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链接:
#1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
它们的挽歌——野生华南虎之死
来源: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潘晓凌 发自广州 [2007-12-12 18:02:02] 最后一只有记录的野生虎南虎,不只是丧生于一只捕野猎夹,更是死于一个轰轰烈烈的时代…… ![]() 陕西农民周正龙的华南虎照片,正在引发一场旷日持久高潮迭起的真假之辨。但很少有人记得,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原始森林里还游荡着四千多只华南虎。 但经过短短三十余年,野生华南虎却几乎绝迹。 最后一只与人类遭遇的野生华南虎这样被记载在国家林业局档案——1986年11月6日,湖南安仁县一山沟里,一只野生华南虎幼仔饿急出山,被诱捕野猪的夹子捕获。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同月21日死亡,死前仅24公斤重。 这三十余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四千多只老虎已无迹可寻? 有关华南虎的大量文献或许描摹出那个时代的轮廓。 1950年代,政府号召开山造田,扩张了人的生存空间,却使不少野生动物流离失所,包括百兽之王华南虎。 一向避人的老虎开始频频出没村庄,偷牛食羊,甚至伤人,从此成为“人民公敌”。 军人与民兵纷纷持枪进山打虎。其时,官方并没许诺数以万计的奖励,对于淳朴的年轻人而言,全国各地党报登载他们英雄事迹的宣传报道,才是至高荣誉。 轰轰烈烈的打虎运动持续了30年。据可考资料,“英雄”们共猎杀了3000只华南虎。直到1973年,老虎作为“人民公敌”的身份才得以平反。该年,华南虎首次列入《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草案)》,1977年正式成为国家野生保护动物。 但人们对华南虎的敌视短时间内仍挥之不去。1979年,杭州的党报还在宣传一个打虎英雄世家,祖孙三代共打死了七十多只老虎。 数十年的打虎运动给华南虎带来致命打击。当人们对华南虎终起保护之心,再花数十年几度寻虎,却再也没发现它的踪迹。 本报记者试图寻找当年“最后一只野生虎之死”的目击者,安仁县林业局年轻的工作人员均称不知此事。只有年长者还依稀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打虎者的荣耀绝不输于眼下的“拍虎英雄”。 但即使现在,大自然还给人类留下了拯救老虎的机会。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李立姝介绍,早先,野生东北虎在俄罗斯只有50多头,经过多年对老虎栖息地的保护,现在俄罗斯的野生东北虎已增至400头左右。目前中国的野生东北虎亦有数十头,只要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亦仍有可能达到俄罗斯的保护状况。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
![]() ![]()
链接:
#2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
![]() ![]()
链接:
#3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
它们的挽歌——白鱀豚的最后一瞬
来源: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姚忆江 发自武汉 [2007-12-12 18:06:56] 白鱀豚,我们不愿相信这个物种已经灭绝。它已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希望它不是死在人类之手,而是藏匿在一个“世外桃源”。 “2002年7月14日早上,饲养员准备给淇淇喂食时,发现它已静静地躺在水底,就像睡着了一样。”时任白 豚馆馆长的张先锋回忆。 作为水生哺乳动物,白 豚每分钟要上浮换气3-4次。沉在水底是个大问题。