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链接:
#261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厦门第17种鹭鸟现身忠仑公园 史上未有记录(图)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09-06-01 15:00 ![]() 图/陈祖灵 文/记者 徐雁宁 通讯员 胡菲 鸟友邂逅神秘来客 “黑冠开鸟,就是它,没错。”当一只大鸟忽地落在忠仑公园的空地上时,第一眼,厦门观鸟会会员台北和同伴就认出了它。时间停歇了几秒,愣住的鸟儿赶忙飞回身后的小树林里,立直脖子,一动不动。 他们也以最小的动作悄悄向后退去,以确保不会对它造成惊扰。与此同时,电话拨通了其他的鸟友。 这是上周末发生的一幕。 就在两三天前,一位对鸟类并不太熟悉的鸟友,傍晚在万石植物园散步时,看到一只大怪鸟惊飞到树上,遂用相机记录下来发到网站上,请厦门观鸟会的鸟友们帮忙确认。 这是一只谁也没见过的鸟,鸟友们纷纷寻找资料,多番讨论之后,估计为黑冠开鸟。趁着周末,大批鸟友清早赶往植物园,期待一睹黑冠开鸟的真面目。 因为事先安排好带逸夫中学的观鸟课学生进行户外观鸟,台北他们只得前往最近的忠仑公园。谁也没想到,当学生们第一次出来观察城市常见鸟类的时候,却与这只黑冠开鸟相遇了。 十几分钟内,带着望远镜和长焦镜头的鸟友们火速集合在忠仑公园。 厦门从来没有这种鸟的记录 根据研究资料可知,黑冠开鸟也叫黑冠麻鹭,俗称暗光鸟,属于鹭科开鸟属鸟类,全长大约46至48厘米,额、头顶及冠羽为黑色,冠羽长达10厘米左右。体色大致为赤褐色,眼先端、嘴和脚均为橄榄色,背部锈红色有黑色横涟纹,胸腹部亦有锈红色纵麻斑。 黑冠开鸟分布于亚欧大陆南部及非洲北部,在中国分布较少,属于珍稀品种,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通过网络搜索发现,黑冠开鸟在中国内地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海南,香港近年来才开始有少数记录。而所有的图片记录均来自台湾,在那里,黑冠开鸟属于留鸟,有繁殖记录,但数量也很少,为稀有鸟种。 在此之前,厦门从来没有这种鸟的记录。 这次发现,让厦门观鸟会的鸟友们大为振奋。截至今年4月,厦门的鹭科鸟类是16种,此次发现的黑冠开鸟是厦门发现的第17种鹭科鸟类。 行踪神秘,捕食时长久伫立 观鸟会会员台北分析说,黑冠开鸟在内地的记录如此之少,主要与它神秘的行踪有关。 黑冠开鸟性情羞怯,通常单独活动,一般在清晨和黄昏时,隐密安静地在阴湿的树林下或林缘的阴暗处觅食,白天则躲藏在浓密植丛或近地面处。它的食物主要为地面上的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它捕猎的方式是一动不动地低头盯着地面看。通常人们看到它时,它都是静静地伫立一角,看似发呆,实际是处于狩猎状态。黑冠开鸟一站,可以十几二十分钟不动,甚至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因此,在野外人们发现黑冠开鸟的几率非常小。只有在它受到惊吓时, 才会飞至附近的树上。而这次发现它,刚巧是它从树上回到地面的那个瞬间,可以说是一次奇妙的相遇。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链接:
#262
|
|
中级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6162 注册: 2003-06-10 来自: 厦门 编号: 54 |
“老鹰捉小鸡,小鸡躲来又躲去,老鹰累得直喘气,小鸡团结得胜利……”在儿歌《老鹰捉小鸡》中,小鸡总能智斗老鹰,大获全胜。但现实中,往往不是这样。
今年初以来,老鹰把南京八卦洲养殖户叶家玉的养鸡场,变成了“餐厅”,天天成群结队来“会餐”,叼走了一只只鸡不说,还把活蹦乱跳的老母鸡吓得不生蛋了。 赶走黄鼠狼和野狗 5年前,叶家玉从华东地质勘察局退休,去年,他和老伴商量,决定办一个养鸡场,并选好八卦洲一片600亩的林地。当年10月份,他平场地、挖池塘、盖房子、搭凉棚,开展了筹备工作。今年3月份,海校养鸡场正式建好,第一批5000只小鸡就在此孕育了。第一批小鸡羽翼未丰,第二批6000多只小鸡也进场了。 “太辛苦。” 叶家玉感叹,每天凌晨5点不到,他就要把鸡全部散放进树林,接着就除鸡屎、清鸡舍,天天要忙到半夜三更。一年下来,人黑了一圈,体重“缩水”20斤,不过他体质增强了,他乐呵呵地说:“原来有胃病、关节炎、腰椎也不好,现在天天干活,这些慢性病好像全好了。” 养鸡让他的生活一下子有了色彩。不过,叶家玉也有烦恼。 原来,养鸡场从第一天开办以来,天天有小鸡遭殃,有的被咬死,有的生不见踪影死不见尸首。背后“黑手”究竟是谁?叶家玉仔细留心发现,不仅有黄鼠狼,还有野狗。“最多一次,被咬死了80只鸡。”叶家玉说,那一次他下了决心,买了塑料网,把几百亩林地全部圈了起来。 然而,他没有想到,这道网拦不住小鸡的“天敌”——老鹰! 老鹰成群来“会餐” 与黄鼠狼不同的是,老鹰十分张狂,大白天就三五成群,盘旋在养鸡场上空,伺机觅食。 “上午9点来一次,下午2点来一次,下午5点还要来一次。”叶家玉说,这几只老鹰已经把他的养鸡场当成了“餐厅”,一天三顿来“会餐”,有时下午4点也会来一次,权当“下午茶”了。 未成年的小鸡跑得比较慢,老鹰一叼一个准。叶家玉说,有好几次,他都听到鸡被鹰叼在嘴里,发出的凄惨叫声,那真让他心痛。 小鸡长大后,老鹰还是抓。“它在空中飞的时候,翅膀舒展开有一米长,落下来还没有母鸡大,但是它的力量惊人。”