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钱江观潮
白头翁
发表 2003-09-23 07:30
链接: #1


普通会员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22
注册: 2003-06-13
编号: 66
中秋时节,与友人同往钱江观潮,与海潮相比,江潮别有风味。

辉宏浩渺钱塘潮
“潮来了,潮来了!”,岸堤坝上的人潮欢呼起来,钱塘江大潮异常澎湃,声如山崩地裂,掀起巨浪雷霆万钧,大有摧枯拉朽之势。今年9月13日农历十七这一天,我终于看到了闻名遐迩的钱塘潮,即钱塘江口的涌潮。

都说厦门的海性情温和,只在台风天气之时,方能见到海之神韵。与之相比,钱塘潮“千里波涛滚滚来”之势,着实让人神往。当地人说,2002年潮头最高时达3.5米,潮差可达8.9米,势极雄豪。

是日中午在12点,我掩不住内心激动,驱车前往,早早在九堡的一位百姓人家屋顶上,花10元租了个位子坐观其变。15:15分,风大了起来,潮势渐渐旺盛,潮头齐列一线绵延数公里,这就是所谓的“一线潮”。初起时,水天相接,一道银线乍隐乍现。之后,后浪推着前浪,满江碎银狂泻;前浪引出后浪,托起一堵耸立的潮峰。

我来不及细细体味,便又见浪涛滚滚而来。霎时间,一声巨响,好似山崩地裂,如惊雷掠空,直搅得江面滚动;片刻,潮峰又呼啸而过,波涛泛白,经久不息。

稍息时,我这才发觉自己惊起一身汗,直言,果真不虚此行!

隔日是农历八月十八,当地认为此时潮汛最大,是观潮最佳日。我禁不住又来到盐官镇西12公里的老盐仓,这里自1964年筑起9米高、650米长的丁字大坝直插江心,截挡江潮后,形成了观潮佳地。大凡潮水至此,气势稍减,但冲到丁字坝头,却如受惊的猛狮突兀立起,陡起丈高水柱,然后潮头折回,形成了一条反方向的白色潮线,滚滚退去,这就叫“返头潮”!

难以数计观潮者

海宁观潮,由来已久,更有日夜之分。白天观潮,视野广阔,一览怒潮全景,自是十分有趣。而皓月当空,观赏夜潮,却也别有其妙。潮涌导演是月球的起潮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潮起潮落,引来观潮者不计其数,亦形成人潮交加成趣的景观。

  据悉,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蔚成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相传农历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经规定,这一天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遂成为观潮节。

每年,不仅本地人观潮成习,外地人更是慕名集群而来,兴致盎然。今年,江边宾馆、饭店同样商机连连,旅客爆满。赏完潮之后,酒店会邀您品尝钱江野鲜,都是店家每天从渔民船上现买,美味无比。事实上,在这一带,观潮已形成一个产业,给当地老百姓带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他们会利用自家独特的地理位,提供收费赏潮点。在现场上,我甚至看到有人拉了一只骆驼,供行人骑在上面观潮。

不想,我就这儿也遇上了老乡——张耀国先生一行。生意场上的张先生,每年均要到此观潮,按他的话说,人生起伏,商场莫测,惟有大自然景观亘古不变,使自己心灵得以震憾与启迪。

我无意以此感悟人生,却与大众观潮者一样,细细去品味一个美丽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暗中卧薪尝胆,准备复国。此事被吴国大臣伍子胥察觉,多次劝说吴王杀掉勾践,吴王奸忠不分,反赐剑让伍子胥自刎,并将其尸首煮烂,装入皮囊,抛入钱塘江中。伍子胥死后9年,越王勾践在大夫文种的策划下灭掉吴国,但越王同样听信谗言,迫使文种伏剑自刎。伍子胥与文种这两个敌国功臣,虽分居钱塘江两岸,各保其主,但下场一样,同恨相连。他们的满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钱塘怒潮......

专家分析潮难却
  当然,传说不过是传说而已。钱塘秋潮如此之盛的原因,主要是其独特的地理条件。

  钱塘江外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喇叭状海湾。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骤缩到20公里,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只有3公里宽。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使得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形成陡立的水墙,酿成初起的潮峰。

但一说起今年的潮,老看客都说“不过瘾”,潮高仅在1.8米左右,相较去年2.5米而言,壮观程度不如从前。

于是,有人疑心钱塘秋潮会慢慢消失了。

这种疑心并非毫无根据,近十年来,秋潮的确渐渐衰弱了,这在1985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在澉浦以西已累计围垦海涂80万亩,使八堡以上的河道变窄,造成进潮量减少。

前不久,当地媒体还分析,今年6月8日,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在杭州湾南岸奠基,全长36公里的杭州湾大桥将向海底打入7000多根桩。专家估计,这多少会减缓水流速度,对潮水高度的影响最大约为20厘米。而现在正在建设及计划建设的桥,到2010年前从澉浦到闻堰镇闻家堰220公里长的距离内,将建成12座大桥,其它的涉水建筑物,如排污口、取水口和码头就更多了。

水利专家称,如此规模的造桥,是否会导致钱塘潮的消失目前尚不能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将会极大地影响到钱塘潮。比如,每个桥墩的承台都很大很高,仅承台的直径就占整个河面宽度的10%。有的地方,涌潮只有4米高,可露出水面的承台比它还要高;施工时,曾有一些施工单位图方便,竟将巨大的建筑垃圾遗弃在江中,这些对涌潮都不利。

专家由此建议,钱塘潮是世界上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不仅能促进旅游业发展,还有社会和文化意义,我们不能因为涌潮而阻止一些工程的建设,有些工程还是十分必要的,但工程规模一定要适度:密度不宜太大,数量不要太多,涉水建筑物的选址一定要远离最佳观潮点。

同时,专家还发出呼吁,尽快出台法规对涉水建筑物的密度、数量和选址作一些限定。

江堤上的人们享受着一线潮以每小时近20公里速度向自己慢慢涌来的感觉
上传的图片
EXIF: -, F-, -EV, ISO0, 0mm, @ -, -



观潮的江堤上挤下数万人
上传的图片
EXIF: -, F-, -EV, ISO0, 0mm, @ -, -



--------------------
老当益壮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白头翁
发表 2003-09-23 07:34
链接: #2


普通会员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22
注册: 2003-06-13
编号: 66
返头潮
上传的图片
EXIF: -, F-, -EV, ISO0, 0mm, @ -, -



返头潮惊涛拍岸
上传的图片
EXIF: -, F-, -EV, ISO0, 0mm, @ -, -



江轮向潮头搏击
上传的图片
EXIF: -, F-, -EV, ISO0, 0mm, @ -, -



--------------------
老当益壮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江南
发表 2003-09-23 15:37
链接: #3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7946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7
信天翁兄真幸福啊!海宁观潮自古就是皇公贵族所好啊!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岩鹭
发表 2003-09-23 17:48
链接: #4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江南:你别乱点鸳鸯谱,怎么白头翁变信天翁?差别很大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快乐蜂
发表 2003-09-24 04:52
链接: #5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789
注册: 2003-06-04
编号: 38
大千世界
何等精彩!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http://blog.sina.com.cn/u/1232720322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江南
发表 2003-09-24 16:09
链接: #6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7946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7
哈哈,经过岩鹭JJ这么一说,偶才发现此翁非彼翁,在此对两翁说声“SORRY”了。
白头翁兄多上些PP吧!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5-10-02 03:21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