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链接:
#1
|
|
![]() 超级菜鸟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2429 注册: 2006-12-20 编号: 1850 |
东洞庭观鸟有感
作者猫猫. 一个不爱观鸟的人 http://blog.sina.com.cn/u/4d0adb900100093f 新年伊始,我和先生驱车200公里,到岳阳地区东洞庭采桑湖一带观鸟。记得不久前填写过《自然之友》开展的一份调查,“观鸟”是我最反对的项目之一。何以一个“反对观鸟”的人要在新年的第一天远赴外地观鸟呢?我想,“观鸟”也许只是此次出行的理由,实际上,应该说是想去体验湿地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吧。 作为东北亚湿地水禽主要越冬地的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是1992 年被列入“国际湿地公约”的我国七大重要湿地保护区之一,以保护洞庭湖湿地生态和生物资源为主。每年10月到来年3月,大约有55种鸟类共1000万只候鸟到这里越冬。东洞庭采桑湖距岳阳市约50公里,是冬季观鸟的最佳位置之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湿地保护站站址即在采桑湖边的长堤上。由于观鸟节已过,又是元旦,来长堤上的观鸟的竟然只有我和先生两个人。长堤约18公里,把大地分成两块,一侧是东洞庭的湿地,一侧是人们居住的坝子,看得出这是五、六十年代围湖造田、矮围灭螺的结果。八百里洞庭早已不复存在了,清康乾年间达到了6000平方公里的洞庭湖水面,现在丰水期的面积竟还不到2700平方公里,随着上游泥土流失的加重,洞庭湖泥沙淤积更快,分洪能力进一步降低。我们看到,长堤靠湿地的一侧,一字排开的是一尺来高的土堆,上面已经长满了草,这是人们抵抗1998年大洪水时留下的痕迹。那场惊心动魄的人水之战,以人的局部胜利而告终。正是那场灾难,让人们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如果人不给水出路,水也不会给人活路。从那时起,退耕还湖的序幕在长江流域悄然拉开。但这个过程却是步履维艰,毕竟,从耕地里退出来数以千百万计的农民将何去何从、何以为家?这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事实,自然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得以妥善解决。 长天大地 现在,正是枯水季节,东洞庭水量已大面积萎缩,形成一湾一湾的水面与长着草的陆地相间的典型湿地概貌。天气是冬日里难得的晴天,阳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暖的。天空是淡淡的蓝色,偶尔有一丝丝白云,能见度很高,湿地是一派长天大地的壮观景色。尽管天气晴好,但气温仍然很低。车门一开,冷空气一下子穿透了我身上厚厚的棉袄和牛仔裤,仿佛就在一瞬间夺走了身上所有的热量,阳光的照耀下,我冻得直打哆嗦。 约18公里的大堤把湿地分成两半 这里的湿地早已经没有想象中的美丽与深不可测,因为芦苇全被割去造纸了,站在位于洞庭腹地的长堤上,一眼望得见远远的湖对岸。湿地则象是被剃了个极糟的头,有一撮没一撮地长着稀疏的头发——那是仅有少数小沙洲上还残留着的芦苇,水中央的小沙洲,是为数不多的人们不便收割芦苇的地方。这可怜的一点点水面和芦苇地,就成了远从蒙古等地来的候鸟们可怜的一点点栖息地。 换上长筒套鞋,我们顺着一条废弃的土堤往湿地深处走。走了没几步,就遇上一个放羊的农民,放牧是这里的经济产业之一,但这种放养的方式却是肥了牛羊、瘦了鸟儿。放牧的结果,使湿地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雪上加霜,失去了芦苇地的蔽护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从遥远的北方一路挨冻受饿的鸟儿们在这里,竟然还面临着即将失去最后的家园!据说,这里保护站的人员曾经缉获一批被毒死的小白额雁,解剖后发现这些雁的肚子里除了几粒煨有剧毒农药的稻谷,竟然什么也没有!我无法想象,没了有鸟儿的洞庭湖会是什么样子!