叶家玉说,两斤多重的鸡,它一叼就走。再大一些的鸡,它逮住就现场享用。 有一次,叶家玉不甘心,追了好几百米,终于看到了抓鸡的鹰,它正狼吞虎咽吃鸡呢!只见它站在老母鸡身上,两只强健有力的爪子,摁得老母鸡动弹不得,只能坐以待毙。“它的嘴巴带钩,每啄一下,鸡就被活生生撕下一块肉。”叶家玉冲了上去,从鹰嘴中抢回了老母鸡,可惜老母鸡被吃掉了一条腿,已经奄奄一息。 由于纯天然养殖,叶家玉的鸡品质非常好,然而,这群老鹰却很挑食。叶家玉不止一次发现,老鹰对老母鸡开膛破肚,仅吃鸡内脏,“太暴殄天物了”。 叶家玉粗略算了一下,今年以来,这群老鹰已经吃掉了他近300只鸡。“上午抓不到,下午继续抓。”这群老鹰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 2分钟出现9只老鹰 昨天,记者来到了叶家玉的养鸡场。一眼望去,白杨树下、小水塘边……到处都是鸡的身影。阳光下,鸡在林子里吃草追虫,好不悠闲!“这片天地,全是鸡的。”叶家玉热情地介绍着自己的宝贝们。 “不好,老鹰又来了!”下午2:01,叶家玉的老伴突然大喊一声。果然,两只老鹰正在白杨林上空飞来飞去,还发出“叽叽”的叫声。叶家玉解释,它们这是在“唤鸡”,目的是诱鸡上当。 3只、4只、5只……短短2分钟,又来了7只老鹰。9只老鹰展开硕大翅膀,像飞机一样在空中盘旋,非常“壮观”。叶家玉眉头皱了起来,额头冒出了细汗,他拍起了手,对“不速之客”大声呵斥起来。 但老鹰充耳不闻,它们朝养鸡场俯冲下来。林子里的鸡似乎发现了危险在一步步靠近,纷纷聚集到了白杨林下,借着没落尽树叶的白杨寻求一丝庇护。正在老鹰们虎视眈眈准备下一步行动之际,一架飞机从空中飞过,老鹰们好像受了惊吓,各自散去。 然而,不久之后,又有几只老鹰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辗转飞了回来,盘旋在白杨林上方,也许是飞机的“威慑效应”,它们并没有实施“捉鸡行动”,盘旋了约十五分钟后,它们越飞越高,渐去渐远。看来,这顿“美餐”它们得再忍忍。 每次老鹰“大驾光临”,俯冲下来抓鸡时,散养的鸡就会炸窝,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我的鸡惊恐万状,被吓得‘咯咯’直叫。”叶家玉说,每逢此时,“成群的鸡会在林子里乱扑,只恨长了对翅膀飞得没有老鹰高。” 一天三四次惊吓,长期下来,叶家的老母鸡被吓得不会生蛋了。 叶家玉说,如今,鸡都成熟了。他留下了近6000只母鸡先下蛋,等数九寒天,南京人买老母鸡进补时,他再卖个好价钱。不过,令他失望的是,这批老母鸡“不争气”,不太会下蛋。 他介绍,按常规来讲,母鸡养到135天就可以下蛋了,1只鸡1个月可以下20只鸡蛋。“6000只老母鸡,一天应该下到4000多只鸡蛋才正常啊。”不过,叶家玉饲养的这6000只母鸡,一天只下1000来个鸡蛋。 他的鸡蛋卖9毛钱一只,销路很好,每天足不出户,有人主动上门收购。一天少生3000只鸡蛋,他就少收入2700元钱啊! 为赶老鹰想尽办法 为了阻止老鹰捉走小鸡,叶家玉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 叶家玉介绍,他最常用的方法是人工驱赶。这一年来,每天天蒙蒙亮,他就起床了。一看到老鹰,他便如临大敌,一边拍手一边大声吆喝,结果喉咙都喊哑了,老鹰却没有被吓走。老鹰在空中盘旋,有时还肆无忌惮歇脚在树顶上,人一走,他就开始行动。“我不可能一天24小时看着老鹰,而且范围太大了,也看不住。”叶家玉说,很多时候,他人在现场,老鹰就把鸡叼走了。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伙伴,让狗看护鸡,行不行呢?叶家玉做了尝试,他养了几只狗,还“调教”了一番,指望它们能把老鹰赶走。不料,老鹰压根不把狗放在眼里,照样在狗旁边逮鸡。更令他哭笑不得的是,狗也怕老鹰,每次老鹰一来,鸡飞狗跳,养鸡场内一片混乱! 老爸喊破了喉咙,女儿十分心疼。有一次,叶家玉的女儿买了两大箱“天地响”,给他出谋划策,“老爸,老鹰一来,你就放鞭炮炸它!”叶家玉认为这个点子不错。此后,每天早晨9点,老鹰一来,他就放“天地响”。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老鹰压根就“不抖呵”,照样在天上飞,瞅准机会就下手,反倒把鸡吓坏了。 食物链断了才冒险抓鸡 “尾巴成扇形,翅膀看见5根羽毛的这一只叫‘普通鵟(音kuáng)’。”江苏省野生鸟类保护协会会员吉阁看了记者抓拍的图片,辨认之后说,它是老鹰的一种,属中型猛禽。捕食1米以上的大蛇时,蛇能在空中用身体缠绕它的双脚,这时它就一边飞翔,一边用脚将蛇蹬开,从空中抛落下蛇,然后飞扑而下,再次将蛇捕获,带到空中,直至使蛇失去反抗能力。它在民间被称为“土豹子”,也许正因为它们有十分凶残的本性的缘故吧。平时,普通鵟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鸟和大型昆虫等。 另外一只尾巴扁平、两翅可见6根羽毛的叫“黑耳鸢”,吉阁告诉记者,“老鹰捉小鸡”中的鹰,指的就是它。它也是中国最常见的猛禽,不过平常它以吃腐食为主。 至于它们为何成群出来捕鸡,吉阁分析有可能是生态变差了,它们的生物链断了,否则它们不会冒着险来抓鸡。 吉阁还介绍,普通鵟在我国较常见,但种群数量并不十分丰富。目前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同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怎样赶老鹰请你来支招 鹰是有习惯性势力范围的,一旦对一个地方满意,就会在同一地点经常出现。