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视觉盛宴--北疆之行游记(ZT)
雨浓
发表 2007-01-31 19:01
链接: #1


新手上路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1
注册: 2003-11-30
编号: 237
视觉盛宴--北疆之行游记

作者:燕七

2006年9月16日-24日我们踏上了计划一个月的北疆之行,基于新疆地域之大和我们的时间较紧的因素,我们把行程重点放在嘉登峪、禾木、哈纳斯和白哈巴。
17/9 ( Sun ) 乌鲁木齐-> 布尔津-> 嘉登峪
在Y预先订下的位于宝山路的邮政宾馆(5月刚装修,标间188/天,含早,不错)昏睡了6、7小时后,我们在碾子沟汽车站坐上了开往布尔津的早11点的班车(车站旁有一家刚出炉的烤馕真是好吃),行驶在 216国道,从车窗内放眼笔直的高速公路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略呈黄褐色的大戈壁滩,荒无人烟,空寂而苍茫,这是一段漫长的行车过程。
北京时间晚上9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布尔津,由于纬度的关系,新疆要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所以,当来接我们的马帮的杨勇带我们到布尔津有名的河堤夜市时,夜市才刚开张,到了杨勇认识的23号摊,我们迫不及待地点了烤狗鱼(15元/条)、烤全羊、羊肉串及格瓦斯(实际上就是超浓的酸奶呀,加了糖还是挺好吃的),烤狗鱼味道不错,肉质细腻,刺也不多,但因加了许多辛辣的调理而掩盖了原鲜味是美中不足之处,烤全羊基本上冷的,尝了一口没了兴趣,羊肉串味道不错,可吃了两串那顽固的南方胃就在抗议。
坐了杨勇的车(50元/人)我们披星戴月(是真正意义的披星戴月,星星、月亮就挂在我们的头顶上,星星是如此地多、如此地近、如此地明亮)在幽静的山路上飞驰了2个多小时赶到了住宿地嘉登峪,和先前到的Y们在入宿的毡房(40元/人)里汇合。
住在毡房,于我是一个新鲜的体验,毡房是用木头、白毡、绳子等围成的圆柱形的房子,有一小木门出入,顶圈是穹形,上面还留有一天窗,遗憾的是,由于天冷,天窗关了起来,我的枕着满天繁星入梦的愿望泡了汤。

上传的图片
EXIF: 1/21, F4.9, 0/8EV, ISO100, 17mm, @ 2006:09:22 21:05:41, Digimax A50 / KENOX Q2


作者


--------------------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雨浓
发表 2007-01-31 19:05
链接: #2


新手上路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1
注册: 2003-11-30
编号: 237
18/9 ( Mon )嘉登峪 ->禾木村

早10点,我们从嘉登峪出发,开始了我们最最期待的从嘉登峪到禾木的徒步,在嘉登峪临时组成的8人小团队租了5匹马,一匹是马夫的,两匹驮行李,两匹用来骑(150元+返程75元/匹),在向北翻过一道高1000多米的山梁后,我们来到了KANAS河谷的布拉勒汗木桥,该桥全部用原木建造,看起来年代久远,在这里,我们买了进禾木的门票(60元/人,其实管的并不严,一路没人查,只是逃票是快乐并可耻的)。
一路过去风光旖旎,秋色已染上了梢头,到处可看到白桦、红桦和落叶松,还有其他的我所不知的树木夹杂在其间,白桦的叶子呈现出一种透明的鹅黄色,单纯明丽;而红桦的红叶像燃烧的火苗一样点缀在翠绿的山林之中。据说,要到25日左右,秋色就会将树叶染尽。途中极目远眺,到处可见蜿蜒起伏的黝黑的山体、五彩斑斓的树木,枯黄的牧草覆盖在漫山遍野之上,KANAS河像一条翠绿的玉带穿绕其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金光。
在走到KANAS河与禾木河交汇处时正是艳阳高照的正午时分,新疆早晚的温差极大,早上还穿着厚厚的毛衣,中午我已是脱得只剩短袖了。我们在杨勇的一世交家的小毡房里稍作休息。主人是哈萨克人,很热情,只要你一坐下,就给你斟上一碗奶茶,小毡房里陈设简陋,只有一张木桌,饮食是奶茶和油炸的“包尔萨克”,非常简单,“包尔萨克”就随意散落在桌子上,毡房外搭的木架子上晒着牧民自制的奶酪,我尝了一口,非常地酸,非常地硬。。
由于我们必须在天黑前赶到禾木,简单野餐后,我们又冒着烈日,踏上了行程。一路上爬山涉水,有时在灌木丛中穿行,有时在泥泞中行进,还不得不忍受马蹄扬起的遮天蔽地的尘埃,但身体下了地狱,眼睛却上了天堂,不断出现的美景给了我们不断的惊喜,也安慰和缓解了我们身体上的劳累。除了静止的风景外,时时可见有成群的牛、羊在蓝天白云下吃草,悠闲地看着我们这些匆匆的过客,转场的牧民带着家小骑着马,骆驼则载着他们的全部家当跟随着,这,也形成了一幅流动的画面……
晚上9点半,在徒步了35KM后,我们到了暮色中的禾木,过了村口一座带门楼的正在整修的木桥后,发现禾木热闹极了,一群群游客的交谈声,当地旅社的拉客声,夹杂着马嘶声、牛鸣声、羊群的咩咩声,告诉我们禾木也在逐渐蜕变成一个商业场了。
晚上入住由杨勇安排的小木屋,没有期待中的热水洗澡,而我为这次徒步特意买的登山鞋由于没有听从老驴的意见先磨合而磨出了四个大水泡。
附加图片
上传的图片
EXIF: 1/250, F5.8, 0/8EV, ISO100, 6mm, @ 2006:09:18 13:51:51, Digimax A50 / KENOX Q2