天空中每一声鸟啼、每一只孤雁的身影,都让人备感心酸。雁是终身伴侣制,如果有一只不幸死了,另外一只即使是在雁群中也将孤独一生,而单只的孤雁,也许意味着它是整个家庭唯一存活的成员!据今年岳阳观鸟大赛的结果,是东洞庭的鸟儿明显地少了,虽然这可能与今年的暖冬气候有关,但是,我们看到的却是人类正在侵占鸟类最后的家园。 放牧加重了湿地负担,人们在侵占鸟类最后的家园 近千米外的一片滩地上,栖息着数以千计的大雁,是不是豆雁呢?我轻轻地,想走近些再细看,没料到才走了两、三步,那些雁群就纷纷惊起,拍打着翅膀、鸣叫着,飞向更远些的一片水面!我被惊呆了,足足相距有一千米啊,我真不愿相信是远隔千米之外的我打扰了它们!但我不得不相信,因为整个河堤一带,方圆几千米的范围内,除了我和先生,再没有其它的观鸟人。牧羊的农民笑着,说:“如果是我们远远地经过,它们就不会飞起。你要想接近它们就不能做出轻手轻脚、鬼鬼祟祟的样子。不过,即使是那样,雁群也会认出你不是我们(指穿着不象普通农民),也会被吓走的。”我远远地看着那些鸟儿,心中升起莫名的悲哀ぉに钦庋氯耸且蛭蝗死嗌撕Φ锰嗔耍∥也蝗绦脑偃ゾ潘牵」芪沂抢垂勰竦模夷愿不看了,宁愿给它们留一些空间和时间,好好地吃上一口食物,静静地晒一回冬日里难得的太阳。 就这样,往湿地中心走了不到两百米,我们就原路返回了。退到公路上,只是沿公路走着,远远地用望远镜观鸟。尽管这样看不到什么鸟,但我内心是安宁的,如果以鸟类的眼光来看,大概也不会觉得这个人太讨厌、太面目可憎吧?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介入和保护站人员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为东洞庭的湿地保护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这一带环境恶化的局势得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但是,在公路边,我们仍然看到了令人担忧的景象。 湿地里,就在保护站正前方不远的地方,有两台抽水机在抽干一块一块的水面──竭泽而渔!还不要说鱼子鱼孙,甚至连水里的小虾、小蚌都被打捞贻尽!此刻,水边的大鸟不知道这一切,它们遵守着千百年来的习惯,那样单纯、那样执着地注视着水面,深冬的寒风不能吹散它们对那一点点仅够活下去的食物的渴望,它们就这样坚决地站在冰冷刺骨的水里,等待着鱼儿欢快地跳起,等待着蚌伸出它小小的呼吸管……而我知道,它们守候的,是一池空水!经过抽水机的过滤,那所谓的水塘里再没有哪怕是一条小鱼、一只小蚌!我不忍心再看,我怕看到哪只鸟儿因过度饥饿、体力不支而突然倒毙在沙洲上!我停下来,刚举起相机想拍下它们孤单的身影。隔着至少500米的距离,就在我举起相机的同时,鸟儿从水边惊掠起,飞向更远一些的水面停下来,仍然那样执着地守望着那片空空的池塘。我起初迷惑,之后立即明白了:这些鸟儿见惯了人们停下脚步、端起手臂的一连串动作,那意味着死亡──射杀!它们当然不知道枪和相机有什么区别,在它们眼里,这些东西怕是同样的吧,总之是让它们不得安宁!500米,在我眼里,是不足以拉近目标来拍摄的焦距,在鸟儿眼里,却是足以致命的射程! 保护区里成堆的蚌壳 就在离保护站几百米之处,我们看到,路边有两处堆得很高的废弃的蚌壳。这些,原本是鸟儿们的口粮啊,这样数量巨大的蚌,该养活多少鸟儿!但是,被人们无情地掠夺了,用以去填塞一些饱食的肚子和无止境的贪欲!“五味令人口爽(五味美食会使人味觉受损),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道德经》中的话穿越千年的时空,警醒着当代人。现在,有些人的心真的发狂了,对自然界极尽劫掠之能事,没有公共意识,没有保护意识,没有回馈意识,没有对自然界其它生命足够的敬重,为了名利,为了一己之私,多少人疯狂地占有和消耗自然资源,仿佛自己是这个星球上最后的一代,正进行着末日前最后的狂欢! 从蒙古等地不远万里来到东洞庭过冬的候鸟,一路上不知逃过了多少来自人类的劫杀。有许多队员没能躲过从地面飞来的子弹和伪装成食物投放的有毒稻谷,变成了肉食走进了千家万户,而幸存下来的,历尽艰辛才来到这片面积日渐减少的湿地,然而,即使是在这里,在这样的国家级重点湿地保护区,它们仍然过得并不安宁!这里有一年一度的“观鸟大赛”。为了吸引更多的鸟儿,那几天时间里,东洞庭一带是禁止农民捕鱼的。