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4 页 V  < 1 2 3 4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2007年野鸟观赏公选课学生论文
大海鸥
发表 2007-06-26 20:10
链接: #41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
注册: 2007-06-20
编号: 2485
文学院中文0613班 林亚智
首先要对辛苦组织观鸟课并辛苦组织大家的燕鸥老师表示抱歉,因为我的论文拖到现在才交,实在是不好意思哦。。。。。。。 wink.gif happy.gif

现在在电脑前打印这篇这文章,略表我对观鸟课的感受。

首先我觉这个观鸟课与其他选修课有许多不同,比如说它的实践活动就是其他选修课所没有的,这边不是在为了选修课能过而故意地奉承拍马,因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但凡中国学生谁都想出去走走而不是每天累月成年地呆在教室里死守教材,除非他是个变态。。。。。。。所以单凭这一点我就觉的观鸟课开的还行,而且还能邀请到一些资深鸟人来“现身说法”我觉的不错。实践课我去过图书馆前的白鹭保护区,说来实在是惭愧,来集大快一年了,竟不知那里竟然有一个白鹭保护区,只知道那里成天有几只被人民称之为白鹭的在那边飞来飞去。那天才知道,那竟是个自然保护区,虽然环境差了点,不过也不愧“自然”两个字——顺其自然,谁爱污染谁爱破坏谁污染破坏去。

那天还知道了原来那边还有一种背上黄毛的鹭叫“牛背鹭”真的是那天才知道的,而且还不知道那个名字写的对不对。。。。。。惭愧。。。。。。 tongue.gif

上次野鸟来给我们讲课说莆田是个观鸟的好地方,这让我“颇为振奋”,因为我就是莆田人,哈哈。莆田的地理形式其实很简单,三面环山,面向大海的一方地势较为低平,西面多山,莆田与仙游交接的那一带多山多树,鸟的种类和数量定然不少,可惜本人没去见识过。沿海那一带看到的多是麻雀家燕等比较普通的鸟,对了,还有鸽子。当然其他的不常见的鸟得去仔细观察才回发现。象老鹰之类的猛禽那就不要说了,看到的概率大概跟看到老虎的概率差不多。海边回有一些鸟,只可惜,本人不但是观鸟菜鸟而且还是菜鸟级中的极品之菜,所以除了海鸥实在是叫不出其他鸟的大名。只是不知道莆田有没有观鸟会,不然与厦门观鸟会联合也不错啊,哈哈,想太多了。不过既然想多了那再多想些又有何妨:如果全省九市都有观鸟会那大家联手岂不是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


发现仪器真的的是很重要的,用小望远镜看的效果比用单桶筒望远镜看的效果差了不老少。如果是摄影想必对仪器的要求会更高的,而且哪个价钱。。。。。。嘿嘿。。。。。。但是说 到底兴趣还是主要的。

说到摄影我就觉得那就更不容易了,先不说设备水平如何,单是对人的毅力的考验就使人够呛,听说很经常要在树上水里蹲点上甚至达到几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得一动不动,更要命的是说不定哪个姿势还是让人感到很别扭的姿势。而摄影的结果是很有可能什么 都拍不到。所以我觉得“鸟人”们真的是很不简单。

观鸟需要兴趣,而兴趣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保持。几个对观鸟感兴趣的人走到了一起,组成观鸟会,建立观鸟网,并还在追求着观鸟带来的乐趣,在我看来这是很不简单的,虽然我至今还对观鸟没什么兴趣。呵呵 wink.gif

以上就是我上完一学期后的一些观鸟感受。
衷心希望观鸟会越走越长越走越好。。。。。。。。。。。。。。。。。。。。。。。。。。。。。。。。。。。。。。。。。。。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俊菜鸟
发表 2007-06-26 20:53
链接: #42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
注册: 2007-06-25
编号: 2519
作业
附加文件
文件附件  观鸟日志.doc ( 220KB ) 下载次数: 164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lijingyan
发表 2007-06-26 20:59
链接: #43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
注册: 2007-06-21
编号: 2497
海外教育学院库克0515 李静妍 200566050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lijingyan
发表 2007-06-26 21:10
链接: #44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
注册: 2007-06-21
编号: 2497
老师,我注册的号一直发表不上,所以,我用同学的号发表哈。


集美大学
海外教育学院
2005660401
曹敏
学习心得
每当天空中有几只小鸟或是雁群飞过时,我们总会停步去望一望他们。的确,鸟是人类的朋友。自从参加了这么课的学习,通

过到会展中心开着那些漂亮的图片后,我就对鸟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开始了解了以前我不知道的关于鸟的谜团。比如说鸟类的感官原来那么敏感:鸟类的视力是所有动物中最好的,可以用来捕食或识别敌人。

通过学习那么多的关于鸟的知识,我才感觉到了鸟类的大千世界是如此的奇妙!让我对关于鸟类知识的了解有着很大的启发,让我知道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关于鸟的知识,我从前以为只有狗的嗅觉好,鸟类根本闻不到任何气味。但现在我却知道了不仅鸟类视觉和嗅觉灵敏,其他的器官也是一样,它们能感受到人类感受不到的极小的颤动,真是太神奇了!还有我以前从不知道鸟居然可以进行10000公里如此浩大的长途迁徙,让我对小鸟的体力感到佩服,每年的迁徙就像是一次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一样,每年一次长征,就算是再勇猛的战士也做不到啊。可见鸟儿真是十分的神奇!

观鸟有一段时间了,我到底为什么观鸟?观鸟到底观什么?问题一经提起,不由我仔细思考.是啊,看似简单的问题怎么一下子答不出呢?开始是受朋友的影响,没什么目的的随着去了.渐渐的,随着观鸟次数的增加,随着认识的鸟种的增多,观鸟的兴趣越来越浓,我不是学生物的,更不是研究鸟类问题的,那么我去观鸟就完全是出于兴趣,出于对鸟类的喜爱,出于对大自然的眷恋以及从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快乐.

第一次去会展中心观鸟展,觉得真的感觉特别新鲜,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组成不分,随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踪影,也正是它们把 我们的生存环境点缀得多姿多彩,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展区,逼真的摄影图片让我们眼界大开。有红隼、长耳鹘、画眉、鹭、鹤、豆雁......当中我喜欢红咀鸥,它有雪白的羽毛,红红的嘴巴,它们的习性是起栖于河流、湖泊和沿海,常成小群活动于水面。以昆虫、甲壳类、鱼类为食。它们住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金腰燕的羽毛象熊猫一样黑白相间。它们生活在平原至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区村落及城区建筑附近;杜鹃的羽毛棕黑相间,分布象一层层梯田;红腹锦鸡跟其它鸟可不一样了,它头部金黄,颈部为橘红色、黑色,腹部呈红色,背上羽毛呈五颜六色,尾部羽毛很长,大约油五六十厘米,整个身体看上去十分光鲜亮丽。还有好多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鸟的标本,看得我目不暇接。

通过这次参观展览,我知道了我们应该珍惜、爱护大自然,因为它不仅仅是我们人类居住生活的地方,它还是其它鸟类、植物、动物等生物的家园。

看过这次鸟展后,我学到了很多鸟的知识。比如,我现在知道鸟分两类,第一类是今鸟亚纲。今鸟亚纲里面有现代鸟类,分成三个总目,分别是企鹅总目、突胸总目和平胸总目。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突胸总目,它分成35个目,有8500种,有6个生态群,分别是游禽、攀禽、陆禽、猛禽、涉禽和鸣禽。第二类是古鸟亚纲。它们是始祖鸟等中生代的原始鸟类;同时,具有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它是古老的鸟,是从恐龙演化出来的。我还知道最大的鸟是鸵鸟,它只有两个脚趾头,脚很长,脖子也很长。最漂亮的鸟是极乐鸟,羽毛象纱裙,一层一层的,很轻盈,很美丽。飞得最高的鸟是羽鹤,它能飞越8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还有些鸟很有趣。琴鸟会发出狗和火车的声音。还有一种斜狗鸟,名字不象一个鸟。角海鹦能吃下12条甚至更多的鱼。

鸟展真的很不错,对次,我又对鸟儿有了更深的了解。鸟儿是自然的使者,鸟儿是快乐的象征。

前些天,我们几个同伴外出交游野外观鸟。去了海边的一片类似防护林的地方,准时到达预定的观鸟地点后,领队开始向大家介绍起当日可能会遇到的鸟类以及观鸟的注意要项,我们几个初学者赶忙专心恶补一番。 我们沿着海岸边前进。“看!白鹭!”同伴低声呼叫。大家不禁兴奋地惊叹。但仍然保持安静,不要惊扰到鸟儿。

在厦门人眼中,白鹭就象是天使了。当白鹭映入眼帘的时候,大家都为它那纯洁的美所倾倒了。虽然没有一个人讲话,但是大家的眼神里都充满了陶醉和兴奋,赶紧拍摄个不停。
  
我们上午的观鸟行程在那一声声中惊叹声中结束。从来没有如此接近鸟,透过望远镜,它的美让我们惊叹不已。我们可以看到它也在注视着我们,但是我们的眼神是兴奋和惊奇,它的眼神却是如此的漠然和傲慢,让我们深感震撼。夏天确实也是观鸟的所谓淡季,确实是这样,在这夏日时节,绿色已经变得很浓了,虽然鸟儿的歌声依然不绝于耳,但要想观察到它们真是不容易了.

通过亲身体验观鸟,和通过学习到的一些常识,我们总结出作为一个新手,该如何去观鸟:

.发现鸟之前使自己尽量处在顺光、俯视或平视的位置。
2.发现鸟后先不要改变自己的位置,不要试图接近它,而是尽可能先多看。
3.发现鸟后先不要查图鉴,尽可能自己观察,积累经验。看清楚多少就记录多少。
4.看不清楚的也要尽可能多地记下相关的一切。
5.不指望看见一次就辨识出鸟种。
6.用眼睛寻找,用望远镜观察。好戏常常在准备离开时上演。
7.先选择去看大型水鸟,体会自己与鸟的亲和度;再选择去鸟类繁殖期的山林,体会自己对鸟的认知力。
8.服装,包括帽子、背包等避免红、橙、黄、黑、白等一切鲜艳、抢眼的色彩。根据观鸟地点的自然条件,选择最接近环境的着装色彩,如绿、蓝、灰、褐、土黄等。
9.禁止喧哗,尽量减低声响,以不打扰鸟类为要旨。
10.不以口哨、击掌、举手示意等手段刺激鸟类,禁止驱赶鸟类。

观鸟的人都是热爱大自然的,自然界中的美丽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动植物都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快乐的源泉.我会努力培养自己能从大自然中汲取快乐的能力,并从中得到源源不断的乐趣.引用杰里米.泰勒的一句话"我休息......喝水和吃饭,我读书和思考,我走在那乡间的田野中欣赏着四周变幻万千的美丽景色,我陶醉在上帝赐给我们的大千世界里,为智慧和美德,为整个世界,也为上帝自己欢呼."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俊菜鸟
发表 2007-06-26 21:11
链接: #45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
注册: 2007-06-25
编号: 2519
海商法0511班钟晓俊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山斑鸠
发表 2007-06-26 21:18
链接: #46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9
注册: 2007-03-17
编号: 2079
重识白鹭
诚毅学院 金融0592 张木乔 2005946061
虽然身处厦门,也知道厦门又叫"鹭岛",但遗憾的是自己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根本不知道不了解,厦门有哪些白鹭,回家同学家人一问,自己只能光摇头!所以这学期选了野鸟欣赏这门课来给自己充充电!
经过一学期的课程下来,老师的介绍和组织我们到面欣赏白鹭和其他的鸟类,以及自己查阅有关鸟类的书本,原本对白鹭的了解属于"菜鸟"的我,最后还是有点小小的收获!下面是我对白鹭的一些认识:
【苍鹭】
野外标志:头顶白色,后头上方有2根黑色长羽.头白色,前颈有2~3条黑色丛斑。下颈有白色饰羽。胸、侧及腹侧有黑色阔斑。背部灰黑色。嘴黄色。嘴长110~128mm,羽长417~458mm,尾长158~181mm。
生态:生境与习性常见于沿海沙洲、河口、沼泽地及水田中。飞行时鼓翼缓慢以规则。常静立于水中,头部常缩入双肩。主要以鱼类主食物。

【大白鹭】
野外标志:白鹭中的最大者,身长90cm左右,全身乳白色。繁殖时,背披有成丛的蓑羽,头冠很短,嘴绿黑色,驸趾和趾黑色。非繁殖时,背无蓑羽,嘴为黄色。
形态特征:成鸟(夏羽)全身乳白色;头有短小羽冠;肩及肩间着生3列长的蓑羽,一直向后伸展,通常超过尾羽尖端10多厘米,有时不超过;蓑羽羽干基部强硬,至羽端渐小,羽支纤细分散。成鸟(冬羽):亦乳白色;但背无蓑羽,头无羽冠。幼鸟:全身乳白色,与成鸟冬羽同。虹膜淡黄色。繁殖时,眼圈的皮肤,眼先裸露部分和嘴黑色,嘴基光绿黑色;胫裸露部分皮肤淡红灰色,驸趾和趾黑色。冬羽时期,嘴黄色,眼先裸露部分黄绿色。1l月和初冬时,嘴的尖端有绿黑色,幼鸟嘴淡黄色。
生态:栖息于海滨、河川、水田、沼泽、池塘、湖泊及其他潮湿的地方。食性以小鱼、虾、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水生昆虫为主,也食蛙、蝌蚪等。非繁殖时,比较孤单,在食物丰富地区常成小群,单个的较少。大白鹭只在白天活动,见人即飞。步行时颈收缩成s形;飞时颈亦如此,且脚向后伸直,超过尾部,速度较苍鹭等鸟类为慢。繁殖时成群,常与其他鹭类及鸬鹚等混在一起;成单种群的为数较少。5~7月繁殖,营巢于高大的树上或芦苇丛中,多集群营巢。巢非常简陋,由枯枝、干草等搭成。巢外径80~108cm,内径40~50cm,巢高30~40cm,窝深8~14cm。每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3~6枚,一般为4枚。卵为椭圆形或卵圆形,天蓝色,重66.0g,卵径平均63.96mm×42.52mm。孵化期26~28天,孵化率95%,育雏期约30~42天。
经济意义:大白鹭背上的蓑羽,商品名称长白鹭丝毛、长白丝毛、冬庄长丝毛或大白鹭丝毛等,可做衣帽饰品。