 


--------------------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雨浓
发表 2007-01-31 19:06
链接: #3


新手上路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1
注册: 2003-11-30
编号: 237
19/9 ( Tue ) 禾木村 ->喀纳斯

早上6点半,只睡了2小时的我叫醒了同伴,去看有名的禾木日出和晨雾。打着手电,越过了木桥,沿着木阶梯爬到了平台,发现上面到处都是扛着三角架拿着大炮筒四处转悠找着最佳方位的摄影人。然而天空不作美,下起了小雨,俯瞰着还在沉睡的小村庄,在清冽的晨风中苦等了1小时我还是放弃了日出和禾木的晨雾。
简单用了早餐后,大家商议了一下,由于住店时的不愉快经历和没有看到日出和晨雾的失落使得我们急于离开奔向下一个目的地--KANAS,我和来自北京的H去找车,才走不到20M,就找到了一部车去KANAS,费用每人50元,马上出发。
就这样蜻蜓点水般地匆匆告别禾木,令我觉得惶惶不安,总觉得没有在村庄里悠闲的四处走走、停下脚步坐坐,听听这小村庄的脉搏就走也许会错过什么,特别是在回厦后,收到Z的短信,说他最爱的是禾木,在那呆了两天,我简直想找块豆腐去撞了。不过,旅行中总会有遗憾的,这也给我下一次之行多找了个借口。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依然一路都是美景在陪着我们,没有审美疲劳,只有的还是兴奋和震撼。
到了KANAS,我们买了门票和区间车的票(门票原价130元,打八折,是和别人凑成10人作为团队票买的;区间车费不能打折,是80元,除了往返观鱼亭和白哈巴不能坐外,在景区内可以随便坐),坐区间车到了快餐厅用了到KANAS的第一顿饭,每人30元的自助餐,其实也就是也素菜为主的快餐,餐厅的地板油腻地逼得人必须小心翼翼地走,菜也太咸。
入住的图瓦茶馆(500元/8人),在图瓦村小学附近,是原图瓦村小学校长的家,被汉族人在旺季租来作为临时住店(2000元,蒙古人还是很淳朴的),她们一家8人只能退缩到一间有灶台的20平米左右的房子,老校长60多岁了,蒙古族人,已经退休,她有一个可爱的小孙女。她家的房子据说是有年头了,原木垒起的木屋下为方体,上为尖顶结构,原始古朴。图瓦村里,散落着一栋栋黑黝黝的小木屋,各家的小木屋用木栅栏围着,和四处闲逛的牛羊马、草地、森林、远处的雪山和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据说现在的图瓦人有二千人左右,也属于蒙古族。他们到底是由传说中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的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还是他们的祖先是在500年前由西伯利亚迁移而来的,这还是一个谜。图瓦人保留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图瓦语言,但没有文字,文字用的是蒙古文,图瓦人过着简单朴实慵懒的生活,他们喜欢喝酒,在我们住店的第二天夜里1点就发生了两个图瓦人撬开厨房的锁,偷走了冰箱里的鸡、羊肉、鱼还有近2斤的冬虫,当然顺便还拿走了酒,到了10月,政府会送来粮食以帮他们度过漫漫冬季。时间,对图瓦人来说,只不过是一种需要消磨的东西。
放下了背包,我们冒着雨去了神仙湾。由于雨越下越大,我们浮光掠影、走马看花的转了一圈就回到了住地,横七竖八地地倒下了。
晚8点的KANAS,由于雨停了而天渐渐地亮了起来,一层薄雾萦绕在远处的山顶上,空气是如此的新鲜,木屋、栅栏、草地、树木经过雨的冲刷变得如此的清新,我和L、G不忍辜负这大好的景致就漫步到了KANAS湖边的小栈道,我们沿着空无一人的KANAS湖边小栈道慢慢踱去,此时云层遮盖了月亮,远处黝黑的山体起伏不定,右手边的KANAS湖呈现出蓝灰色,看不见波纹;左手边是一片松树林,微风拂过,我看着树上的叶子慢慢的飞旋、飘落,轻盈地躺在大地上。此刻,KANAS是如此的安详、静谧。
晚上,为庆祝我们这帮偶然凑成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团队在嘉登峪 ->禾木村的徒步过程中所发扬出来的不畏艰险、团结友爱和互帮互助的精神,我这临时领队决定晚上大伙喝酒犒劳自己,点了狗鱼(150元)、大盘鸡(80元)、土豆牛肉(40元?),炒了一盘的青菜(25元),又去买了白酒和啤酒(KANAS景区内的消费很贵,在我们杀价后,还算可以接受。事实上,我后来看到KANAS是有规定物价标准的,如大盘鸡最高限价60元,而实际上,有卖到188元的),老板又赞助了一瓶新疆的红酒,当然,我也惦记着老板厨房里自泡的冬虫酒(果然味道好极了),这晚,我还下厨为大家炒了免费的西红柿炒蛋,尽情放肆的大家直闹到快2点才罢休。
附加图片
上传的图片
EXIF: 1/385, F5.8, 0/8EV, ISO100, 6mm, @ 2006:09:20 10:52:52, Digimax A50 / KENOX Q2

