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鸟类名录 2019V1.0 |
厦门市鸟类名录 2019V1.0 |
2019-03-12 23:54
链接:
#1
|
|
也是一种鸟 ^-^ 组别: 正式会员 帖子: 2191 注册: 2003-06-01 编号: 28 |
厦门市鸟类名录 2019V1.0
厦门市观鸟协会 前言 厦门野生鸟类有多少种?早在 1861-1866 年间,时任厦门英国领事的英国博物学家、外交官--罗伯特˙斯温侯(Robert Swinhoe)就曾在厦门记录 232 种鸟类(包括 4 种笼养鸟),其中很多鸟类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厦门市观鸟协会(原厦门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分会)自 2002 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厦门野生鸟类的调查,积累宝贵的调查数据,现将协会历史调查数据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形成 2019年版的厦门市鸟类名录。 一、概述 以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 6.0”为基础,参考马敬能《中国野外鸟类手册(2000)》、张正旺《中国鸟类图鉴(2014)》、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等资料,对厦门市观鸟协会从 2002 年以来的观察记录进行统计整理,截止 2019 年 2 月底,厦门野生鸟类记录共计 22目 74 科 383 种,占中国鸟类数的 26.04%(383/1471)。其中,雀形目 38 科 174 种,非雀形目 36 科 209 种。 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共有 1 种: 遗鸥 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共有 47 种: 小天鹅、鸳鸯、白鹇、白琵鹭、黑脸琵鹭、岩鹭、黄嘴白鹭、卷羽鹈鹕、鹗、黑翅鸢、凤头蜂鹰、黑冠鹃隼、蛇雕、鹰雕、林雕、白腹隼雕、凤头鹰、赤腹鹰、日本松雀鹰、松雀鹰、雀鹰、苍鹰、白腹鹞、鹊鹞、黑鸢、白腹海雕、灰脸鵟鹰、普通鵟、小杓鹬、小青脚鹬、斑尾鹃鸠、褐翅鸦鹃、小鸦鹃、草鸮、领角鸮、红角鸮、雕鸮、领鸺鹠、斑头鸺鹠、鹰鸮、长耳鸮、短耳鸮、红隼、红脚隼、燕隼、游隼、仙八色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红色名录)易危级(VU)以上的受胁物种共 16 种,其中极危(CR)2 种、濒危(EN)5 种、易危(VU)9 种;另有近危(NT)物种 18 种: 勺嘴鹬(CR)、黄胸鹀(CR)、东方白鹳(EN)、黑脸琵鹭(EN)、大杓鹬(EN)、大滨鹬(EN)、小青脚鹬(EN)、红头潜鸭(VU)、黄嘴白鹭(VU)、三趾鸥(VU)、黑嘴鸥(VU)、遗鸥(VU)、仙八色鸫(VU)、白喉林鹟(VU)、田鹀(VU)、硫磺鹀(VU)罗纹鸭(NT)、鹌鹑(NT)、白眉山鹧鸪(NT)、白额鹱(NT)、卷羽鹈鹕(NT)、斑胁田鸡(NT)、蛎鹬(NT)、凤头麦鸡(NT)、白腰杓鹬(NT)、斑尾塍鹬(NT)、黑尾塍鹬(NT)、红腹滨鹬(NT)、弯嘴滨鹬(NT)、红颈滨鹬(NT)、半蹼鹬(NT)、灰尾漂鹬(NT)、紫寿带(NT)、白颈鸦(NT) 二、名录主要分类调整说明 2000 年出版的《中国鸟类野外手册》是国内第一部鸟类分类权威著作,但随着全球鸟类分类系统的调整和新记录的添加,已经不再适应当前使用需求。