果然,这只世界上惟一的人工饲养的白 豚,在中科院武汉水生所离世了。“我流泪了,还有同事。”张先锋说。此前,这位博士养成了一上班就去看淇淇的习惯。快做爸爸前,张先锋曾与妻子商量,生女儿就叫淇淇,生儿子就叫豚豚。后来有人戏称他是“豚爸爸”。 淇淇是1980年1月从渔网中被水生所的专家解救的。此后,它就生活在水生所。“我们一走进馆内,它就会游近池壁,在你的脚下不动。我们敲敲池壁,它就会摇头摆尾起来。”张先锋回忆说。 那是远远超出人跟一般动物的关系。在水生所三代科学家的呵护下,淇淇与中国鲸类学家零距离相处了22年零185天,创造了世界惟一。一位看过淇淇的美国科学家说,“它为我们连接起一个世界,一个正在消失的世界。” “白鱀豚可谓大自然的杰作。”白 豚保护专家王丁说。它的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光滑如缎,背部为青灰色,腹部则为灰白色,尽显优雅气质。 但衰老是不可抗拒的。25岁,在淡水鲸类动物中属老龄,相当于人的七十多岁。淇淇是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淡水鲸。死去时,它体长2.07米,体重98.5公斤。 淇淇没有生殖繁育后代,是中国科学家们最大的缺憾。虽然为它准备“婚娶”多次,可一次都未能“圆房”——长江里的白鱀豚实在太少了。 科学家试图人工采精将淇淇精子保存下来,人工采精要通过训练来进行。开始训练时淇淇已经很大,训练了3年没有完成。进入1990年代以后,“淇淇”经常患病,训练不得不中断。因为白鱀豚的人工饲养没有先例,所以“养活”始终是第一位的。 在水生所的标本室里,陈列着白鱀豚标本,人们还能够看到“淇淇”的样子,这是它最后的价值。人们也试图发现另一个淇淇——2006年年底,6国科学家在长江上为期39天的联合搜寻,依然没有极其濒危的白鱀豚的任何信息。“渔业活动、航道发展、沿江农药过度使用、江水污染等,无一不在威胁白鱀豚的生存。”白鱀豚研究专家认为。 专家们不愿相信这个物种已经灭绝。迄今,白鱀豚已在长江里生活了两千五百多万年,希望它的忍受能够超越人类的侵扰,藏匿在一个“世外桃源”。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
![]() ![]()
链接:
#4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
它们的挽歌——神话鸟之殇
来源: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潘晓凌 发自广州 [2007-12-12 18:08:14] ■它们,曾为我们连接起一个世界,一个正在消失的世界。 ■它们,是那些已经灭绝和正在灭绝的物种。 人类的反躬自省或许已来得太迟,或许还为时未晚…… 有关“灭绝动物”的视频专题片,请见南方周末网站www.infzm.com 神话鸟之殇 躲得过天敌,却躲不过人类的胃…… 岛上的景象让陈水华惊喜,一千多只海鸟,像一大片云一样悬浮在浙江象山韭山列岛上空。 作为浙江自然博物馆鸟类专家,他职业性地向这个鸟群靠近。海鸟们看到有人靠近,尖叫着噗噗冲向天空,在离地面三十米处飞转徘徊,形成一团以人为中心旋转的鸟云。它们随时准备向人俯冲,目的仅仅是尽它们作为父亲与母亲的责任——保护它们的鸟蛋。 这是陈水华在2007年6月的一次科考。他要去寻找一种在全世界都不会超过五十只的黑嘴端凤头燕鸥。这种鸟有凤凰一样的头和炭一样黑的嘴尖。在全世界近150年的鸟类观察记录中,和人类相遇的次数屈指可数,甚至在1937年至2000年间,曾经在人类视野中失踪了63年。 学界称其为“神话之鸟”,其美丽和神秘诱惑着全世界的鸟类专家。 寻找“神话鸟” 陈水华仰望着头顶的鸟云,想在这个大凤头燕鸥的鸟类群落中,搜索让他梦系魂牵的黑嘴端凤头燕鸥。 他在多年的研究中了解了“神话鸟”的一些生活习性。在黑嘴端早先的目击记录中,少有大凤头燕鸥的踪迹,推测黑嘴端是独群生活。但后来黑嘴端的数量急遽下降,开始寄居在“亲戚”大凤头燕鸥篱下,估计是为了借“亲戚”之力抗击天敌。 陈水华正是根据这一规律,通过接近大凤头燕鸥群落,寻找黑嘴端凤头燕鸥。 2003年,陈水华带领的研究组,四年间走遍了浙江沿海的一千多个岛屿。地毯式的搜寻,只在2004年8月有过短暂的接触。“那次鸟云比今年的大得多,估计有三千多只大凤头燕鸥,鸥群中发现了约十对黑嘴端。”陈水华兴奋地说。 