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17 页 V  « < 7 8 9 10 11 >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媒体报道的关于鸟类的文章
苇鹀
发表 2007-11-14 20:45
链接: #161


超级菜鸟
***

组别: 版主
帖子: 2429
注册: 2006-12-20
编号: 1850
福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适宜黑脸琵鹭的繁殖 ???? 越冬吧


--------------------
Tel:18030039561/13063055297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岩鹭
发表 2007-11-14 22:56
链接: #162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好消息啊。这时应该是过境多,不过要更正一下,2007年全球同步调查是1760只。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山鹰
发表 2007-11-14 23:02
链接: #163


资深掺和者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0919
注册: 2005-06-26
来自: 厦门
编号: 882
赶紧乘机申保护区啊,这可比华南虎真多了! biggrin.gif
那地方设置观鸟点比其他地方容易很多。倒是真的可以考虑考虑。那边林业局的关系不是也不错嘛。
申请下来,即是地方党政的功劳,也为水鸟保块地啊。不过问题肯定有很多。现在说好说坏真说不上来。中国人做事最擅长就是让所有的参与者最终都无法预言将来,嘿嘿


--------------------
给我一双彩虹的翅膀,我要飞向那自由的天堂。

微信公众号:山鹰的自然行记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11-20 23:48
链接: #164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http://www.xmnn.cn/dzbk/xmwb/20071120/2007...1120_380234.htm

天气越冷
东坑水库鸟儿越多

这里是冬候鸟在厦的主要越冬地,金翅雀一到,“大部队”就将抵达了
作者:徐雁宁 胡振宇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11-20


--------------------------------------------------------------------------------
上传的图片


老洪是翔安区东坑村的水产养殖户,他的百亩鱼池紧邻东坑水库。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鱼池的闸口排水。周围不见人影,只有成群的红嘴鸥和鸬鹚上下翻飞,不时有鸟儿落在他的鱼池边觅食。
老洪很有善心,鸟儿吃了鱼池的小鱼小虾,虽然心疼,却从来没有去伤害鸟儿,他说,逼急了,最多只是放放鞭炮吓唬一下。
厦门观鸟会的“野鸟”感慨,正是有很多像老洪这样的养殖户,东坑水库一带才成为厦门最大的冬候鸟越冬地。


A.金翅雀在野菊中跳跃,苦恶鸟、鹊鸲、白头鹎、小白鹭、池鹭在头上盘旋


进东坑村时,路边一群小鸟在野菊丛中跳来跳去,它们很像麻雀,但体型更大、也更优美,翅膀上都有一条金色的黄线。
观鸟会“野鸟”说,它们是从遥远北方飞来越冬的金翅雀。他高兴地说,金翅雀来了,冬候鸟的大部队陆续就要到了。
东坑村靠海一侧是绵延成片的鱼池、虾池。老洪说,他们村的鱼池面积有两三千亩,水库的水面有一两千亩,整片水域面积达5000多亩。
我们在鱼池狭窄的边沿行走,20分钟后才抵达水库边沿。途中,不时见到苦恶鸟、鹊鸲、白头鹎等本地林鸟,也不时有小白鹭、池鹭等本地水鸟在我们的头顶上方盘旋。除了养殖户,这片广阔的水域几乎没有其他人进入,真是鸟儿的乐园。


B.赤颈鸭星星点点几十只,鸬鹚列队飞行,红嘴鸥翔集场面非常壮观


我们在水库的边沿最先见到的是老洪,其次是水库里那些栖息觅食的冬候鸟们。
宽阔的水面上,一些小黑点在上面浮游,数一数,约有五六十只左右,透过望远镜,我们发现原来是一群野鸭,它们的脖子上有一暗红色的圈子。
观鸟会的“云鹤”说,这些是赤颈鸭,体型比五缘湾湿地公园人工喂养的绿头鸭要小。这里是它们在厦门的最主要越冬地,去年高峰期,这里的赤颈鸭有上千只。他纳闷的是,今年怎么就星星点点的几十只呢?
老洪说,不要急,我每年都能见到这种鸭子,天气越冷,这里的鸭子就越多,有些鸭子还会飞到他的鱼池里吃鱼呢。
赤颈鸭虽少,但水面上其它的冬候鸟不少。水库一片片白色的泡沫上,站立着一只只黑色的鸬鹚,其数量比筼筜湖见到的更多,有的在水库上空列队飞行。
在鸬鹚群附近,我们还见到了更大群的红嘴鸥,这些红嘴鸥在宽阔的水面上盘旋飞行,时而翔集,时而落入水中,觅食,场面非常壮观,不时有一两只红嘴鸥飞到我们的头顶,展示它们优美的飞行姿态。
在水库的另一侧水面上,孤零零地站着一只大白鹭。不知道它的伙伴们在哪里。


