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链接:
#1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535 注册: 2006-04-12 编号: 1287 |
厦门伯雅书画春季拍卖会
征集拍品 预展时间: 5月25日至27日上午 开槌时间: 5月27日星期日下午14:00 地点: 公园西路13号——厦门伯雅书画展览馆 主办单位: 厦门伯雅文化艺术经纪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592-2032606 0592-8308786 13600913918 经理电话: 13606901331 说明: 1.拍品征集时间自3月1日起至31日。 2.重点征集闽籍书画以及全国名家书画。 3.拒绝赝品以及有争议的作品。 厦门伯雅文化艺术经纪代理有限公司 地址:厦门市新华路47号工人文化宫西侧418室 电话:0592-2032606 电邮:boyashuhua@163.com 邮编:361003 刚上班, 就收到这封信, 转贴在这里。 和他们经理通了电话, 问他们是否有做过鸟类摄影作品的拍卖, 说,没有,但很感兴趣, 希望能做期展览, 培养出一群准客户, 培养出一个市场。 没有做过, 真应该去做, 更值得去做, 说不定又是一条路, 先手有时候是一个机会。 -------------------- ......生态......生命态度............
............生态......生活态度...... ......生态......生存态度............ 自然是环保 环保是自然 |
![]()
链接:
#2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
晚上刚去听了个图片拍卖市场的讲座
著名影像策展人、新华社图片编辑曾璜和华辰拍卖公司来厦门推介的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
![]()
链接:
#3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
图片拍卖 - 中国摄影作品走进交易殿堂
——访知名影像策展人、新华社图片编辑曾璜 中华新闻报记者甄学宝 去年,在伦敦苏富比秋拍卖会上,摄影师王庆松的《跟我学》摄影作品,被收藏家以31.84万美元拍走。这足以令中国摄影界咋舌。 去年岁末,令中国摄影界瞩目的北京华辰秋季影像艺术拍卖专场在京正式开拍。132幅时间跨度达近百年的中国现代、当代摄影作品首次成规模地走进拍卖市场。心情振奋的中国摄影人将本次拍卖誉为“中国影像行业第一拍”。 这标志着近年来曾作为艺术品拍卖“点缀品”的纪实摄影作品有了自己的交易“殿堂”,这也使无数摄影师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带来一定商业增值的期许,如今在家门口就有了实现的平台,可以说,华辰秋拍为沉寂已久的中国摄影作品收藏市场平静的湖面投下了有力的一石。 近日,记者采访了本次拍卖活动的主要策划人之一、资深摄影人曾璜。 记者:前不久,北京华辰拍卖公司举办了一次全国首次大型以纪实摄影作品为主的图片拍卖专场,作为发起人之一,请您介绍一下本次活动发起的背景好吗? 曾璜:这应该中国首次大型的图片拍卖专场,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摄影作品,而不好说以纪实摄影作品为主的图片拍卖专场。不过纪实摄影作品的成交非常好。之所以发起本次拍卖活动,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国外的图片收藏活动越来越被认可,图片收藏市场越来越规范化,从而为我们提供了操作的模式。特别是,一批国外的收藏家在过去三、四年中,收藏了大量国内的摄影作品,这促使我们去搭建一个平台,让国内的收藏家关注我们的图片收藏价值并收藏图片。 二.国内出现了收藏热,有一个大的环境。当代油画、书画的收藏价格已很高,藏家在寻找新的投资点。图片拍卖的氛围已经具备。 三.华辰拍卖公司的老板甘学军愿意投入来培育和推动这个市场。 