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6-25 03:36
链接:
#1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5686 注册: 2003-05-30 编号: 5 |
作者:Birdman
汕头阿康:我发“须浮鸥”的图片,台湾的鸟友说他们叫“黑腹燕鸥”,詢问大陆命名的依据,不知是否从外文直接翻译过来的?还有,他们提出能否把鸥类划分成“鸥”和“燕鸥”两大类,大家觉得有道理吗?可行否?为什么?我转贴在此,请国内懂行的高手们来“顾问顾问”: “大陸的鷗科有鷗,浮鷗,噪鷗,巨鷗,河燕鷗,燕鶋,鳳頭燕鷗,玄燕鷗,玄鷗,三趾鷗,楔尾鷗等?因只顧著照應"屬名"的緣故,所以到後來我們根本無從去分牠是屬Gull或Tern, 個人以為一般賞鳥者只要知道牠是屬鷗或燕鷗即可,所以拙見如下: 鷗科建議改為 "鷗/燕鷗科",這樣就可涵蓋將鷗鳥大略分為: "Gull"與"Tern"兩大類, 所以中譯鳥名中的最後一字或兩字必定是"鷗"或"燕鷗",這樣我們便不必廣泛去記牠們的屬別名字而混淆了最基本的Gull與Tern的分野,不知道諸位大大以為這樣的建議/看法如何?請不吝指教!” Birdman:首先想说的是你提出的问题的确涉及到一些鸟类分类学比较深层次的方方面面,不是三语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中国的鸟类专家们一般都比较忙,而中国业余观鸟界的朋友们又比较谦虚謹慎(好作风),没人会冒然以“高手”的姿态轻易发言。大家没有就此进行讨论并不等于没有关注,既便是有些专业知识的人也可能在认真思考你提出的问题。我是动物学专业出身,但在学校学习时最不喜欢的就是分类,当时觉得分来分去很麻烦,后来在工作实践中反思,认识到当年的看法是不对的,今天跳出来应答,主要是因为你有点“恼怒”了……,呵呵,大可不必。我们只当是一般性的讨论,不指望就能得出什么结论,只是希望彼此能够受到一些启发。 鸟类的分类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属于自然分类法,它的依据是鸟类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怎样确定这一点方法就多种多样了),因此鸟类分类系统反映的是鸟类的进化历程,这就决定了鸟类分类系统的客观性一面,它不仅仅为了称呼方便而定。任何分类系统又都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因此也要考虑方便使用,方便认识,这是鸟类分类系统的主观性一面。当评价不同的分类系统时,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其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的统一。 大陆的鸟类分类系统是由留美博士郑作新先生典定的基础,中文名命名的依据主要是学名(拉丁文),再综合傔顾中国的传统名称和英文名。 断言大陆鸟名只顾照应“属名”是不正确的,就鸥科而言,所有的种类以“鸥”结尾,强调的是科,既鸥科。学名中的第一个词表示属名,鸥科所包括的鸥、浮鸥、燕鸥、噪鸥、三趾鸥、玄鸥等多个属,各属之间属名完全不同。只用Gull和Tern无法涵蓋所有的属,反而会引起混乱。大陆鸥的名称的中间部分如浮、噪、三趾、燕等表现的是属,而形容词性的第一部分表示的是种如:凤头、黑、鸥嘴、白翅等。现在给出一个典型的例子--白翅浮鸥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其中文名中体现的科、属、种对应关系。 大陆鸥类中名又巧妙地运用了合并归类的省略技巧,如鸥属的种类属和科中文名相同,共用一个鸥字,如:红嘴鸥、黑嘴鸥、小鸥等一看就知道是鸥科鸥属的种类。 中国的方块字虽说在计算机方面输给了拼音文字,但是在分类方面确有其涵蓋性强,简洁优美的优势,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大陆鸟类中文命名感到自豪。再说鸟类分类学研究,大陆的水平远远在台湾之上,由颜重威、趙正階、郑光美、许维枢、谭耀匡等编写,台湾翠鸟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野鸟图鉴》,全部正式采用大陆通用鸟类中文命名,而那些黑腹燕鸥、白翅黑燕鸥等台湾原来流行的称呼仅以俗称存在于括弧中,这本图鉴在台湾发行,有着中国鸟类分类的权威地位。 既便是英文名,也没有用Tern和Gull涵蓋所有的属,比方说白顶玄鸥的英文名后面一个词既不是Tern也不是Gull,而是Noddy(Common Noddy),因此,“最基本的Gull與Tern的分野”这种说法本身就不严谨。仅因赏鸟记忆不习惯而动议合并类属,更改鸟的命名,就等于把自然分类系统中的主观性强加于客观性之上,是对科学的无知和不尊重。 以上是个人看法,不想被贴到台湾网站,引起两岸不和。 阿康,我们不过是器材方面暂时落后,相信大家一起努力,很快就会改变局面,大家要有信心 -------------------- 电话:13600926150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11-19 0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