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3 页 V   1 2 3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什么是环保?(讨论)
蓝色
发表 2004-03-12 23:14
链接: #1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近年来,环保已经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了,这是好事,说明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关注话题,

但什么是环保?相信大多民众还是停留以一些表面现象,种种树、捡捡垃圾是环保么?蹩以为类似“改变荒山恶水”的柚木、巨尾桉之类还是算了吧!捡垃圾的事还是让环卫部门来干比较好,倒是要宣传不要乱扔垃圾才是正理

什么是正确的环保观?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上尉
发表 2004-03-13 00:45
链接: #2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8911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2
我们在环保观念和教育宣传上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
手持AK,深入丛林。乘风破浪,一如既往!......
Che! --- http://photo.qianlong.com/4505/2003-5-29/182@870066.ht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鹡鸰
发表 2004-03-14 05:01
链接: #3


FANTAST
***

组别: 版主
帖子: 2348
注册: 2003-05-31
来自: 昆明/厦门/香港
编号: 16
我觉得环保就是应该发扬传统美德——节俭!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以挥霍!


--------------------
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是好人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胡杨
发表 2004-03-16 00:00
链接: #4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427
注册: 2003-08-22
来自: chpengxj@hotmail.com
编号: 149
小蓝,你提出的这个“正确的环保观”,讨论的题目也忒大了,多少让我想起小学的思品课的老师教导来着:“如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呀之类的”。:)

环保这个词的范围很广,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历史、文化等等,很难在一个层面上界定,多少属于主观的和含义不清的概念。尤其说道 “何谓正确的”,不同人中间持有的各种各样的见解。个人的角度不一样,看法也各异,公说有理婆说也有理。环境保护成为一个大众熟悉的词汇始于上世纪50-60年代。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丰富物质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出现了烟雾、酸雨、气候失调、臭氧层破坏等等。人们才开始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开始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要求。工业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不可恢复的自然资源和化石能源消耗的基础上的。论及人类的发展,我是有一些悲观的情结,面对人类的索需无度和对自然的过度掠夺,人类的末日审判迟早要到来的。

要说起我的环保观——回归农业社会吧,“半亩粮田一头牛……”
这大概有人笑话我的小农意识了?


--------------------
农妇、山泉、有点儿田 ~~~~ ~~~~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上尉
发表 2004-03-16 08:56
链接: #5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8911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2
我很怀念中世纪......


--------------------
手持AK,深入丛林。乘风破浪,一如既往!......
Che! --- http://photo.qianlong.com/4505/2003-5-29/182@870066.ht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4-03-17 05:21
链接: #6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引用
以下是引用鹡鸰在2004-3-13 21:01:48的发言:
我觉得环保就是应该发扬传统美德——节俭!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以挥霍!


在食堂吃快餐时,他们常说我这样吃饭在消防会得到表扬----颗粒归公

我经常耻笑别人:你肯定没种过稻子!------------看到-吃剩了一大堆

不知不觉中,我觉得应该只用快餐盘,不外带,只用汤匙,不用一次性筷子


环保,其实应该从生活中做起吧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胡杨
发表 2004-03-19 01:48
链接: #7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427
注册: 2003-08-22
来自: chpengxj@hotmail.com
编号: 149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100875) 作者: 苏杨

  最近两年,随着环境问题以灾害的形式逼近大众生活,公众对环保的注意力与日俱增,各种主题的环保活动也不失时机地掀起了高潮:不仅有针对中小学生的手拉手共建地球村、清洁地球妈妈等活动,还有针对成人的环境责任区落户、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达标等政府行为,媒体上“环保”二字已经成了出镜明星,似乎全民环保的时代已经来临。不过,真要到街头巷尾问问别人环保是什么,大部分人只是认为不乱扔垃圾、打扫自己周围的环境、少用塑料袋、植树造林等就是环保。当然,从广义上讲,这些活动确实事关我们周围的环境,可以算是环保范畴的事,但严格说来,老百姓提到的这些事应该属于环卫(环境卫生)范畴。
  对于多年来一直只能为温饱操心的国人来说,环保环卫不分早已是传统。十年前我上大学时,一告诉别人学的是环保,对方往往就认为扫大街的事还要上大学学习,是不是有点浪费了。无独有偶,在今年的“东方之子”栏目中采访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时,他也回忆当年从清华大学毕业时别人认为名牌大学的学生从事扫垃圾的工作有点大材小用。其实,尽管城市环境卫生从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百姓感觉中的生活质量,但城市的清洁仍只是影响环境质量的一个小小的方面,甚至还不能列入环境质量的要素,城市的清洁与否并不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和生活,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我们的大气、水、土壤的环境状况和资源利用状况,是我们国家的水土流失状况,那是我们的生命之本。但是,这些状况是老百姓能够左右的吗?