 


--------------------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雨浓
发表 2007-01-31 19:13
链接: #4


新手上路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1
注册: 2003-11-30
编号: 237
20/9 ( Wed ) 哈那斯

天公作美,早起发现明媚的阳光己将KANAS笼罩在一片金黄色中。在边防派出所旁的铁桥下我们偶然看到一团团乳白色的雾像棉絮般从KANAS湖面上升起来,几乎填满了蜿蜒的KANAS河谷,烟波浩渺,在阳光下却久久不散。
观赏完水雾,我们坐区间车到了卧龙湾,从卧龙湾循级而下,沿着栈道往月亮湾走去。这是一段让人震撼、感动的行走,秋天使KANAS绽发出它的所有的光彩和无穷的魅力。KANAS湖四周,层峦叠嶂,雪峰环峙,云雾缭绕。举目望去,水天相连,波光粼粼,天光云影共徘徊;湖两岸一团团红似火、黄如金的桦树,翠绿的云杉、松树交错叠堆和澄澈的湖水中皎洁的冰山倒影相晖映。这里是上帝的调色板,这里是造物主最眷爱的地方。站在翡翠般的KANAS湖边,想起李白和这块土地的渊源,搜肠刮肚的试图找几句吻合这里的李白诗句,发现却是徒劳,也发现自己是如此的矫情。KANAS,它是美丽的,但又何止是用美丽可以形容的,它美得让人窒息,面对它才发现语言的匮乏和苍白无力。
我无法言诉,也许只有音乐才有这种直捣人肺腑的魔力。举起相机,随便一个角度都是风景,可是没有一张照片能让我完全满意,因为它是一个无法描绘的仙境,那,就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吧,此时,心灵的纯净和震撼,是真正与大自然契合的原始本性,我融化了……
下午,在住店老板的劝说下,已经疲惫不堪、脚上的水泡越来越大的我受不了美景的诱惑还是决定脱离团队徒步上海拔2030M的观鱼亭,而不是常规的坐区间车去,因为,我也知道,风景在路上。
住店老板用他的摩托车把我放到一座小山的下面,告诉我只要沿着马道就能走到观鱼亭。由于我方向感极差,独自一人走开始心里还是有些怕怕,走着走着,却忘了一切。穿行在漫山遍野的已经干枯的花草中,近旁的蚱蜢在紫色的熏衣草丛中欢快的跳跃,远处成群的马、牛、羊或在坡上悠闲地散步,或在津津有味地吃草,再远处,蓝天白云衬托下的雪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累了,我就在草丛中躺下,凉爽的秋风拂过面颊,四周除了牛羊空无一人,安静极了。看着在蓝天上悠然浮动的白云,嗅着花草的味道,我感到极度的自由和放松,有一种飞翔的感觉。是的,钢筋水泥筑成的都市总是令人迷失自我,浮躁不已,而在这宽阔的草地里,只要你愿意驻足感受,心灵都会不由自主地回归安宁,是的,还有什么比大自然更能给我们带来对生命的体验呢?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花草虽已干枯,但在我眼里,它们是鲜活的,还在延续着夏天的热情,并有另一种质感。
两个多小时的精神之旅后,我到了喧闹的观鱼亭的停车场,去观鱼亭的人非常多,我随着人流拾阶而上,但在离观鱼亭还有十几米远的时候我折而下山了,在观鱼亭也许是观赏KANAS湖的最好地方,但,我已乘兴而行,尽兴而返,何必一定要到终点呢?
我非常庆幸我能够明智地选择孤独的走这一段并不孤独的路程。
这一天我认为是我在这次行程中的最高潮的一天。
附加图片
上传的图片
EXIF: -, F-, -EV, ISO0, 0mm, @ -, -