C.村民捞海苔惊扰鸟儿,爱鸟人士建议最好避开冬候鸟觅食时间


在东坑水库的水面上,除了看到了鸟,我们还看到了人。四五艘自制的浮板浮在水面上,每个浮板上都站着两个人,他们中间是一堆高高的绿色植物。
老洪说,他们是在捞海苔,这里遍地都是黄金,水库里的海苔都是上佳的绿色食品。
虽然这些捞海苔的村民对鸟儿并没有恶意,但显然他们的大动作惊扰了鸟儿。浮板周围几百米范围内不见一只水鸟。
大白鹭站在那里,除了观看其它水鸟表演外,更像那些鸟的望风者或者守护者。一旦浮板靠近,大白鹭就往外腾挪一下。
随着浮板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鸟儿们的活动范围就不断变小。很多水鸟被迫将栖息地挪到水库的一角。
厦门观鸟会“野鸟”说,他们要到附近的村庄去宣传一下,让村民们多一点爱鸟意识,捞海苔的时间最好和冬候鸟觅食的时间错开,或者划定各自的活动区域,最好能做到人鸟和谐相处。
记者 徐雁宁 摄影 胡振宇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11-23 20:31
链接: #165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http://www.xmnn.cn/dzbk/xmrb/20071123/2007...1123_383250.htm

珍禽-濒危黑嘴鸥惠安露芳踪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11-23


--------------------------------------------------------------------------------
上传的图片


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编写的《濒危物种动物红皮书》的黑嘴鸥,21日上午10点多在惠安县辋川镇鲤鱼岛,露出了它们的芳踪。
当天是泉州市林业局对沿海鸟类调查的第二天,在惠安县鲤鱼岛、百崎湖、白沙及周边湿地3个观测点,一共发现了20多种鸟类9372只。最让调查组高兴的是,在两个调查点发现了黑嘴鸥。
黑嘴鸥常被叫做“黑帽”,产于中国,仅2000余只,并且绝大多数分布于辽宁省盘锦。
经过细数,在鲤鱼岛周边湿地发现的“黑帽”有50只。下午4时许,调查组在百崎湖再次发现了12只“黑帽”,可惜的是,距离太远,还是无法拍到它们的芳容。
黑嘴鸥体长35厘米左右,头部上颈和嘴均为黑色,眼下有白色小斑;背、肩和腰为淡青灰色;下颈、胸、腹、尾为白色。
泉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林永源说,此前泉州有发现黑嘴鸥的记录,不过都是寥寥几只。
(福建新闻网)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云鹤
发表 2007-11-23 21:14
链接: #166


中级会员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6162
注册: 2003-06-10
来自: 厦门
编号: 54
央视报道的视频
http://vsearch.cctv.com/play_plgs.jsp?ref=...&projectId=
您见过东方白鹳吗?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总共不到三千只。近日,福建省观鸟协会意外地在闽江口发现了27只东方白鹳。这些正在散步的东方白鹳非常漂亮优雅,从镜头中可以看到,它们的脚上没有脚环标记,说明它们完全是野生的。也许是受到汽车喇叭声的惊扰,白鹳们旋即向着远方的大山飞去,但不久又回到了原地,和一群白鹭共同享受这舒适的栖息地。据介绍,福建省只有上世纪90年代发现过1只和2004年发现过5只东方白鹳的记录,而这次却发现了27只。如此多的东方白鹳来到闽江口湿地过冬的,可能与当地食物资源丰富有关。东...