  细想一下就不难发现,主要的环境污染并不是老百姓造成的,真正的破坏国计民生、影响人体健康的污染源在大部分老百姓的视线之外,它们的存在和造成的危害从根本上源自国家的管理体制。究本溯源,大部分的工农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因为各种原因先后造成的。而且,我国的污染源特点是单位能源消耗和单位污染物排出量的生产值低,换言之,实现与发达国家同样的国民生产总值花费的环境代价大。技术的劣势加之经济的劣势也决定我国的环保重头在环境规划和管理。因此,真要搞环保,首先是政府在决策时多考虑苍生,多考虑百姓的生存环境与决策时期望的经济利益二者间孰重孰轻,怎么平衡。正如希望工程挽救不了中国的教育而只有教育体制改革才可能解决全民素质问题一样,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决策体制才能从根子上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

  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建立这个决策体制的前提是百姓真正认识到什么决策行为才是真正有利于我们的生存环境的,而这种科学的共性认识在我国目前还是稀缺“资源”。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情况。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除非身边发生严重的环境公害事件,城市居民通常只关心城市环境的视觉感受,如天空是否湛蓝、路面是否清洁、草坪是否广阔等,按这样的标准来评价,我国的大连肯定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花园城市。然而,仔细分析有关大连的环境统计数据,这个结论就有点站不住脚了:我国的内海棗渤海的污染主要来自陆地,而大连市环渤海的入海排污口的数量高达66处,占全国主要入海排污口的30.4%.换句话说,大连把城市视线以外的渤海当作了城市的下水道。这样的后果是尽管大连仍然有几处迷人的海滨浴场,大连湾附近海域却已几乎成为死海;大连的草坪曾让大连人自豪不已,但有一组粗略的数据应该让大家知道:在生长季,同样面积的阔叶树林,比同样面积的草坪制氧量高3倍、杀菌力强10倍、降低噪音能力强50倍、减弱风沙能力强100倍,而维护费却仅为1/10.对这样一个水资源匮乏、人口密度较大又不得不在城市环境质量上迅速与国际接轨的工业城市,在有限的绿化面积里究竟是搞平面绿化、建视觉感受比较好的草坪还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搞绿化林这种“立体”绿化,想必弄清道理后大家会有理智的选择。总之,全面了解大连的环境后,常让人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的城市环保是在做表面文章。

  应该说,大连这样处理城市环境的做法与多年来这种做法一直得到尚不明就里的百姓的交口称赞有直接关系。所以,要建立一个能对历史负责的科学的环境决策体制首先有赖于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政府的监督体制的完备。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刚刚开始重视环保的发达国家一样,只有当百姓科学的环保意识得到唤醒、媒体的舆论放大功能得到发挥、领导的遴选机制得到改善、重大的决策行为得到监督时,环境改善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全民环保只能走这样一个路子:通过全民环保的正确意识和认识来影响决策机制和内容,从决策上体现环保,这才能利用国家机器和政府行为来推动环保。对大众来说,参与环保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环保科普活动和公益活动提高环境意识(包括学会认识环境质量要素、了解环境好坏标准、形成绿色消费习惯、养成绿色价值观等)及强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舆论压力;明白环保只能靠法制社会赋予我们的权力来实现,解决环保问题,不应只是自己动手做点什么,更重要的是自己关注什么,自己对政府的行为应该如何评价,自己应如何反映自己的呼声。光靠发动老百姓做些具体的小事,只能起到装饰门脸的作用。