记者:请介绍一下本次拍卖活动的规模、拍卖参与者及作品的情况、成交结果。 曾璜:本次入拍的作品有132幅,成交量是63%,成交额约250万。入拍作品多为记载重要历史事件、社会变迁和人们的生活常态,在社会生活中频繁出现,且为中国摄影史所无法绕过的纪实摄影代表作。如李振盛所拍胸前挂满毛主席像章的《虔诚者》、侯波的《毛主席在北戴河》、翁乃强《回放》中毛主席站在如同巨轮的天安门城楼向欢呼的红卫兵挥舞帽子以及解海龙那幅作为“希望工程”象征的《大眼睛》,都是可以在中国摄影史册上留下重要一笔的传世作品。作品中反映了延安时期的领袖、人民公社成立的锣鼓、“文革”中的诸多场景、国庆大典上“小平您好”条幅打出的一刻、昔日的北京胡同,乃至最普通的劳动者的艰辛……有一些作品在拍卖前并不那么有名,但是因为参加了这场中国第一拍而入了册,进入了中国摄影收藏的图录,成为了名作。这就是拍卖市场对艺术品的互动。。。 最早的作品应该是20世纪初日本人山本赞七郞拍摄的。他是在北京最早开照相馆的人。据了解,日本侵华前,这个人带着两三个摄影师在北京周边拍纪实照片。他的作品是我们从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收藏者那里给淘来的。 记者:本次拍卖活动突出了什么特点?对中国的图片收藏市场有什么影响? 曾璜:我觉得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从影像文化的角度说,就是建立起了影像文化塔的塔尖部分,不妨问问这个问题,什么样的影像才能够进入收藏市场,什么样的影像才能够进入顶级的拍卖市场。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就是建立起了影像产业链的最高端的那个环节,把影像增值最大的那个环节建立起来了,就是说我们的影像能够进入到拍卖市场。 第二、我们构建了影像收藏的一个框架,从而使中国的影像收藏市场有了标准,且具备了价值评价体系。我们目前将拍卖的影像分为五类:一是著名摄影师拍摄的著名作品,二是著名影像,三是老照片,四是体现摄影技术创新的影像,五是当代著名影像。当然拍卖市场还会发展,不会仅仅局限于这五类。。。 第三、为摄影作品提供一个名正言顺的交易平台。像解海龙、侯波的照片,实际上早已经进入到收藏市场了,但是这次拍卖给了他们的作品一个名正言顺进入市场的机会。 第四、提出了一些中国图片市场的新概念。比如说,第一次洗的照片”这个概念。摄影师第一次把它洗印出来,这个照片是非常值钱的,比其他再冲扩的照片更有收藏价值的。中国摄影收藏以前没有这个概念,有许多摄影师,包括我自己常常将那些照片付之一炬。。。 记者:拍卖公司如何保证拍卖作品的水准? 曾璜:这个要求实际是要拍卖公司来承当它原本没有的责任。拍卖其实就是提供一个交易平台,有人来卖,有人来买,交易就可以进行。不过有两点:一个是作为拍卖公司要保护艺术拍卖品牌,不能说什么照片都能拿来拍卖,这样的话,对拍卖公司的声誉和长久发展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有个学术标准,我们有摄影界学术专家为拍卖作品进行评估。 对学术介入的问题,有许多人提出批评。我认为,中国的影像市场非常需要摄影学术界的介入,中国的藏家和卖家都需要学术界的介入。比如说我看到一本在收藏界十分有影响的杂志列出的4位他收藏的纪实摄影家,没有一位是我们熟悉的。你说,学术界有没有必要介入进行引导?我觉得,在我们拍卖市场刚建立时,进行学术引导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有个最低的价格标准,就是有个经济标准,就是所参拍的照片价值不能低于2000元钱。如果一张照片低于2000元钱的话,摄影师就是亏本出售。因为手续费占20%,还有保险费、目录费,这几项合计1500元就花出去了,再加上自己制作照片要二三百元,还有什么赚头? 想想看,一张照片要高于两千元钱,会是什么样的水准? 记者:本次拍卖作品的市场价格是如何定出的? 曾璜:拍卖前,已经有国外有收藏家收买我国摄影师的作品。这样,价格就有一定的参考。另外,我们有一批摄影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对作品进行评估。 