--------------------
mail:yunlihe2004@163.com
电话: 15980809930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11-28 03:46
链接: #167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http://www.xmnn.cn/dzbk/xmwb/20071127/2007...1127_387362.htm

上千鸬鹚五缘湾上摆造型

作者:戴懿 毛媛媛 张淇辉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11-27


--------------------------------------------------------------------------------
上传的图片

上传的图片

上传的图片


本报讯 (文/记者 戴懿 实习生 毛媛媛 图/张淇辉) 昨日,五缘湾海面出现上千只鸬鹚。钟先生开车经过时发现,海面一片黑压压的,许多黑色的鸟停在海面上,“长得像鸭子”。
观鸟协会的成员告诉记者,这些是鸬鹚,从北方飞来厦门过冬。在筼筜湖也可以看到,不过数量没有这么多,这么多的鸬鹚一起出现比较少见。
记者赶到五缘湾时,海面上一群鸬鹚飞起,数了数有100多只,不一会儿又飞起一群。有的鸬鹚排成“一”字形,有的排成“人”字形,有的则摆出图案。七八群鸬鹚飞过,多的有一两百只,少的也有五六十只。附近南海渔村的员工说,刚才还飞走了好几群鸟,每群都有上百只。“我们还以为是大雁呢!”
鸬鹚全部飞走后,记者驱车沿着环岛路寻找鸬鹚,没有再发现它们的踪影。
报料人钟先生,奖金80元


【相关链接】


鸬鹚也叫水老鸦、鱼鹰,体羽黑色,并带紫色金属光泽。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边黑色,而呈鳞片状,体长最大可达100厘米。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喉部具大白点。
我国古代就已驯养利用,为常见的笼养和散养鸟类。野生鸬鹚分布于全国各地,繁殖于东北、内蒙古、青海湖及新疆西部等地。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山鹰
发表 2007-11-28 07:21
链接: #168


资深掺和者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0919
注册: 2005-06-26
来自: 厦门
编号: 882
引用 (云鹤 @ 2007-11-23 13:04) *
央视报道的视频
http://vsearch.cctv.com/play_plgs.jsp?ref=...&projectId=
您见过东方白鹳吗?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总共不到三千只。近日,福建省观鸟协会意外地在闽江口发现了27只东方白鹳。这些正在散步的东方白鹳非常漂亮优雅,从镜头中可以看到,它们的脚上没有脚环标记,说明它们完全是野生的。也许是受到汽车喇叭声的惊扰,白鹳们旋即向着远方的大山飞去,但不久又回到了原地,和一群白鹭共同享受这舒适的栖息地。据介绍,福建省只有上世纪90年代发现过1只和2004年发现过5只东方白鹳的记录,而这次却发现了27只。如此多的东方白鹳来到闽江口湿地过冬的,可能与当地食物资源丰富有关。东...

奇怪的说法!


--------------------
给我一双彩虹的翅膀,我要飞向那自由的天堂。

微信公众号:山鹰的自然行记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11-29 05:25
链接: #169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http://www.xmnn.cn/dzbk/xmwb/20071128/2007...1128_388477.htm
鸬鹚飞去金门过夜了

五缘湾海面出现的上千只鸬鹚只是大群中的一小群
作者:戴懿 毛媛媛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11-28


--------------------------------------------------------------------------------
《上千鸬鹚五缘湾上摆造型》后续报道

本报讯(记者 戴懿 实习生 毛媛媛)前天,五缘湾海面出现上千只鸬鹚,摆出各种造型。(详见本报昨日报道)昨天,观鸟协会的江航东得知此消息后说,这只是大群中的一小群,前天下午记者之所以再没有追到鸬鹚,是因为它们飞到金门过夜了。
这些鸬鹚是从北方飞来厦门过冬的,具体什么地方飞来的不得而知。江航东说,每年9月底就有鸬鹚零零星星飞到厦门,这个月鸬鹚的大部队陆续到达,在大型的水面上,如鱼塘、水塘、水库都能看到。鸬鹚是常见的水鸟,在厦门每年都能见到大量鸬鹚。
这群鸬鹚应该有1万只左右,晚上在金门集群栖息,也会有一小群停留在坂头水库。鸬鹚栖息的环境需要有开阔的水面、高大的树,并且没有人为干扰。“鸬鹚都在树上休息,只有捕食时才在水里。”
前两年,机场附近有海上养殖场,经常有鸬鹚停在渔排上面,捕食栖息。如今养殖场没了,渔排也撤走了,环境变化,使得那边的鸬鹚也少了。岛内适合鸬鹚栖息的地方少了,它们大都飞到金门栖息,白天到食物丰富的厦门海域觅食。
白天鸬鹚分成几队外出,多的有几千只,少的也有几十只,淡水鱼和海水鱼通吃。
筼筜湖是观察鸬鹚的好地方,不过今年筼筜湖的鸬鹚有所减少,不超过500只。“减少的原因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江航东说。
观察鸬鹚的最佳时间是二三月份,这时的鸬鹚准备迁徙到繁殖地,迁徙前要练习飞行阵形,那时候就更能频繁地看到它们。
江航东告诉记者,不少人看到排成“人”字形或者“一”字形的鸬鹚就误以为是大雁。“其实现大雁在福建很少见,只有在闽江口能够看到少量,更不大可能有一大群成百上千只出现。在20多年前,九龙江入海口曾经有很多鸿雁,是大雁的一种,不过现在也没有了。”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11-29 05:28
链接: #170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http://www.xmnn.cn/dzbk/xmwb/20071128/2007...1128_388348.htm