  报载,北京人的环保意识已进入“中绿色层”(浅绿色层为关注身边环境卫生和绿化;中绿色层为关注身边的污染;深绿色层为关注生态环境和政府决策),在全国名列前茅。这为实现全民环保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希望今后的环境公益活动能多唤醒百姓的环保意识,让老百姓弄清环保到底是什么,自己可以为环境做些什么,不要让百姓以为这只是一个改头换面的爱国卫生运动。
-------------------------------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Wed Mar 17 09:56:00 2004), 本站(ytht.net)


--------------------
农妇、山泉、有点儿田 ~~~~ ~~~~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4-03-19 08:00
链接: #8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告别人工草坪 欧美家家种野草

  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 李皓
  国际上绿色城市的标准是什么?答案是:“绿色”不在于城市拥有多大面积的草皮,而是保留了多少乡土植物。几年前,一位来北京旅游的美国朋友对我说,虽然,她在美国居住的城市位于沙漠,但她认为,与北京相比,她的家乡才是绿色城市,因为在那里,到处生长着当地的沙漠植物,景致独特并与自然相协调。她讲这话时,正值北京在大面积铺设从美国进口的草皮。这位美国朋友边看边摇头说,这样下去,北京会变得比她居住的沙漠城市还要缺水。2004年,北京严重缺水。现在没有人舍得用自来水去浇灌那娇贵难养的洋草皮了。
  我们不惜代价地去大面积铺设洋草皮,是希望自己的城市能成为符合欧美标准的绿色城市。遗憾的是,我们获取的信息完全错了。因为人工草坪耗水太多,近10年来,欧美国家正告别人工草坪,让自然回归城市。这在降低绿化成本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植被景观。以下介绍几种值得我国城市参考和借鉴的做法。
  德国把荒地租给市民建花园
  住在高楼中的城市居民往往没有建家庭花园的条件,但拥有自己的小花园却是许多城市居民十分向往的。德国的城市管理者顺应了这一需求,将社区周边以及城市边沿地带的各种荒地划成花园区,供市民租用建设家庭小花园。荒地划分成多个方块地,用木栅栏隔开。每块地面积约几十到上百平方米,都可以租来建家庭花园。花园的年租金几百到上千马克不等。这些荒地被市民租用建家庭小花园后,在几年时间内,就会变成多彩而美妙的园林了。这些由市民建成的城市小花园地带已成为德国许多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小花园成为市民业余时间劳动、休闲、怡情养性和教育孩子的去处。建花园需要植物种子、树苗、有机肥、劳动工具,从而催生了家庭园林用品市场。市民花园对城市绿化最大的好处是:能大大减少政府绿化的投资,而且由于各个家庭对植物品种的喜好不同,这类花园地带的植物品种非常丰富、景观效果极佳。因为植物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市民们就在自己的小花园中设置了雨水收集缸和堆肥箱,这样能节约水,并使花园的土质得到改善,对改善城市环境很有好处。
  英国建乡土植物生态园
  英国曾是欧洲建造直线型、平整型和种植异国植物的园林模式的发源地,而现在英国的多个地方已开始恢复种植乡土植物。英国在18世纪和19世纪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获取了大量植物品种,并在英国随意种植,使英国国土上外来植物泛滥,乡土植物减少,很多本土植物消失,这给英国人的健康和英国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带来了至今无法估量的负效应。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从事城市绿化研究的学者们开始呼吁:必须走出直线型、平整型和使用异国植物的园林建设误区,取而代之的绿化城市方法则应是,尽量顺应自然,让树林中长出野花野草来;让街区边上生长着英国城市本地的树种;让市民能够辨别哪些才是英国独特的乡土植物。于是,乡土植物生态园在英国的一些居民区中出现了。
  这种生态园的模样与一般的社区花园有很大的区别。首先,生态园中的植被是模拟自然培植的,各种本土乔木、灌木、草都茂盛地生长在一起。每一个物种都附有地理分布和习性说明牌。生态园中有很多供人休息的木墩,还有能让孩子们长时间玩耍的小沙坑,生态园的休闲功能不亚于公园,甚至因为生态园的植被景观更接近自然,去那里小憩的游人都愿意多呆一会。
  生态园对社区居民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知识培训。这包括认识乡土植物、培育乡土树种树苗、用园林废物造有机肥、用有药效的乡土植物做茶等。一些英国的大学生乐意定期到这样的社区乡土植物生态园做志愿者。于是平常的城市绿化区被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生态价值,发挥了教育功能。在伦敦一个失业率较高的老工厂社区边上,自从建了这样一个乡土植物生态园后,社区的犯罪率明显下降。专家们发现,城市植被的增加和生态的改善可以起到平和市民心情的作用,由此可以减小人群中发生口角或斗殴的可能性。
  加拿大让野草回归城市
  2000年,一场向人工草坪告别的运动席卷了加拿大。许多城市居民参加了这场运动,他们问:“人工草坪,你给它浇水、除草、施肥、修剪,再浇水、再除草、再施肥、再修剪……最终你得到的是什么呢?你所有的辛苦换来的只是一片单一的、低矮的、充满农药的、缺乏美感的方块形草地。”人们意识到,在那片绿色下,是被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污染的土地。人们呼吁:这种不健康的绿化方式不能继续下去了。但什么样的做法才是对的呢?乡土型植物园艺学家提出了全新的建议:让多样性的野草地来取代人工草坪!
  这一新理念迅速在加拿大传播开来。这种顺应自然的绿化方法不仅能使自家门前在一两年内就长出生机勃勃的乡土花草,也能大大减少绿地对水的需求,减少人工养护,不必使用农药,而且由于色彩丰富,乡土花草对鸟和蝴蝶很有吸引力。
  现在,加拿大一些新建的居民区以原有的野草地来做绿地,节省了建造人工绿地的费用。最重要的是,这种顺应自然来绿化城市的做法,才是最有利于人的健康,最有利于环境和生态保护的。▲