 


--------------------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雨浓
发表 2007-01-31 19:18
链接: #5


新手上路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1
注册: 2003-11-30
编号: 237
21/9( Thu ) 喀纳斯 -> 白哈巴

清晨,我到了KANAS湖边去洗了脸,湖水清澈冰凉,梳洗完毕,我沿着往游艇出发处的KANAS湖边栈道走去。实际上,这条栈道我前晚已走过,但今天,不同天气下的KNASA湖又呈现出另外一种景致,湖面有时是碧绿的,有时又是浅绿的,明暗不一,变幻莫测。据说这是由于湖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和云雾、阳光、两岸山体植被以及湖面上的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路过去,KANAS依然不断地呈现出它流动的美,它的神奇,带给我不断的惊艳。
由于昨晚尝了店家自吃的大盘羊实在美味,新鲜的毫无膻味的羊排,翠绿的大青椒,土黄的洋芋(其实就是土豆),还有加了酥油的手擀面拌在其间,不止味道好,颜色也好看,所以中午特意点了这盘菜(150元)以大块朵颐。
告别了H、L,我们上了被我们戏谑地成为巴音老爷的车,带我们到白哈巴(150元/人,白哈巴门票60元/人),巴音老爷是哈萨克人,全身充满了音乐细胞,一上车,就随着美国摇滚乐的节奏热情地扭动,一路上,我们不断遇见转场的牧民、负重的骆驼和成群的阿勒泰大尾羊和马,在狭窄的公路上,巴音老爷不得不一直按喇叭。
其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由于KANAS景区规定游客去白哈巴只能坐他们的区间车,所以,半道上我们被拦了下来,不让巴音老爷的车载客进白哈巴,一阵好说歹说也不允,后巴音老爷放出狠话,说不让过就要烧了这辆车才被放行,可能他们是怕破坏了这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以及民族大团结的大好局面吧!?
音乐声中,我们来到了被誉为“西北第一村”的白哈巴,白哈巴村坐落在一条河谷中,这里住着图瓦人、哈萨克人还有汉族(村里多为四川人开的商店),我们住在“美丽家园”里(20元/人,白哈巴的消费比KANAS低),主人是哈萨克人,身材魁梧,脸膛发红,戴着牛皮的毡帽,像极了美国西部的牛仔,他的老婆非常娴静、朴实,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当然,期待中的热水澡还是没有的),晚上,我就一边和她聊天,一边坐在灶炉旁看着她给我们做大盘鸡,也总算学了一手。
白哈巴村口有一条笔直的两边都是白桦林的路,鹅黄的落叶飘飘洒洒落在泥土地里,走在落叶上嘎吱嘎吱地响,上了小山坡后,我们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静待欣赏白哈巴的落日。
白哈巴村不大,原始古朴的尖顶小木屋,蜿蜒的小河(第二天早上,我就是在这条河里洗的脸,呵呵)从村侧流过,白桦树顶着红的、黄的叶子,在暮霭中低语的晚云,踏着夕阳归来的当地牧民,慢腾腾悠闲地走着的牛羊,四处闲逛的狗,还有那90多岁的哈萨克老人慈祥地趴在自家半人高的木栅栏上望着我们,要不是边防哨所的突兀的现代房屋煞了风景,一切都是和谐、安详、完美的,简直是一个世外桃源。
晚上尝了G烤的独具风味的烤苹果,满齿留香。有机会定到兰州尝尝G的手艺……
附加图片
上传的图片
EXIF: 1/545, F5.8, 0/8EV, ISO100, 6mm, @ 2006:09:21 10:34:19, Digimax A50 / KENOX Q2