在此,我也建议,在万元左右的作品比较合适参与到拍卖运作。 记者:照片是可以无限复制的,如何保证其收藏价值? 曾璜:参拍的照片想要拍出高价应当是限量的。解海龙的希望工程宣传照片《大眼睛》卖到28万,因为此照片解海龙一共只作30张,参拍这张已经是第23张了,因为这张照片已经不多了,后面的几张要捐给博物馆。虽然照片的张数是艺术家自己定的,摄影师当然也可以制作1000张,薄利多销,总的钱数也不少,不过拍卖的话就没有意义了。 限量拍卖,摄影家名字、作品编号都会写在照片上。这是唯一的!以袁毅平《东方红》为例,这张照片编号是八张之二,有人说,你们拍卖师落捶太快了,我准备5万元买,这是中国影像第一拍的第一张呀,这个“第一拍的第一张”就给八张之二的《东方红》与其他七张不同的特殊意义。这就是唯一的。 在这个方面,拍卖公司还会出面协调,帮助藏家与作者沟通。拍卖公司对拍卖出的影像,还会出证书,这样也从某个方面来保证和增加收藏家的权益。当然,对不限量的作品,就可以标明非限量,其拍价格就较低。 记者:您认为,中国当前什么样的作品具有收藏价值? 上面提到了五类,不妨一纪实类影像来说明...首先,中国摄影史上有地位的摄影师的代表作、在中国摄影史上有地位的影像。这些影像你就尽情地去收吧。为什么呢?中国的美术馆,中国的摄影博物馆都应该要收藏影像,但现在还没有缓过味来。应该用不了太久,中国摄影作品就应该是全球许多博物馆和美术馆关注和收藏的作品。还以解海龙的照片《大眼睛》为例,这是一张改变了中国贫困地区几代人生活的影像。你想想看,那时,世界那些要收藏中国影像的机构,摄影博物馆,美术馆都来抢这限量的30张照片,其价格要升到多少钱?我相信现在用一万元收藏的作品,届时就会升值为一万美元。 总之,对照片收藏,技术层面的问题都好解决,国外、港台也都有现成的解决方案。目前中国纪实摄影的脉络梳理的还不清晰,这使收藏没有依据。不过我认为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是中国摄影史中绕不过去的摄影家、绕不过去的作品,都是值得收藏的。 记者:有人认为照片交易要经过一级市场后,才能进入二级市场,您如何看? 曾璜:对一个成熟的社会,二级市场(拍卖市场)理所当然地建立在一级市场(藏家和画廊)的基础上,但是中国照片收藏的一级市场刚刚起步,纵观北京,甚至全国也只有一个纯粹的摄影画廊,每年推介12位摄影师的12组作品,它不可能承栽和满足蓬勃发展的摄影收藏的需求. 已经有了一级代理的摄影师是幸运的,他们可以很容易通过代理商进入二级市场,但对那些没有为一级市场光环所照耀到的摄影师来说,难道他们就不可以,也不应该从二级市场去收取他们可能获得的收益吗?又有谁决定二级市场只能建立在一级市场上? 据我了解,自2000年以后,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二级市场直接从艺术家手中征集照片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 2006年9月,华辰公司的老总甘学军在平遥国际摄影节的讲座上介绍,十几年前,当他们开始拍油画时,26位专家只有一位肯定,其他25人不看好,其中的理由就有中国没有成熟的一级市场。但是油画的二级市场不是也建起来了吗?油画的二级市场不是带动了一级市场发展和成长吗?他预见中国影像的一级市场也将由于二级市场的出现而快速发展起来。 记者:对本次拍卖活动,您还有什么感想? 曾璜:我想对摄影师说,图片拍卖的平台已经建立起来,希望大家关注推荐摄影作品来参与拍卖,中国的许多摄影师还没有认识到,拍卖是影像艺术的终级市场,只有最有收藏价值的影像才有资格进入到这个交易环节。目前这个市场刚刚起步,准入较低,是机会,它会发展很很快,并成熟起来。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
![]()
链接:
#4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
浅议起步的中国影像拍卖市场
