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7 21:12
链接:
#1
|
|
![]() 资深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708 注册: 2005-03-05 编号: 715 |
厦门大学绿野协会观鸟护鸟项目总结报告
2007年3月1日——7月1日 厦门大学绿野协会观鸟护鸟项目 概述:下半阶段的总结报告主要分为六部分内容:鸟类调查、护鸟环教、校园观鸟推广工作、中国高校护鸟联盟、项目小组年度工作总结及未来计划和财务报表。 我们总结上半阶段项目小组遇到的困难和教训,坚持立足本土资源,围绕本地化和可持续性的原则,持续做好闽南地区的鸟类保护工作,同时,借助中国高校护鸟联盟这个平台,为各个高校环保社团培养项目骨干,继续协助更多高校环保社团成立观鸟护鸟项目,协助他们开展各个地区的鸟类保护工作,全面提高公众的护鸟意识。(详情请参阅:附件1:观鸟护鸟项目年度大事记。) 一、鸟类调查工作。1.1红树林鸟类调查项目:项目地点:福建省漳州市海门岛;时间:2007年1月—12月。 为了提高项目小组的鸟类调查水平,做好本地化的鸟类普查工作,我们与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厦门观鸟会合作开展福建省漳州市海门岛的每个月一次红树林鸟类调查工作。红树林鸟类调查时间为每个月第二周周六,上半年共有17名成员参加共6次的调查工作,记录红树林核心区域的鸟类种类为25种,平均数量>90只;记录海门岛整体环境的鸟类种类为47种,平均数量>250只。(详情参阅附件2:2007年上半年红树林鸟类调查报告。) 红树林鸟类调查项目不仅加强厦门大学绿野协会与其他NGO合作,而且提高项目小组成员的鸟类调查水平和做长期项目的能力。 1.2白鹭巢位调查项目:项目地点:漳州南太武高尔夫球场:时间:2007年2月8日——5月10日。 为了提高项目的本土化运作能力,加深对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周边鸟类的认识,我们在2007年白鹭繁殖期启动了白鹭巢位调查项目,调查地点为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外面南太武高尔夫球场的木麻黄林的白鹭繁殖地。(详情请参阅附件3:2007年白鹭巢位调查项目总结。) 总共有5名项目小组成员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清贤老师指导下参与此次鸟类调查工作,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共进行14次的调查工作,追踪白鹭从孵蛋、育雏、雏鸟离巢一系列过程,记录了宝贵的资料。同时,锻炼项目成员的专业调查能力和吃苦的精神。 1.3例行观鸟项目:项目地点:漳州市南太武高尔夫球场。时间:每周周末。 每周末安排一次例行观鸟活动,上半年共79人次进行17次例行鸟类调查,持续不断地跟踪调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附近的鸟类分布情况,提升调查数据的科学性,深入地了解本地的鸟类资源。 二、可持续护鸟环教项目:2.1第三期鸟市调查项目:项目地点:龙海市区;时间:2007年3月24日—4月8日。 通过2006年两期的鸟市调查结果,了解到龙海市的农村地区被捕杀的鸟类大部分运至龙海市区销售,所以第三期鸟市调查的地点由浮宫镇转至龙海市区:石码镇。 项目13名成员共对龙海市区开展两次鸟市调查,调查2家野鸟专卖店、1家宠物专卖店和3个贩鸟的地摊,了解市场贩卖的鸟类种类和价格。调查发现当地居民的卖鸟和吃鸟情况十分严重,保护鸟类的意识十分薄弱。4月1日调查发现市场上贩卖的鸟类种类16种,数量400只以上,包括稚鸡、孔雀、鹦鹉、画眉等。 4名成员负责在龙海市的中山亭做一整天针对市民的保护鸟类的宣传,9名成员到农贸市场进行实地调查。虽然有一个市民主动给我们送一箱水表示支持我们的活动,给我们很大的鼓励。但是,大部分市民对卖鸟、吃鸟等情况习以为常。(详情请参阅附件:附件4:2007年第三期鸟市调查总结;附件5:2006—2007年三期鸟市调查总结报告。) 鸟市调查作为社区宣传手段和护鸟环教项目进展效果的评价机制,每年将进行数次,以评价项目在提高公众保护鸟类意识方面的进展。 2.2可持续护鸟环教项目:项目地点:龙海一中;时间:2007年5月18日—12月1日。 为了提高龙海市区居民保护鸟类的意识,减少吃鸟卖鸟的现象,同时,为了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我们总结上半阶段护鸟环教的教训,计划在龙海一中和凫溪中学开展每个学期共6次系列护鸟环教,希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护鸟意识。 