古雷观鸟记

作者:山鹰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11-28
--------------------------------------------------------------------------------
上传的图片

上传的图片


太阳很大,上尉的车没有空调。古雷半岛的风,就这样第一时间从窗户中扑将过来,带着咸味的清凉。
你不可能不迷上这里的海滩。这么细腻,那么广阔,如此平坦,胜似清泉的海水泛着蝴蝶一般的浪花。我们,就站在一片金色上,前面是蓝,后面是绿,一切都单纯得像风。世界,张开双臂,它就是你的。
上传的图片


大家都忍不住
要和大海亲密接触

我是花了多大的忍耐才没有带着相机和望远镜直接扑向大海啊。我故作矜持地眺望远处的海岛,弯下腰看看海浪是怎样爬过我的脚背,蹲下来企图通过手里的相机回到幼时的眼界,来感受着世界的微妙。但那骚动遏制不住地就揪着我的心尖做痒,它不停地跳过我的大脑,指挥着我的双腿向大海深处迈进迈进再迈进。于是,一个甜蜜的浪吻,便心满意足地“湿身”了。这才清醒过来,转了一圈一看,除了林鸮还在沙滩上借着单筒看鸟,大家都已经与大海亲密接触起来了。
稍远的地方,另一些人翻上海堤去另一端寻找岩鹭了。我心中也惦记着这个未曾谋面的家伙,赶紧跟了过去。刚翻上岩石,上尉的手势就打过来,目标出现了。它,黑色的身体半蹲着,向前微倾,小眼睛紧盯着岩石边的海浪,看来耐心好得很。我们的耐心也不比它差,一个个拿着望远镜看得不亦乐乎,再怎样肆虐的太阳也毫不在意了。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这海边岩石罅隙里有很多小鱼小虾,显然,是潮水将它们送到这里。忽然间所有的人都童心大发开始捉鱼摸虾了。那鱼儿虽小,刺儿却够长,痛得一帮人嗷嗷叫。虾儿也不呆,左蹦右跳,并不肯轻易被俘虏。不过众人齐心,还是有几条鱼虾被我们挪到了水杯里。在大家纷纷将镜头对准这几只小家伙猛拍一通之后,它们又被放回了那些小小的水洼里去。遇上我们,它们有幸还能在下一个潮来的时候再度回到大海宽广的怀抱。
这次行动比较腐败,因为我们居然在村中的小旅舍定了两个房间用来冲淡水澡和整理行装。午餐我们驱车两公里,到古雷乡政府所在地的一家排档做了一把实实在在的饕餮客。整个中午大家都沉浸在马鲛鱼的香脆流油之中;还有肉嫩膏肥海虾,个体之硕大,我前所未见。


我们在水面打起了水鼓


酒足饭饱之后,大家欢呼雀跃着直奔大海。太清澈了,游到过人深的水里后,一样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的脚趾。我潜下去大约3米,阳光在头顶的水面晃动,那是任何抽象艺术大师都难以表达的美,海水微凉,世界很安静。当我冲上水面,那种瞬间的轻松,让我忽然有了种重生的感觉。海浪的起伏不停地改变着大海与天空在视野里的交界线,在淡淡的云影里,我,就是一条快乐的鱼。俗话说海面无风三尺浪,若是有点小风,那浪的感觉就再好不过了。这也就是在大海里游泳的真正乐趣所在。那种有节奏的起伏,舒缓又充满了不可抗拒的力量。
不过这里的海滩很平整,所以并不需要太好的水性就可以玩得很high。在两个国际救生员的带领下,多数鸟人们在距岸不远的水域里打起了水鼓,那双手击打水面发出的咚唴声逐渐节奏分明,越来越响,在海上可以传得很远,如雷生威。我便是听了那声响后觉得好奇才往回游的。
夜幕来临了。夜色下的沙滩在月儿轻柔的抚慰下泛着迷离的银光。浪花一朵朵地绽放,又一点点的消失。海面上偶尔可以看见几点渔火,只有身后树林里的虫鸣和前面浪涛低沉的咏叹,小猫轻轻地说:这难道不完美么?


