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 鸟岛拍摄手记
油麻菜
发表 2003-06-01 04:03
链接: #1


资深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378
注册: 2003-06-01
编号: 21
(题况:2001年5至6月,我在青海高原度过了难忘的一个月。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计划制作青海湖鸟岛自然生态的纪录片。作为摄影师,我屏息于青海湖的神采灵韵,也无时不感觉肩上摄像机是如许沉重。)


       飞羽蔽日青海湖
            ——鸟岛拍摄手记
重回尘世的喧嚣里,耳边隐约又听见一串斑头雁的叫声从空中划过。“呼啦—”一声,群鸟轰然惊起,青海湖上顿时飞羽满天,宛如云彩飘过。在高原湛蓝的天空下,在碧波万顷的青海湖边,鸟儿们周而复始地演绎着生命的故事。而我,曾是幸福的“侵入者”,近距离地注视着它们,我手中的摄像机,也记下了它们的欢喜和忧伤。

          (一)
青海湖是大自然的神工。它在四座巍巍高山的环抱之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苍茫无际的草原。青海湖就如同一面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和草原之间,让每个临谒它的人心旌神摆。
在湖的西北隅,距入湖第一大河布哈河三角洲不远的地方,有巨石突兀嶙峋,矗立在波光岚影的湖中,形成两座相向而立的岛屿,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鸟岛了。其中西边的小岛叫海西山,也叫蛋岛;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在这不足0.27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竟然栖息着数以十万计的侯鸟。
每年3月,当春风吹醒青海湖面坚冰的时候,斑头雁、棕头鸥、鱼鸥、赤麻鸭、黑颈鹤、鸬鹚等十几种侯鸟开始从温暖的南方起飞,翻越自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成群结队地回到自己的故土青海湖,衔草营巢,生儿育女。

          (二)
我们到达的时候,岛上已经新添了许多小生命,鸟儿们正忙着孵蛋。在密密麻麻、色彩斑斓的鸟蛋之间,到处是斑头雁和棕头鸥匆匆的身影。
为了便于游人观赏又不致影响鸟的生活,鸟岛上建起了 座观察室。我们则较有“特权”,除了在观察室拍摄外,还可以涉足到鸟群中。我先在蛋岛的斑头雁聚居点二三十米处放置了一顶迷彩帐蓬,让鸟儿们“适应”。以后每天向前推进几米,在不知不觉中深入腹地。
在鸟岛自然保护区里,斑头雁、棕头鸥、鸬鹚和鱼鸥是鸟国的“大族”,占鸟禽总数的70%以上。我们在蛋岛上看到最多的就是棕头鸥和斑头雁了,鸬鹚则独霸着海西皮,固此,海西皮也称鸬鹚岛。
棕头鸥是贪吃的鸟,它们常常大胆地盘桓在游客头上索食。只须往它面前扔一些食物,它们就成群结队地长久地呆在我的镜头前。棕头鸥的体型有点象鸽子,它们的头和尾是棕褐色的,嘴和腿爪是红色的。这些看上去身姿优美、体态轻盈的鸟总是鬼鬼祟祟逡巡在鸬鹚或斑头雁的窝旁,一俟大鸟不备就偷蛋吃。
斑头雁的后颈上有两道黑色的横斑。它们又肥又笨拙,总让我联想到大肥鸭。斑头雁的胆子很小,性情也温顺。它们好象知道我躲在帐蓬里似的,远远地站在二十米开外,甚至知道我的脸的朝向,有几只落在我身后水塘里,当我稍转过脸时立刻就飞走了。我曾拍到一只老雁受伤之后,有成百上千的雁飞舞起来,聚集在它身边保护它。班头雁的团队精神着实让人感叹。
鸬鹚则是个沉默的家伙,很难拍出什么故事来。它们总是纹丝不动地伫立在海西山高高突起的礁石上,留给我黑色而静默的剪影。它的嘴长而有勾,有着非凡的捕鱼本领。它们尤其喜欢贴着水面飞行,如同一群准备偷袭敌人的轰炸机。刚出生的鸬鹚小宝宝丑得很,撑着大大的脑壳在父母的翅膀下和大脚上钻来钻去。许多小鸬鹚个子都很大了,还没换上飞羽,毛绒绒地趴在妈妈脚下,象一块黑缎布。小家伙吃食的镜头也很有趣,它们把头高高仰起,不停地敲击着父母的脖子,等它们张开嘴就把自己整个脑袋埋到父母口中取食。