5月18日,绿野协会11名成员共对龙海一中的初二年级的四个班共200多名同学进行两节课共90分钟的护鸟环教,环教内容根据石码鸟市调查的结果,切合当地的实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7月中旬,将与漳州市龙海一中、厦门市松柏中学合作举办“观鸟夏令营”,开展护鸟环教和观鸟培训。 同时,为了提高学校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计划2007年9月与厦门市松柏中学合作,建立环保兴趣小组的试点,协助中学生组织环保活动,提高其保护环境的独立性与主动性。 2.3《可持续护鸟环教的教案集》的制作与推广: 项目获得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钱兰英老师、陈兴德老师、覃红霞老师的大力支持,计划对6次可持续护鸟环教的教案进行修订,整理出一套《可持续护鸟环教教案集》,供中国其他高校环保社团参考与使用,以便协助其开展各个高校周边地区的护鸟环教。 三、校园观鸟推广工作:3.1观鸟讲座: 4月6日,作为爱鸟周的系列活动,石剑寒和高贤芳在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开一场观鸟讲座,受众共约50多人。 3.2校园宣传活动: 4月8日,在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开展一天的鸟市调查的校园宣传活动,让厦门大学更多的学生认识龙海市鸟类破坏情况的严重性,通过图片展示和展板讲解,吸引同学关注鸟类保护工作。 3.3校园观鸟推广周项目和例行观鸟项目: 每周末一次的观鸟活动,给绿野协会的广大会员更加走进自然,认识身边鸟类的机会。为了更好地推广观鸟活动,我们开展校园观鸟推广周项目,5月21日—5月26日共6天,每天下午都安排观鸟活动,共24人参加6次的观鸟活动,记录鸟类种类39种(7目26科)。 2007年3月—7月共开展17次观鸟活动,受众约79人次,极大地提高绿野协会的会员对鸟类的认识,共记录鸟类种类53种,新记录4种鸟种:铁嘴沙鸻Charadrius leschenaulti、灰纹鹟Muscicapa griseisticta、灰尾[漂]鹬Heteroscelus brevipes、蒙古沙鸻Mongolian Plover Charadrius mongolus。 3.4观鸟露营项目: 为了让项目组成员融入绿野协会的文化,促进项目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3月17日举行观鸟露营活动,共16名会员参加,为项目小组培养不少后备人才。 3.5.项目例会制度: 规定每周三晚上9:30举行项目小组例会,协调项目小组的各项工作的开展。第二学期共举行11次的项目例会,共276人次参加例会,平均每次会议的参加人数为:25人。(详情请参阅附件6:2007年第二学期会议记录。) 四、中国高校护鸟联盟4.1全国高校鸟类同步调查: 为了推广高校观鸟活动,提高大学生的鸟类保护意识,协助更多高校环保社团成立观鸟护鸟项目,独立运作各个地区的鸟类保护工作。2007年3月,中国高校护鸟联盟与北京观鸟会、中国观鸟记录中心合作,正式启动全国高校鸟类同步调查项目,每个月的第一周的周日为同步调查日,共有16个高校环保社团参加4次校园鸟类同步调查,同时,协助并指导7个高校环保社团初步成立观鸟护鸟项目,它们分别为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西安交通大学环保协会、浙江大学绿之源环保协会、江西农业大学绿源环保协会、安徽大学环保协会、华南理工大学FRESH环保协会、西北农业大学义务环保协会。 参加2007年全国高校鸟类同步调查的社团共16个,分别为厦门大学绿野协会、华中农业大学绿色协会、西南林学院观鸟协会、江西农业大学绿源环保协会、西安交通大学绿色协会、安徽大学环保协会、福建师范大学观鸟协会、浙江大学绿之源环保协会、华中师范大学春野环保协会、北京交通大学绿色之家、集美大学环保协会、兰州大学达尔文协会、华南理工大学FRESH环保协会、山东大学清泉协会、西北农林大学义务环保协会、哈尔滨工业大学绿色协会。 因为大部分社团都是在我们的倡导下才开始观鸟活动,所以,技术相对比较差,观鸟的数据科学性不够,同时,因为缺乏约束力的协议以及各种客观原因,各个社团很难做到同步。 由于许多高校环保社团的观鸟护鸟项目都刚起步,缺乏经验,2007年8月将继续通过暑期观鸟营的交流培训平台,给参加观鸟营的10个高校环保社团骨干进行观鸟护鸟项目的相关培训,并协助其今后更好地开展各个地区的鸟类保护工作。 