《环球时报》 2004年03月12日 第十九版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4-03-19 08:05
链接: #9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城市的绿化其实有时是一种污染,比什么都不环保,象比如大树进城之类的更是可恶!

野草、原生的植被才有草籽、虫子,有生物多样性,才能吸引来鸟类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飞喜鹊
发表 2004-03-25 22:22
链接: #10


资深会员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1167
注册: 2003-06-01
编号: 25
“小蓝,你提出的这个“正确的环保观”,讨论的题目也忒大了,多少让我想起小学的思品课的老师教导来着:“如何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呀之类的”。:)”
所以,我觉得你还是讨论“让大树‘进城’好不好”更好些。你已经有相关图片,也有“市民、读者”支持,找到那些专家也不难。
从时机上看,相信不少市民、领导对这个题目都已有自己的体会——这已经是个相当成熟的题目了。赶紧做吧。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岩鹭
发表 2004-03-25 23:50
链接: #11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飞喜鹊:你该在文字上多制造,小蓝一看到图片就两眼发蓝,字也写不出来了:)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上尉
发表 2004-03-26 00:18
链接: #12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8911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2
引用
以下是引用鹡鸰在2004-3-13 21:01:48的发言:
我觉得环保就是应该发扬传统美德——节俭!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以挥霍!


环保=可持续性发展!


--------------------
手持AK,深入丛林。乘风破浪,一如既往!......
Che! --- http://photo.qianlong.com/4505/2003-5-29/182@870066.ht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寥寥
发表 2004-03-26 01:32
链接: #13


生命中的精灵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5335
注册: 2003-06-06
编号: 46
看了大家的意见,那好象就应该是"节俭+建设+不破坏"!