记者了解到,附近还有4户人家养鸡,但老鹰就惦记叶家的鸡,因为他家养鸡场最大,鸡最多! 秋去冬来,白杨树的叶子已落得差不多了,地上的草也枯了。老鹰的视野更加开阔,抓鸡更频繁了。 有人曾给叶家玉献计献策,劝他用枪打老鹰。叶家玉在无可奈何时,也不止一次这么想过。不过,理智不允许他这么做。他十分清楚,老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打不得。 一大半鸡不下蛋,鸡还在一天天减少。而面对“凶手”老鹰,叶家玉赶不走、打不得,他该怎么办呢? 有什么方法能让人、鸡、鹰都和谐生存呢?我们请各位市民出出点子,在不伤害老鹰的前提下,帮叶家玉一把!金点子热线:96060。(快报记者 钟晓敏 实习生 吕为) -------------------- mail:yunlihe2004@163.com
电话: 15980809930 |
![]()
链接:
#263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506 注册: 2005-08-08 来自: 漳州芗城区 编号: 956 |
这么多老鹰,好想去拍片片。
-------------------- Rom 1:20 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
![]() ![]()
链接:
#264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http://news.xmnn.cn/xmxw/200906/t20090618_1029673.htm
厦门斗画眉日益盛行 是沉渣泛起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09-06-18 15:00 ![]() 画眉鸟 野生鸟类的一种,在厦门的山林灌木丛里,人们经常能见到它们矫健的身影、听到它们悦耳的鸣叫声。 这种鸟的眼睛外围有白圈,并由眼角上方向后延伸成眉状,画眉鸟由此得名。 画眉鸟天性惧生,地盘意识极强。其他画眉进入领地,它必奋起搏斗、驱赶。它的这种天性被人利用了——很多人将它圈养在笼中,将它培养成一只斗鸟。 近几年来,斗画眉鸟之风在厦门日益盛行。在烈士陵园、中山公园一角,自发形成了画眉比武场。高峰期,烈士陵园至少有80多人、300多只画眉聚集。 ![]() ■烈士陵园几乎集中了厦门80%的笼养画眉。 新画眉怕生 笼要穿衣 很多画眉被笼养之后,非常害怕,会不断撞击笼子,甚至撞得头破血流 昨天一大早,记者暗访了烈士陵园的画眉比武场。 早晨5点多钟,老曾就拎着两只笼子来到烈士陵园的一个角落,笼子蒙着厚厚的布幔。布幔掀开一角,一只体型矫健的画眉鸟立即躁动起来。它不停地跳跃,并不时发出响亮的鸣叫声。 老曾是退休后才开始养画眉的。他说,他现在养的画眉还是新鸟,比较怕生,除非在家里,笼子平时都得用布幔遮起来。 老曾说,画眉的饲养与其他鸟不同。因为它喜欢隐居在密林里,性情又急躁,所以新来的画眉开始饲养时,不论是幼鸟还是成鸟,鸟笼一定要穿笼衣,人工模拟密林中较暗的光亮条件,就会安定下来。逐渐驯服后,再换入“亮笼”。 老曾说,很多画眉鸟被笼养之后,非常害怕,会不断撞击笼子,甚至撞得头破血流。 7点多钟,这里的人越来越多,画眉也越来越多。一般每人都拎两三个笼子。画眉被放在草地上或者挂在树梢上,主人们则聚在一起,或探讨养鸟经,或泡茶聊天,看起来气氛还算温和。 会打架的画眉 价格过万 画眉打斗的场面非常血腥,斗断爪子、啄瞎眼睛是常事。失去战斗力的画眉一般会被主人遗弃 7点半,气氛出现变化。两只鸟笼被放在一起,相距不到1米。笼前立即聚了三五个围观的人。笼中的画眉好像见怪不怪,并没有展现好斗的本性。它们各自在自己的笼里跳跃,并没有冲进对方笼中、驱赶厮打对方的意思。 围观的人大失所望,几分钟后,一只笼子被提走,另一只笼子又摆了过来。人们又兴致勃勃围过来。可是,人们盼望的战争场面并没有发生。 鸟主人叹了一口气,他非常不解:平时很好斗的鸟,今天怎么就不斗了呢? 一位鸟主人说,他们养画眉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用来斗,不能斗的画眉不值钱,一般就是三五十元钱。而会打架的画眉,有的价格要上万元。 据了解,在国内很多地方,画眉是一种博弈工具:画眉每次打斗都有“公证人”设赌抽红,至于赌资多少,还无法得知。 一位亲眼目睹画眉相斗的读者说,画眉打斗的场面非常血腥,斗断爪子、啄瞎眼睛是常事。失去战斗力的画眉一般会被主人遗弃,它们被放出笼子回归自然后,不知还能不能生存。 昨天早晨,先后有50多人、近200只画眉聚集于此,有人说,周末,这里的人更多,高峰期至少有80多人、300多只画眉聚集在这里。 有知情人说,这里几乎集中了厦门80%的笼养画眉,中山公园东门的那个点人比较少,最多也就一二十人和几十只画眉。 所有的画眉都是从野外捕获的 为了养一只力大脚粗的画眉,有人给画眉吃大量的牛肉、竹虫甚至催长激素,导致一些画眉夭折 厦门观鸟会的“上尉”说,画眉鸟至今没有实现人工繁殖,所有圈养的画眉都是从野外捕获的。 他说,画眉是中国的特有鸟类,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西南一带。人们捕获画眉也是利用了画眉的天性。 这种鸟惧生,人们很难看到画眉成群结队。只有在繁殖季节,人们才有可能同时见到一公一母两只画眉。 他说,捕画眉不能用鸟网,落网的画眉翅膀、羽毛可能受损,就没有市场价值了。 他亲眼见过人们是如何捕获画眉的:一只大笼子里面放一只小笼,小笼里关着一只已经圈养的画眉,大笼子放在画眉经常出没的地方,人躲在一旁守候。