【黄嘴白鹭】
野外标志:全身白色。夏羽:后头及下头有一束细长之饰羽。肩羽有细长的饰羽延伸至尾部。眼前裸出部份鲜蓝色。嘴鲜黄色脚黑色。冬羽:无细长之饰羽。嘴褐色,基部黄色。嘴长71~85mm,翼长235~282mm,尾长79~92mm。
生态:不普遍的春季过境鸟,可能部份为留鸟。常见于沼泽地、河口及沿岸沙洲。在厦门有过记载。

【中白鹭】
野外标志:体长60-70厘米;全身白色,眼先黄色,虹膜淡黄色,脚和趾黑色;繁殖羽背部和前颈下部有蓑状饰羽,头后有不甚明显的冠羽,嘴黑色。
生态:栖息和活动于河流、湖泊、水稻田、海边和水塘岸边浅水处。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有时亦与其他鹭混群.生性胆小,很远见人即飞。飞行时颈缩成“S”形,两脚直伸向后,超出于尾外,两翅鼓动缓慢,飞行从容不迫,且成直线飞行。主要以小鱼、虾、蛙、蝗虫、蝼蛄等动物为食。中白鹭在我国南方为夏候鸟,亦有部分留下越冬。

【小白鹭】
野外标志:体态纤瘦,全身乳白色。繁殖时,枕部着生两条长饰羽,背、胸均披蓑羽。
形态特征:成鸟(夏羽):两性相同,全身乳白色。枕部着生两条狭长而软的矛状羽,长达10多厘米,状若双辫。肩及肩间着生蓑羽,与大、中白鹭一样,羽轴硬,由基部至尖端渐小。成鸟(冬羽):全身乳白色,头、胸及背所披之蓑羽和矛状羽均全部脱落,但极少时候有保留。幼鸟:全部羽毛白色,头无羽冠,与成鸟冬羽同。虹膜淡黄色。胸背无矛状羽和蓑羽。虹膜黄色;脸的裸露部分黄绿色,嘴黑色,嘴裂处及下嘴基部淡黄色;胫与脚部黑色,趾呈黄绿色。
生态:小白鹭是鹭类中最常见的一种鸟。夏时常栖息于稻田、沼泽、池塘间,亦见于大型湖泊、海岸的浅滩等处;成群地徘徊于田间或停立于田中,池边。常曲缩一脚于腹下,仅以一脚踏地而立。寻食在白天。性好食鱼、蛙、虾及昆虫的幼虫等。在我国,繁殖期3一9月。繁殖时成群,常和大、中白鸳、夜鹭、苍鹭等鹭类及鸬鹚等在一起,有时成单一种群。通常营巢于树的巅处或竹的高处,偶然在和草鹭及其他鹭类营于密生芦苇堆或茂密草丛中。雌雄均参加营巢,巢的外径20-50厘米,内径15-30厘米,深度5厘米,高度20厘米。对于旧巢不易抛弃,次年常到旧巢处重新修葺使用,产卵4枚为常见,3枚较少,5枚则更少。每隔一天产卵一枚。通常每年繁殖1次。最多2次。在人工饲养下,第一窝雏鸟取去不久,即开始第二次产卵。繁殖产卵次数之多寡,以亲鸟的健康与否为断,至少2次,至多4-5次。卵蓝绿色,呈阔的卵圆形,壳面滑。雌雄两性共同抱卵。家养白鹭,孵卵以雄为主,雌的仅在雄的出外觅食时代孵而已。它在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23日而出雏,有时只需17一18日。
经济意义:白鹭在繁殖期中所生的蓑羽等可作装饰用,销往国外。它的蓑羽和矛状羽,商品称短白鹭丝毛、白辫子等,过去由于人们任意猎取其羽毛,几乎濒于绝种,现对此鸟已加以保护,因而又逐渐增多起来。白鹭虽主食鱼类,使渔业有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另一方面它们还啄食蝼蛄、蚱蜢和蝗虫等有害于农作物的昆虫,衡其益害,还是益处较多,故更不能随便加以猎杀。