自 2010 年以来,中国观鸟年报以 IOC 全球鸟类名录为讨论基础,进行了 6 版的整理更新,涉及中国境内的新分布记录鸟种和因为分类变动而增加的鸟种,及一批鸟种的学名、英文名、中文名变动,顺序调整,濒危等级变化等(详见中国观鸟年报“中国鸟类名录”6.0(2018))。为便于鸟类观察者了解相关变化情况,现将本名录对照《中国鸟类野外手册》(2000)的主要变动内容作以下简要说明: 1.涉及科、目的分类调整 1.1 鹮科、鹭科由鹳形目移入鹈形目; 1.2 隼类和鹰类分别独立成目,原隼形目中的鹰科列入鹰形目; 1.3 鹗单独列为鹗科,列入鹰形目; 1.4 戴胜科列入提升的犀鸟目; 1.5 白腹凤鹛由鹛科移入莺雀科; 1.6 黄鹂科独立单列; 1.7 方尾鹟由鹟科移入新的仙莺科; 1.8 日本树莺、远东树莺、强脚树莺、鳞头树莺等移入树莺科; 1.9 柳莺属和鹟莺属由莺鹛科提升为柳莺科; 1.10 草鹛属、噪鹛属、相思鸟属由鹛科暂时提升为噪鹛科; 1.11 白喉短翅鸫、紫啸鸫由鸫科移入鹟科。 2.中文种名调整 2.1 鹌鹑,由日本鹌鹑更名,国内广泛分布;原鹌鹑更名为西鹌鹑,国内见于新疆和西藏南部; 2.2 黑鸢,由黑耳鸢更名; 2.3 黑背紫水鸡,从紫水鸡的华南亚种(Porphyrioindicus)提升为独立种; 2.4 三趾滨鹬,由三趾鹬更名; 2.5 西伯利亚银鸥,由织女银鸥更名; 2.6 乌灰银鸥,由灰林银鸥更名; 2.7 霍氏鹰鹃,由棕腹杜鹃拆分,南方亚种提升为霍氏鹰鹃,北方亚种提升为北鹰鹃; 2.8 红角鸮,由东方角鸮更名,国内广泛分布;原红角鸮更名为西红角鸮,国内仅见于新疆西部的天山和喀什地区; 2.9 红脚隼,由阿穆尔隼更名,国内广泛分布;原红脚隼更名为西红脚隼,国内见于新疆西北部; 2.10 远东山雀,原大山雀拆分为大山雀、远东山雀、苍背山雀三个独立种,大山雀国内见于极东北、新疆北部;远东山雀国内广泛分布;苍背山雀国内仅见于海南岛; 2.11 黄腹山鹪莺,由黄腹鹪莺更名; 2.12 纯色山鹪莺,由纯色鹪莺更名; 2.13 华 南 斑 胸 钩 嘴 鹛 , 由 斑 胸 钩 嘴 鹛 华 南 亚 种(Pomatorhinus erythrocnemis )提升为种,属于中国特有种; 2.14 淡 眉 雀 鹛 , 由 灰 眶 雀 鹛 hueti 亚 种 和rufescentior 亚种独立为种,分布于东南和华南地区,属于中国特有种; 2.15 栗颈凤鹛,由栗耳凤鹛 Yuhina castaniceps 亚种提升为种,国内长江流域以南广泛分布;拆分后的栗耳凤鹛国内仅见于云南西部; 2.16 白腹蓝鹟,由白腹[姬]鹟更名; 2.17 东亚石䳭,由黑喉石䳭 Saxicola maurus 亚种提升,国内见于东北经华东、华中至华南和西南;拆分后的黑喉石䳭国内主要见于西南、西北地区; 2.18 麻雀,由[树]麻雀更名。 三、名录备注信息说明 1.保护级别 P、R: 1.1 国家保护动物等级(P),I—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II—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 1.2 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等级(R),CR—极危;EN—濒危;VU—易危;NT—近危;LC—低度关注;NR—未认可。 2. 遇见等级 M: 2.1 常见(A),记录稳定,具备一定观鸟基础的观察者较容易见到且数量较多的鸟种; 2.2 少见(B),记录稳定,但不容易观察到,需要具备较丰富经验的观察者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才能见到的鸟种; 2.3 罕见(C),记录不稳定,近年内有少量或孤立记录的鸟种。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EXIF: -, F-, -EV, ISO0, 0mm, @ -, - |
简化版本 | 当前时间: 2024-11-01 13:59 |