海面上惊叹声和快门声不断



第二天,天亮得很早,爬起来后有些冷。不过这时候的大海最美。爬上附近最高的岩石,早起的渔家已经开始收网,碧绿的波涛里绽放出一片妖娆的金红,大海将朝阳透过云层的那点吝啬渲染的淋漓尽致。这里的岩石巍峨嶙峋,有着奇怪的花纹。透着诡异的崖洞里,那些海蟑螂总让我联想到外星球的异型。
三只岩鹭和一只勺鹬也是勤快的主,潮水退却后的低矮礁石群现在就是它们巨大的早餐盘子。多数鸟人都没有带望远镜,只是在这宁静而微寒的海滨随意地走着,享受着与自然平和而私密的交流。
茶、牛奶、面包、饼干、小菜和水果,鸟人的早餐一如既往地简单而丰盛,其实吃得快乐的是与众人分享的那份心情。收拾帐篷向来是齐心协力的事情,之后或扛或提,把东西搬回小旅舍。那边港口的渔船,已经在等我们多时了。
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出海的兴奋之中。一路的欢笑很快就被一阵阵的惊呼替代了。那是海面上飞来的岩鹭、褐翅燕鸥、黑枕燕鸥、粉红燕鸥和黑尾鸥们带来的。无论是优雅地缓缓展翅,还是俊秀地疾掠而过,又或者在空中偶一个妩媚的回眸,再或者灵巧地贴着水面垂首掠食,鸟人们除了惊叹,忙不迭地就是手里的相机了,快门声哒哒哒地响个不停。抱怨也是此起彼伏:对不上焦啦,船晃得太厉害啦,错过好画面啦,内存卡满了啦,电池没有啦等等。一群随着船身摇晃得站都站不稳的人,手里拿着相机和望远镜,嘴里大呼小叫,好生激动。
圣碑屿上的灯塔是夜航者的守护神。小小的岛屿,也是褐翅燕鸥和其它海鸟的美好家园。天空中数百只燕鸥齐舞,那剪刀一样的尾巴在空中飘逸,狭长的翅膀掠过风,掠过白云和它们自己的倒影,想悄悄地问问它们,翱翔的感觉一定很好吧?
文/图 山鹰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岩鹭
发表 2007-11-29 06:01
链接: #171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不知是否征求山鹰同意?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山鹰
发表 2007-11-29 08:19
链接: #172


资深掺和者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0919
注册: 2005-06-26
来自: 厦门
编号: 882
征求同意了,不过我没有征求你们的同意就发照片了,哪里想到他们弄那么大。好在都是有遮挡的,哈哈。大姐别介意哦!
稿费我让郑青直接给大姐。算是我给鸟会的捐款。肯定没几个子,一点小心意。你要记得要哦!smile.gif


--------------------
给我一双彩虹的翅膀,我要飞向那自由的天堂。

微信公众号:山鹰的自然行记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岩鹭
发表 2007-11-29 16:22
链接: #173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有问就好,至于晚报,从2004年洞庭湖回来就没有收到过晚报稿费,看来得找时间和他们领导谈谈。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7-11-29 20:57
链接: #174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引用 (岩鹭 @ 2007-11-29 08:12) *
有问就好,至于晚报,从2004年洞庭湖回来就没有收到过晚报稿费,看来得找时间和他们领导谈谈。


青气球美女应该会给吧
不然俺就发些毁人不倦PP上来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12-08 03:30
链接: #175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http://www.xmnn.cn/dzbk/xmwb/20071207/2007...1207_398220.htm

厦门首次在自然环境中出生黑天鹅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12-07


--------------------------------------------------------------------------------
上传的图片


■一对澳洲“移民”黑天鹅夫妇,甜蜜地生活在五缘湾湿地公园,近日突然带着宝宝出来“散步”,工作人员才知道它们已是三口之家了。胡振宇 摄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12-08 03:33
链接: #176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http://www.xmnn.cn/dzbk/xmwb/20071207/2007...1207_398211.htm

