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3675 注册: 2009-03-26 来自: 福建厦门市 编号: 4354 |
并不是自己比较敏感,毕竟自己学的学科与气候变化没有太多的关联。
开始观鸟至今已经一年整了。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什么都是新鲜的,对周边似乎过度关注,于是没有了主次之分,一只红嘴蓝鹊,都叫我兴奋半天! 从“后埔老鱼”的那篇有关集美“椋鸟扰民”的报道开始,我就一直观察着厦门的鸟的一些情况,特别是一些所谓的“从来没有过”。比如几万只椋鸟聚集在一起过冬,是所有的厦门鸟人们印象中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尽管在厦门观鸟历史不长,但是民间从来不乏一些博学强记的人。 2010年的四月份对所有的厦门观鸟爱好者来说,可谓是最最难以忘怀的。从大小刚的那张紫翅椋鸟撩起了无数热情,再到古古炊烟的蓝歌鸲,一直到大斑刚刚挖出来的橙头。一周之内,仅仅在厦门大学就发现六种新鸟种!那些不被发现的应该也不在少数。 台北说,去年岛内唯有古古在东坪山拍过黄眉姬鶲,可是今年在厦大、在植物园,处处是黄眉姬鶲飘逸的身影。 也许准确的说,这是因为厦门观鸟人数增加,所以鸟类新记录随着递增。但是台北认为厦大是个观鸟者较多的地方,而且在厦大又有像伯劳山鹰这样的高手以及像流星们这群优秀的鸟童,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有这么多新鸟种被发现,似乎要证明什么似的。 物候学告诉我们,日益变暖的全球气候,除了对植物生长规律产生影响外,对鸟类的生活同样造成了一定影响。作为观鸟者,又能做些什么呢? ![]() EXIF: 1/80, F4, -1/3EV, ISO400, 300mm, @ 2009:04:14 09:21:10, Canon EOS 7D -------------------- 随心随性随天意...
【http://blog.xmnn.cn/?2829/ 】 QQ:504401942 MP:13400621555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9-11 1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