野生画眉看到有其它画眉入侵,可能过来搏斗驱赶,当它进入笼中和那只“诱饵”搏斗的时候,捕鸟人关闭大笼子的门,画眉便成了“笼中鸟”。 据了解,厦门的画眉基本上都是从周边或者其他地区抓捕过来的。 一位花鸟店店主说:“画眉鸟的寿命一般在8-12年,从山里运到厦门后,在鸟店里养三四天,一些适应不了的会死掉。大约10只鸟中有两三只死亡。野生鸟在转为人工饲养的过程中存活率不高。现在画眉鸟的数量越来越少了。” 据了解,2004年以前,买画眉鸟的人多数是想在家中养鸟,听叫声。近两年,由于一些人斗画眉鸟赌博,打架厉害的画眉鸟价格越卖越高,一时间,很多人开始靠养画眉鸟赚钱。为了养一只力大脚粗的画眉,有人给画眉吃大量的牛肉、竹虫甚至催长激素,导致一些画眉夭折。 厦门观鸟会的“上尉”说,笼养画眉和一般的笼养鸟不同,人们养它不仅仅是为了听它优美的叫声,欣赏它的健美身姿,而是把它变成了一种博弈工具,这和过去的斗鸡、斗蟋蟀是一样的道理,这是一种沉渣泛起。 文/记者 徐雁宁 通讯员 林植 图/刘东华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
链接:
#265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厦门白鹭繁殖地日渐萎缩 部分白鹭疑迁往漳州(图)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09-06-25 15:00 ![]() 白鹭栖息筼筜湖。 由于人为因素干扰,厦门陆地白鹭繁殖地渐渐缩小:筼筜湖湖心岛没有白鹭筑巢、鸡屿的白鹭在减少、天竺山的牛背鹭、池鹭的繁殖地消失了,而无居民海岛白鹭繁殖地相对稳定得多。漳州东山、漳浦却可见到越来越多的白鹭栖息。 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有一张厦门白鹭繁殖地示意图,从这张图上可以清晰了解近几年白鹭在厦门的繁殖情况。 图上有十几个黄色标记的点,昨天,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朱开建说,这些点是白鹭原来的繁殖地,但现在已经消失了。在这些黄点当中,天竺山繁殖地的名字赫然在列。其他陆续消失的繁殖地还有:由于火灾原因消失的狐尾山繁殖地;由于开发建设消失的火烧屿繁殖地、杏林西滨村繁殖地、集美航海学院繁殖地、集美刘山、凤林、东安繁殖地。 据统计,厦门消失的白鹭繁殖地最少在8个以上。 朱开建说,当年开发火烧屿时,开发单位准备加入“鹭窝探奇”部分,可项目建成了,白鹭们却不来了。多数白鹭繁殖地都是这样消失的,人进鸟退,繁殖期的白鹭更是如此。 朱开建说,厦门陆地上的白鹭繁殖地消失最多,而无居民海岛白鹭繁殖地相对稳定得多,这些海岛已经是白鹭们的最后家园。 湖心岛一个白鹭巢也没有 树梢上的白鹭巢密密麻麻,刚刚孵出的小白鹭在枝头练步,林荫道布满白鹭粪便,白鹭的叫声和翅膀的扇动声在湖心岛回荡。这是筼筜湖湖心岛去年的情景。 前天,记者再次登上湖心岛,林木还是那么郁郁葱葱,枝头却见不到一个白鹭巢。前年,林木茂盛的湖心岛引来白鹭筑巢,去年岛上的白鹭巢数量达数百个之多,而今年却一个也没有。 湖心岛外围的情况倒没什么变化,红树林边上的木桩上、湖面的种植浮床上有不少白鹭栖息,看到船近了,它们便集体起飞,在空中翱翔一圈后,再落回原地,却不回湖心岛。 厦门观鸟会分析说,最主要原因是人为干扰。 他们说,今年二三月,一大群白鹭聚集在枝头,已经有了筑巢的迹象。繁殖的时候,白鹭变得非常敏感,如果有人为干扰,它们就会放弃筑巢的打算。而且白鹭都不住旧巢。 可就是在白鹭们正要繁殖的时候,有人上岛了。先是有一群学生上岛察看湖周围红树林的生长状况,后来又有一群外地客人特别要求上岛看一看筼筜湖的整治情况。 筼筜湖管理中心主任谢天宏说,这虽然是无心之过,但教训太深刻了。他表示,将进一步加强管理,特别是白鹭繁殖季节,严禁有人上岛打扰白鹭。 厦门观鸟会的岩鹭说,如果没有人干扰的话,明年,白鹭还是会上岛繁殖的。 鸡屿的白鹭稀稀落落 白鹭繁殖情况发生变化不止出现在湖心岛。位于九龙江入海口的鸡屿是厦门第二大白鹭繁殖地和栖息地,除了大屿岛,这里的白鹭种群数量是最多的,去年高峰期有近万只。 然而,今年鸡屿的白鹭数量明显减少,现在那里的白鹭只能用稀稀落落来形容了。朱开建说,鸡屿白鹭减少的原因和湖心岛不同,主要是觅食地缩小造成的。九龙江入海口一带是白鹭的主要觅食区,前段时间,这里正在建设厦漳大桥,可能影响了白鹭觅食。觅食地的食物少了,部分白鹭就会去寻找新的觅食地。他估计,等到大桥建成后,觅食地的状况稳定下来了,白鹭还会再回来的。 其他的繁殖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 天竺山原本有一个牛背鹭、池鹭繁殖地,白天,这些牛背鹭集体前往东孚垃圾填埋场觅食,晚上回到天竺山繁殖地。而今年,牛背鹭和池鹭已经不再回到繁殖地了。 白鹭是不是去了漳州? 就在厦门白鹭繁殖地发生变化的同时,漳州却不时传来出现大量白鹭栖息繁殖的消息,比如,东山岛就出现了大群白鹭,漳浦等地也出现大批白鹭。 是不是厦门的白鹭都飞到漳州去了呢?厦门观鸟会的观鸟人野鸟说,有这种可能性。 他说,白鹭对环境相当敏感,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有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一是,是否有安全的筑巢环境,一旦觉得不安全了,白鹭们就会放弃现在的繁殖地,去寻找新的地方筑巢;二是,是否有足够的食物,觅食地与繁殖地的距离不能太远。 最近几年,厦门在进行东西海域整治,整治对厦门的海域环境改善当然是有利的,但对白鹭等鸟类的觅食也会造成影响。 文/记者 徐雁宁 图/刘东华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