但四年之后,这个大凤头燕鸥群落已降到一千多只,栖于其中的黑嘴端生死如何?陈水华惴惴不安地观察着鸟云。“找到了,有黑嘴端,有黑嘴端!”十多分钟后,陈水华和同事们兴奋地压着嗓音相互打招呼,他们在这个鸟类群落里一共发现了4对黑嘴端。 绝世之恋 陈水华既高兴又难过。与三年前相比,这个鸟群群落的黑嘴端已经少了六对。“我们还来不及熟悉它,它就要跟我们告别了。也许,它注定是‘神话之鸟’。”陈水华感慨。 陈曾想写一本关于这种鸟的科普小书,但一直未能成文。“我对它的了解还是太少,人类发现它时,数量已所剩寥寥。”这位中国最权威的黑嘴端凤头燕鸥鸟类专家说。 鸟类工具书对黑嘴端的描述只有短短数语:夏候鸟,繁殖地为中国东南沿海,冬季迁徙至南太平洋地区。 陈水华对这种鸟则有更多的感情:“它们有洁白的羽毛和优雅的飞行姿态,当它们成双成对飞在天上时,你一定会被它们打动。” 每年5-8月,黑嘴端开始寻觅爱人、结婚生子。一旦“小伙子”相中哪位“姑娘”,便会使尽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魅力与养家糊口的能力。比如,他会向海面一个俯冲,在空中留下一道优美的弧线,旋即返回,将口中的鱼献给心上人。若雌鸟接过鱼,就如同少女接受男友手中的钻戒,从今结为比翼鸟。 2005年,厦门观鸟会在闽江口幸运地拍到一对黑嘴端交配的经过,引起轰动——雄鸟跳到雌鸟的背上,黑黑的嘴尖交替相衔,传递彼此间的柔情蜜意。 这像真正的“绝世之恋”,全世界不到50只的黑嘴端,意味着人类也许在以后再也拍不到这样动人的照片了。 难逃一窝端 陈水华一直想揭开它们数量急遽减少的谜底。 2004年8月,鸟群产蛋不久,台风连番来袭,待他们登岛,发现一些海鸟蛋被强劲的台风吹得支离破碎,破裂的蛋浆淌了一地,为数不多的整蛋,因偏离了原来的位置,被年轻的妈妈放弃了。 今年6月发现黑嘴端一星期后,陈与同事返回韭山列岛,发现鸟群、黑嘴端、鸟蛋,都没有了。 “鸟蛋全被附近渔民捡走了!”陈水华愤愤地告诉记者。 鸟蛋也许是普通人跟海鸟甚或黑嘴端凤头燕鸥最寻常的接触方式。浙江岛屿数量居全国之首,海边大排档密集排列,海鸟蛋往往作为大排档的招牌。斑纹与鹌鹑蛋相似的鸟蛋,一个35块钱,仍不乏食客的追捧。 四年间,研究组踏足的一千多个岛屿,最偏僻的地方都能发现人的足迹。他曾无数次目睹,挎着篮子的渔民登岛拾蛋,鸟儿惊起四散,盘旋于低空,紧紧盯着渔民,当发现他们靠近自己尚未出世的宝贝,像中了弹般,猛地朝下俯冲,冲侵犯者发出吱吱的尖叫。这样的恐吓显然对渔民们不起作用,鸟妈妈与鸟爸爸只好急刹车,旋又回到空中,频繁扇动翅膀,尖声凄叫。 每逢此景,陈水华都不忍看下去,“海鸟一般一年交配一次,一次只产1-2枚蛋,孵蛋期为20天左右。他们往往盼不到宝宝破壳而出的那一天。” 人类的“一窝端”,对海鸟的繁衍生息带来致命打击。选择与大凤头混居的黑嘴端,躲得过天敌猛禽的利爪,却逃不过人类的胃。 生物链的崩溃 海鸟群居数量越大,鸟蛋越集中,就越容易成为拣蛋者和捕鸟者的目标。 每年10-12月,候鸟迁徙季节来临。《海峡都市报》报道,今年10月31日,盗捕者在黑嘴端的繁殖地之一福建闽江口海边湿地上搭起了三四公里的捕鸟网,迁徙越冬的鸟一不小心撞上粘网,就如人误入沼泽,越挣扎陷得越深。 2006年,北京观鸟会赴山东青岛寻黑嘴端,未果,只看到岛上捕鸟的粘网随处可见,数十只海鸟尸体悬挂网上,一些已被风干。 今年6月中旬,在韭山列岛中心岛屿上,八百多只海燕蛋被人捡拾一空。在附近的大排档,浙江保护野生动物志愿者找到了那些鸟蛋,其中很可能包括3只黑嘴端凤头燕鸥的卵。他们发现只有一种叫黄嘴白鹭的海鸟能幸免于难,原因是它们的蛋口感不佳。 人类的贪婪已成为鸟类种群锐减的最直接影响。鸟类专家预测,到2100年,至少有1200种鸟将消失。而过去1500年中,仅1.3%的鸟类灭绝。 人类已开始为此自食其果。1997年,全世界3.5万-5万人死于狂犬病,印度占了3万名。印度秃鹫数量减少后,野狗的数量爆炸性增长,导致狂犬病泛滥。“鸟类灭绝的更多后果,我们人类还远未了解。”陈水华说。 陈水华告诉记者,和华南虎一样,作为鸥科鸟类中数量最少的物种,黑嘴端成了“旗舰物种”。这意味着,它的灭绝,将是其他海鸟面临生存危机,与海洋生物之间生物链崩溃的开端。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
![]() ![]()
链接:
#5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
灭绝动物墓地