五缘湾公园首只黑天鹅出生

这是厦门历史上第一次在自然环境下出生的黑天鹅
作者:徐雁宁 胡震宇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12-07


--------------------------------------------------------------------------------

这几天,五缘湾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脸上都喜气洋洋,他们去年从澳洲引进的黑天鹅喜得贵子,在自然环境下成功孵化出一只小天鹅。
据了解,这是厦门历史上首次在自然环境下出生的黑天鹅。厦门观鸟会的“野鸟”认为,这说明,五缘湾湿地公园不仅是冬候鸟的越冬地,也适合黑天鹅这样的外地留鸟繁衍生息。
黑天鹅是地地道道的澳洲留鸟,无论天气如何变化,它们一年四季栖息在澳洲本地,而不像白天鹅那样,天气冷的时候,往温暖的地方迁徙。


1.小天鹅一颠一颠跟妈妈
上传的图片


小家伙脖子太短,不会潜水;巢里还有四五个鹅蛋,母天鹅过几分钟就要孵一孵


昨天,太阳暖洋洋地照在湿地公园的水面上。在离岸边几米远的小岛边,一只毛绒绒的小天鹅跟在一只黑天鹅的后面,几乎寸步不离。黑天鹅游到哪里,小家伙就跟到哪里,黑天鹅将脖子伸到水底觅食,小家伙的脖子太短,不会潜水,就啄食小岛边上的青草。
公园管理处的小吴说,现在天气很好,天鹅爸爸正训练孩子觅食呢!这几天,它们一直都在进行这样的训练。
几分钟之后,从岛上下来一只黑天鹅,和天鹅父子俩汇合,一家三口在家门口附近来回浮游一番。过了一会儿,天鹅妈妈再次上岛,小天鹅一颠一颠地跟了上去。
小吴说,小岛是它们的家,岛上的巢里还有四五个天鹅蛋,母天鹅过几分钟就要上去孵一孵。第一只小天鹅出生五六天了,还没有第二只小天鹅出生的迹象。但母天鹅似乎坚信还有孩子出生,每天都在抱窝孵蛋。


2.人工孵化未能成功
上传的图片


天鹅坚持“一夫一妻”;8月第一窝鹅蛋出现,可很长时间没有小天鹅孵出来


小天鹅的父母是去年11月来到湿地公园的,一起来的还有另外18只黑天鹅。湿地公园在引进这些黑天鹅时,非常人性化,10只雄天鹅,10只雌天鹅。他们希望,黑天鹅在这个新家里能自由恋爱、结婚生子、繁衍生息。他们知道,黑天鹅是感情专一的鸟类,奉行“一夫一妻”制。
可惜的是,今年上半年,有3只黑天鹅因病死去,黑天鹅只剩17只了。
黑天鹅刚到厦门时,还未性成熟,公园管理人员在湖中的小岛上建了一个大大的“集体宿舍”,天鹅们就在小岛上、在宽阔的湖面上,自由自在地生长。
今年上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天鹅们开始成双成对,似乎厌倦了集体生活,不再愿意回到小岛。它们两个两个结伴而行,与恋爱中的男女一模一样。
夏天,有两只天鹅开始在靠近岸边的一座小岛上啄食芦苇,并将折断的芦苇铺在地上,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两周。管理人员暗喜,它们要安家落户、结婚生子了。
今年8月,湿地公园出现了第一窝天鹅蛋,公园所有工作人员大喜过望,他们都认为,这离小天鹅的出生为期不远了。
可过了很长时间,仍没有小天鹅孵出来。大家都着急起来,公园管理方决定将天鹅蛋拿去人工孵化。厦门还从来没有过孵化天鹅的经验,结果送出去的4个天鹅蛋均没有孵化成功。