(三)
我的镜头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追逐着它们的影踪。坐在小账蓬里,终日倾听着“啊—啊”、“呱—呱”的鸟鸣声,令人昏昏欲睡。在这起起落落的鸟的世界里,我常常是天地间唯一的异客。
鸟儿们生活在各自的疆界里,相互间也结下了牵扯不尽的恩恩怨怨。
小斑头雁出世不久,它们的父母就急着要领它们去见识新世界了。当雏鸟离开巢区时,这个雁王国要举行隆重的“送行典礼”。开始是侍立在母雁边的雄雁和散布巢区的“单身汉”雁慢慢聚拢,护送雏雁出行。空中,有群雁展翅护卫,地面上,有上百只大雁跟随着缓缓前行。到了湖边,母雁先下水,小雁们一只只跟着投身青海湖,排成一列纵队,由雄雁压阵,慢慢向对岸游去。这种送行的场面,一拨又一拨地进行着,大约要持续20多天。“送行礼”正隆重进行,可怕的大鱼鸥早已窥伺良久、蠢蠢欲动了。它们是庞大的家伙,直撑着脑袋在雁群中四下穿行,稍不留神小雁就死于非命,任雁妈妈怎么扑救也抵挡不住群鸥的屠杀,那种无助和悲痛连我都为之动容。
黑鹰则是鸟岛居民们共同的强敌。当黑鹰来袭的时候,担任警戒的鸟立即鸣叫报警,顿时,雄斑头雁们凌空飞起,在空中组成雁墙,随后,一群群棕头鸥、鱼鸥也上下翻飞、冲向敌人。黑鹰四面受敌,终于败阵而逃。正是“居民们”的协作性构筑了鸟岛强大的“防御体系”。

(四)
五月底的青海湖,时而飘雪,时而艳阳高照。太阳一躲到云后面,气温立刻降下来,高原的天气象姑娘的心事一平不可捉摸。这是青海特别干旱的一年,湖面下降了2厘米,是有史以来下降最多的一次。草场植被也退化严重。6月中旬,终于下了一场丰润的雨。我仿佛看到河水暴涨,湟鱼欢快地游着,草场里的草因吸足了雨水也欣欣向荣。果然,在布哈河口,我拍到了成群溯游的湟鱼,它们出现在水流最急的地方,沿着河岸努力向上游着。它们密密麻麻地挤在岸边,以至于我们一伸手入水就能捉住一条,那身手就象梁山好汉一般。等待着这些湟鱼的还有布哈河口上成千上万的大鱼鸥和鸬鹚,它们列队在河边静候,场面极其壮观。
青海湖的鱼类和湖畔丰美的水草为鸟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鸟岛也因此成为鸟儿们的“伊甸园”。再过数十年,鸟儿们还能拥有如此美好的家园吗?

(五)
我终日耐心的守候收获良多:一只年轻的斑头雁偷占了其他雁的窝学着孵蛋,做着“为人母”的白日梦;鸬鹚爸爸含了一口水喂给小鸬鹚,剩下的给小家伙冲了个澡;一只母雁把死去多时的小雁衔回巢中,不时探头啄啄它的小脚,期待孩子能醒转;一只迷途的小雁被赶出雁群,凄凄惶惶,四处游荡;鸟儿们在疾风暴雨中岿然不动地孵着蛋,身边侍立着同样静默无语的配偶……在鸟的王国里故事是如此精彩。
又一次愉快地来到鸬鹚岛下的小青石子滩边。湛蓝的天碧蓝的水、白的鸥、黑色的鸬鹚、陡峭的石壁、干净的青石滩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我已想象不出有比这儿更美好的地方了。看着周遭的鸟起起落落,听它们从天空飞过时翅膀振动的声音,心里又平静又快活。特别喜欢飞鸟入水的声音,“哗——”,如果我有一对翅膀的话,一定也要生活在青海湖边,好享受在这湖面上御风滑行的快乐。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篇帖子在这个主题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5-08-16 15:26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