 


--------------------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雨浓
发表 2007-01-31 19:25
链接: #6


新手上路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1
注册: 2003-11-30
编号: 237
22/9 ( Fri ) 白哈巴 ->五彩滩->布尔津

早起,我来到了一座可以将小村庄全部纳入眼底的小草坡上,坦阔的坡地上披着已经枯黄的草甸,这里还散住着几户哈萨克人家,晨光中逶迤的雪顶被涂上一层玫瑰红,袅袅的炊烟从尖顶木屋中吐出,马在栅栏中嘶叫着,沉睡了一夜的小村庄惺忪醒来,一切又充满了生机。
这真是一次超值的旅行,在结束了白哈巴的游程返回布尔津时,KANAS又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一夜之间,ANAS沿途边的树木披上了白装,我们在路边的一个挂满冰渣的白桦林里停下了车,在雪地里欢呼着放肆地追逐从林间穿越的大群大群的牛、羊,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
一路过去,我贪婪地看着窗外的景致,恨不得跳下车慢慢地欣赏着景致,事实上,这一段也是很值得徒步的。
在KANAS售票处,在飘落的雪花中吃完了西瓜后(好像少了火炉呀),终于找到了从KANAS回布尔津的车(80元/人,含到五彩滩,网上说是50元/人,因天气太冷了,顾不得等了),去五彩滩真是一个错误,号称天下第一滩的五彩滩其实就是土红、浅黄、紫红色的雅丹地貌,我左看右看除了一座横在据说是我国境内唯一向西流的额尔齐斯河上的吊桥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看头,门票还要50元(不过WC很干净,设施也好),有许多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的人在耐心的等待8点多的日落。(个人以为如果不是为了拍照,还是将车直接开到吊桥附近,一样可以欣赏额尔齐斯河,还不用门票)。
失望地离开五彩滩后,我们急忙赶往布尔津河堤夜市,因为饿极了,我一口气吃了烤狗鱼(15元)、烤红鱼(20元)还有一条不知名的鱼(10元),外加青菜沙锅和格瓦斯,后果是我只要一闻到烤鱼的味就想吐,呵呵。
晚入住黄金宾馆,终于畅快地洗了一次热水澡,没买到明天回乌鲁木齐白班车票的我们还来不及郁闷,就在店老板的帮助下,安排上了一辆还剩有空位的旅游车(100元/人,司机纯赚呀),而且车还拐去魔鬼城,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附加图片
上传的图片
EXIF: 1/104, F5.8, 0/8EV, ISO100, 6mm, @ 2006:09:21 17:51:37, Digimax A50 / KENOX Q2

 


--------------------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雨浓
发表 2007-01-31 19:31
链接: #7


新手上路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1
注册: 2003-11-30
编号: 237
23/9 ( Sat ) 布尔津->魔鬼城->乌鲁木齐

早6点半,我们摸黑赶路,这让我不的不取消了昨天拜托广州两MM帮订的小白桦俄罗斯老太太的早餐,她那自制的野草莓酱,唉……
但,旅行总是有得有失的,8点左右我意外地欣赏到了日出。远处的地平线先是被慢慢地染红,接着太阳露出了一点小脸,刚举起相机,红彤彤的太阳已在镜头里快速的升起,辉煌的颜色把大地涂成了一片金黄。
魔鬼城(门票20元)是典型的风蚀地貌,里面非常大,非常开阔,沟壑纵横,道路迂回,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缴了10元车费后旅行车将车开了进去。站在荒芜、苍茫的土包上,看着日积月累、风吹日晒所形成的狮身人面像等形态各异的一座座土包,我突发奇想,也许楚留香、胡铁花、姬冰雁就曾在这里和石观音相遇过,也许下一刻楚留香就会骑着黑珍珠飘逸的穿过面前的土包,转眼消失……
车到了乌市的市中心把我们扔下,我们就近找了广电宾馆入住(150元/标间),宾馆设施陈旧,还好我们意不在此,放下背包,马上赴往国际大巴扎,这时,乌市已是华灯初上了。
在大巴扎匆忙地购了物,也就是各色干果、小饰品、围巾之类。站在路口等同伴,发现了有一回族挑来的一筐新鲜的无花果,用散发着清香的大绿叶包裹着,一元一个,我尝了一个,清甜爽口,但为了待会的麻椒鸡,我还是忍着没吃第二个。
负有盛名的麻椒鸡果然很香,但因为太麻辣,我浅尝了几口又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了。
附加图片
上传的图片
EXIF: 1/125, F5.8, 0/8EV, ISO100, 6mm, @ 2006:09:18 17:46:36, Digimax A50 / KENOX Q2