3. 初为父母很护子
上传的图片


人和其它天鹅靠近,两只天鹅就会大声鸣叫,但对比自己体型小的鸟类很友善


上个星期五,公园管理人员突然在一只黑天鹅身后发现了一个小家伙,当时管理人员还不敢肯定那就是小天鹅,因为小家伙和它的父母毫无相似之处,没有修长的脖子,羽毛也不是黑的,看起来和小鸭子差不多。
管理人员试图靠近小家伙看个究竟,不料,两只黑天鹅性情大变,向平时很熟悉的管理人员发出怒吼,并做出攻击的架势。
管理人员十分好奇,远远地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傍晚,天冷了,两只黑天鹅回巢,小家伙也跟了回去,并躲在黑天鹅的翅膀下取暖。
管理人员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小家伙是刚出生的小天鹅。
很快,小天鹅出生的消息在公园内部流传开来,大家都蹑手蹑脚地去看望这一家三口。天气不好,它们就躲在巢里;天气好的时候,小家伙就跟着父亲出来溜达一番。
小天鹅的父母不仅对人高度警惕,对其它天鹅也充满敌意。一旦有天鹅试图靠近小岛,两只黑天鹅就会摆出决斗的架势,大声鸣叫。
但是,他俩对比自己体型小的鸟类相当友善。湿地公园上个月出生了一窝小黑水鸡,小水鸡们已经可以独自觅食了,时不时会转到小天鹅的家门口,和小天鹅玩耍,天鹅父母毫不介意,允许它们来串门。


4.会让小天鹅自由飞翔


湿地公园要建
更多供天鹅安家的小岛


目前,湿地公园湖面上可供天鹅安家的小岛只有4个,管理方觉得数量还不够,还有好几对黑天鹅没有找到安家的场所。
他们打算,在湖面上,再造几个人工小岛,供天鹅们安家落户。这些小岛要和陆地保持一定距离,游人无法进入,还要种些芦苇之类的水生植物,以供天鹅筑巢和隐蔽时用。
小天鹅的父辈来厦门前,翅膀都被剪过,它们只能游水不能飞翔。公园管理方表示,小天鹅长大后,绝对不会为了留住它们,剪去它们的翅膀,要让它们像在大自然中那样自由飞翔。他们相信,小天鹅的父母就在湿地公园里,小天鹅长大后,即使会飞翔,也不会离开父母,离开家园。
记者互动邮箱:0592xyn@sina.com
记者 徐雁宁 摄影 胡震宇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山鹰
发表 2007-12-08 04:51
链接: #177


资深掺和者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0919
注册: 2005-06-26
来自: 厦门
编号: 882
好可爱的小家伙,虽然咱作为鸟人并不提倡这样养鸟,不过还是很想看看这“丑小鸭”的模样。
希望说的是真的,不会剪翅膀。


--------------------
给我一双彩虹的翅膀,我要飞向那自由的天堂。

微信公众号:山鹰的自然行记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12-09 07:12
链接: #178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http://news.sina.com.cn/s/2007-12-07/171114472827.shtml

村民毒杀南飞雁卖给饭馆 黄河漂浮大片雁尸(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7日17:11 东方今报

黄河上漂浮着大雁尸体
上传的图片



上传的图片


被毒杀的大雁


  近日,黄河长垣段河面漂来成片大雁尸体。据当地人介绍,这是山东省村民下饵毒杀的。

  □东方今报记者 申子仲/文图 都市频道记者 胡嘉迅

  “我们看见成片的大雁尸体,从黄河上游漂下来。”12月2日晚上10时,新乡市民杨先生向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报料,称当天下午他和朋友一起到长垣县芦岗乡的黄河湿地游玩,无意中发现这令人震惊的一幕。

  大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谁?如此疯狂地屠杀大雁。12月3日,记者赶往事发现场。

  【所见】河面漂着大片雁尸

  记者先赶到新乡约见目击者杨先生。“我和朋友在那儿待了3个多小时,看到约400具大雁尸体。”杨先生说,当地不少人来捡岸边的雁尸,还有人划着小船来捞。

  12月3日中午1时,记者赶到长垣县芦岗乡附近的黄河湿地。

  芦岗乡地处豫鲁交界,沿黄河有大量生长芦苇的滩地,当地人称之为“沙洲”。

  黄河在封丘、兰考一带向北拐了个弯,在此形成豫鲁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河西岸属河南地界,东岸则属山东省。

  记者沿着黄河滩寻尸验证。不时在滩边看到大雁的尸体,有的被搁浅滩边,有的在水中漂浮,有的已经腐烂,远处河面上漂着成片的雁尸。

  【所闻】村民捡死大雁炖着吃

  岸边一位50多岁的村民正忙着捡大雁尸体。他捡大雁尸体干啥?“吃呗!”