曾 璜 对中国影像收藏来说, 2006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 2月14日,美国著名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的作品《池塘月色》以$292.8万美元在苏士比拍卖会上成交,创造了摄影作品拍卖的新记录。 9月31日,苏富比秋拍会上,北京摄影家王庆松的摄影作品《跟我学》以31.84万美元成交。 11月23日,北京华辰拍卖公司组织了中国第一场影像拍卖专场,132幅中国摄影作品上拍,成交量是63%,成交额约250万。在2006年,中国影像界突然间与高端收藏市场发生关联,与资本市场距离得如此之近。 一、为什么是影像 手机拍照、数码影像、宽带互联网的出现,社会进入了“写图时代”,并改变了许多我们所熟悉的游戏规则,比如最大的照相机生产厂家不是索尼、柯达、尼康、佳能这些熟悉的厂家,是Nokia! 影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为收藏界所接纳,那写图时代对影像收藏意味什么?所有小学生都要练写毛笔字,而临摹的字帖都是柳公元,颜真卿。。。,虽然柳体,颜体的字帖无数,并还在不断的复制,但拥有柳公元,颜真卿的真迹等同与拥有无价之宝。目前已经和正在进入收藏市场的的影像,许多就出自中国影像界里等同于书画界的王羲之、颜真卿、齐白石、张大千这样大家之手的真迹。解海龙的《大眼睛》是一张“通过改变中国贫困地区几代人的生活而促进了拥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公平与发展”的影像,必定为藏家感兴趣的影像,必定会得到国际上越来越多的收藏中国影像的机构,摄影博物馆,美术馆和收藏家关注和收藏,它在短短的二、三年的时间里从几千元升到几十万元就不难理解了。 目前,我们还没有一本比较完善的中国摄影史,国外众多的世界摄影史中也少有中国摄影的章节和脉络,当中国还没有完善的摄影作品一级市场,中国的摄影评论还处在对人对物介绍的阶段,藏家拿不准那位摄影家值得收藏,他们的哪张代表作值得收藏,这提供了一个收藏中国影像作品的好机会。不仅是拍卖公司,还有外资的风险基金资金都看到了这个潜在的市场,愿意投入来培育和推动这个市场。 中国有收藏文化,很多家庭都会有几件象样的藏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中国人有了参与收藏的经济基础。国内逐渐升温的收藏热造成中国传统书画和当代艺术的价格偏高,藏家正在寻找新的投资点,这些都为影像的收藏提供了一个大环境,也为影像拍卖提供了可能。 国际影像收藏越来越被认可,影像收藏市场越来越规范,游戏规则越来越完善。为正在起步的中国影像收藏市场提供了操作的模式。同时,中国影像开始成为全球许多博物馆美术馆和大收藏家关注和收藏的对象。特别在过去三、四年中,一批国外的收藏家收藏了大量国内的影像作品,这促使我们关注中国影像的收藏价值。最应该收藏中国影像的国内的美术馆和摄影博物馆都还没有腾出手缓过味,也为藏家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投资机会。就像中国当代艺术,早期的作品几乎都花落国外藏家,现在国内的机构和藏家如有需求,只能从国外高价回购。 二、影像的内容还是艺术家的代表作 影像的收藏,有两个层面,一是收藏影像的内容,二是收藏摄影家的代表作,这两种收藏的价格大约相差几十倍。以记录类影像为例,国家的档案馆、资料馆和美术馆在过去的几十年已经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从内容的角度收藏了上千万幅的影像,收藏价格大约为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随着影像获取方式的简化,更多影像被挖掘和发现,影像内容的价格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升值空间。而摄影家的代表作作为紧俏资源,其价格已经达到大几千元,甚至数万元,而且还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也可能很快地升值。如翁乃强的《回放》在推向市场的三个月里,就从24,000升值到120,000,并在2006年的秋拍中拍出了205,000元的价位。因此,收藏首先应该关注的是重要摄影家的重要代表作,也就是中国艺术史和摄影史上那些绕不过的艺术家的绕不过影像。 