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789 注册: 2003-06-04 编号: 38 |
相对于许多为人父者,父亲对我的成长是有些纵容的--他几乎从不干涉我对兴趣爱好甚至人生方向的选择。也因此,我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家庭的压力。只有一次,父亲以他独特的思维改变了我的选择,也因此改变了两个男孩的一生。
那一年,我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中考,而且超过了理想中的一所重点中专的分数线。这所中专在我所在的县的招生名额只有一名,上线的却有两名,这意味着我们中一定要有一人被淘汰。 就在正式体检的前几天,父亲通过多方打听,意外地了解到,我的“竞争对手”是我同村的伟。伟我是知道的,一个并不幸福的男孩,幼年丧父,是寡居的母亲艰难地将他拉扯上了初中。不幸的是,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虽然早熟的伟很努力,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是连续两次中考,伟不幸都失败了。而在那时,考上中专几乎是贫困的农村孩子最好的选择--这时的中专,不仅几乎不用学费,而且,还包分配。 伟不是个容易放弃的男孩,他准备再次补习。但伟的家庭的财力早已陷入绝望的境地,维持生活尚且困难,更遑论有能力供伟再次补习了。况且,伟业已超龄(当时有着严格的年龄限制)。伟没有别的选择,只有背井离乡,早早加入打工者的行列。 伟用半年的血汗换来了微薄的积蓄,也因此重燃了再次参加中考的希望之火。靠着他的执着,一所希望提高升学率的山区中学为他提供了再次冲刺的机会,并且违规为伟更改了学籍年龄。这一次,伟终于上了重点中专分数线,成绩还超出同一志愿的我一分。 父亲那时正是掌握户籍和印章“大权”的乡村干部,伟的“底细”,父亲自然一清二楚。在我和伟的这场竞争中,父亲只需举手之劳---把伟的情况如实提供给招生部门,竞争的胜利者必定是我。父亲是何等地需要这场胜利啊,我知道,当时他也并不宽裕。 一些知情的亲友力劝父亲向招生部门举报伟的情况,甚至我也有了这种念头。知道了情况的伟几乎陷入绝望。然而父亲终究有些犹豫,从未失眠的他竟然连续两个晚上无法合眼。体检前的那天晚上,父亲生平第一次用近乎恳求的口吻跟我作了一次长谈,末了,他异常坚定地对我说,儿子,把机会给伟吧,老爸还有能力供你上高中、上大学! 伟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那所重点中专,后来分配在市里一家效益不错的事业单位。而我在父亲的负累中,也顺利地读完了三年高中,升入江南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并且赁着那张响亮的文凭,在特区谋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成为了父亲的骄傲。 我偶然还跟父亲提起当年的那次抉择,父亲只是微笑不语。村里人却还每每记起,说到父亲,总是赞不绝口:好人哪…… --------------------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10-01 0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