滑,我们踩着烂泥推啊推,山羊也踩得油门轰轰响,车子终于向前冲了出去,但左后轮却正好碾上一个巨大的黑色“炸弹”,卷起千点牛粪喷射而来,还好我眼疾脚快,不然,嘿嘿。在一个又急又陡的回头弯前,只见山羊先是来一段五十米开外的助跑,而我们则在拐弯处抢占有利地型,有的手里抱着大石块,有的半蹲着,严阵以待。山羊的皮卡轰鸣着冲了过来,再猛打方向盘,企图一蹴而就,但这弯也委实太难对付了,山羊的皮卡怪叫着就往下滑,我们见势不妙,一拥而上,先把大石块塞在后轮下,再大家伙喊着号子肩扛人推,终于车子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又怒吼着向前进了。

又行了不久,路左边的对面山壁上一道洁白的瀑布映入眼帘。这就是油壶瀑布了,白练似的瀑布挂在青翠的山峦之中,凉爽的山风吹动水丝若有若无地轻舞飞扬。密林中鸟鸣啾啾,蝉虫低唱。此情此景,令刚经历过艰辛推车和长途跋涉的我们,疲惫顿消,平添了无穷的力量。

于是车队停下来打尖,大家纷纷解囊,就着美景大快朵颐,居然还有肉包子,当然,这绝对不是孙二娘做的,虽然她现在改名阿媚了。叮当索性坐到车顶上,荡着双脚,大嚼肉包,全然不顾电视台的摄像机正对着自己,唉,平时的淑女形象算是给毁了。


荇后村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爬山越岭,车队于9点45分抵达了云顶山麓的荇后村,海拔为847米,想必这是厦门地势最高的村庄了。显然,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打破了这个小山村的静谧,当我们车队缓缓地驶入村内,质朴的村民都站在家门口看着我们微笑,倒是四处乱跑的鸡啊、猪啊、狗啊对我们的到来不理不睬。

整个村庄,约摸三十来户人家,百十号人。民居大多是一层的平房,墙体是石头垒成,有些则是刷成白色的土墙,屋顶是黑瓦,瓦上有的还长着青苔和芳草,间杂着一两栋新式的二层楼房。一条小山涧七拐八绕地从山村中汩汩穿过,许多民居都傍水而立,四周青山环抱,这地方山青水秀,古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居住在此的人们必定是仕智之士了,令我等蜗居水泥森林的所谓城里人的羡慕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登顶

在荇后村稍事休息,我们登顶突击队二十勇士整束停当,于10点27分列队誓师,在其他战友的夹道欢送下开始了这次活动的总攻----登顶,只可惜没有壮行酒,倒是天气不错,阳光普照啊。队长TOBY一身黑色作训服,分别引人注目。野山虎和猿人是正宗的军用迷彩服,全身上下挂满了军用水壶、砍刀、指南针、对讲机、背包等。林植的行头则更显经验丰富,他象阿拉伯人一样用一块大黄布包裹住头部和肩部,既避免了暴晒,又保持凉爽,只是他这么一打扮,挺象本。拉登的,我们忙叫他要小心,不要被美国侦察卫星发现了,以免引起国际纠纷。

在向导郑大哥的率领下,我们一个紧跟一个,队伍在崎岖的山路上急速前进。行不多久,在山坡上我回头一看,队伍已不知不觉就拉长了,前后足足相距了一百米,落在最后面的是一位穿着粉红背心、牛仔短裤的MM。看来她这身打扮是无法让她登上山顶的,果然,她在大家的好意劝阻下,只好放弃了,在挥手之间,我们大队人马继续登山。

可能是刚开始走得太快了,爬了十几分钟每个人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我早餐没吃,这会儿真觉饿得慌。但我一向以自虐驴为荣,徒步环岛路是小菜一碟,心中常常梦想有着一日去徒步西藏、徒步三峡、徒步长城什么的,眼前云顶山又算得了什么?今天我还特地穿了一件“黄色领爬衫”,准备第一个登顶呢!喝口水,勒紧背包的腰带,咬咬牙,接着爬。

当大家陆陆续续爬到了海拔1050米处的一个小山包,每个人都象是从水里爬出来一样水淋淋的。TOBY让大家在山包上休息一会,一听到休息,我急忙把背包解下,随手就扔在草地上,虽说背包只有十多斤重,但却象是卸下了千钧重担。问了向导主峰在哪里,向导居然说这里还见不着主峰。一听此言,每个人都差点晕倒,天哪,累成这个熊样,却连主峰的影子还没见着!

休息片刻,每个人都咬紧牙挣扎着又上路了。这下子,爬山的速度自然是慢多了,队伍也变得稀稀拉拉了。每爬一步,都得用手撑着腿,走一步,喘一口,每个人只是机械地迈着腿。终于,当爬到海拔1140米时,向导指着前面出现的山峰说那就是主峰了。这最后的三十五米,可能是我走过的最困难的三十五米了。而且,爬呀爬,好象远不止三十五米,这三十五米好象永远都走不完。倒是一农MM和野妞妞底气十足,先后超过了向导向着顶峰冲击,而且,野妞妞还在唱着歌呢,岂不是在笑我男子汉们?兄弟加油啊,别辜负了“黄色领爬衫”啊!我给自己打气,喝几口水,豁出去了,拚尽全力也向顶峰奔去。

11点18分,历时48分钟,野战排十九勇士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胜利登上了厦门最高峰云顶山!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山顶上立着的界碑见证了我们的坚韧与勇气,这约七十厘米高的三角形界碑是国务院于2001年竖立的,界碑南面用红字标着同安,东面是南安,北面则是安溪,我们现在就站在三地的交汇点处,一脚踏着三地,极目四周,无遮无拦,视野极为开阔,全然不似在城市里一抬眼不是电线杆子,便是高楼大厦。南面是美丽富饶的厦门,东面南安的两个水库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北面安溪则是连绵的群山,远山尽黛,天与地的界线也变得混沌不清。仰望长空,天似乎格外的蔚蓝,云似乎格外的洁白,江山如此多娇,我们都忘了累了,尽情地在山顶上欢呼!

我取出手机想让朋友分享我的快乐,却发现手机上显示的是“台湾大哥大”,每个人都跑过来看,啧啧称奇,我在想,要是哪一天我们也能去攀登阿里山,那该多好啊!山顶上成群的红色大蜻蜓飞来飞去,还有一只小青蝶,竟然就停在野山虎手举着的望远镜上,任我们盯着它看、拍照,落落大方,一点都不怕人,最后甚至干脆停在了MM的手指上,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得淋漓尽致。什么时候,地球上的野生动物能都象这只小青蝶一样与人类如此和睦相处呢?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对待地球上其他生灵呢?

12点整,我们依依不舍地开始下山。走了几步,我又回首看了一眼云顶山,很可能我今生再也不会来到这座厦门最高的山峰了,但我会永远记着今天,记着我在七月流火的季节里来过这里!


 

zmuer@sina.com

2002年7月24日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篇帖子在这个主题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5-09-26 05:29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