三、拍卖市场与影像收藏 拍卖市场是艺术品的二级市场,也称为终极市场,也是艺术品可能获得最大增值的市场。影像拍卖市场的出现意味的中国影像产业链的高端已经发生了变化,为影像作品提供一个高端的交易平台,建立了影像文化和市场的塔尖部分。以2006年11月中国第一场影像专场拍卖摄影师任曙林上拍照片为例,起价是2千,拍到3万,升值15倍。 收藏应该是重要艺术家重要的影像,那能够进入顶级的拍卖市场的又是那些影像。首先,从市场价格准入来看,参拍的照片价值不能低于几千元,不然扣去手续 市场刚刚起步时,高于5000元的照片会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此外,“拍卖市场是艺术品的奥运会,参加奥运会的应该是最好的运动员,拍卖行展示的应该都是精品。”[i] 参与拍卖,可以将摄影师和作品入册拍卖公司图录,并通过市场为作品名码标价,还可以“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公开的被认知的机会。[ii]。有些作品很有收藏价值,拍卖可以让该作品进入收藏典录,在大众传播层面提高其知名度,成为名作,如2006年华辰秋拍中吕厚民的《牧鸭》,张照堂的《在与不在》、《不在与在》,朱宪民的《劳动课》,吴家林的《时光》,袁东平的《精神病院》,严长江的《夜间动物园》等。。。 拍卖市场还构建出影像收藏的框架和价值评价体系,如华辰拍卖目前将拍卖的影像分为五类:一是著名摄影师的著名作品,二是著名影像,三是老照片,四是体现摄影技术创新的代表影像,五是当代艺术的著名影像。当然拍卖市场还会发展,不会仅仅局限于这五类。。。 中国影像第一拍的始俑者甘学军总结道:拍卖市场对影像收藏的影响有三个: 第一,定价,对市场的价格产生一种指数式 第二,对市场收藏取向产生影响 第三,同时也会影像到艺术家创作的取向[iii] 四、拍卖市场与学术介入 拍卖其实是一个交易平台,有人来卖,有人来买,交易就可以进行。不过作为拍卖公司保护艺术拍卖品牌,保护拍卖公司的声誉和长远的发展,许多拍卖市场都有学术专家来评估拍卖作品,强调学术标准。 有人认为并撰文说“学术不应该介入商业”,这个观点在一个拥有完善的艺术批评体系和成熟的影像市场的社会中,可能十分正确。但是,刚刚起步的中国影像市场相当无序,一本在收藏界十分有影响的杂志列出的4位最值得收藏的纪实摄影家,居然没有一位是摄影界熟悉和公认的纪实摄影大家。中国的影像收藏界,最需要的是学术界的正确的引导。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世纪之交,出现了许多新人新影像。当是,中国还没有一部比较完善的摄影史,影像拍卖可以对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的人和作品进行挖掘和梳理。华辰2006年秋拍选入厦门“五个一”成员李世雄和陈永鹏创作于八十年代的观念作品(当时称为艺术摄影), “五个一” 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活跃于厦门大学的一个学生摄影群体,他们应该是中国最早涉及观念影像的艺术家,这个群体的五位中间人物已有二位英年早逝,他们对中国艺术摄影的贡献也鲜为人知。一些当今活跃的艺术评论人是通过拍卖图录了解这段历史,他们没有想到,二、三十年前在南方一个偏远的小城有这样一个团体做着怎么前卫的事。中国当代影像的历史也将由于这些资料的出现,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实际上,从华辰拍卖的图录上,还可以发现有更年轻一代的影像艺术家,正在通过拍卖市场来建立知名度和学术地位。 五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自影像拍卖走入前台,有关影像收藏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讨论不绝于耳。有人认为中国没有成熟的由藏家和画廊构成的影像一级市场,就出现拍卖二级市场,将导致藏品价格混乱,是不正常的超前。 华辰拍卖甘学军则认为:拍卖的价格只是反映现场的交易价格,只是一个指数,反映某种行情,但并不反映同一类作品中其他作品的价格。