--------------------
森林里举行了一场音乐会,胖猫、鳄鱼、老鼠、青蛙,通通粉墨登场。
跳跃的指法、拨动的琴弦;低哑的呢喃、嘹亮的独唱,释放了麻涩的痛楚、焦噪的惊慌。
心田重生了绿芽,微笑如花朵绽放,树影与月光的合音耐人寻味,让我们一同在森林里唱游,享受共鸣的梦幻时光。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岩鹭
发表 2004-03-26 16:34
链接: #14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从对政府官员的约束来说,就是绿色GDP,循环经济。这大概是今年最热门的环保话题。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胡杨
发表 2004-03-26 17:52
链接: #15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427
注册: 2003-08-22
来自: chpengxj@hotmail.com
编号: 149
作者:陈国军

中国经济近几年保持了8%左右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3年,在经历
SARS之后,全年依旧保持了8%的高速发展,汽车,房地产,钢铁,石化等行业均保持着超
过8%的高速发展。但中国经济也面临着许多问题,2003年夏天的高温和年底的寒流,突显
中国的电荒和能源危机。另外,中国的诸多产品面临着反倾销的调查,彩电、服装、家具
、打火机等。更深入地,我们将看到中国改革缺乏了前进的动力,能源、人民的支持、三
农问题、经济和政治体制……诸多因素正在中国的发展,甚至已经开始转化反对改革的力
量,这不是一种新的主义或思潮,更不是向左走,问题在于我们过去更多的是看中整体经
济的增长却忽视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越来越多的改革利益集中在仅仅一小部分人的手中,
而更多的人却没有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利益,也就不奇怪有人反对改革了。
  
  盲目追求GDP的增加,表面上经济在发展,但并不意味着社会财富在增加,也不意味着
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增长。GDP数字意义上的增加,让我们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我们误以为全体人民从GDP的增加中获得了利益,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
超过了4.3,也许更高。中低收入并不存在着少报财产的问题,中国的富有群体却存在着漏
报的问题,因此,实际基尼系数要远超过4.3。
  
  不得不说我们的经济发展是以中国的许多可持续发展力的透支为代价的。被美国政府
调查的多起反倾销案件,固然有美国政府的政治因素,但我们同样思考这对中国经济发展
的负面影响。我们的低价有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因素,但更多的因素是我们的低工资,大
量的农民工没有任何保障,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失业保险,没有住房公积
金,没有好的工作环境,没有好的工资防护,甚至是在牺牲他们健康的情况下换来了我们
出口的增长,换来了我们的通货紧缩。这是不公平的,城市户口的人力成本里包含了我们
常说的三金,而农民工没有任何社会保险,但他们同样面临着养老的问题,面临着看病的
问题,面临着住房的问题,面临着没有工作的问题。如果按1000元工资计算,他们应该获
得约200元左右的保障,按2亿农民工计算,每年因此被透支的社会保障就为4800亿元,接
近于我们国家今年的GDP增加值。我们用透支的社会保障来换得了出口的增长。中国人口结
构的老龄化在50年后尤其明显,而现在的农民工就是50后老龄化人口的主要人群之一,我
们透支了50年后的中国经济换来了现在的繁荣。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要超过了我们口头上的重要性。25年的改革,前10年农村的发展是
有目共睹的,农民是改革的最早收益者之一,但农村在90年代以后的发展缓慢了,在有些
地方就是停滞了甚至是倒退。即使在前10年的发展中,我们对农村问题的重视不够,发展
很大因素上是依赖农民积极性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但农业基础设施却并没有得
到改善,是建立在80年代以前的农业设施上,只不过被充分利用了。农业设施,土地,农
民的收入,农民的保障,农村的卫生等在90年代后一直在被透支着,感谢SARS没有在农村
扩散,尽管如此,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的实际问题。农村的电力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
卫生设施不仅没有发展,面临着停滞甚至是倒退。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没有地方看病
,农村面临着清洁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尽管如此,三农问题仍然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
速发展的动力之一。固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但不能就此
让他们50年后面临无依无靠的困境。中国经济需要可持续发展,同样,中国人的生活需要
可持续的提高,不能用长痛换来短暂的快乐。把问题留给50年后的政府,就如我们现在我
们承受着人口问题的重压。
  