  附近村民听说记者来采访,都赶来了。“你们来晚了,昨天更多。”一位李姓村民告诉记者,前一天他们听说河面上漂了一层死大雁,都跑来看稀罕。“这东西也能卖钱,但大多数村民捡回家炖着吃了。”

  放眼望去,河面上十几只大雁的尸体正缓缓向下游漂去。而在这些“无辜者”的尸体上面,盘旋着十几只侥幸逃过一劫的伙伴。

  【死因】山东村民毒死大雁

  这么多大雁尸体到底是从哪儿漂来的?

  在乡亲们的指点下,记者找到一位吃住在黄河岸边的艄公,记者希望他能带我们到附近鸟类栖息的湿地看一看。“是河对岸山东东明县的人下的毒,像黑庄村的。”艄公说,“我看到有人用玉米掺毒药放在河滩上,大雁吃了死后,那些人再穿着防水的胶皮裤下河去捞,看着不像自己吃,应该是卖给饭店。”

  坐在船上,记者用摄像机镜头拉近远处的一块滩地,隐约可见星星点点毒杀大雁的诱饵。“为什么非要下毒呢?”记者问。“以前他们是拿鸟枪打,动静太大,森林公安老来抓,后来就改成下药了。”正聊着,漂来一具雁尸,艄公抄起渔网顺手捞起,“你们拿回去化验化验是不是被毒死的。”

  【确诊】大雁是毒死的 人吃它会中毒

  12月4日下午,记者回到郑州把这具大雁尸体交到郑州牧专禽类医院。专家介绍,这些大雁应该是从西伯利亚一带,结队飞往我国南方过冬,在黄河岸边觅食时被毒死的。雁肉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食品,作为中药能祛风壮阳。

  经解剖,禽病专家赵传璧告诉记者:“死雁肾脏肝脏明显肿大,可以断定死于下毒。”“大雁的食管胃里有不少玉米粒。”赵传璧说,“这个季节,庄稼地里找不到玉米粒了,肯定是人为下的毒。这种下过毒的死雁肉,人绝对不能吃,吃了有可能中毒,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12-11 19:46
链接: #179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http://www.taihainet.com/news/xmnews/xmjy/...10/198011.shtml

“奋战”八小时找到45种鸟厦大学生开展“观鸟”大赛www.taihainet.com 2007-12-10 台海网 沈晓丽 【字体:缩小 放大】
  台海网12月1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沈晓丽 通讯员 王亚男) 近日,一场由厦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校园观鸟大赛以及观鸟培训活动在厦大校园内举行。主办方厦大绿野协会说,如今观鸟逐渐成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这种比赛就是让大学生亲自走进自然,体验观鸟的乐趣,让他们从心底真正喜欢上大自然。

  此次比赛共分为10组,每组由4-5名同学组成,各小组的名字全是以鸟命名。比赛一开始,各队就开始沿着不同的路线仔细寻找着鸟的踪迹,开赛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大家寻到一只叉尾太阳鸟,睹其芳容,令大家都激动不已。大家在前期培训基础上显然已经有一定经验,观其鸟,知其名。为了争取多一点的观鸟时间,中午大家都带了干粮,边看鸟边啃面包。经过八小时的“奋战”,各队都满载而归,其中“红隼队”以观测到45种鸟夺得本次比赛桂冠“军舰鸟奖”。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燕鸥
发表 2007-12-15 04:33
链接: #180


火星人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501
注册: 2005-06-23
编号: 873
http://www.xmnn.cn/dzbk/xmsb/20071213/2007...1213_403266.htm

这是母鸡,还是飞鸟?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12-13

--------------------------------------------------------------------------------
商报讯(记者吴泗海 通讯员郑锦沛摄影报道)红色的小腮,棕色的脚,除了头部和腹部的羽毛是黑色外,身上羽毛是带条纹的浅灰色。这是只母鸡还是只飞鸟?昨天傍晚,明发国际新城的保安就在路边捡到了这样一只小动物。
报警的是明发国际新城物业主任成先生。他说,这是他们的保安晚上在路边上捡到的。由于担心这是国家保护动物,他就赶紧打电话报警。
接到报警后,何厝边防派出所的民警赶到了现场,将这只动物带到了所里,并联系了林业部门。林业部门将赶往处理。


--------------------
烛火微光
shshl@126.com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17 页 V  « < 7 8 9 10 11 >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5-07-07 23:09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