链接:
#266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http://news.xmnn.cn/xmxw/200906/t20090625_1036503.htm
"厦门最美鸟儿"享受特别待遇 繁殖情况让人欣慰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09-06-25 15:00 ![]() 本报讯(记者 徐雁宁)和白鹭相比,被评为“厦门最美鸟儿”的栗喉蜂虎繁殖情况让人欣慰。 前年这个时候,厦门观鸟会的观鸟人还在担心栗喉蜂虎在厦门的这个惟一繁殖地——厦门岛东部的骑马山不保。然而,去年夏天,栗喉蜂虎回到了这里继续繁殖,今年夏天,栗喉蜂虎们又回来了,而且种群进一步壮大。 为了留住这些“最美鸟儿”,厦门观鸟会和湖里高新技术园区的开发单位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 去年秋天,栗喉蜂虎飞往更远的南方去了,在土壁上的洞穴被麻雀们所占。栗喉蜂虎有一个特性,就是从来不用原来的旧巢。观鸟会和开发单位决定将原来的洞穴铲平,“请走”麻雀,并将土壁向后推进一米。初夏时节,栗喉蜂虎又回来在土壁安家。 过去,时常有人上山惊扰栗喉蜂虎,去年下半年,甚至有人上山盗伐树木。为了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开发单位用铁栏杆将整个山脚围起来。他们还在山脚下的洼地里挖了一个浅池储水,栗喉蜂虎不用为饮水发愁了。 离骑马山300米的地方,还有一片菜园,这里是栗喉蜂虎的食堂。不过,栗喉蜂虎吃的不是种植的蔬菜,而是菜园里的蝴蝶、蜻蜓之类的昆虫。承包菜地的农民说,今后他们种菜时尽量不用农药,让这些鸟儿吃得放心。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链接:
#267
|
|
![]() 资深掺和者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0919 注册: 2005-06-26 来自: 厦门 编号: 882 |
蜂虎怎么配了个蜂鸟的图片?
斗画眉的事情得琢磨琢磨搞点行动啥的。 -------------------- 给我一双彩虹的翅膀,我要飞向那自由的天堂。
微信公众号:山鹰的自然行记 |
![]() ![]()
链接:
#268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http://news.xmnn.cn/xmxw/200909/t20090908_1110059.htm
东渡小树林被装捕鸟器 一次捕鸟上百只(图)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09-09-08 15:00 ![]() 本报讯(文/图 见习记者 戴舒静)“前几天,我看到一位老人拿着一个塑料袋,将上百只麻雀塞进袋子里闷死,然后带走,那情形看起来真的很残忍。”近日,家住东渡码头附近的辜先生给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打来电话,反映有人在东渡国际邮轮码头公交车站旁边的小树林里安放了许多捕鸟器,残忍捕杀麻雀。 前两天的上午,记者来到辜先生所说的小树林。小树林郁郁葱葱,林间有成群的麻雀飞来飞去,但是与此和谐环境格格不入的,是林子里摆放的那些捕鸟器。捕鸟器是用白色网格和木头做成的,三五成堆,分布在小树林的多个角落,有18个。不过网格好像都受到人为破坏,全被人从中间剪破。但是从撒在捕鸟器里的大米和盛水用的塑料瓶,还是可以看出捕鸟人的不良意图。 小树林里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臭味是来自捕鸟器里和地上的死麻雀,很多已经严重腐烂,成群的苍蝇在死麻雀的尸体上空飞来飞去,现场情形有点令人恶心。但是,尽管有很多同类命丧于此,但是仍有一些贪吃的麻雀抵挡不住大米的诱惑,在同类的尸体旁边蹦来蹦去,吃着地上残余的大米。 “那些大米可能有放药,不然麻雀不会死那么多。”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们告诉记者,他们表示在四五天前就发现了那些捕鸟器,不过他们不知道是谁安放的。但是他们称,曾经见过一名30多岁的男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拿着一个绿色的网兜将捕鸟器里的麻雀大把大把地往兜里装,估计有上百只,“当时有很多路人在一旁看,不过没人站出来制止。” 昨天,记者致电市森林公安反映此事,工作人员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也接到报案了,已经派人把那些捕鸟器收缴了,不过没有抓到捕鸟人。他表示,最近他们发现了很多非法捕鸟的案件,前几天他们还曾在穆厝收缴了一张200多米长的捕鸟网。他提醒市民,如果发现有人在从事非法捕鸟,可以上前当场制止,或者拨打110报警。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链接:
#269
|
|
![]() 生命中的精灵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5335 注册: 2003-06-06 编号: 46 |
这个真是可恶啊!