所以,鸟儿们难得有几天口福,但这口福却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为吸引各类“鸟人”,丰富当地旅游资源,大赛围绕“观鸟”设置了各类奖项,通常几个人一组,以观察到鸟的种类多少和所记录、拍摄的照片来评奖。这样的大赛,由于缺乏必要的护鸟措施和环保宣传,形成了“名为观鸟实为扰鸟”的局面,有的小组甚至以放枪、放鞭炮等恶劣的手段惊起鸟群,以记录更多的鸟类和拍摄所谓优美的鸟儿群飞的照片。对这种“鸟人”,我唯有表示鄙视和愤慨,对这样组织观鸟大赛的结果,我唯有表示轻蔑和不齿。我想知道,当所有的鸟儿都因食物馈乏、人为骚扰等等因素而远走他乡甚至灭绝贻尽的时候,当所有人再也看不见鸟类的身影出现在东洞庭湿地的时候,人们手中所剩下的一大堆关于鸟儿来过的数据和照片又有什么意义?! 我并不是反对观鸟,我只是反对打着爱鸟的旗号来谋求个人名利的、一切侵扰鸟类栖息的观鸟活动。 多想好好地看一看这些自然界的精灵啊,但又怕惊扰了它们。于是,我们佯装成“路过”的样子,开着车沿着河堤慢慢地溜,边开边透过车窗看,尽量不停下拍照,即使是停下来,也只是在躲车里用望远镜偷偷地观察。透过镜片,我们看到远处湖中心的鸟儿数以万计,有的在河滩上觅食,有的在水里游,少数的在天上飞,在远离人类活动区域的极远的地方,它们悠闲地晒着太阳。身材小巧精致的鹬鸟,翘翘的长嘴巴,在河边追着啄食水里的小螺,跑得急了,在泥泞的沙滩上不小心滑了一跤,甩甩身上的湿泥又跑了起来;有一群反嘴鹬在水中央,聚成一幅印象派图画,那经典的黑与白随波流动,在水面构画出一小片不断变幻的美丽图案;有的鸟儿有着全黑的羽毛,太远,看不清是什么种类,也不知会不会是黑天鹅?天空中时不时有大雁飞过,变着队形,低沉而悠长的鸣叫声,让人感动──这才是湿地的主人,这才是天地间孕育的美丽精灵!虽然是观鸟,但我并不在乎能看到多少种鸟类。不管是什么种类的鸟,只要它们存在,只要它们年年回来,就能给人以希望,让人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曙光。 我想,观鸟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为了清点数量和种类,而更应该是在观鸟的过程中去体会自然和谐之美、学会自制和完成人格的提升。面对象鸟类这样的自然界“弱势群体”,人类唯有节制贪欲、培养慈悲心才配称得上是万物之灵。作为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员,人与鸟并没有区别,所以,在鸟类没有接受人类以前,请人退一步,留出生存的空间,不要再去打扰它们的栖息! 如果真心爱它,就请远离它! 没有飞鸟的湿地是孤单的 “落霞(这里是朝霞)与孤鹜(照片右侧中间的小黑点)齐飞”其实是很残忍的景象。 孤雁的身影让人备感心酸。雁是终身伴侣制,如果有一只不幸死了,另外一只即使是在雁群中也将孤独一生,而单只的孤雁,也许意味着它是整个家庭唯一存活的成员! 雁阵在曙光里排出标准的“人”字型 “人”与“人”的相遇 呵呵,“人”各有志,各分西东 -------------------- Tel:18030039561/13063055297
|
![]()
链接:
#2
|
|
![]() 资深掺和者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0919 注册: 2005-06-26 来自: 厦门 编号: 882 |
有的小组甚至以放枪、放鞭炮等恶劣的手段惊起鸟群,以记录更多的鸟类和拍摄所谓优美的鸟儿群飞的照片。
真的假的?应该可能性不大吧。 -------------------- 给我一双彩虹的翅膀,我要飞向那自由的天堂。
微信公众号:山鹰的自然行记 |
![]() ![]()
链接:
#3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75 注册: 2007-02-16 编号: 1984 |
引用 (苇鹀 @ 2007-05-16 22:08 ) 更应该是在观鸟的过程中去体会自然和谐之美、学会自制 [ |
![]()
链接:
#4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
一个没有参加过比赛的人,不知哪里听来的谣言。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9-26 1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