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B

欢迎您, 论坛游客 ( 登录 | 注册 )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 再造湿地
蓝色
发表 2007-08-11 22:10
链接: #1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海沧大道外侧红树林异地种植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信 息 公 告(第一号)
厦门市海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编制海沧大道外侧红树林异地种植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海沧大道外侧红树林异地种植工程”属于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建设的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的规定,现向公众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以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海沧大道外侧红树林异地种植工程。
建设单位:厦门市海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厦门市海沧区大屿岛西侧至海沧大道外侧滩涂,见图1。
建设规模: 工程总投资830万元。大屿岛西北侧造滩种植红树林面积约83680m2,吹填方量164095m3,清淤量178364方。
建设内容:围堰、清淤疏浚和形成湿地。
平面布置:红树林种植造滩区位于海沧区大屿岛西北侧现有种植红树林区域并适当向外拓展的滩涂地带,南边紧连大屿岛,弧形布置,湿地面积为80455 m2,围堰长923m。清淤疏浚布置在大屿岛西边滩涂地带,疏浚高程为-2.95 m,面积约129061 m2。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具体见图2。
施工方案:施工流程为填筑围堰——清淤疏浚——湿地形成——拆除围堰。填筑围堰采用块石堰体,按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分层施工;清淤疏浚采用8m3抓斗挖泥船,再用绞吸式挖泥船配合输泥水管道进行吹填;湿地区泥浆沉淀晾干后,将围堰拆除至高程1.80m。

图1 工程地理位置

图2 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二、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厦门市海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厦门海沧生活区沧林路117-119号五楼
联系人:刘工
电话:0562-6881155
电子邮箱:lmy7780@163.com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持证:国环评证甲字第2201号
地址:厦门市大学路178号
联系人:小俞
电话:0592-2195290
传真:0592-2195290
电子邮箱:luckycat_1010@yahoo.com.cn
四、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工作内容与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工作内容:
(1)工程概况与分析
(2)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调查
(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包括海洋水文动力影响预测与评价;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分析;海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大气、声、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5)环境风险事故分析
(6)公众参与
(7)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8)环保工程措施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
(9)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征求公众意见内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于工程所在的区域(海域)环境质量的看法;对项目选址是否认可;重点关心的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对本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对本次公众意见调查工作的建议。
  (2)公示地点、方式
  本次公示主要通过厦门市海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hailv.com/),还将在厦门商报进行公告。
(3)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① 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② 在该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和报告基本编制完成,报送审批前,建设单位还将发布第二次公众参与信息公告,公示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等内容,并采取发放调查问卷、举行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在此期间公众仍可以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写信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将通过适当方式,向提出意见的公众反馈意见处理情况(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
④ 建设单位将认真考虑公众意见,并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蓝色
发表 2007-08-11 22:11
链接: #2


版主
***

组别: 版主
帖子: 3731
注册: 2003-06-03
编号: 31
http://www.xmepb.gov.cn/gsl/pjgs/87.doc


--------------------
观鸟就是观环境 看鸟也是看自己

tel :8804110
13328763110(电脑开机不上网才打得通)
mail:lan8804110#163.com
QQ:342883679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山鹰
发表 2007-08-12 07:11
链接: #3


资深掺和者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10919
注册: 2005-06-26
来自: 厦门
编号: 882
1、为什么要在那里种红树林,是为了对沿海的毁坏进行面积补偿么?从生态学的意义上看,这种补偿肯定是不能起到相同效果的。
2、再造湿地对大屿岛和大陆之间的海流是不是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对生态和其他方面产生影响?图上好像海峡(如果可以这么叫的话)中间还有一块地方被单独划出来了。
3、那边是否有中华白海豚的活动记录,需要知道一下。
4、吹填的土地(泥浆)将放置在哪里?做何用途?按照这个说法,好像是用泥浆做湿地?我不懂,直觉好像不大可能吧?也就是建设方案的可行性究竟是什么?
5、大屿岛我没有去过,去过的鸟人们是否知道上面有什么特别的资源或者空地,本着怀疑的精神,我觉得是不是要提防整个岛屿将来被移做它用?围堰正好是前期(但愿我这是纯粹多想,嘿嘿)

暂时想这么多,同志们多掺和掺和。懂行懂程序的也来说说话。即使意见提不出什么,通过这个过程,大家都能学点咱们参与提交意见也是好的。
比尔盖茨说了,很多时候人们不参与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参与smile.gif


--------------------
给我一双彩虹的翅膀,我要飞向那自由的天堂。

微信公众号:山鹰的自然行记
Go to the top of the page
+Quote Post

Reply to this topicStart new topic
1 位会员正在阅读此主题 (1 位游客和 0 位隐身会员)
0 位会员:

 



RSS 简化版本 当前时间: 2025-07-02 08:28
闽ICP备170303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