-------------------- 森林里举行了一场音乐会,胖猫、鳄鱼、老鼠、青蛙,通通粉墨登场。
跳跃的指法、拨动的琴弦;低哑的呢喃、嘹亮的独唱,释放了麻涩的痛楚、焦噪的惊慌。 心田重生了绿芽,微笑如花朵绽放,树影与月光的合音耐人寻味,让我们一同在森林里唱游,享受共鸣的梦幻时光。 |
![]() ![]()
链接:
#270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8911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2 |
最近来自国家林业局的消息:http://www.forestry.gov.cn/distribution/2009/07/31/lyyw-2009-07-31-41589.html
厦门观鸟会鸟友来江西庐山观鸟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7月31日讯 近日,厦门观鸟会鸟友赴庐山观鸟,并拜访了江西省庐山保护区管理处,与庐山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一道对庐山牯岭街、花径公园、大月山、石门涧、电站大坝、莲花台水库等地栖息鸟类进行观察记录,交流分享鸟类野外识别技能。 在庐山共同观鸟期间,保护区工作人员和厦门观鸟会鸟友共同见证了红头长尾山雀、黄腰柳莺、红嘴蓝鹊、白冠燕尾、红尾水鸲等鸟种在庐山繁殖的情况;发现了游隼在庐山高海拔区域活动的情况,校正了游隼在庐山仅仅是越冬候鸟的记录;拍照记录到了强脚树莺这种庐山常见,却藏于浓密灌丛,易闻其声、难见其面的小鸟,破解了厦门观鸟会庐山籍鸟友20多年的困惑——从小到大,常常听见强脚树莺的鸣叫声,却从见过它的“庐山真面目”。 通过与厦门观鸟会鸟友的交流学习,保护区人员取长补短,有效提高了野外鸟类识别能力,了解了观鸟活动在全国的发展前景,增加了对观鸟活动的兴趣爱好,为开展好日后保护区鸟类资源的监测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厦门观鸟会成立于2002年3月30日,全称为“厦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分会”,为非赢利性环保组织;成员都是有志于生态保护和爱鸟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有学者、公务员、律师、教师、商人、公司职员等,目前有会员5000多人。他们致力于推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观鸟活动的普及和宣传科学的生态保护观念,参与当地鸟类资源调查;向市民普及观鸟知识,推广观鸟活动;宣传科学的生态保护观念;举报和阻止捕鸟、贩鸟活动,救助伤鸟;关注鸟类栖息地保护等等。(江西省林业厅) 主办: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国家林业局信息办 承办:国家林业局信息中心 京ICP备06020348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邮政编码:100714 电子信箱:WebMaster@Forestry.Gov.Cn -------------------- 手持AK,深入丛林。乘风破浪,一如既往!......
Che! --- http://photo.qianlong.com/4505/2003-5-29/182@870066.htm |
![]()
链接:
#271
|
|
![]() 资深掺和者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0919 注册: 2005-06-26 来自: 厦门 编号: 882 |
5000人,这个夸张了。真要是这么多人就好了。网络注册的毕竟不能都算成会员。
不过这个稿子对宣传和保护都很好,要赞! -------------------- 给我一双彩虹的翅膀,我要飞向那自由的天堂。
微信公众号:山鹰的自然行记 |
![]() ![]()
链接:
#272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8911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2 |
两岸携手共同拯救“神话之鸟”:http://tw.people.com.cn/GB/10387926.html
-------------------- 手持AK,深入丛林。乘风破浪,一如既往!......