【岩鹭】
特征:体型略大(58厘米),有白色和炭灰色两种色型:灰色型较常见,体羽清一灰色并具短冠羽,近白色的颏在野外清楚可见。白色型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头及颈狭窄。与其他鹭的区别为腿偏绿色且相对较短,嘴浅色,习性也不同。 虹膜-黄色;嘴-浅黄;脚-绿色。 叫声:进食时发出粗哑呱呱的喉音,告警时发出更为粗哑的arrk声。
习性:几乎总是见于沿海岸线地带,在岩石或悬崖面上休息,或在水边捕食。巢筑于小岛大砾石下的石堆上。
分布范围:东亚和西太平洋沿海并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偶在海南岛、香港、台湾、澎湖列岛及南沙群岛繁殖。福建、浙江及广东沿海有候鸟。
有羽冠,胸部与背部有细长之蓑羽,腮白色,嘴黄色,前端暗褐色。脚暗绿色。嘴长约85毫米。本种南方产的为白色。在厦门东海岸(隔海与台湾的金门、澎湖岛相望)一带,近几年来所发现的岩鹭为灰黑羽色,与我国大陆其他地方及港台所见的岩鹭羽色相同,具有亚热带地区的代表性.过去在前埔的海边曾发现岩鹭的觅食活动。岩鹭习惯在岩石上栖立,在岩缝里繁殖。飞行时速度缓慢,常在海上及岩礁上低空飞翔。近来岩鹭在厦门已难得一见。岩鹭在华南区中属于旅鸟,但可见于厦门东海岸,明显地属于冬候鸟。
以上的东西是我对白鹭的小小认识,虽然资料是从网上找的并COPY下来的,但通过一学期的欣赏野鸟课程,我的鸟类知识真的是大有见长,不止是对白鹭的,其他以前不认识的,现在也都是"朋友"了,也通过这个课程让我了解了我们身边的环境正在急剧变坏,保护鸟类的任务是迫切而又艰巨的.
让我们放飞真正的和平鸽,停止人类对自然的无休止战争,保护好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让可爱的鸟儿有个真正能高兴欢快的歌唱,让我们和自然和平共处!
庆幸自己选了这门课,不仅给自己增加了不少知识,还结交了蛮多好友,哈哈....最重要的是下次回去别人问起鹭岛有啥鸟时我不会再出糗......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穴鸟
发表 2007-06-26 22:25
链接: #47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
注册: 2007-03-25
编号: 2126
鸟的世界
水产学院 动课0512班 何姣姣
鸟是我们生存环境中最多姿多彩、活泼灵巧且最容易找到的动物。鱼和鸟总是人们向往和羡慕的对象,它们是自由的象征。“海阔凭鱼越,天高任鸟飞!”我们羡慕它们有广阔的空间。鱼,我们能游泳,能潜水,已经能与之共舞,可对于鸟类的飞行,却始终无能为力。虽然有了飞机,可那和能在空中自由漫舞的感觉还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幻想着天使,幻想着我们的翅膀。
自小读的文字当中,就有许许多多是和鸟相连,也因此有了许多关于鸟的幻想。读冯骥才的《珍珠鸟》,喜欢上了他笼中那乖巧又调皮的珍珠鸟,而能让小鸟亲近信任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难怪他最后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动:信任,往往创造出美的境界。读巴金的《鸟的天堂》,喜欢上了那棵大榕树,那棵称为“鸟的天堂”的美丽的南国的树。更是喜欢上了那些天堂里的自由自在,热闹非凡,让人应接不暇的大自然中的鸟儿。我也从欣赏笼中之鸟进化到了大自然的野鸟,从单纯的欣赏美丽的外表,温顺的性格进化到了欣赏一种放任其在自然中才特有的自由,快乐。
以前对我来说,鸟就是鸟,鸟只是鸟,任何在天上飞的鸟都视为一物,我不认识它们,不能区别它们。每次抬头看鸟,只能说句:“看,那边有只鸟。”可我知道鸟是有形形色色的,虽然我还没办法区别它们,因为人们对不同的鸟有不同的评价。“喜鹊报喜,乌鸦报丧,鸥鸟忘机,青鸟殷勤”,不同的鸟寄托了人们不同的希望,不同的幻想。
中国人把喜鹊当成祥禽,说是“灵鹊报喜”,连杜甫都相信,“柴门鸟鹊噪,归客千里至。”不过西方人不太欣赏喜鹊,嫌它聒噪吵人,又因喜鹊喜欢亮晶晶的东西,英国人放在门口的牛奶瓶常被它叼走瓶盖,有时还会偷走镜子和小饰物,所以喜鹊成了碎嘴子和鼠窃小贼的代称,不是什么好话。
而人们形容另一种也是黑白相间的八哥则表明其更烦人,声音粗涩嘲哳,又成群结队整天吵嚷,连半夜也不安宁,每逢渡轮驶过,或是有只八哥被月光惊醒,蓦然就会炸开一阵声浪,歇斯底里颇为可厌。 八哥能学人语,照理应该不笨,可是每逢繁殖期,总是有八哥想在排油烟机的烟筒里筑巢,每餐做饭开动烟扇,热风把它的建材吹得一干二净,第二天它又锲而不舍,衔来草枝从头开始,屡败屡战。八哥会认定地方,每年都到同一人家筑巢,进进出出把烟筒弄得乒乓作响一片狼藉。而可怜的八哥似乎在世界各地都惹人嫌,新西兰有位赏鸟家说,都怪八哥长得“样衰”,眼高于眉一脸傲慢相,举止趾高气扬行径又富侵略性,所以不得人心。而且八哥是成功的生存者,对本地鸟种的危害甚大。于是我开始好奇喜鹊能报喜,八哥爱学舌,真是那么一回事吗? 我也开始期待有一天我能够区别出各种鸟,叫出它们的名,说出它们的习性,能够真正和它们近距离的相处,而不是它在笼里,我在笼外那种被动压迫的接触,逗弄。
一次偶然读到一篇抒写观鸟的感受的文章。
“鸟儿是天空的信徒,把美好的讯息传播到世界;鸟儿是天空的歌者,把动听的声音传唱给万物;鸟儿是天空的画师,把奇幻的色彩挥洒在天地间。
当暖暖的阳光洒满大地,当习习的微风拂过脸庞,我们漫步于这鸟语花香的世界。一架望远镜,一支笔,一本书,是我们寻觅美的工具,婉转的歌声传来,我们循声望去,于松顶,于林间,于草地,白头翁、乌鸦、喜鹊,忽而展翅,忽而漫步,好一幅祥和的画面,好一派美丽的风景,仅一个“陶醉”,怎将内心的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
累,并快乐着。是的,一天的驻足仰望,一天的寻寻觅觅,不累是假的。然而,每当发现一个飞翔的身影,每当了解一种美丽的讯息,那种快乐与喜悦又充斥于心,累,也就无所畏惧了。以后的日子里,累已忘得干干净净,而美丽却成为脑海中永恒的画面。用短暂获取永恒,谁说不是一件美丽的事情?
观鸟,不仅仅是一种欣赏,一种对内心需要的满足,还是一种分享。通过我们眼睛与双手,向人们传达鸟儿的美,让所有人在欣赏的同时,还明白要用心去怜爱它们,去合乎这种美。这样的美。便是一种心声,一种共鸣,一种爱的升华。
以观鸟为爱好甚至职业的人,是对爱鸟心理的超脱,他们不会把鸟束缚在狭小的笼子里,不会以事物诱惑或饥饿逼迫来获取鸟儿所谓的歌声。他们会让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对鸟的爱是悄无声息的,又是宽广博大的。他们连同鸟儿,都是美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用眼睛去发现美,让心灵去盛装美,美,自然无处无处不在!”
感受着优美的语言,我更加开始向往能够走入观鸟的行列,也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感受那种平和的心,博大的爱。
参加了观鸟课,我正式成为了一名鸟蛋,也开始了解了一些入门知识。
1、赏鸟的观察要点包括鸟的体型,形状,行为模式,鸣叫声,出现地点和时间,体色,飞行方式。
2、观鸟的注意事项:如果是野外观鸟,要着素色裤装如果要到野外去观鸟,穿不易打滑的鞋类,最好携带长木棍、手杖之类的东西,以便在草丛中行进时打草惊蛇。还要注意当地气象,决定是否携带雨具。要自行准备食物与饮料,因为一般赏鸟的地方附近大多没有餐厅,并要记得带走垃圾。最好随身携带简便医疗用品,以备不时之须。这样,我们才能好好地融入鸟类朋友的生活天地里,真正成为大自然这幅画里的一景。
3、观鸟守则。我们观鸟因为我们爱鸟,我们用最自然的方式亲近它们,尽量不能给鸟类造成困扰。所以为了不给自然界的野生鸟类产生某种程度的伤害。我们在野外时应该谨守奉行一些守则:
  1).赏鸟,是赏自然界中野生鸟类,不赏笼中鸟。
  2).不饲养野生动物鸟类或放生进口鸟类,以免破坏鸟类生态平衡。
  3).观鸟时,与鸟类进行筑巢或育雏,切记“只可远观,不可近看”的原则,保持适当观赏距离,以免干扰亲鸟的行为。
  4).拍摄野生鸟类,应采自然光,不可使用闪光灯,以免惊吓它们。
  5).有些鸟类,生性害羞,隐秘不易观察,不可使用不当方法引诱其现身,如放鸟鸣录音带、丢掷石头等行为。
  6).不可过分追逐野生鸟类,因为有些鸟可能因气候信宿,体能衰弱而暂时停栖某一地区,此时,他们急需休息调养,您的追逐行为,可能导致其步向死亡之途。
  7).发现特别鸟种的栖息地或育雏地时,请守口如瓶,且谨记不干扰原则,勿告诉第二人,不论他是否为保护野鸟保护者。
  8).一群赏鸟者共同活动时,请遵守领队的知道,以不影响鸟类的安全为准则。
  9).不可为了便于观察或摄影,随意攀折花木,破坏野鸟栖息地以及附近植被生态。
  10).请尊重鸟类的生存权,不要采集鸟蛋,捕捉野鸟。
4、观鸟的工具。这应该是最重要的吧!好马配好鞍,想看到美丽的鸟儿, 就要有好的装备去观察、接近它们。
A、望远镜 鸟类的警惕性很高,大规模观鸟队伍很难做到近距离观鸟,因此,望远镜必不可少。既经济又实惠的做法是自备一台7-10倍的双筒望远镜。
B、笔记本&药品 准备一个便于携带的无格子的笔记本,在观察过程中用图和文字记录有关内容。记录时常使用带橡皮头的铅笔。用铅笔记录可避免淋雨或浸水使字迹模糊不清。
  还要带一定量的蛇药,在野外难免会遇上,自身的安全当然需要顾及到。
C、鸟类图鉴 颜重威著的《中国野鸟图鉴》和钱燕文著的《中国鸟类图鉴》是两本很好的参考书,方便我们在野外时随时翻阅,快速提高这方面的知识。
虽然现在野鸟鉴赏的课结束了,可是几次的野外实践和课堂理论学习也让我开始成为一个鸟蛋,得以继续孵化,而成长为一名鸟人,甚至老鸟的道路还很长。鸟的世界,缤纷神奇的世界,我喜欢。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06-27 01:33
链接: #48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一株榕树便天堂
财经学院 经济0512 陈丽娟 2005452052
一株榕树便天堂!一句诗就概括了小鸟天堂的特点。我现常想如果我能和鸟儿做朋友该有多好!我之所以这么喜欢鸟儿,这要从之前的实践课说起了。
记得那是个阴天的星期六,我兴高采烈地做着轮渡车到了中山公园,瞎问了些人,终于找到了白鹭洲公园。可是,我却看不到老师和同学们,只能在那边瞎转,瞎问。无意中,我发现原来我也有老师的号码,问了一下,才知是明天才实践。突然间才知我把它当星期日了!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小逛了一会儿,我才发现原来这一边有那么多可爱的鸟儿,于是,我就慢慢地慢慢地向它们靠近。可是,它们都是很精的家伙!没等你准备好,它就已飞走了!湖边的白鹭,有时起飞,有时发呆,有时在那边俏皮地玩水儿,可惜,我的手机相机相数不高,拍不到它的可爱模样儿。只是那时才觉得片中的鸟儿,和现实中看到的差多了。现实中你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它跑,跟着它俏皮儿。在湖边,还有一只我不认识的鸟儿,只记得一身几乎黑,脖子了有几块黄色斑,嘴尖尖长长的,一个人在那边东走走,西逛逛的,像个悠闲的小精灵,只是我离它太远了,拍到只是模糊一片。
之后,我来到了草丛中,发现了许多麻雀、八哥等等。不过它们都太敏感了,还没等我靠近,它们早就飞远了,只能望着它们的身影傻笑。不过那天真的挺幸运了,碰到一只正在树根边玩耍的鸟儿,那时我不知它叫什么名字,只知它身体小小的,长长的尾巴浅灰色的头顶,棕色的背部或者腰部(我也记不太清了)。只见它忽儿整一下羽毛,忽儿眺望着远方,突地,它飞到草丛,离我挺近的一个地方,像是抓到了食物,也就因为如此,我才拍到了一张它的近照,可惜,照片太小又太模糊 了,所以至今我还是不清楚它是棕背伯劳,还是北红尾鸲。后来,我又拍了一些我也不清楚叫什么的鸟,只见它们一整条棕灰色的在树枝上不停地唱着歌儿。
很快地时间已经过了一大半了,我不禁环顾了一下四周:绿绿的草儿,高又庞大的树儿错落有致地竖着,还有那各种各样的花儿缤纷地绽放着,再附着鸟儿青翠的歌声,整个人犹如淋浴在天堂。可是总是要离开的,但一想到隔天就要再过来,心情也就自然大好了。只不过就像别人说的“有得必有失”——由于太累,在车上头和地板亲吻了。
第二天,等我到中山公园时,雨突然下了起来,而原来的那路公交车始终没有过来,于是乎我就随便搭了量车,司机告诉我有到白鹭洲,可是等我搭上车后,我才发觉和昨天不同路线。在我着急时,旁边的老伯伯很友好地告诉我有到白鹭洲,可是下了车以后,我才知道不是昨天那个公园,而是白鹭洲站。这下我可被弄晕了,完全不知该怎么办,问了一个又一个的人,走了一程又一程的路,终于走进了公园,只是非那个公园而已。因为集合地点是在观鸟台那边,于是我只能一个一个地问一下,可是人们告诉我的几乎都是不知道。幸运的是,到最后,碰到了一个同样也在找路的“鸟人”。顿时,心就放松了很多。可是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走,到后来是看到有路就走过去,到了最后我们来到了昨天我来的那个公园,可是那里也没有什么观鸟台。我们就分头随便乱转好一会儿。最后,老师说,由于下雨,就准备回去了,只要报一下名就可以了。因此,我也就没什么心情再待在那边了,因为我的裤脚都已淋湿了。不过,后来雨停了,看了看周围,还是又逛了一圈。只是看到它们就不再那么新奇了,而我又始终叫不出它们的确切名字。
后来,由于要考试错过了在集大的一次实践。这样就只剩下厦大这个地点了。去厦大原本只是为了过关而已。只是到了以后,看着那些被蚊子咬的“鸟人”们,渐渐地感觉到这次的实践会很有意义。首先我们一大群人穿过几条行道,终于看到了一只麻雀自在地在假池里的石头上蹦蹦跳跳,无不是可爱之至。接着我们来到了一个会堂的走廊。在那屋顶上有许多燕窝,只是这些燕窝都怪怪的,和我之前看到的不太一样,它们是一个个粘在上而突出一个洞口来。由于数量挺多的,所以我们会不时的看到有燕儿飞了出来,或者待在家里摇尾巴。老师管那叫白腰雨燕。后来我们到了一片草丛地。那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只八哥,但是后来八哥跑飞掉了,就剩下老师在那边调焦。那时,我才认识到拍摄鸟儿这种动物真的是很辛苦的一件活儿。我们就只在那边待那么一小会儿,就已经被蚊子跤个半死,更别说那些常年都在拍摄鸟儿的“鸟人”们,这需要多大的耐心与勇气啊!后来我们又逛到了厦大门口旁那幢楼(我又忘记它叫什么了)的前面。在那边,一个眼尖的“鸟人”发现了不远处树枝上的鸟儿,老师调完焦后,我们这些“鸟人”清楚地看到了一只漂亮的黑领椋鸟——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真实的鸟儿。只见它忽儿整一下羽毛,忽儿唱歌,在那边自由自在的,无意识到我们正在偷窥呢。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一条水沟,据说是观鸟的最佳地点,只是一般要在冬天时才能看到较多种鸟儿。不过,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只鹊鸲,不过最新奇的是,那密密麻麻的知了,还有那可振破天的知了声。踏着沉重的步伐,我跟着大队来到一个湖,应该叫情人湖吧,那儿有很多健壮的老人家在那边游泳,你可看到对面的山上一群羊正在吃得津津有味呢。远处不时有只白鹭在戏水,或者是一只小喜鹊荡漾出波波水花,不时传来醉人的鸟声。我们就聚集在那湖边,聊着天儿,看着时不时出现的惊奇。
大概快到六点了吧,我们就起程回家了。那时我已累得不行了,应该说是饿得可以了。可回来后,等恢复了精神,回想起所看的一幕一幕都历历在心。突然间我想起了一件事,那天在宿舍楼下看到那只鸟——珠颈斑鸠。可是看到的人只能傻愣在那边不知所措。因为它好像已经死了好多天。那高贵的珍珠状斑点已失去了色彩,原本应该闪亮的灰褐色羽毛现也失去了光泽,那可爱的小眼睛不甘愿地睁着,睁着。
这让我更强烈地意识到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鸟儿。这次的选修课让我更加地喜欢上鸟,无论走到哪里,第一听到的是它们的歌声,第一注意到的是它们的身影。由于对它们强烈的喜欢,我在此强烈的呼应全国的同胞们爱护我们的鸟儿。爱护它们也等于在爱护我们自己。
鸟类与人类息息相关,爱护鸟类也就是爱护人类自己。这是一句可能每个人都曾耳闻的句子。鸟类是野生动物中的一种大家族,因为有了鸟,人们才会感受到鸟语花香的美好境界;因为有了鸟,大自然才真正丰富多彩。鸟是人类的朋友,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保护鸟类也就是保护了人类赖于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确,一切动植物都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的角度,某一个环节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世界一旦缺少了它们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首先,鸟类在保护森林、防治虫害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许多山鸟往往以虫为食,这对森林树木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为此啄木鸟也得到了“森林医生“的美名。70年代常熟虞山-度闹虫灾,松毛虫糟蹋了山上的每一棵松树、使半入城的青山成了荒山,人们用尽了各种方法治理松毛虫(包括人工治虫,喷洒农药等办法)都无济于事,于是生物专家想到了松毛虫的天敌--灰喜鹊,提出了以鸟治虫的方案,几天后山里来了一群特殊“客人“,这是群专门用来对付松毛虫的鸟,果然一段时间后一部分区域松毛虫明显减少,松枝也能看到新叶子了。从这件事后,谁能小看这些灰喜鹊呢,谁能不把鸟儿当朋友了呢?
第二,只有为鸟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鸟儿才能“安居乐业“。在中华网上,有这样的一则消息;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泊江海子,是世界级珍--遗鸥的天堂。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所以才能留住遗鸥。再说我们常熟有一尚湖风景区和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同属太湖风景区,一万八千亩水域和十里青山山水相映,尚湖的水质洁净,是我市唯一的二级水源。湖边大面积的绿化、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宜人的气候造就了舒适的生存环境。因此在钓鱼渚和荷香洲两个公园近两年栽种的池杉林成了鸟的天堂。同学们发现了大量的夜鹭并作了长期的观察,发现原本是冬候鸟的夜鹭竟会一年四季在在这里出现。虞山尚湖的优美舒适环境应该是使它们改变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鸟类对气候等环境的变化比人类敏感,因此,关心鸟类,就是关心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就拿候鸟迁徙来说,候鸟应该是随着季节的不同,沿着固定的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移居。夜鹭在我们常熟来说是一种冬候鸟,冬季飞来越冬,春季北去繁殖是它的本性,然而如今有的夜鹭在常熟安家落户,不思返故,一方面可能因为常熟的地理、气候环境舒适,另一方面它们也可能察觉到了其它一些问题,可能它们的家乡不再洁净,可能它们的迁涉之路不再安全,也可能它们感到南北温差不大,因此也不需要太疲于奔命……也是在中华网上,有这样一条消息:“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些法国鸟类保护专家认为,动物对气候的变化比人类敏感,鸟类习惯的改变就是气候变暖最先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
所以,让我们大家动起来吧,创造鸟的天堂!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06-27 01:41
链接: #49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法学0593 陈江白 学号 2005958095
野鸟观赏有感
实际上,观鸟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很多人经济力上可以接受的,但参加进来的人却很少,因为在认识层次上缺乏基本概念的普及,许多人对为什么要很费事地去观鸟不理解,对观鸟能够带给我们的欢娱和启迪更不理解。
最初的观鸟,一般欣赏的是鸟类集群的壮观,最初的观鸟也可能欣赏的是鸟类的美丽,即使是用望远镜观察,也是简单地放大一些而已,没有更多的内容在里面。这样的观鸟,跟一般的旅游差不多,轻松地、简单地接受自然的恩赐,容易被人接受,而真正意义上的观鸟,就要超出这个范畴。
观鸟,首先要求认识鸟,知道它的名字。世界鸟类将近一万种,中国有1200多种,我们掰着手指能说出自己认识几种鸟吗?乌鸦、麻雀、喜鹊……北方常见这些鸟,可是你知道吗?喜鹊和灰喜鹊是两个鸟种,乌鸦还要分是大嘴乌鸦还是小嘴乌鸦,还是达乌里寒鸦,等等;麻雀也有树麻雀、山麻雀、家麻雀等多种区分。
也许有人会质疑:观鸟干嘛非要认识是哪一种呢?有鸟在飞就好嘛。呵呵,请把望远镜举起来,你看大嘴乌鸦有个大脑门,达乌里寒鸦从脖子到肚子是白色——因为有这样的区别,连乌鸦都是漂亮的了!实际上,丰富才产生美丽,观鸟就是从认识丰富,到认识世界的美丽与魅力。
用望远镜观鸟,你可以看到各种鸟的多彩甚至很细微的颜色搭配:北红尾鸲黑胸红腹灰色头顶和三角形白色翼斑,大色块的强烈对比非常抢眼;虎斑地鸫金黄色与褐色相间的月牙状鳞纹遍布全身,精致到怪异;红点颏全身暗色,却因鲜红的喉部而获名;翠鸟那翡翠般的辉蓝色匪夷所思……
用望远镜观鸟,你可以看清鸟的不同体形和动作特点:斑尾塍鹬把长嘴插进泥里,同时身体转着圈,探取着眼睛看不见的食物;红尾伯劳把猎物挂在树枝上,用爪和带钩的嘴一点一点撕扯着用餐;发冠卷尾的求偶飞行是垂直俯冲从空中扎下;红嘴蓝鹊拖着带白梢的长尾飘一样从一个山头滑向另一山头……
这样的世界,你不能不感慨它的精彩,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鸟类会有如此丰富的差别?我的知识有限,无法从生物学的角度回答这样的提问,但显而易见的道理已经给了我们:这个世界最有价值的就是她的多样性,仅仅鸟类,就变化万千,在赞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心中犹然升起的是爱惜这一切的情愫——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就在这一刻萌动。 观鸟的过程还教会我们尊重自然,尊重万物。大摇大摆的人是看不见身边的小鸟的。一旦观鸟,必须学会静静地观察自然,接近自然,鸟儿才会让你一睹真容,并有可能展示他们的社会生活。当人类的欲望和创造力同时无止境地膨胀之时,往往忘记大自然曾经教会我们基本的生存方式。现在通过观鸟再来温习如何重作自然儿女,那种感受新鲜而令人深思。
如果仔细观察鸟类的育雏过程,会发现从进食到鸣叫,从飞行到捕食,小鸟的成长离不开亲鸟一点一点的教导。有些鸟是雌雄合作育雏,有些鸟是雌鸟独立育雏,但几乎无一例外——幼鸟一旦长大,亲鸟都会毫不犹豫地丢下儿女让他们独立谋生。
如果观察鸟类迁徙,会有一种惊诧加佩服的感觉。许多鸟在一年之中要完成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一个来回的迁徙,飞行距离上万公里的不在少数;许多鸟类飞行速度和技巧并不见高超,却每年定时在繁殖地和越冬地见到它们;尤其是那些当年出生的小鸟,秋天羽翼一旦丰满,就能自行飞上南迁之途,前往祖宗的越冬地,它们如何认识的路?谁敢轻言这仅仅是依靠遗传?鸟类看星星看月亮,看山脉看海岸线,甚至看城市的灯光,指引自己飞行的方向,谁敢否定鸟类没有这个本事?鸟类迁徙习性的形成和机理现在还可以说是万古之谜,如今只能说我们的认识能力有限,不能说鸟类没有智慧只有本能。
许多鸟种的鸣叫丰富多变,它们在传递什么信息?鸟间的交流对我们来说更是难解之题,绝对不能认为那些鸣叫没有意义。鸟类有它自己的社会关系,鸣叫是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可我们了解多少?观鸟的过程中,就有可能观察到鸟儿之间的交流,鸣叫的,飞行的,也许还有其他手段。比如啄木鸟是用坚硬的喙击打树枝来吸引异性。我见过大斑啄木鸟谈恋爱,实际是连击树枝,连击一次算说一句:你一句我一句,你两句我一句,你三句我还是一句,终于着急的一方不耐烦了停下来,而沉得住气的一方却飞走了——是嫌对方性子急又没耐性吧。这样有趣的一幕一幕,只在观鸟人的望远镜前上演,叽叽喳喳的人就看不到了
也许人的天性就是好奇,就是追根究底。鸟的世界精彩纷呈,举起望远镜,别人讲的、书上说的和别人没讲的、书上没说的,你都有可能收入眼底,激动也就随之而来。当“发现”在这个地球上已经不是普通人举手可得之事的时候,发现以往不认识的鸟,发现别人不认识的鸟,发现鲜为人知的鸟的特殊行为,对我们的好奇心理来说,是满足又是挑战。这就是观鸟最具魅力之处。有了这种体会,此时,你可以去看树林里的鸟了。那是更刺激的挑战。林鸟体型小,行为警觉,树林又有遮挡,想看清它们十分困难。但正因为有难度,才更有意思。当你发现了闹市公园大树上的啄木鸟,会感慨以往怎么没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当你一种又一种地识别出体型各异、色彩各异、行为各异的鸲、鸫、鳾、鹛、鹨、鹟、莺……成就感会油然而生。由此,鸟的精彩与丰富,使你更有体会,也使你更加痴迷。
初学观鸟,最好和有经验的观鸟者同行。不同的鸟有不同的居留时间,四季各有特色。早春时节有不少候鸟飞过在公园落脚,三四月可能有很多机会增加你的目击记录。五六月鸟们求婚、造巢、抱窝、喂雏,最忙碌最活跃也最精彩纷呈,隔几天换一种“表演”,你会应接不暇。从夏末直到晚秋,陆陆续续有候鸟南迁,尤其10月你要勤出门,准能多有收获。冬天,树叶落了,视野少遮挡,看林鸟感觉上似乎更容易。
一天之中,早晨鸟儿最活跃,观鸟人常常清晨即起,睡懒觉可会错过好机会噢。鸟在傍晚也有一个活动小高潮,但很快天暗,能见度常常令人抱憾。
观鸟人有个说法:“风雨无阻。”你决定出门看鸟,此时下雨了,去还是不去?如果不去,没有什么不对;可如果去了,你可能见到雨中鸟儿的种种表现,遗憾就留给了没去的人。
执着看鸟,但出门前最好设计一下路线。
顺光是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公园几个门,早晨进东门或南门,尽量背对太阳走,到了下午转向东,始终使自己处在顺光的位置,鸟才容易看得清。逆光情况下,鸟的色彩大打折扣。当然,强光下色彩也会给人错觉,那就看经验了。
不走回头路是一种好选择,可以多看一些地方。但走回头路也是好选择。同一个地方,上午下午可能会有不同;尤其是如果你惊走了什么鸟,最好先离开,过一会儿再回头,就有可能看到鸟儿回转来。
找个地方坐下,等鸟进入你的视野,这是高招。坐的地方要眼前较开阔,自己又较隐蔽,植物错落,干扰较少,当然要顺光,能稍稍居高临下更好。会不会坐半天都没有鸟来?看你的造化喽。我的经验是:鸟不负我!当然,耐心很重要,地方也要选得好。
看鸟不能穿鲜艳衣服,最忌红色、黄色,黑的白的也最好换掉,包括帽子、背包。你如果穿迷彩服,肯定会比穿红衣服更容易接近鸟。
观鸟确实能够健身。由于观鸟一般要去公园或野外,肯定能呼吸到比办公室、商场里、马路上清洁得多的空气,对人体的好处不言而喻。由于观鸟一般要找鸟看,少不了走路,甚至爬山,这比刻意的散步、跑步、登山都不知不觉又一举兼得。由于观鸟要不时手举望远镜东张西望,要仰头看天上,瞄树上,颈部、肩部不断活动,预防、治疗颈椎病可谓一剂良方。
但健身只是“副产品”。观鸟首先是学习,是自我教育。不论你什么学历、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有没有生物学、鸟类学知识,你都能去观鸟。在观鸟的过程中,或是有老师指点,或是自己参看图鉴等书籍,你会逐渐学到鸟类学知识,相关的植物、动物知识,以及地理、环境知识,等等。在一种休闲娱乐中,你长了学问。
我更相信观鸟是个向自然学习、陶冶性情的过程。在鸟儿面前,你根本不能妄自尊大;在鸟儿面前,你不得不丢掉浮躁。这不仅因为你想看它们,想接近它们,就得按它们的行为规律行事,更因为鸟儿世界与大自然的丰富,令你不能不折服。往往,观鸟的过程就是环境教育的过程。“亲近自然,视众生如平等”,这观鸟高手的心得,又给人生意义以启迪。
观鸟也是鸟类学研究的手段。大量业余观鸟者系统准确的记录,往往提供了鸟类学家难以获得的新鲜信息和资料.大量鸟类学研究的空白,还有待观鸟人与鸟类学家共同来填补。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06-27 01:43
链接: #50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法学0593 陈升 学号 2005958094
野鸟观赏有感---保护野鸟