4.2暑期观鸟营和集训: 2007年暑期观鸟营的定位:本地化,持续性,由点及面地扩大影响力。继2006年进行漳浦古雷的黄嘴白鹭保护工作后,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漳浦县进行湿地鸟类的调查与保护工作,并希望通过长期关注漳浦地区的鸟类保护,提高当地居民的护鸟意识。 计划在2007年观鸟营集训期间,给参加观鸟营的10个高校环保社团的骨干进行观鸟技术培训、项目管理培训、护鸟环教培训、鸟市调查培训、野外生存培训等,提高他们观鸟护鸟项目的整体项目运作能力。 4.3梦翔编辑部和《鸟与梦飞翔》电子期刊: 项目小组内部成立梦翔编辑部,负责制作每季度一期的《鸟与梦飞翔》电子期刊,发布中国高校护鸟联盟的信息,给其他有兴趣开展观鸟护鸟工作的社团提供参考经验。总共制作三期的《鸟与梦飞翔》杂志,每期通过E-mail发送给各个地区的高校环保社团共1000多个会员,同时在济溪网站和中国大学生环境合作论坛提供电子版文件的下载。 4.4免费赠阅《中国鸟类观察》: 2007年与《中国鸟类观察》杂志合作推广校园观鸟活动,共给73个高校环保社团免费赠阅一年六期的《中国鸟类观察》杂志,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环保社团对鸟类保护的关注程度。 4.5网络交流论坛: 在济溪网站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高校护鸟联盟在GSEAN济溪网站www.gsean.org申请一个合作交流版块“中国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联盟cbhca.gsean.cn”,借助济溪的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加强中国各大高校环保社团在鸟类保护工作的交流合作,更好地推广观鸟护鸟工作。 五、项目小组年度工作总结及未来计划:2006—2007年厦门大学绿野协会观鸟护鸟项目在GGF的资助下,经过项目小组成员不断地努力,逐渐探索出一条鸟类保护工作的项目发展道路。从开始简单的几个子项目发展到系统的项目体系,项目组下属五个子项目体系,分别为:可持续护鸟环教工作,校园护鸟宣传工作,鸟类调查工作,社区宣传与公众参与工作和中国高校护鸟联盟。 项目小组以绿野协会为核心,定位为立足本土资源,打造本地化、可持续性的项目和推广全国性观鸟护鸟活动,未来将继续深入开展闽南地区的鸟类保护工作,挖掘项目的深层潜力,探索一条可复制性的观鸟护鸟项目的项目发展模式,借助中国高校护鸟联盟的平台,为更多高校环保社团培养项目骨干,协助其开展各个地区的鸟类保护工作,持续提高中国公众保护鸟类的意识。 以下是五个子项目体系的内容: 5.1可持续护鸟环教工作: 共3个子项目:可持续护鸟环教项目,中学环保兴趣小组和鸟市调查项目。 5.2校园护鸟宣传工作: 共5个子项目:例行观鸟项目,校园观鸟大赛项目,观鸟培训项目,校园观鸟推广周项目,校园展板宣传。 5.3鸟类调查工作: 共2个子项目:红树林鸟类调查项目,白鹭巢位调查项目。 5.4社区宣传与公众参与工作: 共1个子项目,鸟市调查的护鸟社区宣传与公众参与项目。 5.5中国高校护鸟联盟: 共5个子项目,暑期观鸟营项目,观鸟营集训项目,中国高校护鸟联盟年会,全国高校鸟类同步调查项目,《鸟与梦飞翔》电子期刊。 为了协助更多高校环保社团成立观鸟护鸟项目,我们计划成立“中国高校鸟类保育基金”的小额资助,给有兴趣开展观鸟护鸟工作的环保社团提供项目启动资金或设备。 六、财务报表:2007年3月1日——7月1日; 会计:黄晶晶(会计)出纳:周娜(达达) 项目 摘要 收 支 结余 期初余额 1258.30 收入 红树林鸟类调查基金 800.00 望远镜租借费 39.60 交通费用 观鸟露营 132.00 护鸟环教项目 60.00 海门岛红树林鸟类调查 145.00 设备费用 望远镜 808.00 宣传材料 53.10 红树林鸟类调查项目的预提经费 专款专用 655.00 2108.70 期末余额 -10.80 -------------------- 佳能50D+佳能300mmF4.0+佳能1.4X增倍镜
|
MARS-信天翁 厦门大学绿野协会观鸟护鸟项目总结报告 2007-07-17 21:12
不知道 弱弱地问一下-----"4月1日调查发现市场... 2007-07-18 07:48
MARS-信天翁 引用 (不知道 @ 2007-07-18 07:48 )弱弱... 2007-07-20 07:22![]()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11-16 19: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