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有感于“吐丝藤”与“菟丝子”
牧阳人
发表 2005-08-13 05:30
链接: #1


资深会员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94
注册: 2005-01-10
来自: 松柏
编号: 678
今天晚报第7版刊载一篇《“吐丝藤”谋杀植物》,乍一看还以为是介绍我一种尚未认识的植物,细读之后发现就是“菟丝子”嘛!本以为是不同方言所致,那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仍然放心不下,毕竟第一次听说,于是查了中草药图册,上网Google、百度……,的确没有这样的叫法!我下意识的判断并没错啊!这令我十分担忧,如今我们的老记们怎么啦?!诸如此类的错误在我市的各类报纸屡见不鲜!在知识贫乏、信息闭塞的文革时期,也很少发生这样的错误呀!
一个城市的重要媒体,可以折射出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更不能经常出现误导读者包括青少年学生的现象。希望老记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各种知识!不懂的要多问,多查阅资料(查词典、百科全书、上网搜索等等,方法很多),要有认真的态度!(以上与老记们共勉)
附图是我在外地拍摄的菟丝子PP,曾经在本网站贴过。
我常常路过的松柏路8路车松柏站,靠建行一侧,桥边绿化带七里香(大概是)上,基本上长年缠有菟丝子。有时非常旺盛!
附加图片
上传的图片
EXIF: 1/160, F4, 0/100EV, ISO50, 29mm, @ 2004:11:28 12:12:35, DMC-FZ10

上传的图片
EXIF: 1/250, F4, 0/100EV, ISO50, 29mm, @ 2004:11:28 12:12:15, DMC-FZ10

 


--------------------
欢迎浏览:《雅铮色影》
★瞬间的影像 永恒之记录★ http://blog.163.com/led_x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5-08-13 07:11
链接: #2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很好
应当反应到报社去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05-08-13 16:42
链接: #3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牧阳人说得好!依我看,现在两种身份的人素质在下降,一是记者(不包括蓝色),二是教授(不含观鸟的教授)。
再看看以下文章:

藤本植物花廊尽显诗情画意(图)
(厦门晚报)(2005-07-26 13:07:57)
市园林植物园又添新景观 藤本植物花廊尽显诗情画意

本报讯 (文/谢卫东 黄宇燕 洪芳颖 图/刘罡) 在植物园仙人掌区斜对面,一条由多种缠绕、攀援、垂吊等藤本植物构成的花廊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它就是正在建设的藤本灌木彩叶植物区中的藤本植物花廊。

记者昨日在厦门市园林植物园采访时了解到,藤本灌木彩叶植物区位于植物园东南角,西临规划中的水生植物区,背靠五老峰。

500多米的藤本植物花廊是景区中的亮点之一。藤本植物是指茎细长而自身不能直立生长的植物,包括缠绕、攀援、吸附和垂吊等类型。花廊根据不同地形、植物特征及游客需要,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花架,如花架廊、仿土楼式的建筑等。
目前,花架廊已完成200米的建设,种植了20多种藤本植物,包括大花马兜铃、使君子、美国凌霄、大花老鸭嘴及各种西番莲等。它们中有的已爬上花架顶部,紫色、红色的花摇曳生姿。


有关负责人说,为了建设藤本植物景区,植物园几年前就着手准备了。景区中心的水面上还将建设“藤萝榭”,并以此为载体,表现各类藤本植物特性。接下来还将不断完善景区内容,包括种植特色藤本植物区、山林植物区、耐荫藤本植物区、耐旱彩叶植物区等。






我不明白,什么叫“特色藤本植物区、山林植物区、耐荫藤本植物区、耐旱彩叶植物区”?可能以后永远也不会明白!
我接触藤本植物有三年,作为种植文中所提藤本的人,第一次听到这些叫法。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候鸟
发表 2005-08-13 19:19
链接: #4


普通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970
注册: 2004-10-17
编号: 545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话题~~~

首先,由于现代媒介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试想,就以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现在也不过是"中年人",然而,就是从我的"青年到中年"这短短的二十年内,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主的传统媒体向现在多元化\全方位的所谓的"立体媒体与平面媒体"相互交错\相互补充以至于相互竞争的具有传统媒体(如报纸)的迅速发展与提高(如今的报纸早已不是当年清一色的"党报"一统天下了)更有新兴的数字媒体(网络平台\数字电视等)的日新月异--媒体的迅速发展,必然也使得记者这支队伍迅速扩充,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存在参差不齐,良莠难辨--其实,此类现象也并非只在媒体从业人员里面存在,在其它行业,甚至在"领导岗位"也并非闻所未闻~

再者,即便是记者们的专业再对口,也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因为,媒体记者所要面对的是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真可谓是包罗万象.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吧,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专业,也都有各种从事的与专业相对应的工作,但我们谁又能保证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所碰到的问题,都是与我们所学所掌握的知识相吻合呢?
就说说我自己吧:
我学的是中药学,尽管在学校的时候,我们的基础课里,也有一个学期的<植物分类学>课程和一年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而[中药学]专业毕业的人,的对口专业本身就不止是一种工作,一般而言可以选择"中成药工艺","中药房药师","中药鉴定","中药资源\成份分析与研究"等等,由此可见,即便我选择了其中的某一项工作,也有可能存在相关知识的"盲区",一般情况下,我们主要是把解决实际问题做为第一出发点,只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就能把工作做好;
当然,如果我是要发表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论文,那就必然不能马虎,就必须在查阅大量相关的参考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科学实验,并取得相关数据,最后经过理论分析与总结,得出相关的数据或结论,才可以使该论文得以发表(有些专业性\权威性的论文还需要经过相关的专家论证).
我这里所说的这些,无非想说明"本帖所提到的关于记者的报道当中有所谬误之处"并非偶然,也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关键要看报道本身的性质(新闻的真实性),因为媒体的报道毕竟不同于"学术论文",其严谨程度自然不可相提并论.诚然,如果媒体的报道能更具"专业心",何乐而不为呢~呵呵
rolleyes.gif


--------------------
生命就在于折腾~
--鸟会最外行-就是我的专长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杜鹃
发表 2005-08-13 20:14
链接: #5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180
注册: 2003-06-05
编号: 42
我可以不讲话,但不说没有把握的话,对吧?如果你对一件事情不清楚,不明白,你可以不说,不报道。一旦你报道出来,广大的读者以为就是这么一回事,那上误导。同时,报道的时候,还冠上“有关负责人说”之类的话,读者不相信都难。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4-05-20 15:44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