从第一次坐在教室里,看着幻灯片里放映出来的鸟儿们到现在偶尔能对着几只飞过的鸟指指点点说出它的名字。心中不禁惊叹大自然的美妙,但也对许许多多的鸟在我们人类步步推进下走向灭亡的情况感到忧心。
科技越发达,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和欲望越强。为了满足日益增长人口的食物需求,科学家们研究出新型的杂交作物,于是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可供给的人口数量也就越来越大。这时候,人口也更加快速度的增长,这成了一个复杂的恶性循环。粮食在产量提高的同时,它的抗病虫害能力也提高了,于是害虫的数量减少了。我们本应该为此而高兴,可是当你再往深处想,你就不会高兴了。我们是需要粮食,可是鸟儿们也需要虫子,大多数从南方迁徙去北方的鸟儿都以虫子为主食。可是,当田野和森林里一只虫子都没有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能想象会有鸟儿存在。但鸟类和人类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当鸟类无法适应这个环境而濒临灭绝时,人类的未来也将岌岌可危。
  山林中的鸟儿歌声婉转悠长,可听起来总有那么几分的痛苦、悲伤和无奈,似乎在吟唱着它们对那些死去的兄弟姐妹们无尽的哀思和怀念。我们人类要到什么程度才肯放下罪恶的双手,给野生动物们一个安全友善的生活空间呢?世界当然是要发展的,只是要因地制宜,不能毫无节制,让建筑规划、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协调起来。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盲目开发,也给别的生物一个温暖的家。
  要想防止鸟类数量继续减少或灭绝,首先要保护全世界剩余的野生空间;其次,保持自然和已被改变的生态系统的健康;第三,避免在候鸟的迁徙路线上修建楼房、塔和涡轮机等建筑物和设施。如果有些东西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甚至消失,结果是我们人类要为自己的所做所为付出我们所无法承担的惨痛代价。
  不仅如此,人类还残忍地捕杀那些弱小的生灵。它们要么被杀了,成为人类的佳肴;要么被 关在笼子里,用于交易或供给欣赏。当你吃着佳肴,你就不会心痛吗?当你看着它们悲伤、无助的眼神时,你就不会有所触动吗?
  以上是我在观鸟过程中和之后的一些感触。其实,观鸟不仅能让你对这个世界有所想法,它还是一种兴趣的培养。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会因为对鸟的认识较少甚至不认识而兴趣不高。但是当你认识的鸟的种类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渐渐地发现那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甚至,你还会发现自己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
  观鸟不仅能检验我们的综合能力,同时又是能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的一项课外活动。在多次与那些老鸟们外出观鸟的过程中,如果你能很用心,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还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在能力方面更上一层楼。在参加观鸟活动种,我的知识结构迈向一个新的平台,提高了观察力,增加野外活动能力等等。当然,在我认为观鸟只有热情是不够,更需要一种吃苦耐劳、执着还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这一学期的观鸟课的实践中让我认识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鸟,虽然至今为止还是有许多叫不出名字来,但这门课已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观鸟是件好事,而且大多数观鸟者都是抱着以爱鸟的初衷开始喜欢上鸟的。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只做到观鸟,应当而且必须提升到爱鸟护鸟这方面上来。
   为了给我们自己一个新的平台,为了让鸟儿们自由地翱翔空中,让我们伸出友谊之手,共同关爱鸟类,让自然更协调,让天空更蔚蓝,也让世界更美好!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honghuzi
发表 2007-06-27 05:43
链接: #51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2
注册: 2007-06-20
编号: 2484
引用 (燕鸥 @ 2007-05-24 20:59 )
论文可发到此贴。
谢谢让我们分享你的鸟课心得! laugh.gif
*

机制0614 曾红 2006710109
鸟有什么特别的,我一直认为鸟是没什么特别的.直到选了野鸟观赏这门选修课,不过现在我还是认为鸟没有什么特别的.像该可爱的东西那样可爱,该机灵的那样机灵,该凶猛的那样凶猛.真的没什么特别.
我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种的鸟也许要算在这个选修课上.那是第一节课吧.老师每人发了个小册子,许多鸟,真是不错,有好些鸟,有些长的还不错.可是这些该叫些什么,那就是一个难题了,几乎是不懂得那些鸟的名字正如他们不懂得我的名字一般.尽管它们也是些常见的鸟,不过我也是普通的一个人,所以我想认不认的出就随缘吧."你们回去认识下这些鸟吧,老师要求我们.于是以后在我见到鸟是不得不想到我的选修课,接着便要想到那鸟该叫什么.尽管我现在还是不懂几种鸟的名称.
虽然是没什么特别的认真听课,不过我还是想我还学到了一些东西.譬如一些基本的观鸟常识.首先是不该观笼中鸟.这点我是绝对的赞成,有人把鸟关了,自以为给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实有头脑的人都明白鸟失去了它们最大的自由.没有了飞翔的鸟,它们长了翅膀做什么.观鸟还不应打扰了那些鸟,这点要做到实在是有点不容易啊,万一被我看到一只漂亮的鸟,恐怕我是非发出赞叹声了.不过如果真是为了看鸟,到是可以忍受,一喧哗,不是鸟都飞走了,还看什么鸟.我佩服那些为了拍鸟可以守侯鸟的高手们,老半天等着鸟的到来,他们的目的仅是为了看鸟几眼或是拍些相片回去.这也正可以体现观鸟的另一个好处吧,培养人的耐心.如果真是看到了一只自己想看的鸟,谁也会兴奋个半天吧.观鸟是不能够吵闹的,更是不能够做出一些超常的举动,追赶鸟或是破坏鸟的巢穴等.还有就是连鲜艳的衣服也不能够穿,这些都会影响到鸟.规矩虽多,可是爱鸟者愿为之.细心的人也许还会带上笔记本,多看鸟才多认鸟,自然更喜欢鸟.不过看鸟真的还是有不能够接受的条件,那就是如果要更好的看鸟要买那望远镜,这比任何都要困难对我来说.
我发现鸟的可爱之也是源自于课堂,是看了一个鸟片之后.大多数恐怕也和我一样吧,老师讲课是不大听的,只有到了看片子的时候才和会瞪大了眼睛.这也正体现了鸟的魅力,没几个个人会不喜欢鸟的.不过真的喜欢鸟还是该听些课.才方便更好的接近鸟.哪个片子中有拍了个人与啄木鸟进行"斗争"场景.人在敲树,鸟听见了,以为有其他鸟的入侵,也敲起了树.两者对敲,最后连鸟的伴侣也加入了.鸟真是有感情的,我不由想到这点.而且共同对付敌人,这也是合作的体现.在遇见了入侵时人也未必会如此.值得一敬,那鸟.
由于实践课上的少了,所以大多关于鸟的东西就来自于课堂了.这其中有更多的来自了鸟片及照片了.在我所见的鸟中,我最喜欢那些鹭了.
"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他们全身批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
更好的是厦门有 10类鹭类,占我国鹭科鸟类总种数的50%。其中白鹭属的5个种齐全.真是有福了.
池鹭,体型略小、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外形相当美观,赏心悦目.
夜鹭,浅褐色花白相间花纹、并有着一张细长尖嘴,也是相当漂亮,可是我不会写诗,不然也有名句来描述了.
牛背鹭,体型略小,体白,仅部分鸟额部沾橙黄,与其他鹭的区别在体型较粗壮,颈较短而头圆,嘴较短厚。还喜欢在牛背上吃寄生虫.真是不错的一种鸟.
不知是为什么就比较喜欢这几种鸟.外表也许是鸟吸引人的一个方面吧.也不必艳丽的羽毛,就是简单的黑白,加上那些鸟的美丽体形,几乎是没有几种鸟是难看的.也不一定就是要看起来是温柔的外表,那写威武身姿的鹰也让人喜欢.总只是没有什么丑鸟了,乌鸦也都有它的特点,你能像它那样的黑么.
一学期虽然结束了,但是学会了一点知识.对于鸟,可能是会比以前更加的关注了.因为上了这个课后,看了鸟难免会想及它的名字,多看上几眼.如果有个好的地点看鸟倒是不错的,希望可以有这个机会.鸟都应该有它舒适的生活环境,像小时候那些抓小鸟的是肯定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那些已经长大的人们应该也不会做那些事了吧.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stop
发表 2007-06-27 05:52
链接: #52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
注册: 2007-06-16
编号: 2470
引用 (燕鸥 @ 2007-05-25 04:59 )
论文可发到此贴。
谢谢让我们分享你的鸟课心得! laugh.gif
*