Che! --- http://photo.qianlong.com/4505/2003-5-29/182@870066.htm |
![]()
链接:
#273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http://www.xm.gov.cn/xmyw/200911/t20091129_330602.htm
看,奇鸟翔集厦门 2009-11-29 08:50:00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 手机免费访问:3G.xm.gov.cn http://www.fujian.gov.cn/zwgk/zfgzdt/sxdt/...1129_173839.htm 跟踪调查厦门鸟类现状,发现699只黑嘴鸥,占全球8500只的8.2% 昨日,厦门观鸟会与台湾中华鸟会同步启动“厦金两岸鸟类同步调查行动”,厦门观鸟会的20多位会员分成三组,在与金门隔岸相望的翔安区进行鸟类状况调查,本报记者跟随其中一组,进行跟踪采访。 厦门观鸟会在翔安区大嶝岛滩涂观测到699只黑嘴鸥,这一全球易危鸟种,全球仅有约8500只。 699只黑嘴鸥来厦栖息 昨日上午8时起,记者跟随厦门观鸟会的一组人员出发,沿着大嶝岛的海岸线调查水鸟。 在大嶝岛的滩涂上,一种长着黑色喙的海鸥正在悠闲地觅食招潮蟹。通过厦门观鸟会版主江航东的“大炮”,记者也一睹黑嘴鸥的“芳容”。 江航东告诉记者,全球仅有8500只黑嘴鸥,厦门是它们迁徙的一站,这次调查行动一共记录699只黑嘴鸥,占全球总数的8.2%。 在另外一观测点,观鸟会发现了白腰杓鹬,这种鸟长着长长的喙,模样十分可爱,长喙专门寻找滩涂淤泥深处的食物,江航东介绍,白腰杓鹬的长喙可以保证它们在同一滩涂与其他水鸟分别觅食不同层次的食物,避免同类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 新增两种鸟类记录 据了解,此次厦门区域共调查鸟种88种6349只,其中,水鸟32种4786只,林鸟56种1563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为黑翅鸢、红隼、普通 、褐翅鸦鹃、鹗。新增厦门市鸟类记录2种。 在翔安区观测到的候鸟主要有鸥、鹬、鹭、 等。厦门观鸟会秘书长陈志鸿介绍说,每年冬天,候鸟都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往南迁徙,厦门是东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一些越冬类水鸟的栖息地。 目前,厦门观鸟会已经统计出了调查情况,等金门的调查结果出来后,就会与之进行对比。 路遇捕鸟网当场拆除 在路上,记者看到一处垃圾场附近,竖着两根竹竿,竹竿上支着一张10多米宽的大网。观鸟会的会员告诉记者,这是捕鸟用的粘网,无论是大鸟小鸟,只要扑到网上,很快就会被粘网缠住。一位会员赶紧把它拆除。 江航东说,他是从十年前开始用相机记录这些可爱的精灵。十年前,厦门岛内有很多鸟,骑着自行车就能去观鸟,而现在,必须要开着车才能找到那些独特的鸟类,他担心厦门的珍贵鸟种会越来越少,“我最害怕将来要坐飞机去观鸟。”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链接:
#274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http://news.xmnn.cn/xmxw/200911/t20091129_1251802.htm
厦门鸟类现状调查:黑嘴鸥占全球8.2% 新增2种鸟类 厦门网 http://www.xmnn.cn 2009-11-29 09:00 黑腹滨鹬大群。(江航东 摄 资料图片) http://news.xmnn.cn/xmxw/200911/W020091129337495781012.JPG 会员们用“长枪大炮”观鸟。(程午鹏 摄) ![]() 猛禽“鹗”。(江航东 摄 资料图片) 黑翅长脚鹬。(江航东 摄 资料图片) 白腰杓鹬。(江航东 摄 资料图片) http://news.xmnn.cn/xmxw/200911/W020091129337497503841.JPG 全球易危鸟种黑嘴鸥。(江航东 摄 资料图片) http://news.xmnn.cn/xmxw/200911/W020091129337497659122.JPG 大群白腰杓鹬与红嘴巨鸥。(江航东 摄 资料图片) 昨日,厦门观鸟会与台湾中华鸟会同步启动“厦金两岸鸟类同步调查行动”,厦门观鸟会的20多位会员分成三组,在与金门隔岸相望的翔安区进行鸟类状况调查,本报记者跟随其中一组,进行跟踪采访。 厦门观鸟会在翔安区大嶝岛滩涂观测到699只黑嘴鸥,这一全球易危鸟种,全球仅有约8500只。 699只黑嘴鸥来厦栖息 昨日上午8时起,记者跟随厦门观鸟会的一组人员出发,沿着大嶝岛的海岸线调查水鸟。 在大嶝岛的滩涂上,一种长着黑色喙的海鸥正在悠闲地觅食招潮蟹。通过厦门观鸟会版主江航东的“大炮”,记者也一睹黑嘴鸥的“芳容”。 江航东告诉记者,全球仅有8500只黑嘴鸥,厦门是它们迁徙的一站,这次调查行动一共记录699只黑嘴鸥,占全球总数的8.2%。 在另外一观测点,观鸟会发现了白腰杓鹬,这种鸟长着长长的喙,模样十分可爱,长喙专门寻找滩涂淤泥深处的食物,江航东介绍,白腰杓鹬的长喙可以保证它们在同一滩涂与其他水鸟分别觅食不同层次的食物,避免同类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 新增两种鸟类记录 据了解,此次厦门区域共调查鸟种88种6349只,其中,水鸟32种4786只,林鸟56种1563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为黑翅鸢、红隼、普通 、褐翅鸦鹃、鹗。新增厦门市鸟类记录2种。 在翔安区观测到的候鸟主要有鸥、鹬、鹭、 等。厦门观鸟会秘书长陈志鸿介绍说,每年冬天,候鸟都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往南迁徙,厦门是东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一些越冬类水鸟的栖息地。 目前,厦门观鸟会已经统计出了调查情况,等金门的调查结果出来后,就会与之进行对比。 路遇捕鸟网当场拆除 在路上,记者看到一处垃圾场附近,竖着两根竹竿,竹竿上支着一张10多米宽的大网。观鸟会的会员告诉记者,这是捕鸟用的粘网,无论是大鸟小鸟,只要扑到网上,很快就会被粘网缠住。一位会员赶紧把它拆除。 江航东说,他是从十年前开始用相机记录这些可爱的精灵。十年前,厦门岛内有很多鸟,骑着自行车就能去观鸟,而现在,必须要开着车才能找到那些独特的鸟类,他担心厦门的珍贵鸟种会越来越少,“我最害怕将来要坐飞机去观鸟。” 本报记者 程午鹏 [责任编辑:赖旭华 来源:厦门日报] 点击查看更多[厦门新闻]栏目的内容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链接:
#275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http://www.fjsen.com/d/2009-11/29/content_2113012.htm
两岸观鸟会同步调查 大嶝海域黑嘴鸥占全球近一成 www.fjsen.com 2009-11-29 07:43 来源: 我来说两句 商报讯(记者 袁晓敏 向财霞 通讯员 山鹰)今年冬天,在厦金海域北岸的滩涂上栖息了近700只黑嘴鸥,几乎占全球黑嘴鸥数量的十分之一。昨日,厦门观鸟会与台湾中华观鸟会一起开展厦金海域鸟类同步调查,记录两岸所有鸟种及其数量,为金厦两岸鸟类状况对比提供数据支持。 昨日,记者有幸与爱鸟人士一起前往翔安大嶝岛一带进行调查。站在大嶝大桥盐田堤岸放眼看去,发现滩涂上有一个个白点。厦门观鸟会资深成员朱先生称,这些白斑点都是海鸟,海鸟栖息在滩涂上,主要是为了觅食。他说,滩涂对于这些海鸟来说是宝地,有着许许多多食物。 透过他们的望远镜,记者也“近距离”地观看了栖息在滩涂上的鸟:它们成群聚集在一起,有的四处观望,有的闲庭信步、有的低头觅食……观鸟调查小组成员岩鹭经过一番细数,发现滩涂中居然有近700只珍稀的黑嘴鸥,这让他们不禁惊喜不已。 据介绍,黑嘴鸥被国际鸟类协会指定为濒临灭绝的鸟种之一,目前全球仅存8500余只,而厦门大嶝区域就有近700只,几乎占全球数量的10%。 同时,鸟人们还发现了一只亚成鸟黑尾鸥,它个子高高,站在那里犹如鹤立鸡群。黑尾鸥冬天少夏天多,而且大多出现在东山岛一带,所以鸟人们估计它是一只走失的鸟。 调查结果显示,厦门区域共调查了鸟类88种6349只,其中水鸟32种4786只、林鸟56种1563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五种,分别是黑翅鸢、红隼、普通鵟、褐翅鸭鹃和鹗以及全球易危鸟种黑嘴鸥。 此外,厦门地区新增两种鸟类,分别是云雀和栗耳鹀。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链接:
#276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http://www.taihainet.com/news/twnews/bilat...29/475848.shtml
http://epaper.xplus.com/papers/hxdb/20091129/n44.shtml 两岸“鸟人”相约厦金赏鸟 www.taihainet.com 2009-11-29 6:12:32 台海网 【字体:缩小 放大】 ![]() 台海网11月2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王伯清/文 巫芳/图)天高气爽,候鸟南迁。昨天,厦门观鸟会和台湾中华鸟会携手展开 “厦金两岸鸟类同步调查行动”,为两岸鸟类状况对比提供数据支持,并为日后的鸟类调查和保育提供建议。 架起“长枪短炮”赏鸟 昨日上午8点,厦门观鸟会的爱好者们便兵分几组,对厦门翔安南部约130平方公里区域的鸟种及数量,进行详细调查。在翔安区大嶝桥头处,有两组成员已经架起了各种望远镜和相机等“长枪短炮”,开始工作起来。 “看那边,那是白鹭”,“快看,那是一只白腰杓鹬”……大堤外的红树林间白鹭翩翩;被潮水半淹的滩涂泥埂上,黑腹滨鹬、红嘴鸥、铁嘴沙 群立,自然也少不了 鹬们,或埋头不理风浪,或下水嬉戏,众人在堤上将其全部揽入镜头。 “黑嘴鸥487只,黑尾鸥1只,红嘴巨鸥3只。”透过望远镜每发现一种鸟类,观鸟会的调查成员便会详细记录下它的名字和种类。一整天下来,他们观察到近90种鸟类6349只,其中就有黑嘴鸥等珍贵种类,其在全世界的繁殖数目只剩下7000多只。 谈“鸟经”其乐融融 众多“鸟友”轻松地畅谈“鸟经”,哪怕是没有太多经验的“菜鸟”,毛先生和钟女士便是第一次赶来参加观鸟活动。钟女士说,她在单位有对同事夫妇是观鸟会忠实成员,平时看到他们谈论 “鸟经”乐此不疲,渐渐地产生兴趣,今天特意过来参加观鸟活动。 “看,这只鸟的神态多棒,真是不虚此行。”毛先生透过单筒望远镜发现了一只黑嘴鸥,很是兴奋,连忙招呼太太来看。 观鸟会的“山鹰”说,普通人认识的鸟类非常少,当你走进自然,渐渐去发现越来越多的不同种类鸟时,自身潜在的爱鸟意识就会得到激发,自觉地去寻找、认识新的鸟类,从而慢慢成为一个爱鸟、护鸟的志愿者。 昨天,来自台湾地区的二十个观鸟组织也齐聚金门,进行全岛观鸟活动。本次调查将为厦金两岸鸟类状况的对比提供科学的数据,特别是为鸟类保育工作的规划提供基本资料。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链接:
#277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
宣传工作做得很好
|
![]()
链接:
#278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450 注册: 2009-03-17 编号: 4330 |
唉...没有大炮,在照片里献丑了....
|
![]() ![]()
链接:
#279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链接:
#280
|
|
![]() 火星人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
http://news.sina.com.cn/o/2009-11-29/175416687645s.shtml
以前骑车看鸟如今开车找鸟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9日17:54 厦门网-厦门晚报 ![]() 本报讯(记者 徐雁宁 通讯员 朱敬恩)随着冷空气的频繁南下,候鸟们也从寒冷的北方南下越冬了。共守同一片天空和大海的厦金两地是候鸟们重要的越冬地之一。 究竟有多少种鸟类会在这个季节留连于此呢?它们的数量有多少,它们的分布状况怎样呢?昨天,厦门观鸟会和台湾中华鸟会携手展开“厦金两岸鸟类同步调查行动”,对这片美丽的土地和天空展开地毯式搜索。 来自台湾地区的20个观鸟组织会聚金门,进行全岛观鸟活动;厦门观鸟会组织19名志愿者在金门对面的翔安新城地区及大嶝岛展开调查。 调查人员沿既定的调查路线行进,记录样区内所有见到和听到的鸟种、数量及其行为,并记录所属样点和有关环境。一天下来,厦门共调查记录到88种6349只鸟类,其中水鸟32种4786只,林鸟56种1563只。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7-07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