  我们一直说要扩大内需,采取的往往是增大基础建设投资,或者说增加公务员工资,
……而恰恰忽视了改善农民工的权益。粮价基本没有变化,生产资料在上涨,看病的费用
在增大,教育的费用在增大……尽管中国整体面临的是通货紧缩,但更多的农村面临的是
通货膨胀,也就是说中国既面临着通货紧缩,同时又面临着通货膨胀,只不过出现在不同
的社会阶层而已,而这个阶层主体的农民又是一个被忽视的阶层。在农民支出比例中站最
多的教育和医疗费用一直在增加,而收入增加有限,他们有比富有人群更多的内需却没有
购买能力。我们不仅没有给予农村更多的财政支持,反而将大量的农业税收用于城市建设
,这本身尽管没有错,但如果以不考虑农民的生死为代价是危险的!在未来的相当时间内
中国农民在人口数量上仍是社会的主体,我们不能以牺牲他们的发展来换取中国工业化的
发展。
  
  2003年夏天和冬天的电荒,同样给我们的发展敲响了警钟。能源短缺是中国的现实,
也是中国未来的现实。其实,中国不仅面临着能源的短缺,还包括各种资源的短缺,水资
源,燃料资源等。而我们过去25年的发展是以大量能源的消耗,是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的
。也就是说,在过去25年的发展中,我们根本没有考虑我们的环境成本,牺牲了环境成本
换取了经济的发展,透支了中国的环境成本。这也是我们的出口为什么低价的一个原因,
企业不用考虑环保,不用考虑生态资源的成本,比如说家具业,既不要考虑农民工的各种
社会保障,也不用考虑农民工的健康,也不用考虑大量森林被砍伐带来的环境问题,这样
的低成本是美国政府计算不出来的。
  
  2001-2003年,中国发生数以千计的矿难,伤亡人数数以万计,仅仅最近发生的重庆井
喷事件就造成了240多人的死亡,上千人的中毒。其间,发生的各种工伤事故更是不断。中
国的经济尤其是一些出口型经济,以及能源矿产的开发是一种带血的经济。在辽宁等省发
生的多起因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问题,造成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窘迫和困难。……所以这些
,都曾经对我们过去25年的改革和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现在
却生活困难。不仅现在,未来仍旧面临着困难,而且将有更多的人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我
们的出口增长了,我们的GDP增长了,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国的资源换取的,是在用一部分人
的生命和鲜血换取的。我们的GDP是建立在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消耗上,是建立廉价的能源和
资源基础上,而这又是建立在大量的工人的鲜血和低工资上,他们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
疗保险,没有住房公积金,他们死亡的代价往往仅仅是几万元的补偿而已,政府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眼下中国面临着电荒,还哪有精力管矿工的生死呢?在确保电厂用煤的要求下
,最近频频发生的矿难也就有了充足的理由,为了中国的经济,我们透支了矿工的生命,
透支了中下层的利益。
  
  股市3年来的低迷,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行,为什么呢?在不成熟的政策指导下,
中国股市透支了中国证券和金融改革的成果,透支了中国百姓的积蓄。据统计,2001年6月
末,沪深两市的市价总值为53630.68亿元,流通市值为18866.36亿元。截至2003年9月末,
上市股票由1137家(含B股)增至1362家,但沪深两市总市值却没有同步增长,仅有39080.7
9亿元,流通市值同样如此,仅12719.12亿元。也就是说时隔两年零三个月,股市总市值蒸
发14549.89亿元;流通市值蒸发6147.24亿元。如果刨去期间配股、增发、新股上市等新增
的市价总值与流通市值,恐怕单流通市值损失就约9000亿元,约47%,接近于2003,2003两
年的GDP实际增加值。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如果相应的资本作为保障,是困难的,而现在
我们的资本和金融市场早已经透支了发展的动力,沦为吸食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吸
血鬼。
  
  至于腐败,问题之严重,已经决非抓几个省部级干部的简单问题了。中国的腐败,中
国式的私有化进程,中国的黑社会已经成为中国新的“三座大山”,刘涌案件即是最好的
说明,涉及地方政府高层,涉及经济活动,涉及黑社会,对政府的运作,百姓的生活,社
会经济均造成了巨大影响。刘涌的判决一改再改,则可以看出这种渗透的深度了,到了非
得中央政府干涉的地步了。
  