机制0614 赖灿智 2006710107
本来加入野鸟观赏就是出于对鸟的喜欢吧,幸好并没让我失望,确实让我了解了些东西,对鸟的喜欢也加深了.
由于之前安排的实践课都赶上有事,都没有去,所以在最后的两次为了补足可课数和证明自己是上过野鸟课的,冒着酷热都赶到现场.因为是补课吧,去的人比较少,没遇到舍友所说的"人太多,望远镜太少,什么都看不到"的状况,这也是算幸运吧,我每只鸟都有机会看到.
其实我一直以为在电视屏幕上美丽的鸟都只能在什么深山老林至少得在很偏僻的地方才能见着,不过在看了牛背鹭,池鹭小白鹭之后发现它们离我们挺近的,想的话每天都能见着.牛背鹭属于鹳形目 鹭科中的牛背鹭属.体型略小(50厘米)的白色鹭。繁殖羽:体白,头、颈、胸沾橙黄;虹膜、嘴、腿及眼先短期呈亮红色,余时橙黄。非繁殖羽:体白,仅部分鸟额部沾橙黄。与其他鹭的区别在体型较粗壮,颈较短而头圆,嘴较短厚.这家伙比较好认.池鹭属于鹳形目 鹭科中的池鹭属,体型略小(47厘米)、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的鹭。繁殖羽:头及颈深栗色,胸紫酱色。冬季:站立时具褐色纵纹,飞行时体白而背部深褐。习性:栖于稻田或其他漫水地带,单独或成分散小群进食。
厦门是鹭岛,所以看到成片的鹭群是很正常的.不过有点遗憾的是没有见着夜鹭,虽然大家找了很久,真不给面子.还有就是斑鸠,在老师所给的照片中,看它也会开屏,而且有点漂亮嘛,但它就在我在同学的指引下寻找时就飞了.当然看到的还有麻雀.或许因为它真的太多了吧,大家对它是不理不睬,当在因为它是别的鸟而认出是它后都表示"哦,麻雀".虽然是物以稀为贵,但不能因为它太多了而不把它当回事,不把它当鸟啊.它属于雀形目中的麻雀科.体型略小(14厘米)的矮圆而活跃。顶冠及颈背褐色,两性同色。成鸟上体近褐,下体皮黄灰色,颈背具完整的灰白色领环。幼鸟似成鸟但色较黯淡,嘴基黄色。虹膜-深褐;嘴-黑色;脚-粉褐。习性:栖于有稀疏树木的地区、村庄及农田并为害农作物。它也是小有威力的,否则怎么有那么多人对它恨之入骨.
或许是因为集大观鸟是的收获比大,也或许是因为看到舍友听到我说出所看到的鸟的名字时的表情,所以我又再次在热浪中来到厦大.
其实我去厦大很多次了,这里环境优美,树木成荫,确实适合鸟的生活.一到这老师就带我们直奔小白腰.不过老师的单筒只对准了它的尾巴.它跟家燕的区别就是平的,不是剪刀型,算是刚好上的一课吧.
接下来看到了喜鹊,八哥,鹊鸲,黑领鸟
通过这两次的实践活动确实让我认识了不少的鸟,为以前漏的实践的感到惋惜.
我觉得照片跟实际看到的鸟是有点区别的,因为照片上的都是经过反复,觉得比较好看才能拿出来示众,所以看鸟得自己亲自去看,这样比较有感觉.不过有个运气问题,你知道那有鸟,但你并不一定能见着它,所以得多长个心眼。
观鸟也跟钓鱼一样是件修养身心的事吧,能亲近大自然,远离一些喧闹的地方去听听鸟的叫声,远离常看的汽车马路,仰头看天空飞的,是很愉悦的事,所以我们应该多观鸟。当然要想有更多的鸟来观就得必须保护好环境。环境保护好了鸟自然也多了,像厦大,所以为了鸟也为了自己,做好身边一些小事,也算是观鸟前的准备活动吧。
在野鸟介绍的摄影课中,知道了它也是个体力活。首先最起码得拿个单筒吧,如果条件更好些也就意味着得重量越重。如果想拍些好的照片就得躲在某个角落苦苦等待,所以没有耐心是不幸的,不过我认为只要有次成功的经验就能让我们继续等待下去,毕竟能有自己亲自拍摄下来的鸟照是见很快乐的事情。野鸟还介绍了很多东西,让我受益匪浅。以前上过摄影课的我确实能明白点东西,但在摄鸟这东西上确实还有很多不足啊,以后不知道有没机会实践就是了。
课堂上的气氛不是很好吧,除了在看照片时大家积极性比较高外,都是各自在做自己的事情,还有就是冷淡了野鸟,我也想说点什么,不过确实是不懂,不懂该说什么才沉默,希望野鸟能继续在讲台上多多发挥,讲的确实挺好。
虽然我的野鸟课结束了,但是我对鸟的关注更多了,而且更加喜欢看鸟了.以后观鸟的队伍肯定会更壮大的.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小麻雀
发表 2007-06-27 06:26
链接: #53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
注册: 2007-03-14
编号: 2052
厦门白鹭观赏

水产学院 黄萍萍 动科0512班 2005230037

小学时候学的一句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从此我就把白鹭当成诗情画意情景的一部分,对白鹭产生美好的向往,可惜在远在东北的家那边没有白鹭。终于有机会在集美大学上学,同时也能亲眼目睹白鹭的风采,在集美大学一排现代化的建筑后面,赫然便是一个鹭的世界。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呼朋唤友,穿过围墙。近在咫尺的堤岸对面,几百只,甚至上千只池鹭、夜鹭、牛背鹭、小白鹭,就在一排狭长的树林上跳跃着,扑腾着,展翅高飞的有之,独立枝头的有之,安坐窝中的有之。第一次,我这么近距离看着如此多的鸟儿描绘着这么生动的画面,心中忽然有一种深深的震憾。当我给家人打电话告诉我的发现时,我的声音甚至是颤抖的。真希望,这一切,不再只是记忆。我不要记忆,我要的是永远能看到这美好的一幕。

白鹭又称鹭鸶,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我喜欢白鹭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它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他们全身批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白色的代表着纯洁美好,白鹭正像它身体的颜色那样美好。这样一个可爱的小生灵,深受厦门人民的喜爱,并且被做为厦门的市鸟,赋予白鹭生命里一个新的意义。而厦门也因为有了白鹭,让这坐温馨浪漫的城市里,多了一份灵动的气息,“鹭岛”别有一番韵味的诠释了这座城市。

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我查看到了白鹭在分类学上的位置:鸟纲-鹤形目-鹭科-白鹭属,是珍稀物种。白鹭属又分五个种: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岩鹭。白鹭属的5个种厦门都齐全,反映了厦门的地理位置和湿地环境在鹭类资源分布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来,每年厦门的鹭科鸟类数量高达3万只,按照国际标准,表明厦门海域潮间带及围海成湖的湖面的生境,是国内、国际上有关鹭科鸟类的重要湿地。我在厦门所见过的最多的是黄嘴白鹭,它们成鸟的体长为46—65厘米,体重320—650克,雌鸟略小。它的姿态十分优雅,身体纤瘦而修长,嘴、颈、脚均很长,身体轻盈,有利于飞翔。它披着一身乳白色的羽毛,一尘不染,显得高傲而文雅。但羽色在夏季和冬季也有很大的变化,夏季嘴为橙黄色,脚为黑色,趾为黄色,眼先为蓝色;枕部着生有多枚细长白羽组成的矛状长形冠羽,最长的2枚长达10多厘米,像一对细柔的辫子,迎风飘扬,美丽动人。背部、肩部和前颈的下部着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状的长饰羽,形若蓑衣,所以被称为“蓑羽”,向后延伸超出尾羽端部,前颈基部的蓑羽则垂至下胸,就像丝线一样。在胸部、腰侧和大腿的基部,还生有一种特殊的羽毛,成为粉,能不停地生长,先端不断地破碎为粉粒状,就像滑石粉一样可以将黏附在体羽上的鱼类黏液等污物清除掉,起着清洁羽毛的作用。冬季嘴变为暗褐色,下嘴的基部呈黄色,眼先为黄绿色,脚也是黄绿色,背部、肩部和前颈的蓑状饰羽也统统消失了。所以这样的白鹭非常的好看。

白鹭栖息于沿海岛屿、海岸、海湾、河口及其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泽地带。单独、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的情况都能见到,偶尔也有数十只在一起的大群。白天多飞到海岸附近的溪流、江河、盐田和水稻田中活动和觅食,晚上则飞到近岸的山林里休息。常一脚站立于水中,另一脚曲缩于腹下,头缩至背上呈驼背状,长时间呆立不动,行走时步履轻盈、稳健,显得从容不迫。飞行时头往回收缩至肩背处,颈向下曲成袋状,两脚向后伸直,远远突出于短短的尾羽后面,两个宽大的翅膀缓慢地鼓动飞翔,动作显得从容不迫,十分优美。

每年4月和11月进行春秋两季的迁徙活动。所以才有上面古人的诗句了,不过厦门的白鹭迁徙到哪还没查到具体资料。不过,厦门岛内的白鹭洲是观赏白鹭最好的去处,湛蓝的天,悠悠白云,碧波的湖水,葱郁树木,还有那些成群的可爱白鹭,构成了一幅恬静而又是诗一样美丽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时,就会忘却所有的烦恼,与这些可爱的白鹭朋友一起去感受这自然中的和谐,不禁感叹: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的美好。

白鹭主要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也吃虾、蟹、蝌蚪和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通常漫步在河边、盐田或水田地中边走边啄食,它的长嘴、长颈和长腿对于捕食水中的动物显得非常方便。捕食的时候,它轻轻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着水里活动的小动物,然后突然地用长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将食物准确地啄到嘴里。有时也常伫立于水边,伺机捕食过往的鱼类。在集美的海滩边下午偶尔能看到浅海旁边有小群白鹭在水中摄食。

白鹭的繁殖期为每年的5—7月,营巢于近海岸的岛屿和海岸悬岩处的岩石上或矮小的树杈之间。喜欢成群地在一起营巢,在集美中心花园后面的树丛里会看到许多白鹭的巢,因为厦门这边海滩边的岩石比较少,所以很少看到岩石上居住有白鹭。当然,也有在矮树下的草丛间筑巢的。据资料记载正常情况下每窝产卵2—4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淡蓝色。孵化期为24—26天。

但是,由于白鹭所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和人为干扰,由于沿海水域的环境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水质变差,沿海水域里的动物减少,影响了白鹭的摄食,加之沿海地区的林地大面积的被开采用于公寓和别墅的建设,白鹭所生活的地方开始大面积减少,前几年在龙舟池在能见到大群的白鹭,而如今几乎看不到它们的身影了,集美中心花园后面的林地也在开始减少,白鹭的栖息地在渐渐的减少,特别是由于它的纯白色毛状羽和蓑羽是极为贵重的装饰品,每年猎取的数量都很多,所以近来种群数量有明显下降。致使它的种群数量日趋减少,在厦门的一些地方白鹭已经变得非常难得一见了。

保护我们可爱的白鹭已经迫在眉急了,白鹭作为厦门的一个象征,作为我们生活当中的亲密的朋友伙伴,也更需要我们对它们的爱护与关心。目前,我们集美已经建立了一个白鹭自然保护区,位于集美中心花园的后面的林地上,茂密的丛林也很少有人去打扰,这为白鹭提供了一个安静的栖息地,白鹭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园,也在快乐茁壮的成长着。而我们学校中的部分热爱自然同学也成立了一个观鸟小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集美各处的鸟的资料,也对周围的同学进行有关鸟类保护知识的宣传,更好的让周围的同学对我们的野鸟知识,尤其是白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提高了大家保护白鹭的意识。但是,面对整个自然中白鹭的破坏,这些我们集美同学做出的努力,可能也只是一点小小的力量,所以要想让整个自然中的白鹭们都能够受到我们大家的关注和保护,就要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护这些可爱的白鹭。

“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我已飞过”,我喜欢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中的这句话,蕴涵着淡定恬静的意境,而白鹭们就是这样的静静的生活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不经意间去感受他们的风采,而没有像其它喧闹的鸟类用歇斯底里的鸣叫去博得周围人的注意。而厦门这样一个温馨浪漫的城市,不同于拥有快节奏的喧闹的北京上海,我认为很符合白鹭的品性,是白鹭最好的居住环境。厦门和白鹭,二者在冥冥之中,有着一种莫名的相似,白鹭生活在美丽的“鹭岛”,而“鹭岛”生活着美丽的白鹭。