一幅作品有二个人要,价格就会一直上去,但这并不等于其他作品也是这个价格。如果以袁毅平编号为八张第二号的《东方红》为例,这是华辰秋拍的第一号拍品,当时拍卖前的估价为10,000至30,000元,最后以44,000元成交。藏家志在必得后解释道:“八张第二号与其他七张画面相同的影像不同,虽然《东方红》是中国影像第一拍的第一张作品,但具体的承载就是第二号这张,这是唯一!是中国影像文化构建中的一张重要作品!” 对一个有历史而成熟的市场,二级市场理所当然地可以也应该建立在一级市场的基础上,但是中国照片收藏的一级市场刚刚起步,多年以来全国只有一个纯粹的摄影画廊北京“百年印象”,它们每年只能推介12位摄影师的部分作品,不可能承栽和满足蓬勃发展的影像收藏的需求。 已经有了一级市场的摄影师很幸运,可以很容易通过代理进入二级市场。但那些还没有机会进入一级市场的摄影家来说,只要按照收藏市场的运作规律,完全可以到二级市场去收取摄影家应得的收益,华辰秋拍袁毅平的《东方红》就是最好的例子。 近年来,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二级市场直接从艺术家手中征集组也很平常了。法国摄影家Yves,就将他2005年9月应邀采访北京时拍摄的照片送到2006年巴黎的春季拍卖会上,成交价4,000欧元。据他介绍,许多功成名就的摄影家选择,让照片进入艺术品收藏市场,进入拍卖这样一个全新的市场,以应对互联网时代图片市场的变化。 十几年前,在商讨油画进入拍卖市场时, 邀请的26个专家25人不看好这个市场,其中的理由之一就是中国没有成熟的一级市场。但是事实证明油画拍卖的二级市场已经建立起来了,并带动了一级市场发展和成长吗?华辰拍卖老总甘学军预见中国影像的一级市场也将由于二级市场的出现而快速发展起来。。。事实也表明,最近出现了许多专营影像作品的摄影画廊,如北京的云天画廊,北京影天画廊。。。此外,还有许多画廊开始经营影像作品。 六 影像拍卖市场的法律问题 与其他的艺术品拍卖相比较,影像艺术品拍卖的法律焦点有影像人物的肖像权、著作权和物权。为此,华辰影像拍卖专门为起草有影像拍卖合同书,对这些权益进行了严格的界定。 由于影像真实记录的特性,被摄对象肖像权成为了一张影像能否进入拍卖市场的关键所在。虽然华辰拍卖专门为影像拍卖起草有合同书,特别主张了影像作品肖像的使用权,但是在组稿审稿中还是感到了委托人对被拍摄对象肖像权的漠视。拍卖作为一个商业活动,必须要有影像作品肖像的使用权。 中国拍卖法第二章第六条界定“拍卖标的应当是委托人所有或者依法可以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 目前中国所有的影像拍卖活动中所拍卖的都是一张特定照片的物权,不涉及著作权。因此,只要上拍的这张照片在制作、使用过程中,合理合法获得了著作权使用,而影像的使用也仅仅局限在与物权的转移有关的使用,应该不存在著作权的问题了。我们不妨以华辰拍品278号叶华拍摄的毛主席和刘少奇的照片为例,这张照片应该是为举办某个展览而制作的,使用者当时就应该对著作权的使用支付了某种报酬,并合理合法地拥有了这张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与类似的照片,要么没有留下来,要么没有收藏价值。。。而这张照片因为有摄影师的亲笔签名,加之叶华特殊的背景,其藏品的特性显现出来,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一个文物,而进入到拍卖市场 尾声 中国图片产业链的两端已经发生了变化,由于手机拍照、数码影像、宽带互联网的出现,社会进入了“写图时代”,并改变了许多游戏规则,谁都可能成为影像的创作者。在市场的高端,影像艺术的终级市场–- 拍卖平台已经建立起来,只有最有收藏价值的影像才有资格进入到拍卖交易中。当前,市场刚刚起步,搞摄影的不了解拍卖,而搞拍卖不了解影像,准入较低,这就是机会。不过,它会发展很快,并成熟起来。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7-13 2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