来源: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潘晓凌 发自北京 [2007-12-12 17:49:56] 人类的活动使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了1000倍。预计到2050年,将有逾1/3的物种消失。而在今天,它们留下的一个墓地,也被贪婪的人窥视 郭耕让学生们体验动物被关在笼子里的感觉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上百块墓碑逐一压倒,连成一百多米长的多米诺骨牌。那上面刻着的名字已经生疏:波兰原牛(1627)、福岛胡狼(1876)、南非斑驴(1883)…… 括号中的年份是“墓主”的灭亡时间。它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按国际惯例,一个物种在野外50年未见活体,可视为灭绝。 正处舆论中心的华南虎刻在倒数第5块墓碑上,那块墓碑欲倒未倒。墓地设计者郭耕并不关心“周老虎”的真假,“野生华南虎生命在倒计时,谁也扭转不了,”他指着华南虎墓碑前的一溜名字说,“就像这些动物,它们告别地球时,一张照片都来不及留下。” 与动物打了20年交道的郭耕,频频赴西藏、青海、陕西等地,接回被缉私警察查获的野生动物。被解救的动物甚至包括老虎。无论它们在自然界如何称雄,也难防人布下圈套。“获救时,它们要么蹄子被夹断,要么鼻眼间中弹,要么受内伤站立不稳。”郭耕说。 最悲惨的是猎隼。这是一种颇具王者风范的大鸟,站立时,斑黑的羽翼后摆及地,胸脯高挺,黑宝石般的眼睛警觉地盯着前方。到海关接猎隼时,郭耕看到这些大鸟铺了一地,都不再挣扎,走向前才发现,它们都闭着眼睛,眼部血肉模糊,四周凝结了一块块小血痂——盗猎者用针把它们的眼睛缝住了! 据国际刑警组织统计,全球每年野生动物走私金额高达150亿美元,成为继军火、毒品之后,第三大暴利走私活动。 1998年,郭调入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从事科普宣传工作。一年后,这名动物保护者开始筹建灭绝动物墓地,每年清明,很多人会来此扫墓—— 渡渡鸟,生前为毛里求斯国鸟,后因人类杀戮及外种入侵,1680年灭绝; 新疆虎,因栖息地荒漠化急遽减少,1916年宣告灭绝; 普氏野马,19世纪末被大批贩卖出境,1960年代野外灭绝; …… 这些生前几无交情的生灵,如今并肩长眠。将墓地设计成多米诺骨牌造型,郭耕以此表现自然生存法则——一个物种的灭绝,往往会引起与其相邻的几十种动物相继灭绝。 这组多米诺骨牌的倒塌,犹如正在下坡的汽车,突然失去控制,朝未知一路狂飙。地质时代,鸟类平均300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8000年灭绝一种;18世纪,鸟兽平均10年灭绝一种;19~20世纪中叶,鸟兽的灭亡时间表缩为一年一种。据联合国保护组织统计,人类的活动使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了1000倍,现今物种灭绝速度接近恐龙大灭绝时代。预计到2050年,将有37%的物种消失。 建起灭绝动物墓地后,每接到一个物种灭亡的报告,郭耕就开始推测,下一个墓碑将为谁而立。“墓地会越建越长,不知道麋鹿苑将来容不容得下!” 麋鹿苑占地近1000亩,位于北京南五环,是当年野生麋鹿灭绝的地方。1985年,流散欧洲的麋鹿被引回中国,又在这里安家。但这些奇兽和刻着它的名字的墓碑经常会被一些房地产开发商骚扰。他们希望把这里变成别墅区或者高尔夫球场——在北京,1000亩地背后利润不言而喻。所以,坚守这“最后的阵地”也是郭耕的工作之一。 而在墓碑末尾,一只水泥大手,止住“骨牌”继续倒塌。手背后竖立着袋鼠、树獭、鹤类等物种。“现在还有时间改变它们的命运。”郭耕说。 倒数第二块墓碑上则刻着“人类”。这曾经引来一些游客的不满,“人的数量那么庞大,以后还将越来越大,怎么会灭绝?!”一个老干部愤愤地质疑。郭耕反问:当金字塔的中部、底端逐一消失了,金字塔尖还复存在吗? (感谢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对本专题的支持)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
![]()
链接:
#6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
可悲!
|
![]()
链接:
#7
|
|
![]() 资深掺和者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0919 注册: 2005-06-26 来自: 厦门 编号: 882 |
那个老干部,唉!
-------------------- 给我一双彩虹的翅膀,我要飞向那自由的天堂。
微信公众号:山鹰的自然行记 |
![]()
链接:
#8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
物种的濒危是全球性的,在部分国家非常严重。
|
![]()
链接:
#9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5686 注册: 2003-05-30 编号: 5 |
其他的不敢评论,但是关于黑嘴端这段内容,还有许多观点是需要商榷的,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毕竟对这个物种的认识是非常不足的,在二十年以前,我想并没有这么多拣鸟蛋的,可是当时60多年没有记录,显然有其他原因造成这一种群数量极其稀少.目前,东南沿海无论滨鸟还是海鸟,面临的最大威胁还是栖息地的丧失和近海污染,这两个问题文中都没有提到.
-------------------- 电话:13600926150
|
![]()
链接:
#10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
斑鱼狗所言及是,目前物种受胁最重要的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
|
![]() ![]()
链接:
#11
|
|
![]() 普通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970 注册: 2004-10-17 编号: 545 |
啊?居然连这个虎图也敢盗用咱蓝大记的作品? 实在过份```` ![]() -------------------- 生命就在于折腾~
--鸟会最外行-就是我的专长 |
![]() ![]()
链接:
#12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
![]() ![]()
链接:
#13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905 注册: 2006-08-06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家),美国西雅图市(校) 编号: 1481 |
蓝色提到的那个"世界灭绝动物墓地"还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东北虎繁殖基地(东北虎林园)我都去过,这是几张照片
![]()
附加图片
![]() EXIF: 1/200, F2.8, 0/3EV, ISO0, 6mm, @ 2006:07:23 16:11:50, Canon IXY DIGITAL 55 ![]() EXIF: 1/160, F2.8, 0/3EV, ISO0, 6mm, @ 2006:07:23 16:10:28, Canon IXY DIGITAL 55 ![]() EXIF: 1/100, F4, 0/3EV, ISO0, 12mm, @ 2006:08:23 14:00:19, Canon IXY DIGITAL 55 ![]() EXIF: 1/60, F2.8, 0/3EV, ISO0, 6mm, @ 2006:08:23 14:31:32, Canon IXY DIGITAL 55 -------------------- 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 Believe me I can fly!!! 刘文韬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8-26 1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