诚然,我喜欢白鹭,并且深深的喜欢着……


--------------------
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我已飞过.......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刘志彬
发表 2007-06-27 18:22
链接: #54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
注册: 2007-06-26
编号: 2533
诚毅学院 商船系交通0592
刘志彬
学号2005942020
喜鹊属雀形目鸦科,识别特点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吴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最为我们熟悉的是黑嘴喜鹊(普通喜鹊)除中、南美洲与大洋洲外,几乎遍布世界各大陆。通过一学期的选修课程,使我对喜鹊这种平凡的鸟有着不平凡的认识和见解。
喜鹊的特征
喜鹊体形很大,其体长通常可达45-50厘米。本物种的外形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体形巨大的黑白两色长尾鸟类”,其头部、颈部、胸部、背部、腰部均为黑色,略显蓝紫色金属光泽;肩羽、上下腹均为洁白色;飞羽和尾羽为近黑色的墨绿色,带辉绿色的金属光泽;初级飞羽的内翈均为洁白色,飞行时可见双翅端部洁白,另外在飞行中可见本物种背部的白色羽区形成一个V形。本物种虹膜为褐色;喙、足均为黑色。本物种虹膜为褐色;喙、足均为黑色。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少有喜鹊分布,但可见另一种雀形目鹟科的鸟类鹊鸲,鹊鸲亦为黑白两色的长尾鸟类,很多人将其误认为喜鹊,实际上两者在体形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后者体长尽为20厘米左右,不足喜鹊体长的一半。喜鹊的叫声为单调的“洽~洽~”声。当遇到危险时会发出连续而急促的“洽-,洽-,洽-……”的警报音
喜鹊的食物
喜鹊是杂食性鸟类,喜食昆虫、垃圾、植物等各种食物,繁殖期捕食蝗虫、蝼蛄、地老虎、金龟甲、蛾类幼虫以及蛙类等小型动物,也盗食其他鸟类的卵和雏鸟,也吃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由于本物种和同科的乌鸦均为食性甚杂的鸟类,因而在很多地区进行的投药灭鼠常连累这些鸟类枉丧性命。
喜鹊的繁殖与保护
喜鹊繁殖甚早,每年的1-4月即开始营巢繁殖,喜鹊的巢均用枯枝搭建粘土粘合而成,与乌鸦巢不同的是,喜鹊的巢并非皿状,而是具有顶盖的球状,在球状产房的侧面留出一到两个园洞作为进出巢的大门,巢内垫以枯草、纤维等柔软材料,近年来,在城市中营巢的喜鹊越来越多地采用更容易获得的废旧钢条作为巢材,这常常引得一些拾荒者为获得废铁而捅落低处的鹊巢;喜鹊每年均会营造新巢,并有营疑巢的习惯,即在他们真正使用的巢周围搭建很多并不使用的空巢,这种行为可能是对其他鸟类巢寄生行为的一种应对策略。喜鹊每巢产卵5-8枚,卵蓝绿色,缀褐色斑点,孵化期18天左右。
喜鹊是甚为常见的物种,数量亦很巨大,并未列入保护目录,但在一些城市中本物种的数量明显下降,而在某些城市中本物种的数量却非常之多,这种数量的剧烈变化常常是环境恶化的一种警讯,需要人们给予更多关注。
喜鹊的分布及适应的区域和能力
喜鹊是全北界广泛分布的鸟类,欧洲、亚洲大部可见本物种,非洲北部和北美洲西部亦可见本物种;在中国,喜鹊的普通亚种全国可见是分布非常广泛的物种,但是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由于尚不明确的原因,原来随处可见的喜鹊和麻雀在1980年代以后逐渐消失,在某些城市甚至消声匿迹。
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在山区、平原都有栖息,无论是荒野、农田、郊区、城市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但是一个普遍规律是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就越多,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则难见本物种的身影。喜鹊常结成大群成对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
结成伴侣的喜鹊俪影双双,终年偕对而行,有时也三五群在地面啄食,是喜欢在村镇宅旁的高树上筑巢而与人为邻的鸟类。雌雄互相关照,警惕性高,稍有异感,立即发出惊叫,尔后联袂远飞。常在村舍屋脊、墙垣、枝头和城市的水塔、电线杆上栖息鸣叫。叫声喳喳,宏亮欢快,闻者精神清爽,引为吉祥如意之兆。喜鹊秉性强悍,护幼能力表现突现,常与侵入巢区的鹰、隼、乌鸦等进行不畏强暴的殊死格斗,有集群攻击敌害的习性,一巢受敌,周围树上的众鹊就会联合抗击,将进犯者啄斗得铩羽大败,狼狈地飞离巢区!
喜鹊所象征的意义
喜鹊是人类之友,更是妇孺皆知和四时长驻苏州的留鸟,已由江苏省命名为省鸟,可见人们对它呵爱之一斑。喜鹊的相貌特征是长尾、嘴尖和尾羽斑驳,身披黑背白腹的素色套服,益发显得朴、典雅、庄重而落落大方。《本草纲目》说它的名字包括两个含义,一是“鹊鸣,故谓之鹊”,一是“灵能报喜,故谓之喜”,合起来就是人见人爱的喜鹊。佛经里把喜鹊称为刍尼,而小说中常将它叫作神女。据说喜鹊能够预报天气的晴雨,古书《禽经》中有这样的记载:“仰鸣则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喜鹊还是传统吉祥图案的常用题材,农村喜庆婚礼时最乐于用剪贴“喜鹊登枝头”来装饰新房。
牛朗织女“七七”鹊桥相会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每年七夕,满天飞翔的喜鹊向天河扑去,彼此咬住尾羽,横跨天河搭起一座绚丽多彩的鹊桥,让天河两岸苦等了一年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作一次短暂的约会。故事绵恻感人,使人们对牛郎和织女萌生无限的同情,也对善良、勇敢的喜鹊产生由衰的好感和敬意。据报道,有人曾在七夕之日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见到过群鹊云集、追逐嬉戏,很像一架由喜鹊汇成的彩色“鹊桥”。但愿苏州的市也能在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同时,招来更多喜鹊,让人们聆听到阵阵清脆的鹊鸣,并有幸也能亲眼目睹由它们搭起的七夕鹊桥。
喜鹊是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关于它有很多优美的神话传说,民间将它作为“吉祥”的象征。它在消灭害虫以及清除田间垃圾方面起积极作用 。我们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它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它带给我们的将是一种美好的开始。让我们携手保护坏境,珍爱我们的所以生命。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孔晨宇
发表 2007-06-27 20:41
链接: #55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
注册: 2007-06-27
编号: 2535
商船系交通0593孔晨宇 学号:2005942071

通过这一学期的野鸟欣赏选修课的学习,对一些野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通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和多次的实践观鸟知道了很多以前所不知的鸟类,从而对于野生鸟有了浓厚的兴趣!例如燕子等鸟类
燕子,分为雨燕、楼燕、家燕、岩燕等种类。不同的燕子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比如同是燕子,雨燕的燕子属攀禽,家燕和金腰燕的燕子属鸣禽。不同种类的燕子形态也不一样。楼燕体形稍大,飞得高,飞行速度快,全身黑色,发金属光泽,鸣声十分响亮,它喜欢在亭台楼阁古建筑的高屋檐下为巢;家燕体型较小,上身为发金属光辉的黑色,头部栗色,腹部白或淡粉红色,飞的较低,鸣声较小,多以居民的室内房梁上和墙角巢穴,最喜接近人类。它们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群众时代有保护燕子的习惯。当秋风萧瑟、树叶飘零时,燕子成群地向南方飞去,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柳枝发芽的时候,它们又飞回原来生活过的地方。“年年此时燕归来”。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的1属。本属鸟类体小型,体长130~180毫米。翅尖长,尾叉形。背羽大都辉蓝黑色,因此,古时把它叫做玄鸟。翅尖长善飞,嘴短弱,嘴裂宽,为典型食虫鸟类的嘴型。脚短小而爪较强。世界有20种,中国有4种,其中以家燕和金腰燕等比较常见。家燕前腰栗红色,后胸有不整齐横带,腹部乳白色。燕子一般在 4~7月繁殖。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是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巢为皿状。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第二窝少些,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食物均为昆虫。金腰燕体形似家燕,但稍大些。此种燕腰部栗黄,非常明显夺目,下体有细小黑纹,易与家燕相区别。习性亦与家燕相似,但大都栖息于山地村落间。燕是典型的迁徙鸟。繁殖结束后,幼鸟仍跟随成鸟活动,并逐渐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
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知道燕子秋去春回的飞迁规律。对燕子的飞迁习性,古代的诗人曾这样描述:“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在冬天来临之前的秋季,它们总要进行每年一度的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了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
雨燕是飞翔速度最快的鸟类,常在空中捕食昆虫,翼长而腿,脚弱小。雨燕分布广泛,常在高纬度地区繁殖而到热带地区越冬。有18属80种,我国4属7种
雨燕体型似家燕但稍大,雨燕成鸟通体几乎黑褐色,在头顶、背部和腹部色浓前额及颈部色淡,喉部和翼缘羽毛发白,眼睛褐色,嘴较短而阔,黑色,脚和趾暗紫褐色,雨燕两翼狭长,折叠起来超过尾端,空中滑翔时翼平展于体侧,翼展如镰刀。尾部在飞行时成剪刀状。雨燕飞翔很有特点,振翅与滑翔交替进行,飞行速度较快,喜欢俯冲疾驰,在滑翔时,尾翼不停地动作以调整整个飞行姿势。其后肢较短,四趾朝前,为前趾型,此趾型不善于抓握较细的物件,所以雨燕不能象家燕、麻雀那样停留在树枝和电线上休息,但它能够用爪抓悬于墙壁或树干上休息。雨燕喜成群结队飞行,但也有孤燕独自觅食飞行,清晨或黄昏常结群盘旋飞行在古建筑群上空,中午天气炎热时在巢中休息。
雨燕每年于4月15日前后陆续迁徙至保定市,有一部分留下来,而较多的则继续北上。留居的雨燕立即选择地点建筑巢穴,其巢常营于古建筑的椽空中,有的在横梁与柱头之间的平台上,巢一般距离地面4米以上,巢较隐蔽并利于燕子进出。
保定二中的雨燕主要营巢在大殿前、后山墙的房檐下,前檐的燕巢明显多于后檐,前檐有23个巢,后檐有6个巢,在东西厢房的屋檐下也有一、两个巢。巢呈浅碟状椭圆形,由枯叶、杂草、布条、碎纸、塑料薄膜、羽毛等经雨燕的唾液粘合而成,较为结实耐用。巢表面可见光亮透明的唾液痕迹,整个巢的基面多是些木料,巢基底的材料与木料经雨燕的唾液的粘接,变的很结实,经多年使用都不会变坏,这也许是雨燕多选择木制砖瓦结构的房屋筑巢的原因。巢的内层多粘铺有柔软的羽毛、棉絮、毛发、塑料薄膜等,对8个巢的测量结果如下:(平均值)
平均外径: 13Cm * 8.5Cm
平均内径: 10Cm * 6.5Cm
高: 2 Cm----4 Cm
雨燕的形态特征与它的食性有关系,雨燕主要以飞行的昆虫为主,其视觉很好,在飞行中其姿态可以很自然轻松地改变,比如在回巢的过程中,突然给它一个惊吓,它会以一个难以想象的飞行动作折反原路飞走,其飞行速度之快也是其它鸟不能相比的,并且在快速飞行时也能作出近直角的转折,这不仅得益于其无可比拟的流线型体形,更离不开其有力的翅膀和进化完美的尾部。其结群飞行是否与它们更有利于捕食有关,因为单一捕食的成功率远远低于成群捕食的成功率。单一捕食是一维的直线式,昆虫很容易逃脱,而结群飞行往往是三维式捕食,飞虫是很难逃脱这种捕食方式的。
雨燕有沿用旧巢的习惯。一般幼鸟多筑新巢,有时可见两只雨燕同争一巢的景象,对于雨燕是否能够准确识别自己的巢穴,将作进一步的研究。巢间距离,依生活环境而定,有的间距大,有的间距小,二中大殿的巢就具备以上特点,最远的有7米左右,最近的两巢相挨,间隔只是一个椽头。在环境较好的、向阳的前檐,巢的密度较大,而在背阴的后檐则巢穴较少,间隔较大。
为保护二中的雨燕,根据雨燕有延用旧巢的习惯,依据旧巢的大小,用杂草编织了十几个浅碟状的巢窝,安放在椽空之间,距离平均两个椽头。原来曾经用木板钉了一部分鸟巢,经过试用,雨燕对如此“高级”的住房并不在意。通过分析原因,雨燕的栖息环境多为屋檐下,已经能够做到通风、避雨、遮挡阳光,并且巢的位置较为隐蔽,安全性好,为迎和雨燕这种较为苛刻的筑巢条件,保护它们的群体,我们选择了“造新如旧”的做巢办法,这样做一方面帮助雨燕省些气力,一方面更有利于研究雨燕的繁殖活动

金腰燕
金腰燕的体形及大小和家燕相差无几,最显著的标志是它有一条栗黄色的腰带,鲜艳夺目,故又名赤腰燕。上体蓝黑色,具金属光泽;腰部具宽阔的栗黄色横带;尾黑褐,外侧尾羽特长,呈深叉状尾。翼上覆羽色似尾羽,飞羽褐色。下体白色染棕,具黑褐色棕纹。栖于从平原至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区村落及城市建筑物附近。在空中飞捕昆虫为食。分布于除新疆以及西藏北部以外的广大地区(夏候鸟);台湾(留鸟)。迁徙时各地可见
家燕
家燕属鸟纲雀形目燕科,燕科鸟类广泛分布于除两极地区以外的世界各地,共有大约17属、78种,我国共有4属、10种,如沙燕、岩燕、毛脚燕、金丝燕等。但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莫过于家燕和金腰燕。
家燕身长17厘米,体重15至18克,上体蓝黑色,额和喉部呈棕色,前胸黑褐相间,下体其余部分白色,尾基部有一行白点。它体态轻捷伶俐,两翅狭长,飞行时好象镰刀,尾分叉象剪子。飞行迅速如箭,忽上忽下,时东时西,能在比其身躯长度还小的距离内作九十度转弯,这些灵活运转的技巧,使它们能在未来从事惊险旅程时解围脱困。燕子经常在空中穿梭般地飞行,速度极快,刮风下雨对它们也没有多大影响,反应十分敏捷,张开嘴巴能在空中捕捉各种飞虫,并不时地发出几声短促、尖锐的鸣叫,蚊蝇以及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类的各种昆虫都是它们喜欢捕食的对象。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更深的了解了鸟类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形态特征,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了解了野生鸟和笼子里所看到的鸟不同之处。.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丰富自己对野鸟知识的缺乏。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owen
发表 2007-06-27 22:01
链接: #56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
注册: 2007-06-26
编号: 2530
海外教育学院 2005660628 谢谨蔚

转眼间,一个学期过了四分之三了,我们的野鸟欣赏课也将结束了!回想这门课程,说实话,之前除了麻雀之外其他几乎都不认识,上了这门课认识的鸟类仍是屈指可数,但这门课程给我最大的教育就是让我明白了:不管社会怎么发展,人类怎么进步,都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管我以后在哪个岗位,我都会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我清楚的记得,老师在第一堂课就强调了观鸟守则。这点是每个观鸟者都应自觉遵守的,也说明了在观鸟的同时不破坏大自然,与我们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宗旨不谋而合。

以下是观鸟守则,请大家务必遵守:

一、赏自然界中野生鸟类,不赏笼中鸟。笼中鸟的来源有三:我国本土的鸟类、进口的鸟类、及人工饲养繁殖的鸟类。无论它们的来源为何,在捕捉、饲养或运送的过程中,都将造成鸟类的不适与死亡,而且比例甚高,最后摆到鸟笼的一只鸟,可能是牺牲数十只鸟后的幸存者!因此,不赏笼中鸟,自然能减少鸟类被猎捕及虐待的压力。

二、不饲养野生鸟类或放生进口鸟类,以免破坏鸟类生态平衡。野生鸟类野生族群减少将形成绝种压力,放生的进口鸟类若能存活,则可能与本地鸟类竞争食物及栖地,破坏本地鸟类生态平衡。而放生鸟类,在捕捉运送中,势必造成大量伤害,若为进口鸟类,则可能因环境适应不良而死亡,因此,放生其实是杀生,罪过罪过。