 


--------------------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雨浓
发表 2007-01-31 19:40
链接: #8


新手上路
*

组别: 注册会员
帖子: 31
注册: 2003-11-30
编号: 237
24/9( Sun ) 乌鲁木齐->北京-> 厦门

今天就要告别新疆了,一大早,我一人溜达到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广场上都是晨练的人,有打太级的,有跳舞的,还有溜冰的小孩迅速从我身前掠过,我意外的发现,在广场上还摆放着两盆巨大的厦门市花三角梅,三角梅在西北异乡同样灿烂地绽放着。
广场旁是一个很大的露天农贸市场,蔬果一堆堆的放在地上,回族人的肉摊上挂着半只半只新鲜的牛羊。新疆是以公斤为计算单位的,也吻合他们豪放的性格。
由于时间来不及,我只能放弃去自治区博物馆看3800年前的楼兰美女(仍在疆的Z听了我的建议,特去看了干尸,说楼兰美女不是美女呀),也只能放弃去清真寺了。
11点,坐了一辆回回人开的的士去机场,在路上和他闲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他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每天要找个洁净的地方面向西方做5次的祷告,做前要洁身,洁身有大净有小净,小的是手、脚要洗,要漱口;大的是要洗全身。像他在外跑车,经常没办法按时做,但他一定会补回来,做足5次,他还认为,在穆斯林聚集的地方,没有天灾,风调雨顺,就是真主安拉保佑的结果。
我对穆斯林最初的认识来源于以前看过的一本《穆斯林的葬礼》,书中穆斯林虔诚祈祷、捍卫信仰、宽厚仁爱、生活简朴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也使我对穆斯林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中午1点10分CA的飞机终于从乌鲁木齐准时起飞,印象中机型是B777-20吧,座位宽大,人也少,很舒服,开心的是北京—厦门CA晚8点15分的飞机也准时起飞,一个圆满的句号。

后记
虽然我还不曾见到春夏KANAS漫山遍野热烈地开放的野花,不曾看到广博的草原上的茵茵绿草,但对北疆九牛一毛的触摸,它的魅力已深深地在我心中打下了烙印,我坠入了KANAS的情网。
在图瓦茶馆,认识了帅气的蒙古小伙图瓦刚,他微扬的下巴非常地SEX,在和他去泉眼里打水的时候,我和他坐下聊了起来,听了他冬天进森林打猎、夏天放牧、做生意的经历,也聊到了他寄养的两只马。我总以为我们这些外来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闯入他们的世界,打乱了他们宁静的生活,当我问到这个问题时,他沉思了一下,说,还是欢迎我们的,因为他们基本上与世隔绝,太寂寞了。刹那间,我无语,内心里真的是希望能保留这一方的净土,希望他们能一如既往的淳朴,但又有谁能抵挡住所谓的文明和物欲呢?这真是矛盾。
附加图片
上传的图片
EXIF: 1/250, F10.1, 0/8EV, ISO100, 17mm, @ 2006:09:20 12:11:26, Digimax A50 / KENOX Q2

 


--------------------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江南
发表 2007-01-31 21:22
链接: #9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7946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7
谢谢雨浓同学,为我们转了这么好看的文字和图片!
新疆也是驴们的至爱,不久的将来我也一定会去那儿晃悠一下的!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发表 2007-01-31 23:30
链接: #10


绝对好爷们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499
注册: 2003-06-07
编号: 49
嘿嘿,好文章,计划是要去的,但不知道是哪年呀。


--------------------
2003年3月开始试用Phoenix 80+奥林巴斯730(云淡的);
2003年11月正式使用Kamakura 80ED+尼康4500;
2004年6月正式使用Swarovski STS 80 HD+尼康4500,退出Kamakura;
2005年5月开始使用Canon 20D +400 f5.6及Swarovski STS 80 HD+尼康4500组合;
2008年4月开始使用Canon 40D退出20D,5月使用400 f4代替400 f5.6,退出Swarovski 4500;
军备竞赛持续进行,始终没有终点!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5-07-07 05:45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