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链接:
#1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427 注册: 2003-08-22 来自: chpengxj@hotmail.com 编号: 149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at Jul 1 18:31:56 2000)
与鸟为伴 以鸟为鉴 作者:郭耕 最近,读了一本书,江西教育出版社99年10月出版的《与鸟为伴》,首先吸引我的 是其亲近可人的书名,其实它的英文原意为“鸟喙:有关当代人的进化故事”,这是美 国科普作家乔纳生·威诺的大作,书中大篇幅地论述了格兰特夫妇等科学家数年如一日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观测地莺(finch亦名达尔文莺)的经历与成果,之所以要做这项繁琐 而细腻的工作是因为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它与进化论的创始人查理士· 达尔文的重要关系。1835年,正是不同岛上各具特点的地莺给达尔文以启迪,才使他摆 脱圣经的创世说,转而以科学视角来看待自然现象,从而产生进化论。用达尔文的话说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生物决定了我的全部观点。”由于他的生物进化论源于此地,所 以加拉帕戈斯群岛被人们视为进化论者 的圣地。本人素来仰慕达尔文,但更信奉圣雄甘 地的这句至理名言:“自然和世界的根本法则不是竞争,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合作、节 俭和艺术性。 我是一个观鸟爱好者,并希冀从中获益,对于观鸟活动,常有记者问:“你们观鸟 是为了参加比赛,还是有助于科学考察?”我说都不尽然,我是以鸟为师,以鸟为鉴, 融入自然,找回自我。现代人常把科学片面理解为具体的技术性的知识,而不解其中的 文化内涵,即科学精神。 《与鸟为伴》一书表面上看是描述几个科学家在荒岛上考察莺鸟,测量形态,进行 看似枯燥的实验:自然演化的实验,但如果坚持把它读完,尤其是读到最后部分,就算 你伴着几位科学家苦熬岁月,一天天重复着测量鸟喙、采集种子,比较动作,分析数据 ,最终工夫不负有心人,你会看到真理的光芒。我认为书中有许多像“抵抗运动”“形 而上的叉喙”这样的亮点,对食掌莺的描述就引起了我的深思,甚至是一种忧患之思。 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一个岛上生存着一些仙人掌莺鸟(又名食掌莺),这是当年达 尔文采到的14种莺鸟中的一种。食掌莺飞到仙人掌花上,有时会把花蕊的柱头碰断,柱 头一旦折断,花儿就丧失了繁殖能力,花粉呢的雄性细胞无法进入雌性细胞,仙人掌花 就会凋谢,无法结果。莺鸟靠仙人掌生活,没有仙人掌的花粉、花蜜、果实及种子,它 们就会挨饿。鸟的命运与仙人掌的命运息息相关。仙人掌盛开的季节,莺鸟会把花的柱 头碰坏一些,接不了果,长不了种子。一些鸟竟然能以如此简单、迅捷、快速的方式毁 灭自己。 为了考察莺鸟与仙人掌花的关系,某日,格兰特夫妇轮流观察17朵花,每两小时换 一次班,发现一些莺鸟为了吃到花蕊里的花粉,便落到花上,用脚把柱头拨到一旁,抢 在其他其他莺鸟之前(一部分先暴富了)把尚未开放的花瓣扯去,用喙把柱头扯断,撇 在一旁,但格兰特夫妇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鸟都这么急功近利,整个岛上只有十几只莺 鸟这么干。 莺鸟扯断花的柱头相当于农民吃掉种子,透支了未来的收益。这些折断柱头的莺鸟 只是吃了一点其它莺鸟吃不到的花粉,多尝了一点其它莺鸟尝不到的花蜜(率先住洋房 ,有汽车、吃大餐),这些干坏事的鸟不但不因为这种蹂躏行为付出代价,而且还获得 更多的生存机会(有人认为这也叫适者生存),况且这些花卉蹂躏者很聪明,并不蹂躏 自己的地盘,只蹂躏公有地盘,自然演化也把它们视为成功者予以褒奖,但这些个体的 胜利却要以群体的毁灭为代价,如果第二年岛上大旱,那么,莺鸟们就会身陷绝境,因 为十几个坏家伙把大部分花卉的柱头折断了,这足以导致岛上食掌莺的全军覆没。 本世纪初,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一个无人居住的叫做品左恩(PINZON,西班牙语莺鸟 )的 地方,食掌莺就确实灭绝了,是它们自己毁灭了自己。 人类之于地球有如莺鸟之于海岛,若以破坏性地高速度地开发自然,以至“文明所 到之处,身后留下一片沙砾和垃圾”。尽管当代一些国家得到长足发展,一部分人获得 富足的物质享受,并被整个社会公认为是先进和成功的“楷模”,那么其它人民,其它 生灵呢?我们的后代呢?不考虑?是没有考虑还是不予考虑?鸟类世界,异彩纷呈,乌 鸦的智慧,麻雀的气节,蜂鸟的轻灵……愿我们与鸟长相伴。 以鸟为师,可正行止,以鸟为鉴,可知兴替。 -------------------- 农妇、山泉、有点儿田 ~~~~ ~~~~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7-15 0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