三、遇鸟类进行筑巢或育雏,切记[只可远观不可近看]的原则,保持适当距离观赏。当亲鸟受到外在的干扰时,亲鸟可能因而弃巢、致使幼雏死亡。亲鸟这样的行为反应出受到惊吓与自身的不安全感,虽然不是每一种鸟都如此,但如果因为自己的好奇心,而可能伤害了一窝小鸟,想必是大家都不愿见到的事。

四、拍摄野生鸟类,应采自然光,不可使用闪光灯,以免惊吓它们。乌云下可预期的闪电都可使我们震惊,想想看在风和月丽的夜晚,突然而来的闪光灯,对鸟类而言岂不同于[晴天霹雳]。

五、有些鸟类,生性害羞,隐密不易观察,不可以使用不当方法引诱其现身。在野外观鸟,尤其在山上的密林与草丛中时,常可闻鸟声而不见鸟踪,这个时候我们应该静下来,多听听它们的鸣唱,如果它们觉得安全,自然它们觉得安全,自然会现身出来。如果它们不出来,表示有所顾忌或习惯使然,这时请不要用赶的或引诱的方式,这种行为不但造成野鸟们的惊吓,也可能因此举动,失去鸟踪。观察自然,请多用一点耐心与关心。

六、不可过份追逐野生鸟类。有些鸟类可能因为气候因素、体能问题或在迁徙途中,暂时在某一地区休息。如果为了看清楚它们而过份地追逐,可能致使它们体能用尽而亡。请记得鸟类的新陈代谢远比人类来得快,它们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很累的事。

七、发现特别鸟种的栖地或育雏时,请[守口如瓶]。这是一件很重要又很难抉择的事。发现特别鸟种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基于好东西和好朋友分享的原则,另一方面也是自我肯定的表现,很少人会守口如瓶的。但是,即使您告诉都是观鸟的人,由于知道的人多了,必然干扰野鸟的生活。好的情况是它们另觅巢居,坏的情形则可能导致巢区曝光而被掠食动物(包括人类)杀害。另一种情况是当这个区域面临到人为开发的压力时,如果证明是特别鸟种的重要栖地,该告诉旁人,或是守口如瓶?这时,请您将你的发现告知各地鸟会或保育机构,他们会处理这些事情。

八、一群赏鸟者共同活动时,请遵守领队的指导。领队由于经验丰富,或做过事先的探勘,对当地环境有一定的嘹解,听从领队的说明,较不会影响鸟类的生息。

九、不可为了便于观察或摄影,随意攀折花木,破坏野鸟栖地及附近植被生态。因摄影者或观察者的漫不经心,或是对生态的无知,经常造成很大的遗憾。我们不止一次听到某些摄影者为了取得较好的镜头,不惜折断鸟巢附近的树枝,也许拍到的是一张清晰的相片,但同时却破坏了鸟巢原本良好的隐蔽性,使得幼鸟或蛋因此无情得被夺去生命。对于这样拍得的照片,我们应该唾弃。

十、请尊重鸟类的生存权,不要采集鸟蛋、捕捉野鸟。每一类物种都有其学术及业余两方面的研究或观察,对于赏鸟人而言,采集鸟蛋或捕捉野鸟可能是 一种潜在的欲望,但请铭记在心,[爱它,就让它自由]。

学习和遵守这些观鸟守则是为了更好的去观鸟,因此老师通过开展活动来培养学生鸟类专业知识和野外观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周围大量生命个体的观察与比较,感知生命的种类、类型和多样性。通过对周围生态现象的观察与探究,认识生命体的行为,感知生命体与环境的关系。野生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是生态平衡很重要的环节,保护野鸟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很重要的一部分,今天的城市生态环境确实在不断改善,野鸟可能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唯一的野生动物,厦门地区有百余种野生鸟类,最常见的也有几十种,和我们中小学教科书中说到南极洲的企鹅,也书到非洲的鸵鸟,但对自己身边的野鸟却不甚了解。观鸟会的培训和活动有效地落实鸟类专业知识和野外观鸟的技能,并有提供野外观察的机会,既学习了知识、技能,又锻炼了体魄。通过鸟巢和观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关注自然,关心生灵的爱心。

就在五一假期回家和家人有了一次观鸟记,早上七点就开车去农村去看鸟,车到目的地已经八点多了,一下空调车,哇!真热。我和妈妈都是初次观鸟,都是菜鸟级,跟着爸爸上山去看鸟了,我兴奋地想快快看到鸟儿。一开始,在爸爸的指点下,我看见了白头翁、树蛙,还有一些没见过的昆虫。可是我们一直没有找到上山的路,走了许多条都不对,连当地的农民婆婆指引的路也不对,休息片刻后,我们带着遗憾下了山。我心里想:接下来也会这样无聊吗?事实没有让我失望,下山后我们就好运连连。 在路边树上,我们看见了两只小红隼和它们的妈妈,鸟妈妈很辛苦地飞来飞去找食物喂她的孩子,就像我的妈妈一样。接下来,我们又在路边的池塘周围,看见了一只小巧玲珑的鸟,白色羽毛,胸前有一快黑色,很好玩。我正在仔细观察这只不知名的鸟儿,突然飞来了一只漂亮的鸟飞入池塘,一会儿又出水飞上了天,令我叹为观止。这是一只翠鸟,羽毛颜色非常鲜艳,绿中带蓝,蓝中带绿,煞是好看。这时我想:观鸟实在太有意思啦!十点半了,我们到车上集合。大家七嘴八舌地交流观鸟心得,小车驶向一条小溪,原来我们是到小溪边去观鸟。我们沿着小溪向下游走,突然人群中有人轻轻喊了一声:“有白鹭!”大家纷纷拿起望远镜遥望,只见一只小白鹭在池塘上方自由地飞翔,我拿着望远镜一直“跟踪”它,但它好象发现了,一溜烟地飞到草丛里了。接着,我们又看到了两只白鹭(小白鹭和白鹭是不同的鸟类)、一只池鹭和一只夜鹭。天越来越闷热,大家都说马上要下雨了,该回去了。我依依不舍地回到车上,回来的路上果然下起了大雨,我在车上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一次观鸟收获很大,下次我还要去观鸟。

通过开展,认识到坚持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观鸟会的发展各尽其能,除了引导学生对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的关心、关注、尝试和探索,更要培养遵守社会公德和法规,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等品质。在此基础上,注重人文关怀,大力弘扬鸟文化,并与时俱进地赋予鸟文化以时代内涵。把爱鸟活动与培养公民意识、城市精神结合起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白头鹰
发表 2007-06-27 22:19
链接: #57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
注册: 2007-06-23
编号: 2514
集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612...潘孝杰..2006510075
附加文件
文件附件  野鸟观赏.doc ( 29.5KB ) 下载次数: 162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06-28 00:59
链接: #58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诚毅学院
人文科学系

吴夏莹

时间好快,从当初第一次了解到野鸟观赏也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到现在已经近一个学期,在这堂课我收获了不少.以前只知道观赏自己家的笼中鸟,后来,通过这堂课渐渐发现观赏野鸟更有乐趣.
我家有只八哥,羽毛未丰满时就被人从龙山老家的密林里"抓"到我家"献"给我,从此以后,我最喜欢的鸟就是它了.
由于感兴趣,看书查了点关于八哥的资料:
八哥体长约25厘米。全身羽毛黑色而有光泽,嘴和脚黄色额前羽毛耸立如冠状;两翅有白色斑,飞行时尤为明显,从下面看宛如“八字”,故有八哥之称;尾羽具有白色端。栖居平原的村落、田园和山林边缘,性喜结群,常立水牛背上,或集结于大树上,或成行站在屋脊上,每至暮时常呈大群翔舞空中,噪鸣片刻后栖息。夜宿于竹林、大树或芦苇丛,并与其他椋鸟或乌鸦混群栖息。食性杂,往往追随农民和耕牛后边啄食犁翻出土面的蚯蚓、昆虫、蠕虫等,又喜啄食牛背上的虻、蝇和壁虱,也捕食象、蝗虫、金龟、蝼蛄等。八哥的植物性食物多数是各种植物及杂草种子,以及榕果、蔬菜茎叶。4—7月繁殖,每年2巢,巢无定所,常在古庙和古塔墙壁的缝隙、屋檐下、树洞内,有时就喜鹊或黑领棕鸟的旧巢加以整理,或借用翠鸟之弃穴。巢形大而不整,略呈浅盂状,由稻草、松叶、苇茎、羽毛、软毛及其它废屑堆积而成。产卵4-6枚,卵呈辉亮的玉蓝色。(没错,家里的八哥莫名其妙下了3个蛋,外貌正如资料所述,味道也蛮不错的)
借着五一黄金周回乡探亲的机会,亲临南靖龙山深山密林游玩观鸟,收获多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分享.
沿着山路走,有好多农家(这不是废话吗?),几个农民专注地经营着他们的土地(这种现象已经很难得一见了),此时正值八哥繁殖旺季,奇怪的是这里的野生八哥一点儿都不怕人,可能是由于村民不会伤害它们的缘故吧(记得老师课上说过候鸟在欧洲可以和人类很亲近而在亚洲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成年的八哥虽然在个头上有所差异,但都膘肥体健(我家可怜的小八哥,虽然经常喂它牛肉,可还是瘦巴巴的一副可怜相,我心疼啊),而且,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在水田里,农民在前方耕田,几只八哥紧随其后,啄食铁锹翻开的泥泞里的小虾和泥鳅.为我们带路的当地人见我们惊讶的样子,笑了,"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他说.
见我们对八哥如此感兴趣,他又乘热打铁,告诉我们,八哥能学人语,照理应该不笨,可是每逢繁殖期,总是有八哥想在排油烟机的烟筒里筑巢,我每餐做饭开动烟扇,热风把它的建材吹得一干二净,第二天它又锲而不舍,衔来草枝从头开始,屡败屡战。八哥会认定地方,每年都到同一人家筑巢,进进出出把烟筒弄得乒乓作响一片狼藉.真奇怪啊!
我们一行人继续往前走.终于来到传说中的土楼.说它是传说中的是因为从小到大我不止一次听外公提起过它.
路上,我还想象着那是座什么样的土楼呢,有华安土楼的建筑美吗?可那土楼实在令我失望!果然是土楼,感觉就是座废弃的土胚子,杂草丛生!
"进去看看吧","导游"提议.我们进去了,由于连日的降水,墙壁上长了青苔,还有一点点发霉的气味.土楼里没有家具,连墙壁也破旧不堪,一窟窿一窟窿的全是土洞.
"有没有发现,在那土洞里头!"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我们抬头看见好些成年八哥在上方盘旋,有几只钻进土洞,仔细听,在八哥吵杂的成年八哥吵闹的声音中夹杂着幼鸟的声音!
"那洞里是雌鸟吗?"我问.
"没错!"导游说,"上次送给你的那只八哥就是这边抓的."
"可土洞都这么高,怎么够得着?该不可能是架梯子上去掏鸟窝吧?"
"谁有你那么傻?"导游笑了,借着随手捡了个石头,扔上去,它掉了下来,又扔上去,如此重复了几次,一个黑色的小家伙掉了下来!太神奇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小八哥特别贪吃,而且光是一窝就有四到六只,虽然亲鸟一天到晚不停地觅食,雌鸟仍饿得发慌,扔上去得石头被误以为是亲鸟觅食归来,贪吃的小八个就不顾一切地往洞口挤,于是,掉下来啦."
竟然有这样的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压根儿就不相信!
捧着小八哥,走出土楼,哇,外面的空气真是清新.
来到一快比较高的山坡,虽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可倒也看到了平时很想看的东西___飞行中的八哥!记得资料中记载,八哥因飞行时翅膀上的白斑酷似一个"八"字得名,早就想看看那个传说中的"八"字,这次终于看到了!只恨次次出游没带数码相机!
......
回来的路上,我觉得奇怪,八哥的情绪很稳定,而且温顺,它的叫声即洪亮又很有音韵,总是学习其他鸟类的叫声,非常聪明,在学习我们的语言和训练表演时表现出了极强的能力,所以人们喜欢把它放在笼子中饲养,而且,现在龙山的森林也被破坏得差不多了,为社么八哥还是那么多?
我想,可能是人们没有把它们当作盘中餐并且八哥是杂食鸟类食源广的缘故吧!
此次龙山之旅,我还去看看儿时游玩过的小溪,曾经,它清澈见底,经常有好些小鱼穿行于水草间,可现在,那地方我都没勇气赤脚下水了.还有那变得光秃秃的山头......曾经,我对此义愤填膺,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太多美好事物都令人心痛地变成曾经,令人叹惋,然后,一大堆专家学者发表大通大通的文章来作为悼文,可那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地球的小精灵___鸟类正一点一点走向末路,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科技不是越来越发达吗?人们才不会把这等小事放心上呢!大不了到时发明一大堆机器鸟,更漂亮也更讨人喜欢不是更好吗?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honghuzi
发表 2007-06-28 03:17
链接: #59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2
注册: 2007-06-20
编号: 2484
引用 (燕鸥 @ 2007-05-24 20:59 )
论文可发到此贴。
谢谢让我们分享你的鸟课心得! laugh.gif
*

张善保 学号:2006710117 机制0614



每单看到自由翱翔于天空的鸟时,我就有种失落感。在这时我忠是在心中升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能象它们一样?为什么我有种被禁锢的感觉?难道我没自



由吗?因此我爱鸟。

我家的屋顶就有鸟,他们是我最喜欢的,没错它们就是八哥。



八哥体长26厘米左右,全身羽毛黑色而有光泽,前额具一冠状羽,即“凤头”,初级飞羽具大块白色斑,飞行时尤为明显,下体略带灰褐色,尾羽端为灰白



色。



八哥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留鸟之一,遍布于平原村落、田园和山林的边缘等处。性喜群栖,常数十只一起活动觅食。喜栖于村落枝头、农家房舍,夜间宿于竹



林、大树及苇丛中,并常与椋鸟、乌鸦或其他鸟类混群栖息。当农民耕犁翻地时,常跟随在后边,啄食翻出地面的昆虫、蠕虫、蚯蚓等,也喜吃耕牛身上的牛虻



和苍蝇。
  
  八哥是杂食性鸟类,食谱广,除了吃蝗虫、蚱蜢、象甲虫、蜘蛛外,尚吃蚯蚓、蠕虫、植物的嫩芽和绿叶,杂草种子和软果实等也取食。

  成年八哥性较野,生人靠近时会啄人.尤爱啄小孩。八哥是自己不营巢的惰性鸟,常利用古堂庙宇、古建筑的墙壁裂缝或屋搪、树涧为窝巢,巢内铺稻草、



松针、羽毛。有些八哥还利用其他鸟弃下的旧巢产卵孵育。



  八哥一年繁殖2次。繁殖期为每年的4-8月,每窝产卵为4-6枚,多者8枚。卵壳呈玉蓝色,繁殖末期所产的卵壳色谈而近白色。雌雄共同孵化育雏。



之所以了解这些都拜野鸟所次.本来我不想的,不过由于此课引起了我的乐趣.想一想在优美的大自蓝下,与美丽的鸟儿度过美好的时光,那真是圣贤所为啊,人间



所谓的快乐也不过如此吧.因此我了解了很多鸟的特性.



