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链接:
#1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
还有多少彭登不为人所知
转自快乐蜂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fanshigao 这两天,在厦门的街头巷尾被提及最多的人,不是市长书记,更不是演艺明星,而是一个叫做彭登的四川人。 彭登是谁?稍微关注社会新闻的厦门人,都知道,他在“6.16”那天,毫无人性地奸污摧残了三个如花般稚嫩的幼女。然后,大摇大摆离开厦门,徒步北上,直到昨日被福州警方抓获。 这个彭登,令整个厦门为之愤怒,千夫所指;这个彭登,令厦门警方为之蒙羞,如临大敌;这个彭登,是盛夏酷暑中的最热的一个焦点。 现在,彭登被抓了。厦门警方终于扬眉吐气,34天来的压抑气氛似乎一扫而空,阿SIR们奔走相告破案的喜悦,似乎案件的发生与警方不曾有过干系;市民们欢呼雀跃,似乎色狼的威胁已经远离孩子,剩下的只有明媚的阳光。最兴奋的莫过于媒体工作者们,又可以绘声绘色描述精彩的故事,又可以语重心长指导人们的生活,然后,为着奖金的鼓胀偷偷快乐着。 我无意破坏这喜庆的气氛。诚然,彭登的落网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与所有善良的人们一样,急切地期待对其施以最严厉的惩罚。彭登罪大恶极,彭登人性泯灭,彭登禽兽不如,彭登罪该万死......我已经想不出更恶毒的字眼来诅咒这个令人发指的恶魔。 但是,诅咒之外,喜庆之外,似乎没有人来进一步探讨,彭登为什么成为彭登?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多少个彭登不为人所知? 不必说,这个彭登,他出生时也如白纸般清纯。也许,他本可以快乐成长为一个正常的男人,然后,用他健壮的身体为咱这个“和谐社会”创造财富、贡献力量,或许,他还可以拥有一个“小康之家”。不幸的是,他出生在一个问题家庭,父亲是被人唾弃的刑释人员,母亲在彭登七八岁的时候带着弟弟改嫁,从小到大,彭登不知道什么叫父母的爱。从十四岁,彭登离家流浪-----我相信,他一定是生存不下去了,才被迫背井离乡。那个十四岁的男孩从此一个人茫然、无助地、漫无目的地流浪天涯,风餐露宿,享尽了白眼、驱赶、咒骂甚至拳脚,学会了喝酒,也在看黄书中找到了乐趣,那张白纸,慢慢画满了仇恨、扭曲、变态的线条,最终,污迹斑斑。 一个星期前,我开始下基层巡逻。每天夜幕降临时,我与同事带领协警行走在一个叫西林社的城中村中,直面黑暗下的罪恶。那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呢,随意搭盖的棚子屋,污浊不堪的街巷,空气中弥漫着汗臭味和各种可疑的味道,满身横肉、刺着张牙舞爪的青龙的小混混成群结队地招摇过市,屋角拐弯处探头探脑的老暗娼,深夜里还守着无人问津的菜摊的农妇,无人看管的孩童四处乱窜,穷极无聊聚众赌博的民工......如果不是亲临,我绝难想像,这一切就隐藏在金尚路莲前路口那块描绘着厦门美景的硕大广告牌的后面。在这里,都市的繁荣与他们无关,有的只有生活的艰辛和没有方向的脚步。 每天出门时,善良的母亲总是反复叮咛:不要随便抓人啊,能教育就教育吧,好多人也是被迫上梁山的。母亲的话总在我心头回荡,以至于每次巡逻在路上,看着那些往往被人斥之为“人渣”的“猪肉龙”(我同事对那种打手式的小混混的称呼),心里便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情。 今天,人们津津乐道于股市的浮沉,追逐房地产的脚步,高谈阔论奢华的梦想;官员们忙着招商引资,与老板们称兄道弟,却只少了对低层人们的生活的认真关注。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命运是多么地渴望得到改变,他们的精神是多么地渴望得到拯救,但是,没有!今天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保障是如此缺失,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有自生自灭。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我们这个社会,再不努力却做点什么,就会孕育更多的彭登们,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也许,危险就在我们身边!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
![]() |
![]()
链接:
#2
|
|
![]() 版主 ![]() ![]() ![]() 组别: 版主 帖子: 13982 注册: 2003-05-31 编号: 18 |
这样的文章应该发表在报刊上,让社会和人民更多的思索。
我还记得儿子读高一时,他们老师一直投诉他和一个送工读学校的同学往来,那时他跟我讲的一段话我还记得:“他只有16岁,社会就放弃他,那他必然要走上邪路危害社会;给他一些友情和帮助,可以影响他的行为”,作为母亲我所想的只是不要孩子被坏孩子带坏,却没有去思考这样被学校和社会唾弃会有什么结果。 |
![]() ![]()
链接:
#3
|
|
![]() 普通会员 ![]() ![]()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970 注册: 2004-10-17 编号: 545 |
引用 (岩鹭 @ 2007-07-24 09:29 ) 这样的文章应该发表在报刊上,让社会和人民更多的思索。 我还记得儿子读高一时,他们老师一直投诉他和一个送工读学校的同学往来,那时他跟我讲的一段话我还记得:“他只有16岁,社会就放弃他,那他必然要走上邪路危害社会;给他一些友情和帮助,可以影响他的行为”,作为母亲我所想的只是不要孩子被坏孩子带坏,却没有去思考这样被学校和社会唾弃会有什么结果。 报刊能刊登这类文章么? ~在如今这浮尘滚滚的年代中,想不浮躁都难哪~ 我相信,并非公务员队伍的彻底堕落,也并非那些都市的的光怪陆离背后注定有污浊; 然而,一个快乐蜂几个快乐蜂再多的快乐蜂也只是一种民间的良知的具体表现,太平向来不是靠粉饰的~ 如果,只是如果能够,并且愿意“发人深省者”处于高层者更多过于无奈于低层者的时候,黑暗的角落终究会被照亮的! 快乐蜂-正义之蜂! -------------------- 生命就在于折腾~
--鸟会最外行-就是我的专长 |
![]()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5-09-05 0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