  最可怕的是被透支的中国百姓的改革热情。在25年的改革中,政治体制的改革明显滞
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法制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
在这些均不完善甚至是没有任何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我们不断推进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不断推进中国就业体制的改革,造成了中国式的市场经济,造就了很多吸食国有资产的财
富寡头,造就了无数个中国的“霍多尔科夫斯基”。支撑中国改革的中下层的改革热情正
在减退,甚至转化为对改革的反对和质疑。2003年,多起因动迁而引发的事件折射了存在
的问题。动迁,一部分人获得了利益,一部分人失去了利益。最重要的是很多中下层将改
善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动迁上。股份制改革,减员增效,下岗,管理层持股,……对改善国
有企业尽管有一定的作用,但却是以大量工人的利益损失换取的,他们发觉改革背离了他
们的利益。国有企业改革以大量工人的利益损失为代价,小部分人获得了巨额的利益。前
一段时间暴光的大连某国营企业实际资产5000千万元仅仅被以400百万元出售。如果说支持
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还可以接受,但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大得益者不是国家而是一小部分人,
支持改革等于支持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而这是以自己的贫穷换取的,他们可能还会支持
改革吗?2003年,4位省部级干部因腐败问题被抓,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可见一斑。俄罗斯私
有化进程的后果值得我们警惕,在中国,有多少个“霍多尔科夫斯基”在吞噬着国有资产
呢?中国老百姓是希望继续推进私有化进程,还是希望出现普金式的铁碗人物呢?
  
  另外,正因为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基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早期的私有经济不承担
着任何社会责任,自然就造成了国有企业负担重的假象,我们总是说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正是以牺牲国有企业来换取私有企业的发展。尽管中国有世界上
最庞大的产业工人,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却没有出现世界最大的工会,恰恰是世界上最软
弱无能的工会,甚至可以说中国就没有工会。我们的改革面临着对利益既得者的绥靖政策
,不断地满足他们的需要,不断地用社会中下层的利益去填饱他们对改革利益的贪婪!稳
定是我们过去25年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我们已经透支了我们的稳定,越来越多的农民和下
岗工人的抗争,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国经济的成就掩饰不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停止改革是错误的,但任凭改革的盲目
前进也是错误的,决不能以中国的未来换取眼前的短暂改革成就,如何让改革再次成为全
体人民获益的改革,成为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改革,是中国改革面临着的急迫问
题,否则改革将面临着曾经是当初改革的积极推进者——中下层的反对!

--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http://bbs.nju.edu.cn[FROM: 210.51.195.18]


--------------------
农妇、山泉、有点儿田 ~~~~ ~~~~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岩鹭
发表 2004-03-26 21:44
链接: #16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好!值得深思。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岩鹭
发表 2004-03-26 22:37
链接: #17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其主要原则是: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Reduce),大力实施物料的循环利用(Recycle),以及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Reuse),这就是著名的3R法则。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4-11-12 07:07
链接: #18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今天又想起了很多
电影《可可西里》厦门首映
野排前些日子的争论帖子
一些大学社团搞的环保活动(姑且称为环保活动吧)
回收电池,租赁电池商家出现
唉唉唉,乱........


再顶一下,大家多发表意见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双叶铃木
发表 2004-11-12 08:26
链接: #19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537
注册: 2004-09-18
编号: 510
哎~“环保”二字的层面太深了,我至今还是很难理解。我只能在生活上做些简单的事。 这句话可能不中听,但道出了部分的现实“地球没有人类,将会恢复本来的面目,但地球上少了蚂蚁将会引起生物圈的混乱”


--------------------
当猪不止...卧床不起...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bird-aves
发表 2004-11-12 17:55
链接: #20


中级会员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24
注册: 2003-06-01
编号: 22
什么才是本来面目?没有人类,那么回溯到什么时代?中新世?那么上新世算不算是地球的本来面目?更新世又算不算呢?人类和蚂蚁一样,都是生物圈的一个组成,生物圈总是有新物种加入,旧物种退出的,区别就在于人类的力量与其它任何物种相比都过于强大,但是这个也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构而已。


--------------------
设备档次不论高低,总有其适用的场合。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3 页 V   1 2 3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4-06-16 16:54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