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 鸟类扫盲第3讲-鸟类的呼吸系统
胡杨
发表 2003-09-22 20:55
链接: #1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427
注册: 2003-08-22
来自: chpengxj@hotmail.com
编号: 149
鸟有一对鼻孔,向内通入短而狭窄的鼻腔,再以内鼻孔通入咽,咽后为喉,下接气管,气管壁上有顺序排列的环状软骨,是气管的支撑物,气管进入胸腔后,在入肺之前分为左右2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
气管与支气管之间的部分称为鸣管(syrinx),鸟类的鸣声来自鸣管。鸣管中2支气管的内壁上各有一个横过支气管道的透明薄膜,称为鼓膜或鸣膜(tympanic memhrane)。鸣管外壁上有纵肌,称为鸣肌(syringeal muscles)。鸟在呼吸时,鸣膜震动而出声。鸣肌的伸缩可调节鸣膜的紧张度和肺中气体排出的速率,使鸟能够发出多种不同音量、音频的声音。鸟类的鸣声一般都很高。有些鸟类的鸣声能够传的很远,这是由于气囊中气体共振所引起的。鸟的鸣声悦耳,然而鸟类的鸣声不是为了点缀风景,鸟鸣的作用是:集合鸟群;亲子之间的招呼;报警;引诱异性;表明已经找到筑巢的地方等等。
上传的图片



鸟类的肺比两栖类和爬行类的肺复杂,和哺乳类的肺也不一样。鸟类的肺来自支气管,支气管多次分支,形成大量细小的微气管,微气管又彼此相连而成网状的气管系统,就形成了鸟类的肺。气管系统的外壁上有丰富的血液供应。
鸟类的呼吸系统除肺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即气囊(airsae)。气囊是一系列薄而透明的囊,除锁骨间气囊只有一个外,其余各气囊均左右各一。气囊与支气管和肺相通,气囊的壁非常薄,可伸入到体腔的各部,甚至可以深入到骨髓腔中。气囊壁上没有血液供应,不能进行气体交换,但气囊能贮存新鲜空气。吸气时,空气从气管直接进入后面的气囊,从此气囊进入肺,再从肺进入前面的气囊;呼气时,后面气囊中的空气继续进肺,而前面气囊中的气则循气管呼出,所以不论是呼气还是吸气,空气总是按照一个方向连续进入肺。肺中血液流动的方向和空气流动的方向是相反的。这一逆流交换的系统使空气中的O2得以最大限度的被吸收。这与鸟类的高代谢频率紧密相关。

上传的图片



气囊的存在使鸟类体重与体积之比降低。所以鸟类和其他动物相比,体重是相对轻的——“身轻似燕”。体轻对于飞翔有利,飞翔能力强的鸟,气囊也发达。


--------------------
农妇、山泉、有点儿田 ~~~~ ~~~~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篇帖子在这个主题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5-09-21 05:02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