对于八哥我可是一般的热爱:



一.八哥的选择。




 1.准备教学的八哥要选取当年羽毛已长齐的幼鸟,老鸟因反应迟钝一般不作教学对象。

  2.驯养八哥应选择嘴呈黄玉色,脚呈橙黄色,全身羽毛光滑有光泽的品种。


  3.口腔较大且舌多肉、柔软而呈短圆形。


  4.具备性情温顺易驯、不羞涩的特点。


  二.教学前的准备。




  在教学前要使八哥在笼内或架上能安定地生活,不易受惊并很驯服,愿意接近



人。八哥要能驯服到人的手能抚摸它的头或前背,放开脚链它也不飞走,达到这样程



度的八哥教学效果最好。

  三.捻舌。
  八哥需捻舌后才能教以人语。捻舌的意思就是将鸟舌用剪刀修剔成圆形。操作方法最好两人合作,一人用手轻握鸟体,另一人用左手从颈部向前握住鸟头,



并用左手食指和拇指从鸟嘴角两边插入,将鸟嘴撑开。嘴张以后,在右手食指上沾些香灰(蚊香灰、香烟灰都可以)使香灰包裹鸟舌,随后两指左右捻搓,用力由



轻到重,舌端脱下一层舌壳,并会微量出血,这是正常现象,涂些紫药水放回鸟笼,可用蛋黄蒸粟米作为饲料。相隔半月以后再用上述方法进行第二次捻搓,但



这次仅能捻下极薄而不完整的一层膜皮。再休养半个月后,即可进行教学话语。




  四.训练方法。


  1.训练八哥学话语须从幼鸟开始。每次放幼鸟出笼15分钟左右,笼的周围放些鸟喜欢吃的食物,这样多次反复训练(夏季可在早晨,傍晚气候凉爽,冬季宜在



中午,但北方气候寒冷,冬季困难多些,目的达到幼鸟出笼或进笼有美食享受的反射条件。雏鸟由学习达到能飞,这一阶段时间反射条件基本巩固,训练成功一



大半。以后,在每次放飞出笼时,提请注意应减少受惊,也不要长期关在笼内,影响反射巩固成果。出进笼训练成功后,别忘记了笼内放几条昆虫,以便奖励。


  2.时间。以清晨最好,因鸟的鸣叫在清晨最为活跃,这时鸟尚未饱食,教学效果好。


  3.环境。要安静,不能有嘈杂声和谈话声,否则易分散鸟的注意力,也会使鸟学到不应该学的声音。因此最好选择在安静的室内进行教学。


  4.内容。开始时要选择简单的短名,如“您好”、“欢迎”、“再见”、“拜拜”、“谢谢”等。注意发音准确、清晰、缓慢,不用方言,最好用普通话。



每天反复同教一样的话语,学会后还要巩固。如用录音机播放效果会好些,也比较省力。一般一句话教1周左右,鸟儿即能学说;能学说后再巩固几天,再教第二



句。如果反应较灵敏的鸟,还可教以简单的歌谣。在教学期间的鸟,不能让它听到无聊或不适当的语句。鸟的学语有一短暂时间特别敏感,这时对外界的各种声



音极易仿效。一旦发现这一敏感期,应及时抓住,好好利用。



鹩哥、八哥和一些鹦鹉等鸟都有学舌的本领,但必须采用较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根据本人的经验,鸟对清脆的声音比如女子或孩子的声音



比较敏感,所以请他们做老师最好。从小由人工饲养大的鸟,较早习惯人讲话的声音,比较容易训练。训练鸟学讲话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与鸟说话的时间



愈多,它就能学得越快。训练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因此时鸟的鸣叫最欢,并且在喂食前进行,训练效果更好。选一个环境较安静的地方,每天清晨和其它固定



时间用同样的话语向鸟反复灌输,鸟几天之后就会有相同反应。训练时把句子拆成较短词句,在鸟能成功的模仿短词句后,再继续连贯下去。另外,用清脆的女



声录音带有节奏地反复播放的训练方法,较果也不错。训练时,主人最好呆在鸟笼旁边,以提高鸟的适应性。一般来说聪明的鸟7-10天可学会一句短词,一个月



可学会几句短词句。当然,学什么全看主人的兴致了。





八哥一种人性化的鸟,淡然是在野外才是最美的.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紫陌飞扬
发表 2007-06-28 06:50
链接: #60


新鸟入门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2
注册: 2007-06-20
编号: 2493
商务英语0584 林清华
人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但早于人类出现而且如今和人类享有同一片蓝天的动物们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情感吗?它们也能感受到爱、恐惧、伤心和愤怒吗?

我出生在漳州平和这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方,从小我就伴随着鸟叫声醒过来,小时候自己是个玩弹弓射鸟高手。每次和同伴去家乡的后山,我精准的打鸟技术常常让同伴惊叹不已。自己也常常被自己精湛的技术折服。仿佛我天生就是捕鸟高手。这样的自豪感直到我们12岁的时候悄然破灭了。

其实,那时候,并不是真的贪玩想打鸟,而是想学电视上的神雕大侠有一只听话的鸟,如果我也有一只鸟会听我的话,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所以常常幻想自己抓一只鸟,然后好好培养,就像邻居家训练狗一样,我知道让狗听话很容易,让鸟听话就要下一阵子功夫了。母亲知道我的心思,便从镇上给我带回来了一对鹦鹉,据卖鸟的大爷说,脖子处的羽毛比较火红的鹦鹉妈妈,而颜色比较浅的是鹦鹉宝宝。我乐开了花,每天放学,书包一放就躲在鸟笼前和这对母子鹦鹉培养“感情”。当时周边的大爷大妈都说等鹦鹉大一点就把鹦鹉灌醉,趁它醉的时候把舌头剪掉,它就会慢慢开口说话了。我在想等鹦鹉能学舌了,我要教她的第一句是“阿华,你好聪明。”就这样日复一日,抱着梦想,到了冬天,那年冬天乡下的空气特别的冷,早上的时候菜叶上常常有凝结的冰霜,屋顶上也常常有冰霜覆盖,整个小镇一片白茫茫。每次去上课,我总要带个暖手袋,我们一家子都没有想到原来有些鸟类也怕冷,就在寒霜大降的第二天,有鹦鹉妈妈冻死在笼子里,当我上学回来看着鹦鹉僵硬的尸体,我坐着大哭,我想鹦鹉妈妈肯定是用它自己的身体来为鹦鹉宝宝取暖的,不然为什么宝宝没事呢?母亲急忙过来哄说以后再给我买只小可爱回来。

我想,已经失去一只鹦鹉了,我要更加珍惜这剩下的一只。我赶紧找来了自己穿旧的衣服,铺在笼子的下面。我跟母亲说我要挖个洞把那只僵硬的鹦鹉埋掉,在上面种些小花小草。从那以后,我常常跑去那跟鹦鹉妈妈聊天,说说鹦鹉宝宝今天吃了多少,鹦鹉宝宝今天怎么活蹦乱跳。我总该有人当她们的信差,有时候我也常常提着鸟笼,把宝宝带到妈妈的坟前。

我想鹦鹉宝宝是寂寞的,我想鹦鹉宝宝是想妈妈的,不然它不会在一次风雨交加的夜晚突然飞走,我找遍了整栋房子都没有发现它的踪迹,我想它是去找它妈妈,宝宝飞走后,我常常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看着果园,我一直相信宝宝它就在果园里,我等着它的回来,母亲常常骂我傻孩子,说飞走了再养就是了,我不依,我想人与动物之间相处的感情不会比人与人相处 的感觉来得不真切,只是人,常常忽略掉而已。母亲固执地想把笼子扔掉,我坚持要留下来,我认定鹦鹉宝宝它会回来的。

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雨,它会淋湿的,我的鹦鹉宝宝你在哪?宝宝,我很挂念你。
两星期后的一天,鹦鹉宝宝真的奇迹般地飞回来了,身上的绿色羽毛变得很脏很乱,已经失去艳丽的外表,我感觉它变苍桑了。就像人一样经历人生的得大变革,一夜之间可以老十几岁,甚至头发全白。我心疼地抚摸着我鹦鹉宝宝就像抚摸小时候我最爱的月光美少女(一种布娃娃)。整天我都注视着它,我要把它看个够,弥补这几天我思念的空白。人与动物相久了,人会思念动物,动物会吗?

回来之后,它不再像以前那么能吃了,也不再像以前一样会在笼子蹦来蹦去了,别人逗它时,它只有冷冷地蜷缩在脚落,任我们动它的羽毛。我预感到了什么,我觉得它会像鹦鹉妈妈一样无疾而终的消失。这下我把它看着更紧了,我几乎是吃饭时间也要把碗端到它前面。

鹦鹉宝宝还是找到了它的归宿,两天后,它去找它妈妈了。我开始一厢情愿地以为,宝宝是有感情的,不然它不会在最后的两天飞回来的,如果它不是对人类也有情愿,它不会飞回来道别的。

看着空荡荡的笼子,我难过的说不出话来。以为自己会大吵大闹,却发现原来自己开始可以试着平静地接受离别。

以后再也没有养过鸟,却对鸟有更深的情感,再没有使用过弹弓。

上了大学来到城市里,已经不能像儿时一样可以自由地听到鸟声了,偶尔听到一两声鸟叫都觉得格外珍贵。

城市就是每天都在施工的一个巨大“工地”就是一个货色齐全的物资集散地,就是一个“仓库”,就是一个“材料堆”到处车马喧嚣,到处灯红酒绿,到处市声顶沸,一处人群如蚊蚁。在城领市住久了,越来越懂得什么是人情冷暖,什么是咫尺天涯。我开始感觉到疲倦,疲倦的书本,疲倦的人群,我想今年的选修课我一定要选一门跟自然有关的课。当我看到野鸟观赏这门课时,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群天真的小动物向我飞来,我感觉到了自然的清新气息。我毫不犹豫地选了那门课。

以前上图书馆,我总不忘借些张小娴的散文书,后来竟情不自禁地看起了关于自然的书。有一次去水院听课,收获颇丰。我了解到了动物间不同的“爱”

在所有的情感中,爱可能是其中最热烈的一种。更直接点儿说,正是因为有了爱,大自然的物种才能生生不息。爱有三种形式——性欲、吸引和依恋。

性欲是繁殖的动力,它促使交配,这是任何两个配偶之间都会发生的事情。但是滥交是不好的,只有找到合适的伴侣,才能为列多的交配保存精力和时间。但是,对于大多数哺乳动物来说,幼仔的父亲在养育子女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多大,有时候甚至一点作用也淌有。就如海象,谁也别指望海象的爱情能够天长地久。当看到一个潜在可以交配的对象的时候,海象大脑的边缘系统就会向生殖器发送化学信息。于是,性激素开始分泌。接下来,交配就开始了。而短暂的交配过程结束后,它们就会各奔东西。不负责任的“爱”,未来的海象宝宝注定将“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鸟类则不同。在自然界中,97%的鸟类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像企鹅,异性之间的幸福长久是靠彼此真诚的依恋维持的。配偶之间相互依恋,它们就能共同照顾自己的孩子,直到尽完父母的职责。

其实,无论是企鹅还是海象,无论是长相厮守还是“一夜情”,对于动物来说都无可厚非。在过去的20多年中,科学家证实了爱其实就是一味存在于大脑中的药。无论是哪种爱,是性欲、是短暂的罗曼史还是长久的婚姻关系,都取决于神经系统制造出的相应药剂。

同学在吉林省读大学,知道我喜欢蝴蝶,特地到长白山上拍了很多蝴蝶照片,看着一张张的蝴蝶照片,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犹记得童年时常常穿着小碎花裙,在菜花园里跑来跑去,看着蝴蝶授粉,飞扬。五彩缤纷的蝴蝶,光是看照片,我就嗅出了早春散发出的浓郁芳香。硕大无朋的立体照片,美丽极了!有黑虎斑蝶、蛇眼蛱蝶、菜粉蝶、黎氏青凤蝶、白钩蛱蝶…… 我都不知道世上竟还有这么多漂亮的蝴蝶。美的东西常给人以美的回忆。

同学知道我选修了野鸟观赏,时不时就跟我聊起生物来。有一次我们聊起了白鳍豚,他说白鳍豚早消失,绝迹了,我跟他吵了,我说“97年调查不是还有十来头,怎么可能现在没有了。”他说06年长江考察队已经对外宣称,没有找到白鳍豚了。我呆住了,为何为何物种一直消失,就像人的生命一样。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更多的像白鳍豚一样命运的动物和植物,一个一个地从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消失!而我们竟然无能为力,世界的生物仅仅依靠少数的保护学者和管理人员,是不够的,我们要了解到我们的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保护自然的中坚力量。

我希望从白鳍豚为我们敲响警钟的这个时候开始,我们能够为保护自然做出切实的努力。

我希望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每一个人都少消费一点野生动物,少破坏一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树立以吃野生动物和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为耻的心态,每个人都成为监督不法行为的一员。

我希望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能够彻底遏制住宅区生物多样性迅速下降的趋势。
我希望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不再坐观特种睥减少,而是大家一齐行动起来,拯救它们……

我希望这个时刻能够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里程碑。
我还希望,我们能够最终找到白暨豚,并让它生生不息地生存在中国的母亲之河长江之中……

最后,我还有一个小愿望,希望当小孩子拿起弹弓打鸟时,父母可以站出来告诉他们要保护鸟类,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爱护动物。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4 页 V  < 1 2 3 4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4-09-28 03:04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